作 者 : 謝順道
發 行 : 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
類 別 : 教義闡釋
出 版 日 期 : 1966 年 2 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九章 聖靈的浸

何謂聖靈的浸?就聖經上的定義而言,即:﹙1﹚聖靈降在身上(路廿四49;徒一8,十一15~16,十九6);﹙2﹚受聖靈(徒二38,八15、17,十47;弗一13);﹙3﹚得著聖靈(加三14);﹙4﹚聖靈澆灌在身上(多三6)。一言以蔽之,「受聖靈的浸」就是「受聖靈」,兩者的說法雖然不同,其意義卻相同。若要拿時間來敘述它的過程,則先由上頭降在人的身上(太三16;路廿四49),進而住在人的心裏(約十四16~17)。因此,彼得以聖靈降在哥尼流一家人的身上為主所應許的聖靈的浸,也是他們在五旬節那一天所受的聖靈的浸(徒十一15~16)。孫德生(J. Oswald Sanders)在「無量的聖靈」(彭子材譯)裏第73頁說:「每一個真信徒都有聖靈(羅八9),可是那並不一定暗示他有聖靈的洗。」孫氏認為「受聖靈」與「受聖靈的浸」不同:就經歷而言,前者在先,後者在後;就數量而言,前者普遍,後者特殊。我們的答覆是:其實受聖靈就是受聖靈的浸,聖經上對這種經歷雖有不同的描述法,卻不是說它們彼此有什麼差別;孫氏所以把它們區分為兩種不同的經歷,可能把受聖靈的浸當做「成聖」的超然境地了。主耶穌將要升天之時,曾對門徒說:「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浸。」接著又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徒一5、8)。受聖靈的浸就是受聖靈,聖靈降臨在身上也是受聖靈。孫氏在該書第75頁又說:「『洗』和『充滿』兩詞的意義是相反的。洗,是把我們放進一件元素裏面;充滿,是一件元素放進我們裏面。在聖靈裏的洗,是我們在聖靈裏面;被聖靈充滿,是聖靈在我們裏面。其實,『洗』字本身就排除了一切裏面領受聖靈的意思了。」我們的答覆是:以物質為例證而論,孫氏的見解是合乎「邏輯」的;但聖靈不是物質,聖靈的浸不能與物質的浸相提並論。升天前,主耶穌曾對門徒說:「約翰是用水施浸;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浸。」(徒一5)。當這應許實現的時候,聖經卻記載:「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徒二4)。就孫氏所說的身外和身內而論,受聖靈的浸與被聖靈充滿有什麼差別呢?固然前者與後者的經歷未必相同,卻不是相反,也不是可以拿身外和身內來劃定界限的。因此,「受聖靈的浸」這個問題,絕對不能「排除了裏面領受聖靈的意思。」彼克福特(J. H. Pickford)在「何謂聖靈的浸?」(日本聖書圖書刊行會編集部譯)裏第32~33頁說:「我們手裏沒有信徒個人由聖靈受浸的任何紀錄。我們要複述,我們從使徒行傳中──甚至從全部聖經中──找不出個人由聖靈受浸的記事。五旬節以後,神所用的門徒們被聖靈充滿,都不是靈浸的體驗,而是奉獻給神的生涯的日常經驗。被聖靈充滿,不能與危機的體驗結連在一起。」彼氏認為:被聖靈充滿的人,未必有靈浸的體驗;聖經上受聖靈的浸的記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聖靈的浸,是一種危機的體驗。

我們的答覆是:﹙1﹚五旬節以後被聖靈充滿的人,必已受過聖靈的浸。﹙2﹚亞拿尼亞把手按在掃羅身上,使他被聖靈充滿(徒九17),是個人受聖靈的浸和被聖靈充滿的紀錄。﹙3﹚受聖靈的浸是主耶穌的應許(徒一5),不能當做一種危機的體驗。「我先前不認識祂,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浸的,對我說:『你看見聖靈降下來,住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浸的。』」(約一33)。「約翰是用水施浸;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浸。」(徒一5)。「我一開講,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像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我就想起主的話說:『約翰是用水施浸,但你們要受聖靈的浸。』」(徒十一15~16)。聖靈的浸,以天父和主耶穌的應許在先,以原始教會的體驗在後,是歷史上一件不可否認的事實,誰都可以根據聖經去考證的。當使徒彼得和約翰聽見撒瑪利亞有人歸主時,便即刻前往;既知他們都沒有受聖靈,就給他們按手禱告,使他們受聖靈(徒八14~17)。保羅至以弗所時,向那裏的門徒所問的第一句話是:「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既知沒有,就按手在他們頭上,使他們受聖靈(徒十九1~7)。足見一個歸主的人有沒有受聖靈的浸,是何等重大的問題了。聖靈降臨的歷史,在使徒行傳中雖然只記載五次,卻不是說除了這五次之外沒有人受聖靈;乃因這五次都是代表性的,其他都不出於這些類型,所以自然被省略下來了。那麼,這五次在歷史上究竟有什麼意義,必須把它們一一記錄下來呢?﹙1﹚ 五旬節聖靈大降在約一百二十個門徒的身(徒一15,二1~4),是天父和主耶穌的應許的實現,可以代表蒙召的猶太人的團體。﹙2﹚ 主曾預言福音必傳至撒瑪利亞(徒一8),後來在撒瑪利亞城有人領受了神的道,又受聖靈的浸(徒八5、14~17),是這預言的應驗,所以必須記錄下來。﹙3﹚ 保羅起初迫害教會,後來蒙主選召,要給一切信主的人做榜樣(徒九1~6;提前一15~16),所以他受聖靈有特記的必要(徒九17)。﹙4﹚ 外邦人原與基督無關(弗二12),但主卻藉著異象啟示他們也要蒙神潔淨;哥尼流一家人受聖靈,可以代表蒙召的外邦人的團體(徒十44~45,十一5~18)。﹙5﹚ 以弗所的門徒信主的時候沒有受聖靈,乃因所受的水浸不對;保羅奉主耶穌的名重新給他們施浸之後,他們便受了聖靈(徒十九1~7),也有特記的必要。一般屬世的教會,因為未曾體驗過聖靈的浸,又不肯虛心查考聖經,不諳究竟何謂聖靈的浸,所以多數以為:﹙1﹚ 自五旬節以來,聖靈一直沒有離開教會。﹙2﹚ 一切信主的人都有聖靈在他們裏頭,不然他們何能承認耶穌是救主?﹙3﹚ 說方言只是一種恩賜,不是受聖靈必有的憑據。﹙4﹚ 五旬節門徒所說的方言是各國的鄉談,為什麼今日方言派的人所說的方言連自己也聽不懂?﹙5﹚ 方言是劣等恩賜,並且在使徒時代就已經漸廢了。﹙6﹚ 有愛心和信心,或在聖工上有輝煌的成績,都是被聖靈充滿的確據。但聖經卻否定了上述的臆測。

第一節 受聖靈的憑據

第二節 方言的功用

第三節 特殊的恩賜

 

第九章 聖靈的浸

第一節 受聖靈的憑據

保羅到以弗所的時候,曾問那裏的門徒說:「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徒十九1~2 )。受聖靈是一件明顯的體驗,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不是我以為我有就有,也不是我相信我有就有的。當行邪術的西門看見使徒給那些在撒瑪利亞領受了福音的人按手,使他們受聖靈時,他竟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徒八17~19)。當以弗所的門徒受聖靈時,旁邊的人還可以算出那次受聖靈的人數(徒十九6~7)。足見對於受聖靈這件事,不但自己有清楚的意識,就是別人也看得出的。

胡恩德在「靈恩問題」裏第16頁說:「聖經確告我們,悔改信主,罪便得赦(約三18;徒十43),而這就叫我們得著聖靈(徒二38)。主的話既如此說,我們就如此信,不是自欺,是尊重主的話;或有感覺,或沒有感覺,我們都一樣地有了聖靈。」胡氏認為:悔改信主,罪便得赦;主既應許我們信祂便得聖靈,我們就如此信;受聖靈未必有感覺。

我們的答覆是:斷章取義,刪掉了「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浸」(徒二38)的經文,只取用有利於掩飾自己的經文,因為一般教會多數否認浸禮的赦罪效能;使徒時代是早雨聖靈的工作時期,信主的人遲早都會受聖靈,今日沒有聖靈的屬世的教會不能以此自慰;受聖靈的人自己必有感覺,別人也看得出。

主耶穌曾對門徒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也不認識祂;你們卻認識祂,因祂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裏面。」(約十四16~17)。有聖靈的人才能清楚的認識聖靈,並且明白受聖靈的浸的確據,遠勝於一切沒有聖靈的人的臆測。那麼,受聖靈有什麼憑據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從福音書中找不出,因為四福音只記載賜聖靈的應許;從使徒們的書信中也找不出,因為羅馬書至猶大書所提的是受聖靈以後當行的道;從啟示錄中也找不出,因為那是預言書,指示末後必發生的事。只有從使徒行傳中才能找出正確的答案,因為原始教會聖靈降臨的情形都記載於該卷中。

一、 說方言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二4)。「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來的信徒,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因聽見他們說方言,……」(徒十44~46)。

「保羅按手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徒十九6)。

根據上列的經文,則可知原始教會以五旬節為開端,其後幾次受聖靈的記錄,都提明他們確曾說方言。尤其是當哥尼流一家人受聖靈的時候,那些奉割禮與彼得同去的信徒,更因聽見他們說方言而承認他們也受了聖靈;後來彼得回去耶路撒冷報告這消息的時候,甚至以此為與他們當初受聖靈的體驗完全相同,而叫眾人將榮耀歸給神(徒十一15~18,十五8)。設若許多人聚在一處禱告的時候,其方言的聲音必更大;則有如群眾的聲音、眾水的聲音、大雷的聲音(啟十九6,十四2)。

「方言」一詞,希臘原文是「舌」(Glossa);呂振中氏譯本作「捲舌頭說話」;淺文理譯本作「靈言」(林前十四2)。這方言是受聖靈應有的憑據,至此已經無可置疑了。下面再引證幾位學者的意見,以資參考:

一位自由見解的英國神學家瑞士博士(Dr. Rees)說:「在初代教會,說方言(Glossolalia)是最顯著最流行的恩賜,這似乎是聖靈降臨在信徒身上經常的伴隨和證據。」

耶魯(Yale)大學的司提反博士(Dr. Stevens)在他的新約神學著作中,關於使徒行傳八章14~24節的註釋說:「聖靈被視為一種特別的恩賜,這種恩賜並不常在歸主受水浸時同時領受。撒瑪利亞人雖然信了神的道,卻不被認為受了聖靈。他們已經信了,並且受了水浸,但是直等到彼得和約翰把手按在他們頭上時,聖靈的恩賜才賜了下來。顯然這是另一種特別的恩賜或經歷。」關於使徒行傳十九章1~7節,他又註釋說:「以弗所的信徒不但在相信的時候沒有受聖靈,就是在他們奉基督的名受浸之後,仍然沒有受聖靈。直等到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時,聖靈才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這就很清楚的看出,聖靈的恩賜被認為與說方言和說預言之狂喜屬靈能力的特別賜與,同時發生。」司氏認為:﹙1﹚受聖靈是另一種經歷,不是一信主就有,也不是一受水浸就有;﹙2﹚當聖靈降在人的身上時,他必同時說出方言。司氏的見解是正確的,值得深思。

蘇格蘭籍的長老會牧師麥克當爾德博士(Dr. A. B. Macdonald)說:「教會之所以信聖靈,是從實際的經歷中產生出來的。在教會發展的起初,門徒就覺知了一種新的能力在他們裏面工作。在起初使人最觸目的顯明就是「說方言」,因狂喜的能力說出了一種不能明瞭的言語。那些感受了這種能力的,和看見聽見了它的表現的人,都確信是來自高層世界的能力,進入了他們裏面,賜給了他們發言的能力和其他的恩賜。此種能力和恩賜,似乎與他們從前本來固有之漸次長進的才能不同。從前本是極平常不算什麼的人,忽然能作感人的禱告,能說感人的話語,或是有了高尚的心情,他們顯然是與那位看不見的神會話(林前十四2、28)。」麥氏認為:﹙1﹚說方言是受聖靈必有的憑據,也是原始教會最顯著的特徵;﹙2﹚說方言是聖靈在人的心裏激動人說的,不是感情的衝動;﹙3﹚說方言是與看不見的神會話,不是毫無意義的。

許多在使徒以後的教父們,如愛任紐(Irenaeus)、特土良(Tertullian)、游斯丁(Justin Martyr)、俄利根(Origen)等,都與主後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的金嘴傳道人屈梭多模(Chry-sostom),用同樣的話說:「凡是在使徒時代受靈浸的都是立刻說方言,……這就是向教外的人顯明,聖靈在那人裏面說話。」注意他肯定的論證:﹙1﹚凡是受靈浸的人,都必立刻說方言;﹙2﹚能說方言的人,證明聖靈在他裏頭。

討爾笠博士(Dr. R. A. Torrey)在他所著《聖靈論》一書上說:「我曾注意使徒行傳二章、十章及十九章記載那些受聖靈的浸的人,都說方言。我就詫異每個受聖靈的浸的人,是否都說方言?我也曾詫異如果說方言不限於使徒時代,為什麼現今我未見過說方言的人?」討氏的查經態度尚稱虛心,可惜見聞狹窄,不知道現今也有許多受聖靈說方言的人,正如使徒時代的情形。

漢譯世界名著《利維坦》一書的作者霍布士(T. Hobbes)說:「當日之信徒,既受洗而得聖靈之降其身,則能驅魔鬼,口說方言,手執毒蛇而不為害,且按手於病者,即能使之復原。若夫今日之傳教士,則無復此種傳授之能,其殆真正之信徒已不多見乎?抑世間已鮮有基督之真正教士耶?」(商務印書館出版)。霍氏的查經態度也可算虛心,只是見聞仍嫌不廣,不知道今日在真教會中也有他所說的情形,正如原始教會一樣。

孫德生在「無量的聖靈」裏第85頁說:「在五旬節三千人被聖靈充滿的時候,我們看不到有這恩賜(指說方言)的記載。以後當教會增加五千人的時候,沒有提及說方言的事。在使徒行傳八章當聖靈賜下給撒瑪利亞人的時候,也沒有這記載。使徒行傳所記保羅生平的工作,除了以哥林多教會的事推測之外,從頭到尾都沒有提起說方言是陪伴著工作的恩賜。」

我們的答覆是:

﹙1﹚ 五旬節約三千人受浸,聖經上不但沒有記明他們說方言,甚至連被聖靈充滿也沒有記明;所謂「三千人被聖靈充滿」,是孫氏的臆測。

﹙2﹚ 在撒瑪利亞領受了福音的人受聖靈的時候,聖經上雖然沒有提及他們說方言,卻記載:「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徒八18~19),證明他們受聖靈的時候必有明顯的憑據。

﹙3﹚ 哥尼流一家人受聖靈的時候,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去的信徒所以知道他們已經受聖靈,乃因「聽見他們說方言」(徒十44~46)。

﹙4﹚ 彼得上耶路撒冷去報告這消息的時候,指明哥尼流一家人受聖靈的情形,與他們在五旬節的經歷相同(徒十一15~16)。

﹙5﹚ 說方言既然是受聖靈必有的憑據,縱使有時沒有記明他們說方言,也不能硬指他們沒有說方言,更不能藉此否認這真理。

﹙6﹚ 五旬節約三千人受浸,以後增加到五千人,都沒有受聖靈說方言嗎?在撒瑪利亞領受了福音的人受聖靈的時候,也都沒有說方言嗎?我們絕對不能如此武斷。

﹙7﹚ 保羅曾對哥林多教會說:「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林前十四14、18),證明保羅確能說方言,何以見得這是「推測」的呢?

孫氏在該書同頁至第86頁又說:「以弗所書列舉升天的基督所賞賜為要建立基督教會的各樣恩賜,其中並不提起說方言一項,這省略是特別顯著的。羅馬書雖然是較早寫的,也提供有關於工作的特別指示,但卻沒有關於『說方言』的事。今日難道沒有說方言這一回事麼?我們並不武斷說現在不可能有這恩賜出現了,可是我們要說大部分宣稱有這恩賜的情況,都大大違背了運用這恩賜所應負的條件,而充分地顯明是偽造的,不是真實的。」

我們的答覆是:

﹙1﹚ 以弗所和羅馬的教會都是聖靈親自建設的教會,他們已經深知說方言是受聖靈必有的憑據,保羅不必再對他們贅述,對其他各地的教會也是如此。

﹙2﹚ 說方言是為要造就自己(林前十四4),不是為要建立教會,當然不會列在教會的恩賜之中。

﹙3﹚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所提到九種恩賜之一的「說方言」,是用方言講道的特殊恩賜,不能與受聖靈的憑據的方言混同為一。

﹙4﹚ 孫氏承認今日也有說方言的事實,卻不夠虛心。

﹙5﹚ 禱告中對神所說的方言不必翻譯(林前十四2、28),是聖靈在裏頭激動人說出來的,怎麼有「運用這恩賜所應負的條件」呢?

﹙6﹚ 設若如孫氏所說,今日說方言的情形大部分都出於偽造,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偽造?偽造的事能自欺欺人到底嗎?他們都那樣幼稚可笑嗎?

史克基(W. Graham Scroggie, D. D.)說:「現在廣汎地盛傳一種教訓,說許多基督徒都從來沒有受過聖靈的洗,說大家都當追求這洗直到經驗到了才行。到底這是什麼一回事呢?我所能說的是:這樣的教訓不是從新約來的,傳這教訓就是使許多人陷入捆綁和黑暗。這錯誤或者是因為弄不清楚何謂聖靈的充滿,和何謂聖靈的洗的緣故;但我以為更特別地是由於企圖把聖靈的福祉,和說方言的恩賜互相聯結起來所造成的。」

我們的答覆是:

﹙1﹚ 這教訓是從新約來的(徒一5,八14~17,十九1~7),為要使許多人蒙釋放(羅八1~2),進入神的國(約三5);說這教訓不是從新約來的,是要使許多人陷入捆綁和黑暗。史氏任意更改福音,這豈算小事?

﹙2﹚ 這錯誤的產生,是因為弄不清楚何謂聖靈的充滿,及何謂聖靈的浸的緣故。

﹙3﹚ 但我們以為更特別地是,由於企圖把聖靈的福祉與說方言的恩賜切開所造成的。

彼克福特在「何謂聖靈的浸?」裏第27~28頁說:「伴隨著聖靈降臨的顯現(指說方言)不是共通的體驗,也不是常有的體驗,沒有比彼得驚奇神澆灌聖靈給外邦人『如同澆灌給猶太人』的事實,更清楚的指示這件事。如果說方言的體驗是一般基督徒的體驗,彼得為什麼會驚奇呢?不要忘記,由五旬節至彼得訪問哥尼流之前,已有安提阿的尼哥拉和埃提阿伯的太監等,許多外邦人都得救了(徒六5,八36~39)。如果『靈浸的體驗』是當時的常態,彼得對於受這體驗所影響的人,不但撒瑪利亞和猶太,就是在外邦人中也必看過很多。那麼彼得驚奇在哥尼流的家裏所發生的事,就毫無意義了。如果五旬節是信徒的標準的體驗,彼得為什麼忘記了?」

我們的答覆是:

﹙1﹚ 伴隨著聖靈降臨的顯現(說方言),是信徒共通的體驗,也是常有的體驗。

﹙2﹚ 驚奇外邦人受聖靈的,是奉割禮和彼得同去的信徒,不是彼得(徒十44~45);他們所以驚奇,乃因這是外邦人中首次受聖靈蒙主恩召的紀錄,此事甚至使彼得壯膽認為不得不給他們施浸(徒十47~48)。

﹙3﹚ 安提阿的尼哥拉雖然是外邦人,卻已經進了猶太教,受聖靈充滿也不值得驚奇,甚至按立他為七執事之一也沒有人異議(徒六3~6)。

﹙4﹚ 埃提阿伯的太監曾上耶路撒冷去參加禮拜(徒八27),可能已經進入猶太教,也是不值得驚奇。

﹙5﹚ 使徒行傳八章14節「撒瑪利亞人」一詞,呂譯本和幾種英譯本都沒有「人」字,是以地域為主,說明福音已經傳入撒瑪利亞,應驗了主的預言(徒一8),而那些領受了福音的人並不是撒瑪利亞人。約翰福音四章9節所提「撒瑪利亞人」一詞,呂譯本和幾種英譯本都有「人」字,是純粹的撒瑪利亞人,原與猶太人沒有來往。

﹙6﹚ 如果使徒行傳八章所記載的是撒瑪利亞人,而不是住在那裏的猶太人,腓利給他們施浸,彼得和約翰給他們按手,為什麼那些奉割禮的門徒沒有責備他們?

﹙7﹚ 如果哥尼流一家人歸主不是外邦人中首次蒙召的紀錄(參考:徒十一19),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去的信徒為什麼驚奇他們受聖靈?彼得上耶路撒冷的時候為什麼受責備(徒十44~45,十一1~3)?

﹙8﹚ 五旬節是信徒受聖靈的標準的體驗(徒十47,十一15),誰也不能否認這件千真萬確的事實。

彼氏在該書第56~57頁又說:「方言是一時的證據(徒二7~8;林前十四22),在經上找不出能與現代的方言體驗相比的;保羅說明,方言體驗產生於缺乏抑制感情的力量。」

我們的答覆是:

﹙1﹚ 彼氏所引證這兩處經文,都不能證實方言是一時的證據。

﹙2﹚ 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他「說方言」比他們眾人還多,又提醒他們不要禁止說方言(林前十四18、39),證明說方言不是一時的證據。

﹙3﹚ 要從聖經上找出能與現代的方言體驗相比的,是輕而易舉的事,不要少見多怪。

﹙4﹚ 不要冤枉人,保羅並沒有說明方言體驗產生於感情衝動;如果他如此說過,那麼,他自己感情衝動還不夠,而必須教導人不要禁止感情衝動嗎(林前十四18、39)?五旬節的經歷,也產生於感情衝動嗎(徒二1~4)?

彼氏甚至在該書第40頁說:「為了求降火而幾乎發狂的巴力的先知們,在祭壇的四圍踴跳,並且狂呼亂叫的情景(王上十八22~28),會使人想起在聚會後為求靈浸的體驗而苦悶著的人們。對那種狂信的行動,足使人想借用以利亞的話嬉笑他們說:『大聲求告吧!因為牠是神,牠或默想,或走到一邊,或行路,或睡覺,你們當叫醒牠。』」

我們的答覆是:

﹙1﹚ 如此謗讟的話竟然出自一個牧者,真是令人痛心!這件事足以使人懷疑,他是不是忠心的傳教者?是不是真實的基督徒?

﹙2﹚ 巴力的先知所求告的對象是假神,我們所求告的對象是真神,究竟共同點在那裏?「狂信的行動」和「恆切的禱告」,又有什麼共同點?什麼叫做「狂信」?

﹙3﹚ 「所以我告訴你們,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太十二31~32)。我們要以沈痛的心情,引證主耶穌當日警告法利賽人這句話,警告彼氏和一切與他同論調的人!

王明道在「聖經光亮中的靈恩運動」裏第14頁說:「為向信的的人證實祂的應許,祂在賜給他們聖靈的時候,使他們說方言。現今已有許多的事可以證明福音的真實,行奇事說方言等,在今日已經不像使徒時代那樣急需。」在第2頁又說:「說方言是聖經所記載,古代聖徒所有過的經驗,今日我們斷乎不應當追求這種經驗。」

我們的答覆是:

﹙1﹚ 在早雨時代,神為向信祂的人證實祂的應許,就在賜聖靈給他們的時候使他們說方言,今日也是如此。

﹙2﹚ 說方言是受聖靈的憑據(徒十44~46),不是急需不急需的問題;說今日說方言不像使徒時代那樣急需,等於說今日受聖靈不像使徒時代那樣急需。

﹙3﹚ 受聖靈是屬於基督的重要條件之一,人若沒有聖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羅八9);說今日不急需受聖靈,等於說今日不急需屬於基督。

﹙4﹚ 為了追求聖靈的浸,為了屬於基督,今日我們仍然急需追求說方言的經驗──像古代聖徒所有過的經驗。

二、 身體震動

「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徒八17~19)。

受聖靈的另一種憑據,就是身體震動。根據初期幾世紀的留傳,西門是原始教會有名的仇敵,在反對教會的事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從聖經上的記載看來,他是用邪術迷惑撒瑪利亞的百姓,使他們由驚奇而聽從他的術士。他所以要受浸歸主,乃因主曾藉著腓利行了許多神蹟和大異能,眾人都離開他而信從了腓利所傳的福音。他所以要拿錢向使徒買「按手給人受聖靈的恩賜」,乃因他親眼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來。這就說明了聖靈降臨在人的身上時,除了會感動人說方言之外,必有從外表看得出的憑據,就是使人「身體震動」;否則,行邪術的西門為什麼能看得如此清楚?為什麼願意拿錢向使徒買這超然的恩賜呢?

當門徒為了傳福音而遭受逼迫的時候,他們對神所祈求的,並不是求祂使他們免除一切的逼迫;而是求祂使他們能放膽講道,並求祂伸手醫治疾病,大顯神蹟奇事。結果,神垂聽他們的呼求,即時使他們體驗了更奇妙的經歷:「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徒四24~31)。這段經歷,因為用「地震」來代替「火舌」和「大風的響聲」,也足以顯示聖靈的權能和威嚴,所以有人稱為「第二個五旬節」。從此可知,由於聖靈的力量甚大,當許多人聚在一處禱告的時候,若都被聖靈充滿,偶而連地也會大大震動起來的。那麼,當聖靈降在人的身上時,能使人的身體震動,有什麼希奇呢?

三、 能見能聞

五旬節聖靈大降時,有些猶太人竟然譏誚門徒說:「他們無非是新酒灌滿了。」(徒二13)。此事證明他們必定聽見門徒說方言,並且看見他們身體震動,認為不甚雅觀;因為酒話連篇,搖晃不定,是喝醉酒的人的特徵。彼得認為他們的判斷違反常識,他們的評論太過分,便立即糾正他們的錯誤說:「你們想這些人是醉了,其實不是醉了,因為時候剛到巳初。」(徒二15)。「巳初」一詞,呂譯本作「白天九點」。意思就是說,醉酒的人是在夜間(帖前五7),沒有人一早就在醉酒。接著,彼得引證先知約珥的預言,證明神所應許的聖靈已經降臨了;他們所以如此,乃因被聖靈充滿的緣故(徒二16~18)。其次,彼得又證明基督已經復活升天,現在澆灌應許的聖靈;並指著他們受聖靈的狀態說:「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徒二33)。所謂「看見」,就是看見他們的身體正在震動;所謂「聽見」,就是聽見他們正在說方言(當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的時候)。固然他們曾聽見「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看見「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徒二2~3)。但這些來自上頭的奇妙的景象,都只能叫他們驚奇,而不能使他們譏誚;惟有「說方言」和「身體震動」,一見似乎毫無秩序,才會使他們譏誚。

彼得所強調的,特別是這兩件事。今日晚雨聖靈大降,復顯五旬節的景象,也有許多不諳究竟何謂聖靈的浸的人,因不肯虛心領受神的話,並冷靜思考神的作為,而任意譏誚被聖靈充滿的人。歷史就是如此常常重演的。

主耶穌曾對尼哥底母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尼哥底母不明白重生的意思,以為主耶穌所說的是肉身的重生,所以大惑不解的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麼?」為了解決尼哥底母的疑問,主耶穌更進一步對他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但尼哥底母不明白究竟何謂「從聖靈生」?怎麼生法?於是,主耶穌便以「風」為象徵,解釋從聖靈生(受聖靈的浸)的狀態說:「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那裏來,往那裏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約三3~8)。

「風」一字,希臘原文作〝Pneuma〞,與「靈」同字。主耶穌的話,使我們明白了下列幾個問題:聖靈好像風,能任意往任何地;不能用人意加以左右,也不能用條規加以束縛。人用肉眼看不見風,也看不見聖靈;不曉得從那裏來,往那裏去。風吹的時候,人能聽見它的響聲,也能看見物體被吹動的狀態;聖靈降臨的時候,人能聽見祂感動人說方言的聲音,也能看見人體被震動的狀態。從此可知,受聖靈必有明顯的憑據,能見能聞,是不可否認和置疑的事實;使徒時代如此,現在也是如此。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版權所有,宣道處視聽中心策劃製作
Department of Evangelism,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True Jesus Church in Taiwan
Copyright 2001 True Jesus Churc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