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謝順道 發 行 : 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 類 別 : 教義闡釋 出 版 日 期 : 1966 年 2 月 |
|||||||||||||||||||||||||||||||||||||||||||||||||
第九章 聖靈的浸 何謂聖靈的浸?就聖經上的定義而言,即:﹙1﹚聖靈降在身上(路廿四49;徒一8,十一15~16,十九6);﹙2﹚受聖靈(徒二38,八15、17,十47;弗一13);﹙3﹚得著聖靈(加三14);﹙4﹚聖靈澆灌在身上(多三6)。一言以蔽之,「受聖靈的浸」就是「受聖靈」,兩者的說法雖然不同,其意義卻相同。若要拿時間來敘述它的過程,則先由上頭降在人的身上(太三16;路廿四49),進而住在人的心裏(約十四16~17)。因此,彼得以聖靈降在哥尼流一家人的身上為主所應許的聖靈的浸,也是他們在五旬節那一天所受的聖靈的浸(徒十一15~16)。孫德生(J. Oswald Sanders)在「無量的聖靈」(彭子材譯)裏第73頁說:「每一個真信徒都有聖靈(羅八9),可是那並不一定暗示他有聖靈的洗。」孫氏認為「受聖靈」與「受聖靈的浸」不同:就經歷而言,前者在先,後者在後;就數量而言,前者普遍,後者特殊。我們的答覆是:其實受聖靈就是受聖靈的浸,聖經上對這種經歷雖有不同的描述法,卻不是說它們彼此有什麼差別;孫氏所以把它們區分為兩種不同的經歷,可能把受聖靈的浸當做「成聖」的超然境地了。主耶穌將要升天之時,曾對門徒說:「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浸。」接著又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徒一5、8)。受聖靈的浸就是受聖靈,聖靈降臨在身上也是受聖靈。孫氏在該書第75頁又說:「『洗』和『充滿』兩詞的意義是相反的。洗,是把我們放進一件元素裏面;充滿,是一件元素放進我們裏面。在聖靈裏的洗,是我們在聖靈裏面;被聖靈充滿,是聖靈在我們裏面。其實,『洗』字本身就排除了一切裏面領受聖靈的意思了。」我們的答覆是:以物質為例證而論,孫氏的見解是合乎「邏輯」的;但聖靈不是物質,聖靈的浸不能與物質的浸相提並論。升天前,主耶穌曾對門徒說:「約翰是用水施浸;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浸。」(徒一5)。當這應許實現的時候,聖經卻記載:「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徒二4)。就孫氏所說的身外和身內而論,受聖靈的浸與被聖靈充滿有什麼差別呢?固然前者與後者的經歷未必相同,卻不是相反,也不是可以拿身外和身內來劃定界限的。因此,「受聖靈的浸」這個問題,絕對不能「排除了裏面領受聖靈的意思。」彼克福特(J. H. Pickford)在「何謂聖靈的浸?」(日本聖書圖書刊行會編集部譯)裏第32~33頁說:「我們手裏沒有信徒個人由聖靈受浸的任何紀錄。我們要複述,我們從使徒行傳中──甚至從全部聖經中──找不出個人由聖靈受浸的記事。五旬節以後,神所用的門徒們被聖靈充滿,都不是靈浸的體驗,而是奉獻給神的生涯的日常經驗。被聖靈充滿,不能與危機的體驗結連在一起。」彼氏認為:被聖靈充滿的人,未必有靈浸的體驗;聖經上受聖靈的浸的記事,只有團體,沒有個人;聖靈的浸,是一種危機的體驗。 我們的答覆是:﹙1﹚五旬節以後被聖靈充滿的人,必已受過聖靈的浸。﹙2﹚亞拿尼亞把手按在掃羅身上,使他被聖靈充滿(徒九17),是個人受聖靈的浸和被聖靈充滿的紀錄。﹙3﹚受聖靈的浸是主耶穌的應許(徒一5),不能當做一種危機的體驗。「我先前不認識祂,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浸的,對我說:『你看見聖靈降下來,住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浸的。』」(約一33)。「約翰是用水施浸;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浸。」(徒一5)。「我一開講,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像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我就想起主的話說:『約翰是用水施浸,但你們要受聖靈的浸。』」(徒十一15~16)。聖靈的浸,以天父和主耶穌的應許在先,以原始教會的體驗在後,是歷史上一件不可否認的事實,誰都可以根據聖經去考證的。當使徒彼得和約翰聽見撒瑪利亞有人歸主時,便即刻前往;既知他們都沒有受聖靈,就給他們按手禱告,使他們受聖靈(徒八14~17)。保羅至以弗所時,向那裏的門徒所問的第一句話是:「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既知沒有,就按手在他們頭上,使他們受聖靈(徒十九1~7)。足見一個歸主的人有沒有受聖靈的浸,是何等重大的問題了。聖靈降臨的歷史,在使徒行傳中雖然只記載五次,卻不是說除了這五次之外沒有人受聖靈;乃因這五次都是代表性的,其他都不出於這些類型,所以自然被省略下來了。那麼,這五次在歷史上究竟有什麼意義,必須把它們一一記錄下來呢?﹙1﹚ 五旬節聖靈大降在約一百二十個門徒的身(徒一15,二1~4),是天父和主耶穌的應許的實現,可以代表蒙召的猶太人的團體。﹙2﹚ 主曾預言福音必傳至撒瑪利亞(徒一8),後來在撒瑪利亞城有人領受了神的道,又受聖靈的浸(徒八5、14~17),是這預言的應驗,所以必須記錄下來。﹙3﹚ 保羅起初迫害教會,後來蒙主選召,要給一切信主的人做榜樣(徒九1~6;提前一15~16),所以他受聖靈有特記的必要(徒九17)。﹙4﹚ 外邦人原與基督無關(弗二12),但主卻藉著異象啟示他們也要蒙神潔淨;哥尼流一家人受聖靈,可以代表蒙召的外邦人的團體(徒十44~45,十一5~18)。﹙5﹚ 以弗所的門徒信主的時候沒有受聖靈,乃因所受的水浸不對;保羅奉主耶穌的名重新給他們施浸之後,他們便受了聖靈(徒十九1~7),也有特記的必要。一般屬世的教會,因為未曾體驗過聖靈的浸,又不肯虛心查考聖經,不諳究竟何謂聖靈的浸,所以多數以為:﹙1﹚ 自五旬節以來,聖靈一直沒有離開教會。﹙2﹚ 一切信主的人都有聖靈在他們裏頭,不然他們何能承認耶穌是救主?﹙3﹚ 說方言只是一種恩賜,不是受聖靈必有的憑據。﹙4﹚ 五旬節門徒所說的方言是各國的鄉談,為什麼今日方言派的人所說的方言連自己也聽不懂?﹙5﹚ 方言是劣等恩賜,並且在使徒時代就已經漸廢了。﹙6﹚ 有愛心和信心,或在聖工上有輝煌的成績,都是被聖靈充滿的確據。但聖經卻否定了上述的臆測。 |
|||||||||||||||||||||||||||||||||||||||||||||||||
第九章 聖靈的浸 第一節 受聖靈的憑據 保羅到以弗所的時候,曾問那裏的門徒說:「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徒十九1~2 )。受聖靈是一件明顯的體驗,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不是我以為我有就有,也不是我相信我有就有的。當行邪術的西門看見使徒給那些在撒瑪利亞領受了福音的人按手,使他們受聖靈時,他竟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徒八17~19)。當以弗所的門徒受聖靈時,旁邊的人還可以算出那次受聖靈的人數(徒十九6~7)。足見對於受聖靈這件事,不但自己有清楚的意識,就是別人也看得出的。 胡恩德在「靈恩問題」裏第16頁說:「聖經確告我們,悔改信主,罪便得赦(約三18;徒十43),而這就叫我們得著聖靈(徒二38)。主的話既如此說,我們就如此信,不是自欺,是尊重主的話;或有感覺,或沒有感覺,我們都一樣地有了聖靈。」胡氏認為:悔改信主,罪便得赦;主既應許我們信祂便得聖靈,我們就如此信;受聖靈未必有感覺。 我們的答覆是:斷章取義,刪掉了「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浸」(徒二38)的經文,只取用有利於掩飾自己的經文,因為一般教會多數否認浸禮的赦罪效能;使徒時代是早雨聖靈的工作時期,信主的人遲早都會受聖靈,今日沒有聖靈的屬世的教會不能以此自慰;受聖靈的人自己必有感覺,別人也看得出。 主耶穌曾對門徒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也不認識祂;你們卻認識祂,因祂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裏面。」(約十四16~17)。有聖靈的人才能清楚的認識聖靈,並且明白受聖靈的浸的確據,遠勝於一切沒有聖靈的人的臆測。那麼,受聖靈有什麼憑據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從福音書中找不出,因為四福音只記載賜聖靈的應許;從使徒們的書信中也找不出,因為羅馬書至猶大書所提的是受聖靈以後當行的道;從啟示錄中也找不出,因為那是預言書,指示末後必發生的事。只有從使徒行傳中才能找出正確的答案,因為原始教會聖靈降臨的情形都記載於該卷中。 一、 說方言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二4)。「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來的信徒,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因聽見他們說方言,……」(徒十44~46)。 「保羅按手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徒十九6)。 根據上列的經文,則可知原始教會以五旬節為開端,其後幾次受聖靈的記錄,都提明他們確曾說方言。尤其是當哥尼流一家人受聖靈的時候,那些奉割禮與彼得同去的信徒,更因聽見他們說方言而承認他們也受了聖靈;後來彼得回去耶路撒冷報告這消息的時候,甚至以此為與他們當初受聖靈的體驗完全相同,而叫眾人將榮耀歸給神(徒十一15~18,十五8)。設若許多人聚在一處禱告的時候,其方言的聲音必更大;則有如群眾的聲音、眾水的聲音、大雷的聲音(啟十九6,十四2)。 「方言」一詞,希臘原文是「舌」(Glossa);呂振中氏譯本作「捲舌頭說話」;淺文理譯本作「靈言」(林前十四2)。這方言是受聖靈應有的憑據,至此已經無可置疑了。下面再引證幾位學者的意見,以資參考: 一位自由見解的英國神學家瑞士博士(Dr. Rees)說:「在初代教會,說方言(Glossolalia)是最顯著最流行的恩賜,這似乎是聖靈降臨在信徒身上經常的伴隨和證據。」 耶魯(Yale)大學的司提反博士(Dr. Stevens)在他的新約神學著作中,關於使徒行傳八章14~24節的註釋說:「聖靈被視為一種特別的恩賜,這種恩賜並不常在歸主受水浸時同時領受。撒瑪利亞人雖然信了神的道,卻不被認為受了聖靈。他們已經信了,並且受了水浸,但是直等到彼得和約翰把手按在他們頭上時,聖靈的恩賜才賜了下來。顯然這是另一種特別的恩賜或經歷。」關於使徒行傳十九章1~7節,他又註釋說:「以弗所的信徒不但在相信的時候沒有受聖靈,就是在他們奉基督的名受浸之後,仍然沒有受聖靈。直等到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時,聖靈才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這就很清楚的看出,聖靈的恩賜被認為與說方言和說預言之狂喜屬靈能力的特別賜與,同時發生。」司氏認為:﹙1﹚受聖靈是另一種經歷,不是一信主就有,也不是一受水浸就有;﹙2﹚當聖靈降在人的身上時,他必同時說出方言。司氏的見解是正確的,值得深思。 蘇格蘭籍的長老會牧師麥克當爾德博士(Dr. A. B. Macdonald)說:「教會之所以信聖靈,是從實際的經歷中產生出來的。在教會發展的起初,門徒就覺知了一種新的能力在他們裏面工作。在起初使人最觸目的顯明就是「說方言」,因狂喜的能力說出了一種不能明瞭的言語。那些感受了這種能力的,和看見聽見了它的表現的人,都確信是來自高層世界的能力,進入了他們裏面,賜給了他們發言的能力和其他的恩賜。此種能力和恩賜,似乎與他們從前本來固有之漸次長進的才能不同。從前本是極平常不算什麼的人,忽然能作感人的禱告,能說感人的話語,或是有了高尚的心情,他們顯然是與那位看不見的神會話(林前十四2、28)。」麥氏認為:﹙1﹚說方言是受聖靈必有的憑據,也是原始教會最顯著的特徵;﹙2﹚說方言是聖靈在人的心裏激動人說的,不是感情的衝動;﹙3﹚說方言是與看不見的神會話,不是毫無意義的。 許多在使徒以後的教父們,如愛任紐(Irenaeus)、特土良(Tertullian)、游斯丁(Justin Martyr)、俄利根(Origen)等,都與主後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的金嘴傳道人屈梭多模(Chry-sostom),用同樣的話說:「凡是在使徒時代受靈浸的都是立刻說方言,……這就是向教外的人顯明,聖靈在那人裏面說話。」注意他肯定的論證:﹙1﹚凡是受靈浸的人,都必立刻說方言;﹙2﹚能說方言的人,證明聖靈在他裏頭。 討爾笠博士(Dr. R. A. Torrey)在他所著《聖靈論》一書上說:「我曾注意使徒行傳二章、十章及十九章記載那些受聖靈的浸的人,都說方言。我就詫異每個受聖靈的浸的人,是否都說方言?我也曾詫異如果說方言不限於使徒時代,為什麼現今我未見過說方言的人?」討氏的查經態度尚稱虛心,可惜見聞狹窄,不知道現今也有許多受聖靈說方言的人,正如使徒時代的情形。 漢譯世界名著《利維坦》一書的作者霍布士(T. Hobbes)說:「當日之信徒,既受洗而得聖靈之降其身,則能驅魔鬼,口說方言,手執毒蛇而不為害,且按手於病者,即能使之復原。若夫今日之傳教士,則無復此種傳授之能,其殆真正之信徒已不多見乎?抑世間已鮮有基督之真正教士耶?」(商務印書館出版)。霍氏的查經態度也可算虛心,只是見聞仍嫌不廣,不知道今日在真教會中也有他所說的情形,正如原始教會一樣。 孫德生在「無量的聖靈」裏第85頁說:「在五旬節三千人被聖靈充滿的時候,我們看不到有這恩賜(指說方言)的記載。以後當教會增加五千人的時候,沒有提及說方言的事。在使徒行傳八章當聖靈賜下給撒瑪利亞人的時候,也沒有這記載。使徒行傳所記保羅生平的工作,除了以哥林多教會的事推測之外,從頭到尾都沒有提起說方言是陪伴著工作的恩賜。」 我們的答覆是: ﹙1﹚ 五旬節約三千人受浸,聖經上不但沒有記明他們說方言,甚至連被聖靈充滿也沒有記明;所謂「三千人被聖靈充滿」,是孫氏的臆測。 ﹙2﹚ 在撒瑪利亞領受了福音的人受聖靈的時候,聖經上雖然沒有提及他們說方言,卻記載:「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徒八18~19),證明他們受聖靈的時候必有明顯的憑據。 ﹙3﹚ 哥尼流一家人受聖靈的時候,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去的信徒所以知道他們已經受聖靈,乃因「聽見他們說方言」(徒十44~46)。 ﹙4﹚ 彼得上耶路撒冷去報告這消息的時候,指明哥尼流一家人受聖靈的情形,與他們在五旬節的經歷相同(徒十一15~16)。 ﹙5﹚ 說方言既然是受聖靈必有的憑據,縱使有時沒有記明他們說方言,也不能硬指他們沒有說方言,更不能藉此否認這真理。 ﹙6﹚ 五旬節約三千人受浸,以後增加到五千人,都沒有受聖靈說方言嗎?在撒瑪利亞領受了福音的人受聖靈的時候,也都沒有說方言嗎?我們絕對不能如此武斷。 ﹙7﹚ 保羅曾對哥林多教會說:「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林前十四14、18),證明保羅確能說方言,何以見得這是「推測」的呢? 孫氏在該書同頁至第86頁又說:「以弗所書列舉升天的基督所賞賜為要建立基督教會的各樣恩賜,其中並不提起說方言一項,這省略是特別顯著的。羅馬書雖然是較早寫的,也提供有關於工作的特別指示,但卻沒有關於『說方言』的事。今日難道沒有說方言這一回事麼?我們並不武斷說現在不可能有這恩賜出現了,可是我們要說大部分宣稱有這恩賜的情況,都大大違背了運用這恩賜所應負的條件,而充分地顯明是偽造的,不是真實的。」 我們的答覆是: ﹙1﹚ 以弗所和羅馬的教會都是聖靈親自建設的教會,他們已經深知說方言是受聖靈必有的憑據,保羅不必再對他們贅述,對其他各地的教會也是如此。 ﹙2﹚ 說方言是為要造就自己(林前十四4),不是為要建立教會,當然不會列在教會的恩賜之中。 ﹙3﹚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所提到九種恩賜之一的「說方言」,是用方言講道的特殊恩賜,不能與受聖靈的憑據的方言混同為一。 ﹙4﹚ 孫氏承認今日也有說方言的事實,卻不夠虛心。 ﹙5﹚ 禱告中對神所說的方言不必翻譯(林前十四2、28),是聖靈在裏頭激動人說出來的,怎麼有「運用這恩賜所應負的條件」呢? ﹙6﹚ 設若如孫氏所說,今日說方言的情形大部分都出於偽造,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偽造?偽造的事能自欺欺人到底嗎?他們都那樣幼稚可笑嗎? 史克基(W. Graham Scroggie, D. D.)說:「現在廣汎地盛傳一種教訓,說許多基督徒都從來沒有受過聖靈的洗,說大家都當追求這洗直到經驗到了才行。到底這是什麼一回事呢?我所能說的是:這樣的教訓不是從新約來的,傳這教訓就是使許多人陷入捆綁和黑暗。這錯誤或者是因為弄不清楚何謂聖靈的充滿,和何謂聖靈的洗的緣故;但我以為更特別地是由於企圖把聖靈的福祉,和說方言的恩賜互相聯結起來所造成的。」 我們的答覆是: ﹙1﹚ 這教訓是從新約來的(徒一5,八14~17,十九1~7),為要使許多人蒙釋放(羅八1~2),進入神的國(約三5);說這教訓不是從新約來的,是要使許多人陷入捆綁和黑暗。史氏任意更改福音,這豈算小事? ﹙2﹚ 這錯誤的產生,是因為弄不清楚何謂聖靈的充滿,及何謂聖靈的浸的緣故。 ﹙3﹚ 但我們以為更特別地是,由於企圖把聖靈的福祉與說方言的恩賜切開所造成的。 彼克福特在「何謂聖靈的浸?」裏第27~28頁說:「伴隨著聖靈降臨的顯現(指說方言)不是共通的體驗,也不是常有的體驗,沒有比彼得驚奇神澆灌聖靈給外邦人『如同澆灌給猶太人』的事實,更清楚的指示這件事。如果說方言的體驗是一般基督徒的體驗,彼得為什麼會驚奇呢?不要忘記,由五旬節至彼得訪問哥尼流之前,已有安提阿的尼哥拉和埃提阿伯的太監等,許多外邦人都得救了(徒六5,八36~39)。如果『靈浸的體驗』是當時的常態,彼得對於受這體驗所影響的人,不但撒瑪利亞和猶太,就是在外邦人中也必看過很多。那麼彼得驚奇在哥尼流的家裏所發生的事,就毫無意義了。如果五旬節是信徒的標準的體驗,彼得為什麼忘記了?」 我們的答覆是: ﹙1﹚ 伴隨著聖靈降臨的顯現(說方言),是信徒共通的體驗,也是常有的體驗。 ﹙2﹚ 驚奇外邦人受聖靈的,是奉割禮和彼得同去的信徒,不是彼得(徒十44~45);他們所以驚奇,乃因這是外邦人中首次受聖靈蒙主恩召的紀錄,此事甚至使彼得壯膽認為不得不給他們施浸(徒十47~48)。 ﹙3﹚ 安提阿的尼哥拉雖然是外邦人,卻已經進了猶太教,受聖靈充滿也不值得驚奇,甚至按立他為七執事之一也沒有人異議(徒六3~6)。 ﹙4﹚ 埃提阿伯的太監曾上耶路撒冷去參加禮拜(徒八27),可能已經進入猶太教,也是不值得驚奇。 ﹙5﹚ 使徒行傳八章14節「撒瑪利亞人」一詞,呂譯本和幾種英譯本都沒有「人」字,是以地域為主,說明福音已經傳入撒瑪利亞,應驗了主的預言(徒一8),而那些領受了福音的人並不是撒瑪利亞人。約翰福音四章9節所提「撒瑪利亞人」一詞,呂譯本和幾種英譯本都有「人」字,是純粹的撒瑪利亞人,原與猶太人沒有來往。 ﹙6﹚ 如果使徒行傳八章所記載的是撒瑪利亞人,而不是住在那裏的猶太人,腓利給他們施浸,彼得和約翰給他們按手,為什麼那些奉割禮的門徒沒有責備他們? ﹙7﹚ 如果哥尼流一家人歸主不是外邦人中首次蒙召的紀錄(參考:徒十一19),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去的信徒為什麼驚奇他們受聖靈?彼得上耶路撒冷的時候為什麼受責備(徒十44~45,十一1~3)? ﹙8﹚ 五旬節是信徒受聖靈的標準的體驗(徒十47,十一15),誰也不能否認這件千真萬確的事實。 彼氏在該書第56~57頁又說:「方言是一時的證據(徒二7~8;林前十四22),在經上找不出能與現代的方言體驗相比的;保羅說明,方言體驗產生於缺乏抑制感情的力量。」 我們的答覆是: ﹙1﹚ 彼氏所引證這兩處經文,都不能證實方言是一時的證據。 ﹙2﹚ 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他「說方言」比他們眾人還多,又提醒他們不要禁止說方言(林前十四18、39),證明說方言不是一時的證據。 ﹙3﹚ 要從聖經上找出能與現代的方言體驗相比的,是輕而易舉的事,不要少見多怪。 ﹙4﹚ 不要冤枉人,保羅並沒有說明方言體驗產生於感情衝動;如果他如此說過,那麼,他自己感情衝動還不夠,而必須教導人不要禁止感情衝動嗎(林前十四18、39)?五旬節的經歷,也產生於感情衝動嗎(徒二1~4)? 彼氏甚至在該書第40頁說:「為了求降火而幾乎發狂的巴力的先知們,在祭壇的四圍踴跳,並且狂呼亂叫的情景(王上十八22~28),會使人想起在聚會後為求靈浸的體驗而苦悶著的人們。對那種狂信的行動,足使人想借用以利亞的話嬉笑他們說:『大聲求告吧!因為牠是神,牠或默想,或走到一邊,或行路,或睡覺,你們當叫醒牠。』」 我們的答覆是: ﹙1﹚ 如此謗讟的話竟然出自一個牧者,真是令人痛心!這件事足以使人懷疑,他是不是忠心的傳教者?是不是真實的基督徒? ﹙2﹚ 巴力的先知所求告的對象是假神,我們所求告的對象是真神,究竟共同點在那裏?「狂信的行動」和「恆切的禱告」,又有什麼共同點?什麼叫做「狂信」? ﹙3﹚ 「所以我告訴你們,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太十二31~32)。我們要以沈痛的心情,引證主耶穌當日警告法利賽人這句話,警告彼氏和一切與他同論調的人! 王明道在「聖經光亮中的靈恩運動」裏第14頁說:「為向信的的人證實祂的應許,祂在賜給他們聖靈的時候,使他們說方言。現今已有許多的事可以證明福音的真實,行奇事說方言等,在今日已經不像使徒時代那樣急需。」在第2頁又說:「說方言是聖經所記載,古代聖徒所有過的經驗,今日我們斷乎不應當追求這種經驗。」 我們的答覆是: ﹙1﹚ 在早雨時代,神為向信祂的人證實祂的應許,就在賜聖靈給他們的時候使他們說方言,今日也是如此。 ﹙2﹚ 說方言是受聖靈的憑據(徒十44~46),不是急需不急需的問題;說今日說方言不像使徒時代那樣急需,等於說今日受聖靈不像使徒時代那樣急需。 ﹙3﹚ 受聖靈是屬於基督的重要條件之一,人若沒有聖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羅八9);說今日不急需受聖靈,等於說今日不急需屬於基督。 ﹙4﹚ 為了追求聖靈的浸,為了屬於基督,今日我們仍然急需追求說方言的經驗──像古代聖徒所有過的經驗。 二、 身體震動 「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徒八17~19)。 受聖靈的另一種憑據,就是身體震動。根據初期幾世紀的留傳,西門是原始教會有名的仇敵,在反對教會的事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從聖經上的記載看來,他是用邪術迷惑撒瑪利亞的百姓,使他們由驚奇而聽從他的術士。他所以要受浸歸主,乃因主曾藉著腓利行了許多神蹟和大異能,眾人都離開他而信從了腓利所傳的福音。他所以要拿錢向使徒買「按手給人受聖靈的恩賜」,乃因他親眼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來。這就說明了聖靈降臨在人的身上時,除了會感動人說方言之外,必有從外表看得出的憑據,就是使人「身體震動」;否則,行邪術的西門為什麼能看得如此清楚?為什麼願意拿錢向使徒買這超然的恩賜呢? 當門徒為了傳福音而遭受逼迫的時候,他們對神所祈求的,並不是求祂使他們免除一切的逼迫;而是求祂使他們能放膽講道,並求祂伸手醫治疾病,大顯神蹟奇事。結果,神垂聽他們的呼求,即時使他們體驗了更奇妙的經歷:「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徒四24~31)。這段經歷,因為用「地震」來代替「火舌」和「大風的響聲」,也足以顯示聖靈的權能和威嚴,所以有人稱為「第二個五旬節」。從此可知,由於聖靈的力量甚大,當許多人聚在一處禱告的時候,若都被聖靈充滿,偶而連地也會大大震動起來的。那麼,當聖靈降在人的身上時,能使人的身體震動,有什麼希奇呢? 三、 能見能聞 五旬節聖靈大降時,有些猶太人竟然譏誚門徒說:「他們無非是新酒灌滿了。」(徒二13)。此事證明他們必定聽見門徒說方言,並且看見他們身體震動,認為不甚雅觀;因為酒話連篇,搖晃不定,是喝醉酒的人的特徵。彼得認為他們的判斷違反常識,他們的評論太過分,便立即糾正他們的錯誤說:「你們想這些人是醉了,其實不是醉了,因為時候剛到巳初。」(徒二15)。「巳初」一詞,呂譯本作「白天九點」。意思就是說,醉酒的人是在夜間(帖前五7),沒有人一早就在醉酒。接著,彼得引證先知約珥的預言,證明神所應許的聖靈已經降臨了;他們所以如此,乃因被聖靈充滿的緣故(徒二16~18)。其次,彼得又證明基督已經復活升天,現在澆灌應許的聖靈;並指著他們受聖靈的狀態說:「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徒二33)。所謂「看見」,就是看見他們的身體正在震動;所謂「聽見」,就是聽見他們正在說方言(當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的時候)。固然他們曾聽見「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看見「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徒二2~3)。但這些來自上頭的奇妙的景象,都只能叫他們驚奇,而不能使他們譏誚;惟有「說方言」和「身體震動」,一見似乎毫無秩序,才會使他們譏誚。 彼得所強調的,特別是這兩件事。今日晚雨聖靈大降,復顯五旬節的景象,也有許多不諳究竟何謂聖靈的浸的人,因不肯虛心領受神的話,並冷靜思考神的作為,而任意譏誚被聖靈充滿的人。歷史就是如此常常重演的。 主耶穌曾對尼哥底母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尼哥底母不明白重生的意思,以為主耶穌所說的是肉身的重生,所以大惑不解的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麼?」為了解決尼哥底母的疑問,主耶穌更進一步對他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但尼哥底母不明白究竟何謂「從聖靈生」?怎麼生法?於是,主耶穌便以「風」為象徵,解釋從聖靈生(受聖靈的浸)的狀態說:「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那裏來,往那裏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約三3~8)。 「風」一字,希臘原文作〝Pneuma〞,與「靈」同字。主耶穌的話,使我們明白了下列幾個問題:聖靈好像風,能任意往任何地;不能用人意加以左右,也不能用條規加以束縛。人用肉眼看不見風,也看不見聖靈;不曉得從那裏來,往那裏去。風吹的時候,人能聽見它的響聲,也能看見物體被吹動的狀態;聖靈降臨的時候,人能聽見祂感動人說方言的聲音,也能看見人體被震動的狀態。從此可知,受聖靈必有明顯的憑據,能見能聞,是不可否認和置疑的事實;使徒時代如此,現在也是如此。 |
|||||||||||||||||||||||||||||||||||||||||||||||||
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版權所有,宣道處視聽中心策劃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