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青春活仰力:陪伴孩子同走主路

撰文/Dei gratia|聖靈月刊561期-2024.06|主題/防止假冒為善的酵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用智慧引導孩子走當行的道

以往,都是男孩的媽媽們告訴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講孩子才會聽,常覺得他們愛理不理的,令人頭痛。」現在,不分男孩女孩,家長們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外在誘惑太多,網路上什麼都有,不知道他們都看了些什麼,即使問孩子也問不出個所以然。叫他看書,他就是盯著書看,都過好幾分鐘了,還停在同一頁,真的就是「看書」,什麼都沒念進去。

當孩子無法配合家長或達不到其心目中的「標準」,又屢勸不聽、「溝通破局」時,直接沒收手機或限制上網時間,似乎是最快,但也最易引發親子衝突的方式──明知是「下策」,卻不得不如此。相較於網路世界「生動多元」,書本那些「不動如山」的文字,當然顯得無趣乏味得多。若孩子對書中內容沒有興趣,考試成績落後,既無動力又無成就感。打開書本呵欠連連,讀書找不到重點,聽課無法專心。

長時間接觸影像和聲光刺激的孩子,本來就很難靜下心來讀書。到校上課心思很容易「飄」走,就算花錢補習也未必有成效。這時沒收孩子的手機或斷網路線,會有用嗎?說真的,只是讓他們感到爸媽莫名其妙,因為從小就「餵手機、平板和網路」給他,上網對他來說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了,不給是會翻臉的。沒手機或不給上網就會念書?嗯,為了拿到手機或上網連線遊戲,勉強念一下,之後又回到網路世界中了。因為,他的朋友圈、人際網絡,生活重心都在那裡啊!

過早讓孩子接觸手機,極易造成網路成癮。孩子的自制力本身就不足(就連大人對網路世界也未必有較高的自制力),在他們尚未建立自己的學習習慣與節奏時,就用網路餵養,讓他們自己上網看卡通、玩遊戲,看似很方便:「要他們有多安靜就有多安靜。」但「後患」無窮。到了國中要專心上課,力拚升學時,這些網路早已網住孩子們的心。從小沒習慣念書的孩子,哪會突然想認真念書呢?

有的家長會跟老師說:「我孩子網路成癮,都不讀書,考試都不及格。對未來也沒有方向,要怎麼辦?」現實的教育環境中,管教權早被政策限縮到底的老師們會回答:「誰叫你要給他手機?網路費不也是你出的?又沒有人強迫你給這些。小孩是你的,你問我要怎麼辦?當然是自己看著辦啊!」孩子從小沒有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父母的話都充耳不聞了,怎期待他會尊敬老師,聽老師的話呢?

聖經教導我們:「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乖僻人的路上有荊棘和網羅,保守自己生命的必要遠離。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二3-6)。身為父母要有遠見,要「見禍藏躲」,看到孩子成長的路上有「荊棘」和「網羅」要遠離。孩子年幼或者不懂事、不知預備將來;但家長有人生的閱歷和智慧,不應當順著孩子去,只圖自己方便或討好小孩。

若希望自己孩子未來有穩固的信仰、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人際互動、充足的知識與能力,就要從「孩童」時期就開始「撒種」了:帶到教會,聆聽真理,讓孩子有信仰根基;帶到戶外,適時活動身體,體能就不會太差;讀書、學習、人際應對等,父母從小就可在日常生活教導他們規矩,而不是到哪都發給孩子手機(電子奶嘴的概念),只求讓他們安靜,放任他們無限制的耽溺其中。

父母從小「澆灌」什麼給孩子,他就在哪「開花結果」:帶到主面前,他就在敬畏神的道路上,學會謙卑,得主賞賜的富有、尊榮與生命;餵手機和網路給他,他就在手機與網路的世界沉迷,失去感受真實世界的事物,也減弱了與真神的連結強度,同時父母也一併錯過親子間的親密互動與友好關係。更何況,基督徒的兒女是主所賞賜的產業:「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詩一二七3)。怎能不用心和付出時間好好教導呢?

安息日上午聚會結束的午餐時間,常見一群青少年聚集一處,拿起手機瘋狂地打起手遊,旁若無人。很多長輩會來關心:「吃過飯沒?有沒有盛飯了?」但這些孩子根本停不下來,這就是網路成癮的症狀,而且還說不得,為何呢?因為他們在這網路的世界所付出的時間與心力,使他們早已無法自拔,就算用怒吼「強制關機」,他們的心也是向著那裡的。

既然孩子的父母都管不好了,旁人哪好意思管束呢?要知道,現代人不比以往,大家都很有「分寸」的,以免被人說:「誰要你多事了?」吃力不討好啊!然而,明眼人一看就知,若非父母和孩子自己知道要改變,有意願並立志「回轉」、「歸向神」,旁人說什麼都很難改變了。



用愛和榜樣陪伴孩子同走主路

福祿貝爾:「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孩子如果願意就近神,一定有人帶他來聚會;孩子若喜歡閱讀,父母其中之一肯定有陪他閱讀或購買、借閱書籍與親子共讀的日常。同理,孩子若會網路成癮,肯定有人提供這樣的物品和「做樣式」讓他可「模仿」。

有的人會說:「你看!都不用人教,就會搶手機、拿遙控開電視、開電腦來看影片。」那是當然的,父母作為他的第一個老師,在他嬰兒時期,你看手機的時間比看他還多,他還不跟你搶嗎?幼兒需要父母,總是要「吸引」父母的注意。在他懵懂無知時,是父母提供的資源和榜樣,教導他認識這個世界的。孩子的模仿力在他未能言語的時候就開始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學習的對象。

我的孩子很小的時候,也曾跑到她爸爸的電腦室,請爸爸讓她看卡通,ㄧ部一部接著看。後來,要她去洗澡和睡覺,抱離椅子就大哭。我就對她爸爸說:「你為什麼要讓她哭呢?她那麼小,看卡通哪可能節制?第一、近距離傷眼;第二、看時很快樂,要她洗澡和睡覺,她就哭給你看了,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給她進去你那間電腦室。若她現在無法自制,未來我們就得天天叫她去寫作業,她還可能爆氣,弄得大家都不開心,何必?」

我對很多家長說過:「習慣沒有(網路),就沒有(網路)成癮的問題」。自從我對先生說:「未來她寫她的功課,我看我的書,你忙你的事,各自按時做事,就不須花力氣對孩子大呼小叫,這樣不是很好嗎?」後來,他就到圖書館借很多書,和孩子一起看,讀給她們聽。就寢時間一到,把故事書放下,她們就乖乖去刷牙、禱告,睡得香甜。

孩子的作息和情緒穩定了,身為父母的也會輕鬆許多。睡前,全家一起禱告,小女兒連閩南語版的祈禱文都背得流利。這次靈恩會,我們一家每晚到教會聚會,也陪孩子一同到講臺前,為她們祈求靈恩。感謝主!筆者年僅6歲的小女兒,於今年(2024年)4月24日晚間聚會,蒙主賞賜寶貴聖靈。

正如聖經所應允:「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嗎?」(太七7-11)。

相信父母善用神所賞賜的智慧和愛,做好榜樣來教養兒女,帶領他們就近神、來到教會,陪伴他們行在主路上,孩子們的一生將會因此得以蒙受真神的眷顧與祝福。






文章標籤:  #Dei gratia  #561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