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餅餘魚-1132期

以撒──築壇為先的人

(羅讚坤撰,摘自《典型在夙昔》,1987年8月,棕樹出版社)|發佈日期:

一個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應該是有原則、有規律的,效法以撒先築祭壇,然後搭帳篷、挖水井;也就是把拜神的事擺在第一,次而安排自己的生活。這是一個屬靈得原則,循著這次序過世上的生活,既安定、精神也愉快,也可以體驗出在主裡面,確實有平安、有喜樂、且榮耀神。 ( 摘要)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真神創造天地萬物,同時祂也支配管理,使偌大宇宙顯得安寧有序。我們所敬拜的主是一位很注重秩序的神,也因此我們今日才享有生活的平安,生命得以保障。反觀現代人的生活很忙,而且也很亂,「忙亂」成為一般人的通病。人們的生活既然沒有規矩、不遵守秩序,違反神治理的原則,社會不免呈現一片的混亂、罪惡,人心墮落、腐敗、不單純,人的生活因而失去了平安與自由,人生所給予人的感覺是痛苦與虛空。

基督徒的生活也都很忙,但是我們明白神的旨意,所以能忙而不亂,忙得條理分明,井然有序。在工作之外,知道什麼時候該休息,什麼時間要上會堂作禮拜敬拜神,於教會、事業、家庭之間樣樣顧慮週到,時間分配合理、運用自如,凡事規規矩矩暗著次序行(哥林多前書十四章40節)。

當以撒遷居到別示巴時,經上記著說:「以撒就在那裡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並且支搭帳棚,他的僕人便在那裡挖了一口井。」(創世記二十六章25節)一個基督徒他的信仰生活應該是有原則、有規律的,不管別人如何,我們先築祭壇,然後搭帳篷、挖水井;也就是把拜神的事擺在第一,次而安排自己的生活。這是一個屬靈得原則,循著這次序過世上的生活,既安定、精神也愉快,也可以體驗出在主裡面,確是有平安、有喜樂、且榮耀神。

主耶穌也曾指示我們說,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意,至於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些日用的東西,天父會加給我們(馬太福音六章31-33節)一個把敬拜神看為要緊的人,他曉得要「先求神的國與神的意」,也就是築壇為先,因此他對世界的慾望必相對的減少,而其他食衣住行的問題自然會交託,過著信靠神的生活,於是又可以體驗到,信仰生活本來就是一種快樂與享受。許多年輕人未結婚以前,生活處事還滿屬靈、有原則;可是一旦進入社會後,觀念隨之轉變,只靠自己不斷奔波爭取,用心計較,步上雅各的後塵:「靠己勞碌求富」。結果生活亂了腳步,只覺得搭帳篷、挖水井很要緊,竟把築壇獻祭的事都給忘了,還得神來提醒他(創世記三十五章1節)。到頭來覺得人生是又苦又短,不知意義何在(創世記四十七章9節)。現今不少主內信徒,生活腳步已經亂了分寸,所以總覺得信耶穌沒有什麼,嚐不到主恩的滋味,這種信仰實在可憐。現在我們靜下心來檢討自己,想一想「以撒」,雖然他有許多好處與美德,但我們卻常忽略了一點,為何他在基拉耳的時候有百倍的收成(創世記二十六章12節)?神為什麼常向他顯現與他同在?原來他生活的原則是以築壇為先,即拜神為第一。如果把搭帳篷、挖水井看為重,之後才考慮到築祭壇,這樣必會吃許多苦頭,所以按照以撒給我們留下這屬靈的原則絕不會錯,其他的可放心交託,神不會虧待我們的。







文章標籤:  #剩餅餘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