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餅餘魚-868期

聖徒的品德(一)

(摘自郭子嚴撰《郭子嚴長老專輯》:聖靈報第二一二期,1983年9月,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發行)|發佈日期:2020/01/08

「德行」是基督徒信心的靈魂。無論是施捨賙濟貧窮的美德,或是幫助他人解決困難的事,只要能力所能及,就當殷勤去作。擁有憐憫人的心腸、真實不虛假的愛,拒惡從善、待人有恩,殷勤、火熱服事主,並且必須有「真」喜樂。...... (Joy 摘要)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使徒彼得說:「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稱為教會柱石的亞各也說:「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可知德行是基督徒信心的靈魂。

聖徒應有的品德很多,在羅馬書十二章八至十七 節中作了綜合的提示,好像許多個珍珠串連起來,言簡義重,凡我聖徒,都當以此作為靈修的功課。茲將上述幾節經句提出各點,簡要分述如下,以資互勉:


(1)「施捨的就當誠實」 聖徒應有常常施捨的美德,就是賙濟貧窮,熱心記念窮人(加拉太書二章10節)。有財物者固應多多施捨行善,在好事上富足(提摩太前書六章18節)。就是不富足者亦能「按著力量」濟助人,如同馬其頓衆教會的弟兄,在「極窮之間」,也能「過了力量」的捐助供給聖徒(哥林多後八章1-4節)。此外,如哥尼流、多加,也因多多賙濟,廣行善事(使徒行傳九章36節;十章2節),都蒙神與人的記念,而得到神特別的恩典。但施捨要出於愛心誠意,並非為沽名釣譽,要抱著「愛人如己」的精神才是好的。


(2)「治理的就當殷勤」 這是對事而言,基督徒並非專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無論對弟兄或是朋友,須要為他們幫助或解決困難的事,如能力所能及,就當殷勤負責去作。有的人不必「錢」的幫助,卻需要「力」的幫忙。故「治理事的」,不僅指辦理教會的事務,也指為私人服務的事。正如主耶穌說:「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馬可福音十章45節 )。比德也說:「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彼得前書四章10-11節 )。指凡力量能作得到的,而又能榮神益人的,都當樂於為人服務。保羅曾經很憤慨的說:「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但願這罪不歸與他們」(提摩太後書四章16節)。這因為當時有人對保羅向官府申訴,都怕連累,不來幫助他,使他感到孤單無援,幸而有主的使者加給他力量。保羅身歷其境,認為弟兄若有重大困難,而離棄他不予幫助者,這就是罪。所以我們在教會中如遇見弟兄有困難的,不可視為「事不干己」,袖手裹足,應有「見義勇為」的精神。


(3)「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如同那位撒瑪利亞人,具有憐憫人的心腸,惠助受傷者(路加福音十章33-36節)。對於肉體遭遇禍患的弟兄,乃至教外人,若有力量,應憑著憐憫的慈心予以救助,不可塞住憐恤的心(約翰一書三章17節)。如遇見乞丐求助者,勿認為小善不屑行,概予拒絕。若小善尚不能行,豈能行大善?故不如多行小善以積大善。主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五章7節);「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雅各書二章13節) 。


(4)「愛人不可虛假」 就是「彼此切實相愛」(彼得前書一章22節;四章8節)。愛也可能有虛假的,那是一種予人不利的危險手段。例如猶大出賣主耶穌時,以向主親嘴問安為記號,表面偽裝愛的姿態,裏面藏著賣主的毒計(馬太福音二十六章48-49節)。約押之巧殺亞瑪撒,也是先對他說:「我兄弟,你好啊!」就用右手抓亞瑪撒的鬍子,要與他親嘴,亞瑪撒沒有防備約押手拿著刀,約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撒下二十章9-10節)。虛假的愛都是只表現在言語和姿態上,而沒有切實表現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一書三章18節)。箴言說:「空誇贈送禮物的,好像無雨的風雲。」


(5)「惡要厭惡,善要親近」 我們要先有分別善惡的智慧,然後再堅決的拒惡從善。倘若沒有判斷力,甚至以善為惡,以惡為善,這實在是太危險了(約翰福音十六章2節;十八章40節)。所以,我們要有「知人之明」,親君子,遠小人,才能凡事興隆,受益不盡。還要有「自知之明」,除去自己眼中的樑木,明察秋毫,方不至顛倒是非。所謂「惡要厭惡」,並非單指對別人的惡,更重要的是對付自己的惡。若無「自知」與「知人」之明,就不能辨別是非善惡,必至存心行事說話發生了嚴重錯謬而不自知。故當祈求聖靈光照內心,方不至於像主耶穌責備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


(6)「愛弟兄,要彼此親熱」 即用「親切」和「熱情」的態度待人,亦即「待人有恩」(提多書二章5節),「用和平彼此聯絡」。教會是神的家,家庭結合的要素就是愛。這完全是聖靈的愛(歌羅西書一章8節;羅馬書十五章30節),洋溢於教會之中,有如春風和煦,使彼此靈性上富有溫馨之感。


(7)「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雖然彼此親熱相愛,但卻不失其恭敬而有禮貌的態度,而彼此推讓。「恭敬」即不失態、不輕佻、不暴燥、不傲慢、不傷害別人的自尊心,能體諒別人的個性。所謂「推讓」,即謙遜不好出風頭,縱使自己才幹出衆,學識超群,有時也要韜晦蘊藏,不可恃才傲物。正如保羅所說:「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即是多尊重別人的長處,多容納別人的優點。每一個信徒,都有在基督裡的地位,在教會中連最軟弱的肢體,都是不可少的(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2節),故要彼此推讓,互相尊重。


(8)「殷勤不可懶惰」 那個「埋銀地下」的僕人,是「又惡又懶」的(馬太福音二十五章26節)。在屬靈工作上,無所用心,無所用力,畏難苟安,未作先怕。把從主領到的恩賜,原封不動,毫無出息,故連他所有的也要被奪去。而且,在屬靈品德上,也因閒懶而不結果子(彼得後書一章8節)。故要殷勤,在屬靈的「工作」與「品德」兩方面多結果子獻給神。


(9)「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 聖靈如火,火能生熱,熱能生力。若心裏火熱,必產生力量,才能「常常服事主」而不感倦乏。怎樣才能使心裏火熱起來呢?第一:要常禱告求聖靈充滿(使徒行傳二章3-4節;以弗所書五章18節);第二:要常讀經及聚會聽道。以馬忤斯兩門徒,在主為他們講解聖經的時候,他們心裡火熱(路加福音二十四章32節);亞波羅在主道上受了教訓,也心裡火熱(使徒行傳十八章25節)。可見聖靈和聖經是使我們靈性產生熱力的泉源,使我們信心、愛心、盼望,永久保持著熱力,而不斷的事奉主。


(10)「在指望中要喜樂」 基督徒必須有喜樂,因為靈魂已蒙恩得救了。如浪子回家,得著父親豐盛的恩待,心中甘甜,怎能不喜樂呢?這種心靈中的真喜樂,是永遠不能被奪去的(約翰福音十六章22節)。因為這喜樂是寄託於活潑的指望中,而這指望又是建立在神信實的應許上(希伯來書十章23節),所以指望不至搖動,喜樂也就不會改變(腓立比書四章4節)。







文章標籤:  #剩餅餘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