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恩道-860期

11個問題

(摘自謝順道長老《順道信箱釋疑1》,2004年06月,腓利門書房出版社發行)|發佈日期:2019/11/13

使徒和門徒的分別?怎麼得到聖靈?得到聖靈時禱告是什麼樣子?什麼叫恩慈?什麼是敬奉?什麼是神的旨意?什麼是《箴言》中的反覆無常的人、謙遜人、愚妄人和褻慢者?什麼是仁義、正直?謙卑和謙虛的分別?什麼是褻慢聖靈?一起跟著長老從聖經中找到解答吧!... (joy 摘要)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發問人:SaBan(馬來西亞)‧賀姊妹

謝長老,我有不少問題想問您:

1.使徒和門徒有什麼分別?
2.怎樣才可以得到聖靈呢?如果得到聖靈,當禱告的時候是怎麼樣呢?是不是自己可以控制要說什麼就說什麼?
3.什麼行為叫恩慈?
4.什麼是敬奉?該怎樣敬奉?
5.什麼是神的旨意?
6.「箴言廿四章9節」中,愚妄人和褻慢者是什麼意思?
7.「箴言廿四章21節」中,什麼是反覆無常的人?
8.什麼是仁義、正直?
9.「箴言十一章2節」中,什麼是謙遜人?
10.謙卑和謙虛有什麼分別?
11.什麼是褻慢聖靈?

長老,我是一個很笨的少女,請不要介意我問您這些簡單的問題。



mail謝長老答覆

主內賀姊妹收信平安:

由來函可以看出,你很聰明。因為你不但喜歡讀聖經,而且肯用心思考。你所質問的11個問題,我依序答覆如下:


1.使徒和門徒的分別

凡信主耶穌的人,都被稱為門徒(徒二1、6,六1、2、7,八1)。到了安提阿成為外邦教會的連絡中心之後,門徒又稱為基督徒(徒十一26)。使徒是一種特殊的職分,應具備的條件是:由基督直接呼召(加一1)、見過復活後的基督(林前九1)、得著行神蹟的恩賜(林後十二12),以及建立教會等(林前九1~2)。使徒也可以稱為門徒(太十1~2;約廿24;徒一3、12),但一般門徒卻不得稱為使徒。


2.怎樣才能受聖靈?

如果得到聖靈,禱告的時候怎麼樣?是否可以控制要說什麼就說什麼?主耶穌說,要祈求(路十一13;約四10)。祈求要有信心(太廿一22),也要恆切(徒一14)。本會傳統上的教導是,一直唸:「哈利路亞,讚美主耶穌,求主賜聖靈充滿我的心。」許多人用這個方式禱告,而得到聖靈。如果得到聖靈,禱告的時候必定會「說方言」。這是使徒時代判斷受聖靈的憑據(徒十44~47,十一15),也是本會一切受聖靈之人的共同經歷。所謂「控制」,是控制要「用方言禱告」,或要「用悟性禱告」(林前十四14~15);也可以控制要繼續禱告,或要停止禱告。並不是「控制要說什麼就說什麼」,因為「說方言」乃是人被聖靈感動所說的「舌音」,不是「自己要說什麼就說什麼」的。


3.恩慈的行為是什麼?

依據「林前十三4」所作的詮釋,「恩慈」乃是愛心的內涵之一。原文“chreesteuomai”的意思是:常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日本《文語體譯本》譯為「慈悲」,《思高譯本》譯為「慈祥」。

主耶穌為我們捨命,作贖價,使我們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可十45;約三16;羅五8~10),就是恩慈的行為。主耶穌說,有一個猶太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在路上遇到強盜,被打個半死。有一個撒瑪利亞人看見,就動了「慈心」,用油和酒為他療傷,又帶他去旅館照顧他(路十30~37)。而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向來是沒有來往的(約四9)。這也是恩慈的行為。


4.什麼是敬奉?該怎樣敬奉?

「約九31」的「敬奉」,原文“theosebees”的意思是:崇拜。《呂振中譯本》譯為「敬拜」,《思高譯本》譯為「恭敬」,《新譯本》則譯為「敬畏」。綜括上列原文和三種譯本的譯詞可知,「敬奉」就是崇拜或敬畏。依據「約九31」所作的詮釋,凡敬奉神的人都必遵行祂的旨意。約瑟以「不可得罪神」為他行事為人的根本原則,心中永遠尊神為大(創卅九9),可做一切敬奉神之人的好榜樣。


5.什麼是神的旨意?

神的旨意,未必是神所喜歡的。舉例說,「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太七21),這是神所喜歡的旨意。猶大賣主,成為「滅亡之子」,也是神的旨意(約十七12),卻不是神所喜歡的(約十三21;太廿六24)。這種不是神所喜歡的旨意,叫任憑他(羅一24、26、28;出四21「使」字下面的細體字)。如果存心驕傲,自我的意識太強,神便會隱藏祂的旨意;惟獨存心謙卑,凡事尊重神的人,神才會向他顯明祂的旨意(太十一25~26;詩廿五12、14)。舉例說,在為以撒娶妻的事上,亞伯拉罕和他的老僕人都全心全意交託神,神便逐步顯明,並且成全祂的旨意了(創廿四2~5、8、12~21、26~27、48~49、56~67)。


6.愚妄人和褻慢者(箴廿四9),是什麼?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九10)。由此可知,所謂「愚妄人」,乃是心中沒有神的人,他的思念當然是罪惡(詩十四1;箴廿四9)。「褻慢者」(箴廿四9),《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侮慢別人的」,即輕慢別人、不尊重別人的;這種人所想所做的,都是驕傲(箴一24),當然是人所憎惡的(箴廿四9)。整段的教訓是:要敬畏神,不要成為愚妄人;也要尊重人,才會受歡迎。


7.「反覆無常的人」(箴廿四21),是何種人?

全句是:「你要敬畏耶和華與君王;不要與反覆無常的人結交。」《呂振中譯本》將下句譯為「不可激怒此二者」,並註明:傳統作「不可同變節的人結交」,今仿七十子譯之。《現代中文譯本》則譯為「不要跟叛亂的人一夥」。耶和華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神,也是天地的主,而我們是祂所創造和養活的,所以我們必須敬畏祂(徒十七24~30)。君王是神的僕人(耶廿五9),他的任務是「替天行道」(撒上十五1),我們當然也要敬畏他,並且聽從他(羅十三1~5;彼前二13~14)。除了《呂振中譯本》之外,其他幾種譯本也都將下句譯為「不可激怒此二者」,乃依據《七十士譯本》(舊約聖經的希腊文譯本)。《國語和合譯本》譯為「不要與反覆無常的人結交」,或《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不要跟叛亂的人結交」,則依據傳統「不可同變節的人結交」。上述幾種譯本的譯文雖然與傳統上的譯文有所出入,但其含意並沒有分別。因為向神和君王「變節」或「叛亂」的人,其必然的結果便是「激怒此二者(神和君王)」。至於《國語和合譯本》所譯的「反覆無常」,即謂「今天敬畏神和君王,明天就變節或叛亂了。」為了保護自己免受無謂的虧損,我們當然不可與這種人結交。


8.什麼是仁義、正直?

「仁」是仁愛,「義」是正義或公義。主耶穌為我們捨命,使我們被稱義,得享永生,是至仁至義的行為(羅五17~21)。就仁而言,當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祂就為我們死,而向我們顯明了神的愛,並為愛作了最好的詮釋(羅五6~8;約壹三16)。就義來說,祂代替我們受咒詛,被釘在十字架上,藉以滿足了神的公義(加三13;羅八33~34);同時,這也可以說是「捨生取義」的行為(太廿六39;羅五18~19)。拿但業心裏沒有詭詐,堪稱為真以色列人(約一47),便是「正直」的人。磯法(彼得)來到安提阿之時,保羅發現他有「可責之處」,就當眾「直言」抵擋他(加二11~14),則是「正直」的行為。


9.「謙遜人」(箴十一2),是怎樣的人?

全句是:「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因為驕傲的人,遲早必敗壞(箴十八12上),羞恥便隨之而來;謙遜的人,反而得著尊榮(箴十八12下),這才算有智慧。

哈曼的官階高升,一切臣僕都要向他跪拜,惟獨末底改不跪不拜。哈曼便怒氣填胸,計劃滅絕末底改的本族(斯三1~6);其驕傲的心態,已經近乎瘋狂。末底改因為救王有功,而得著意外的尊榮(斯六1~11);但事後卻若無其事的「仍回到朝門」,是謙遜的極致(斯六12)。結果,哈曼所受的報應,不但是羞恥(斯六7~12),甚至喪命(斯七7~10)。末底改反而高升,取代了哈曼的尊榮,並且被授權管理哈曼的家產(斯八1~2),這才是真實的「智者」。


10.謙卑和謙虛有什麼分別?

沒有分別。


11.什麼是褻慢聖靈?

「褻」就是褻瀆,「慢」就是輕慢。凡以言語、文字或行動來詆毀聖靈的,都屬於褻慢聖靈的罪。舉例說,把神所彰顯的神蹟,武斷為魔鬼的作為;或將聖靈的表現,譏諷為邪靈附身等便是。不過若因無知而褻慢聖靈,後來知錯,卻可以悔改(來十26)。主耶穌所以說,「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太十二32上),乃因人子沒有外貌,一般人都看不出祂是道成肉身的主;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之所以「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太十二32下),乃因認為他是「明知故犯」──如果聖靈所彰顯的作為非常明顯。







文章標籤:  #力行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