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母親的角色與功能

撰文/謝宏駿|聖靈月刊560期-2024.05|主題/萱草花語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每年的國際母親節總是讓人感恩與歡喜,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因為媽媽的生育、養育、教育,使我們的生命有了健康的成長;感謝主,感謝媽媽。



一、生育

一個新生命在媽媽的子宮裡著床,一天一天地長大。胎兒的生命原來與母親的生命是連在一起的,是母親身上的一塊寶貝,這是父親無法參與的關係連結。

經上說:「風從何道來,骨頭在懷孕婦人的胎中如何長成,你尚且不得知道;這樣,行萬事之神的作為,你更不得知道」(傳十一5)。胎兒的細胞分化成長,神奇奧祕的事情發生了,醫學科學都無法解釋的成長過程。一個受精卵竟然可以發展各種器官,每一週都有新器官的出現與運作,經過四十週(280天),直到生命成熟,具備各種生存的條件。然後藉由母親的生產、分娩,在切斷臍帶後,一個獨立的新生命離開母親的子宮,開始自己呼吸、吸吮,漸漸地會觀察、體驗,也可以獨立思考和判斷。

母親懷孕的過程非常辛苦,好像肚子帶著一顆沉重的球走來走去,身體可能有許多痠痛,分娩過程也可能有難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每年因為懷孕及分娩的併發症而死亡的孕產婦有五十萬人,有七百萬人有長期的嚴重後遺症,有五千萬人在分娩後健康有負面的影響。有二千三百萬名嬰兒是以剖腹產的方式出生的,可能是雙胞胎、胎兒宮內窒息,或是胎兒腳部先出來。以人類疼痛的指數0-10來看,母親正常分娩的疼痛程度達最高數值,正如主耶穌所說:「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她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約十六21)。

閩南語的俗話說:「生得過,雞酒香(pang);生不過,四片板(bang)。」亦即婦女如果生產順利,就能在坐月子時喝燒酒雞調養身體,但若生產過程不順利,則以四塊板形容棺材,也比喻有死亡的風險。

母親的身體有對疾病的抗體,很自然地,傳給嬰兒,讓新生兒出生後六個月內有媽媽的抗體,比較不容易生病。這是神奇妙的創造與設計。

早產是胎兒最大的風險之一。早產的嬰兒體重過輕,容易有肺部和呼吸道的疾病,甚至死亡的危險。70-80%的產婦有所謂的「嬰兒憂鬱症」,10%被診斷有產後憂鬱症。有些產婦需要接受預防性團體心理治療。母親如果本來就有氣喘、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懷孕和生產就會有更多的風險。因此,孩子們真的要從內心深處謝謝母親的偉大。



二、養育

「未到黎明她就起來,把食物分給家中的人」(箴三一15)。才德的婦人就是能為全家人的飲食打算,讓家人都得到最好的營養與健康。

嬰兒出生後,母親自然有母乳的分泌,能夠餵嬰兒母乳是最好的選擇。讓嬰兒可以吸收母親最好的營養與免疫球蛋白抗體,促進腦細胞的發育,對抗病毒和細菌的感染,製造防護力,可謂是寶寶的第一支天然疫苗;慢慢地再加上配方奶的副食品。

在餵母乳的同時,母親與寶寶之間有親密的接觸與連結,建立安全感的舒適區。孩子一生都會受到這樣擁抱的影響,有穩定的情緒支撐。

在孩子的成長中,各種營養素以及許多人體無法自行製造或合成的微量營養素,必須從飲食中獲取。因此,母親得費心費力地烹調,隨時提供家人均衡的飲食需求。

孩子喜歡吃零食,常常影響正常三餐的攝取,但父母最好提供80%是健康的原型食物,20%的零食,而且應該選用人工添加物少、原料非基因改造,以及成分越簡單的零食越好。

除了營養吸收外,運動也是孩子成長重要的動力。人要「活」,就要「動」,「動」了才能「活」。孩子的身體健康必須有運動的習慣,長得壯、長得健康,不容易生病,自己就有愉快的心情,也可以減少抑鬱症的發生。母親常常鼓勵孩子出去運動,和同學成為運動好友,也可以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



三、教育

「她開口就發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則」(箴三一26)。才德的婦人教育孩子有智慧、有仁慈、有法則。

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分為三大類;第一,是行為習慣的建立。第二,是人格特質的培養。第三,是宗教信仰的內化。在這三方面,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特別明顯。

首先,孩子的行為、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與母親有密切地接觸,舉凡吃飯的動作、穿著的搭配、坐姿、站姿、抬頭挺胸地走路、落落大方地說話等等,每個生活細節都能顯示母親的教誨,而且這些行為都能成為日常的表達。因為孩子出生後跟在媽媽身邊的時間很多,受到媽媽的身教與言教,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在生活中建立了種種的習慣。

現在是數位化的時代。孩子大部分喜歡玩手機和電動遊戲,生活作息亂七八糟,成績也一落千丈,作為母親的該怎麼辦?

2歲以下的小孩最好在視訊電話以外,不要接觸智慧裝置;2-5歲建議一天用一個小時;5歲以後可以跟孩子討論怎麼玩手機遊戲。例如,共同了解這個遊戲的規則,使用智慧裝置不可影響睡眠,此裝置必須放在臥室外,讓孩子在固定的地方使用裝置,父母親看得到,也相對安心。

設計一些使用裝置的規則和安排妥當的時間後,有些裝置也可以幫助連結朋友、學習、成長,可以使用一些文字遊戲、程式設計遊戲,跟孩子分享玩遊戲的心得與收穫。從正面的價值與孩子一起看待遊戲,讓孩子願意自我管理、簽名同意(甘心接受)。

其次,人格特質的培養是母親的關注焦點。

聖經中,利慕伊勒王的母親有非常卓越的教訓。「我的兒啊,我腹中生的兒啊,我許願得的兒啊!我當怎樣教訓你呢?不要將你的精力給婦女;也不要有敗壞君王的行為。利慕伊勒啊,君王喝酒,君王喝酒不相宜;王子說濃酒在那裡也不相宜;恐怕喝了就忘記律例,顛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你當為啞巴開口,為一切孤獨的伸冤。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為困苦和窮乏的辨屈」(箴三一2-5、8-9)。

EQ情緒的管理、理智思考的能力、待人接物的禮貌、人際關係的互動、道德品格的呈現,人格的方方面面都與母親的影響密切相關。母親更願意保護孩子,給孩子安全感,也比較常與孩子溝通,與孩子分享自己的經驗。母親常常願意犧牲自己的事業來教導孩子,給孩子做榜樣,努力面對生命中的挑戰。

最後,信仰是母親最看重的生命核心。從嬰兒開始吸吮母乳前,媽媽就會教孩子雙手握住,禱告感謝神的賞賜,每天睡覺前也要孩子對主耶穌說晚安。抱著孩子時,常常唱兒童詩歌讚美神,孩子生病時就帶著他禱告,與孩子一起玩聖經遊戲,常常講聖經故事給孩子聽。安息日一定帶著孩子去教會參加崇拜聚會,鼓勵孩子求聖靈,陪著孩子讀聖經,帶著孩子去探訪生病的弟兄姐妹,也鼓勵孩子參與教會的事奉……。

X          X          X

神創造人類,有男有女,有丈夫有妻子,有父親有母親,都是各自分工,而每個人也都要發覺自己的角色和功能。祈願天下的母親都得到神的眷顧與賜福。 






文章標籤:  #謝宏駿  #560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