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有信心的母親──友尼基

撰文/楊志豪|聖靈月刊560期-2024.05|主題/萱草花語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引言

搖動搖籃的手,能搖動天下!在聖經中,有很多重要的工人,都是信仰的第二、三代,他們很多都有一個有信心的母親,從小培養他們的信仰,造就他們日後為主所用。其中一人便是提摩太的母親:友尼基。她有很多美好的榜樣,是值得我們效法!



一、母親——家庭中信仰傳承的關鍵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後一5)。

保羅寫信給年輕的工人提摩太,勉勵他不要忘記他的信仰是從誰領受的:就是從他外祖母和母親傳承下來的,也就是最寶貴的「遺產」,因此提摩太,可能是第二或第三代信徒了。母親若沒有看重信仰並把主的道從小培植在他的內心,提摩太的信仰就不會被紮實地建立,保羅也就沒有這福音的兒子和聖工的接棒人了。可見一個家庭中,母親在信仰傳承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絕對關鍵的。

綜觀今天的真教會,在全球各地的信徒,有兩個現象:一是大部分的信徒是第二、三代,甚至四代信徒,第一代來信的比較少,顯示我們傳福音的力度還不夠大,大部分都是生長在教會中的後代,猶如提摩太一樣。二是在聚會中姐妹席也是人數多於弟兄的!由此現象可見,教會是靠很多熱心的婦女們把聖工撐起來,而在家庭中,妻子和媽媽的角色影響家庭信仰尤為關鍵,甚至比丈夫或父親更有帶領性的作用。

因此,地方教會要多關懷年輕的母親們,給他們多些勉勵、引導和資源,協助他們在孩子的信仰成長關鍵時期中,發揮傳承的作用。多舉辦一些婦女團契及家庭教育講座,對母親們應該特別有幫助。



二、母親——虔誠的母親,造就虔誠的下一代

有人說,神沒有辦法直接照顧與教養每一個小孩,所以祂安排母親這個「天職」,去照顧他們。其實所謂的照顧,並非只有給孩子喝奶和換尿片,更重要的是從小引導孩子認識神,並將虔誠(Godly),即對神應有的態度,深植他們的心中。友尼基這位母親在提摩太小的時候,便發揮了她的影響力,不然保羅不會這麼說:「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提後一5)。可見友尼基,是一個真的把神放在她心裡的人,她一定是把敬拜神、事奉神、愛神等觀念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因此,小小提摩太從小便耳濡目染,漸漸地也把這份信仰、對神敬虔的態度,內化成為自己的價值觀,長大後以實際行動,並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

保羅來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裡有一個門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猶太婦人的兒子,他父親卻是希臘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稱讚他(徒十六1-2)。

提摩太之所以能成為門徒,虔誠的事奉,全因媽媽也是個虔誠人,並且從小給他扎下深厚的信仰基礎!

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三15)。

為什麼提摩太能「從小」明白聖經呢?他爸爸是外邦人,不可能教導他;唯一可能的就是母親友尼基的教導了!有了神的話在心裡,孩子自然會對神產生敬畏的心。

身為母親的妳,是否看重孩子的教育或課外活動過於神的話語?曾經有一位母親,要求孩子放學回家、放下書包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讀聖經和背聖句,否則不能吃點心和看電視!感謝神,因為她的堅持,孩子從小把神的話背起來,放在心裡!祝福他們在靈性上日益進步,學業上也能夠跟上進度,不用媽媽操心。因媽媽只擔心他們有否把信仰放在心中。

另有一位姐妹,她有三個男孩。孩子小的時候在教會跑跑跳跳,沒有遵守會堂應有的規矩。回家之後,這位母親都會把孩子們叫過來嚴加斥責,若沒有改善,孩子回家後必被媽媽用「愛的小手」打屁股等處罰。這樣讓孩子認識到,教會是神的聖殿,必須心存敬畏神的心,正如兒童詩歌所寫的:「當我來到會堂裡,我要輕輕慢慢走,大家不講話,因為這是神的家,我們要來敬拜祂,應該安靜呀!」作為母親,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教導他會堂敬拜的禮儀,別人善意的提醒,又讓你不開心。這樣,孩子長大後必對神沒有敬畏的心。為人父母,不可不慎,因為「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二6)。



三、母親——美好的榜樣

母親怎樣,女兒也怎樣……(結十六44)。

母親對兒女的影響力是最深遠的,甚至遠勝父親或其他人。母親的一言一行,都烙印在孩子的心中,很難磨滅,也直接影響他的人格、習慣和價值觀,因此母親的榜樣非常重要。

聖經中對友尼基的記載不多,我們只知道她是猶大婦人,因為居住在外邦地的路司得,嫁了希利尼(希臘)的丈夫,但她生了一個男孩後,給他起名提摩太(即榮耀神之意)。這孩子也不負所望,長大後不只傳承母親的信仰,沒有在放蕩開放的希臘文明中迷失自己,反而在教會內熱心事奉,得眾人的稱讚,其後蒙神揀選,走上獻身之路,跟隨保羅到處傳福音!可以肯定的事,母親友尼基不但有言教,更有身教的榜樣,才能培養出在信仰上扎根的兒子。

今天做為母親的我們,是否有為孩子們立下好的榜樣?還是只出一張嘴,不斷吼叫:「要去聚會」,但是自己卻懶散,不參加晚間聚會,或聚會常常遲到?甚至不進會堂聽道理?是否只會叫孩子「讀聖經、禱告!」但自己在家裡卻一有空就滑手機,或躺在電視前追劇?我們希望孩子有美好的品格和信仰,但做父母的,卻在家裡常常批評其他信徒或談論教會的軟弱?這等言行,只會在孩子的心中對神或教會,留下許多的陰影,從而影響他們日後的信仰。

曾經有一位單親媽媽,很努力要培養她女兒的信仰,她立志,一定要留下好的榜樣給女兒。因此這媽媽選擇了在教會距離很近的對街居住,以便每天早上去教會參加早禱會,也能參加每次的晚間聚會,因她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家庭狀況也不佳,很難培養女兒的信仰,只能不斷靠神、親近神,就算她在教會中,受到冷言冷語,心中委屈,也從不會向女兒訴苦,免得影響女兒的心智和靈性發展!她在家常常做長時間的禱告,有時候禱告至深夜,時而禱告於清晨天未亮之時,有空就讀聖經,以神的話,神的靈來安慰自己!感謝主,凡此種種的信仰追求,都在女兒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真的像聖經所說,「母親怎樣,女兒也怎樣!」這女孩雖然也經歷一段反叛期,但在神的愛和保守下,記得母親留下的榜樣,在俗世洪流的影響中,仍然堅持走在母親的信仰道路上,並建立起自己的信仰,日後更在主安排下,嫁給了一位傳道者。

另外有一位姐妹,也是很努力追求自己信仰的進步,常常借一些講道的錄音帶回家聽,有時煮飯時也在聽,她在開車時也喜歡聽讚美詩,每天晚上也聚集孩子們作家庭聚會……。孩子們在媽媽的陪伴和影響下,從小也對神產生信心,並模仿媽媽的習慣,自己去拿媽媽的聖經和靈修書籍閱讀,也用錄音機,自己播放講道來聽。這都不是媽媽叫他去做的,是透過模仿的。他的兒子也會陪同媽媽去教會作聖工,幫助有需要的同靈,和她一起去訪問有孩子的家庭……。凡此種種榜樣,都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讓他樂得事奉神親近神,真喜樂!這孩子日後也當上了傳道人,終身服事主。



結語

也許我們有很多的軟弱,稱不上什麼完美的母親,並在教養孩子中也有很多疏失,但是只要我們有一顆謙卑的心,願意靠神,並先讓神來改變我們,讓媽媽們「心意更新而變化」,並且不斷為兒女禱告,神也必然幫助我們的兒女改變,重回神的懷抱中。求主不斷增加我們的信心,使我們成為「搖動天下」的手!培養更多造就教會、熱心愛主事主的下一代。






文章標籤:  #楊志豪  #560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