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在神的全家誠然盡忠

撰文/謝宏駿|聖靈月刊559期-2024.04|主題/屬靈生命的成長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摩西為僕人,在神的全家誠然盡忠,為要證明將來必傳說的事(來三5)。

教會需要各種恩賜的工人,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各盡其職,互相搭配,彼此造就,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1-13)。而工人需要被訓練,在各個生命的階段中接受操練,得以執行下一階段的任務,誠然盡忠,完成主所託付的工作。以下擬查考摩西的一生,做為我們的榜樣。



在埃及王宮

法老的女兒到河邊洗澡,看見三個月大的嬰兒摩西俊美非凡,躺在箱子裡。摩西哭了,讓法老的女兒動了憐憫的心,也知道這是希伯來人的孩子。摩西的姐姐米利暗隨即把握機會,主動上前推薦一個奶媽,就是摩西的母親,來照顧孩子,而且得到工價。母親一定會教導摩西是以色列人,並等到孩子漸長,才把摩西交給法老的女兒,成為她的養子。摩西在埃及王宮受高等教育,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出二1-10;徒七20-22)。

當時埃及已經有很高度的文明發展,建築一個神奇的金字塔,需要精巧的運輸工具和技術,才能將那麼多的大石頭,藉著運河的浮力從山上運送到工地,還要用斜坡輪轉的方式將大石頭一塊一塊的疊上去,大約有一千三百萬個石頭,大小有2.5噸到5噸不等,最高點到達146.5 公尺,是當時世界最高的建築物。還用天文學的知識計算陽光照射的時間與角度,一年兩次射入神殿裡面的法老雕像。醫學的知識也很豐富,將法老的屍體做成木乃伊,不朽壞地等待他們認為會復活的日子。因為尼羅河每年的氾濫,土地需要重劃,所以幾何學的發展也很進步。象形文字也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記錄各種事物和歷史事件,能以文字彼此交流,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留下人類的智慧與成就。

我們要在神的家中服事,也需要接受各樣的預備與訓練,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例如,科技產品日新月異,各種資訊都可在網路上獲得,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福音的傳揚沒有死角。教會需要網路的人才,設計與管理網路的交流,福音真理廣傳世界各地。近年來,聯總常常在網路上收到世界各地的請求,差派傳道人去分享真理、造就信徒。

再者,語言的學習也是世界傳道的必要工具。向什麼種族的人傳福音,就應該用他們的語言來交流。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俗稱「摩門教」,他們對語言的學習非常的重視,所以他們的傳道人有世界各種語言的人才,比聯合國更多。我們應該鼓勵主內的年輕人挑選母語以外的第二語言,好好學習,成為傳福音的使者。



在曠野牧羊

摩西長大了,在母親的教養下,他知道自己是希伯來人,是神的選民,在埃及只是為奴的生活。四十歲時出去看看自己的兄弟,想要幫助他們減輕重擔,但有好心卻沒有好方法,反而弄巧成拙。  

他看見一個埃及人欺負一個希伯來人的兄弟,就義無反顧、奮不顧身,見左右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還藏在沙土裡,可見他的身手矯健、意氣風發、血氣方剛。雖然是為了維護同胞的利益,但是殺人畢竟是違法的行為。沒有經過任何調查與審問,怎麼就把人打死了,即使這個埃及人欺負兄弟,可是罪也不至於死啊!隔天,他看見兩個希伯來人彼此爭鬥,要為他們勸和,卻被指責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嗎?」摩西這時才發現自己行為不當,心中懼怕;而且連法老都知道了,也想要殺摩西(出二11-15)。此時,摩西逃到米甸曠野牧羊,結婚生子,鍛鍊靈性的成長。

摩西原本的性情非常容易衝動,一動氣就將人打死,如果沒有曠野四十年的靈性磨練,他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走曠野,百姓多次的抱怨、批評、責難,豈不早將以色列人處死多次了?所以神要摩西在米甸曠野牧羊四十年,每天對著羊群,不說話、不動氣,學習忍耐、節制與等待。

節制就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九27),不做情緒的奴隸。

牧羊人對羊群的照顧需要無微不至的愛心。就像一百隻羊的比喻,雖然只有一隻羊迷失,牧羊人還是要千辛萬苦地去尋找回來。也許有人問,已經有九十九隻羊,難道還不夠嗎?生命的價值不能以物質的多寡來計算,一個生命等於一個世界,就像從亞當一個人產生一個世界。所以聖經多次以牧羊人的身分來描寫神的愛,主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十11)。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牧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樣尋找他的羊,我必照樣尋找我的羊」(結三四11-12)。摩西在牧羊的工作中體會愛的真諦。

摩西也要學習謙卑的功課。首領和審判官不是自己想當就當的,必須有神的差派。也許他原來想,在埃及王宮中當了王子,有相當的學歷和經歷,自視甚高,應該可以帶領以色列人抵抗埃及人的虐待,獲得自由與人權。但是他忽略了靈性才是最重要的領導特質,尤其是謙卑服事的精神,後來聖經對他的敘述是「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十二3)。如主耶穌所說:「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可十41-44)。這就是「僕人的領導模式」。

教會的組織不是政治的上下階級或權力大小,而是聯絡的管道,可以資訊互通、資源共享、彼此相助,使每個肢體都得到照顧。所有的信徒都是「弟兄姐妹」,只是恩賜不同、職分有別,必須分工合作,成為榮耀的教會。



盡忠服事主

有一天,摩西牧羊,到了神的山(何烈山),神呼召摩西去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摩西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他過度自卑,不接受神的差遣,甚至對神說:「祢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意思就是要神不找他就好了。於是神對摩西發怒,應許會與他同在,給他能力,也會讓亞倫替他說話(出四13-15)。之後,摩西接受神的呼召,藉著神的大能,行了十個大災,又叫紅海分開,使百姓走過乾地,保全了生命。

依靠神,才能服事神。

摩西選出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共同協助他審判百姓,大事呈到摩西這裡,小事他們自己可以審判。摩西有寬大的心授權給其他人,加上有同工的幫忙,帶領百姓就更有效率了。後來身旁又有七十個長老協助他。

教會不要有英雄主義,屬靈的領導不是一個人做決定,而是在聖靈的帶領下,同心合意,興旺福音。

摩西即將被神召回天家,歸回列祖,他就向神祈求立一個人治理會眾。神說,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他可以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於是摩西一直在培養約書亞作為接棒人;一個忠心的管家總是會想到未來的需要與發展。

教會的服事必須一代傳給一代,交接之前都應該有充分的訓練和預備,才不至於倉皇失措,造成教會的損失及事工的延宕。

服事主是我們生命的福氣與榮耀。我們成為神奧祕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






文章標籤:  #謝宏駿  #559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