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論壇


&

搜尋&分類

耶路撒冷教會增長之道(上)

撰文/恩奇|聖靈月刊286期-2001.07|主題/一個人快樂信主(下)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耶穌從死裏復活後,有四十天的時間,不斷向門徒顯現,用許多憑據,證實自己復活的生命,並且講論許多神國的事,重建了門徒一時失落的信心。升天之前,祂特別囑咐門徒們在耶路撒冷等候所應許的聖靈,因為聖靈必帶來能力,使他們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為主作見證。門徒們遵照耶穌的吩咐,聚集在耶路撒冷同心合意恆切的禱告,並且形成一個約有120名信徒的耶路撒冷教會雛形。果然,不多幾天後的五旬節,神所應許的聖靈大降,震動了當時的耶路撒冷,門徒們的內心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激昂與奮興,許多國外的猶太僑民也親眼目睹了這畢生難忘的一幕。接著,彼得更以有力的證道,用眾人所熟知的舊約經文與新約中耶穌奇妙的作為,清楚闡明神已立那釘在十架上的耶穌為主、為基督了。

聖靈的同工,使彼得的證詞深深地扎痛了許多敬虔人的心,查究明白了得救的門路後,當天領洗的約有三千人,教會一夕之間成長了二十多倍,並且仍然持續茁壯、發展。如此形勢的變化,卻沒有對教會產生立即的困擾,如行政的問題、聚會場所的問題或是人際關係衝突的問題。反倒是創造出一種特殊的教會屬靈生活模式,賦予團體發展過程中各個關鍵環節所需的和諧。此外,在這些信主的人中,也多有來自歐亞非三洲各地的僑民(徒二9-11),這些福音的種子,更為後來許多外邦教會的誕生與發展預藏了伏筆。

今時的教會,常苦於教會無從增長,增長之後又患於相對產生的許多牧養、管理問題。而綜觀初期耶路撒冷教會的屬靈生活特質,對促進教會持續的發展與聖徒們靈性的提昇都大有助益。雖然稍後一些時日,也因行政上無心的疏忽衍生出一些無謂的困擾;然而,也都能因著教會領導人,出於屬靈智慧的抉擇與處事,化解了一場「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並促成神的道愈加興旺與門徒的數目更行加多,甚至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徒六1-7)。今日教會的事工,自當以重振耶路撒冷教會那股屬靈信仰生活的特質為最高標的,以期教會復興實現於今日。以下就讓我們來分析當時教會所具備的發展特質。



 

一、樂於學道──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徒二42a


五旬節時聖靈活潑的工作,感動許多人從猶太傳統信仰歸信基督。然而,面對這一大群初入教者,使徒們積極推動初信教導的工作,使他們突破舊教的藩籬,真正認識了基督救恩。並且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服膺使徒的權柄,為真理之路奠立了美好的根基。此等真理的教導(尤其從初信階段就開始),是教會聖工的發展的必要條件,更是信徒長大成熟、永續追求不可或缺的動力。


1、接受初信造就

對於一個初信者,尤其是從其他信仰改宗者,傳統信仰中根深蒂固錯誤的觀念,往往成為隱藏的罪酵,阻礙真信仰的發展。西乃山下的以色列百姓,正是落入這樣的困境,竟把金牛犢當成耶和華真神來敬拜,並且使用外邦敬拜假神的儀式,可謂荒謬至極(出三十二1-6)。為能確立純正信仰的規模,教會應重視聖經真理的教導,因為聖經本是為了見證耶穌,內中並有永恆的生命,應當來到基督的面前恆心查考(約五39-40)。

教會中的教導事工,應從一個人慕道期間就開始,鼓勵人效法庇哩亞人的熱心傾聽天天查考(徒十七11),進而脫去生活中一切的污穢和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這救人靈魂的道,最終將道理用生命去實踐出來,就能在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一20-25)。


2、服膺使徒權柄

教會福音與教導事工的果效能否具體呈現,領導群的同心合意至為重要(二1、14),而信眾也必須能謙卑自我,依從、順服那些以真理引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是為眾人的靈魂時刻儆醒,將來必須向神清楚交帳(來十三17)。雖然有些領導人在社會地位上、在學識上、在能力上,或許未必比一般信徒強,或是有人光說不練,不能行道來服人,只要他們傳達的信息,是出於聖經真理的教導,就不可以為是人的道,乃以為是神的道,這神的道也必在信的人心中動工(帖前二13)。

在我們的前輩中,真是讓我們看到許多領導人從神而來屬靈的權柄,他們或許也如彼得、約翰一樣,雖為無學問的小民,但其所顯出的膽識,叫人希奇,而認明是跟過耶穌的(徒四13)。是的,神用了許多神蹟奇事,證實所傳的道,也顯出使徒的憑據來(徒二43;可十六20;林後十二12),如果我們因著對人的偏見而忽視了這些見證,怎能逃罪呢(來二3-4)?今日的教會領導人較之以往,實已具備許多優越的條件,更當努力自我靈修,祈求、培養事奉的恩賜,塑造使徒的權柄,贏得信徒尊重的心。


3、真理與靈恩並重

「聖靈乃是無價寶,世界上無處可找;得到聖靈真快樂,可到天堂真美好。」每一個領受過聖靈恩膏滋味的人,都能發出如是之讚美。試想耶路撒冷教會初領受聖靈時所帶來那種靈性奮興的情景,必是每個人歡喜用靈言禱告,浸潤在聖靈的喜樂中。正如我們許多人初得聖靈時深刻的體驗,靈哭、靈笑、靈舞蹈,神蹟奇事顯明,重病鬼附得醫治,心中充滿無比的喜樂與滿足,甚至萬事看為敝屣皆可拋。

然而,在享受靈感的喜樂中,信徒卻不可只圖沉浸在神祕經驗的快慰中,而忽略信仰真正本質的追求。聖靈是真理的靈,為要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真理,並要啟示我們將來的事(約十六13),因為聖靈能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林前二10)。靈的體驗若非以真理為基礎,往往讓魔鬼有機可趁,不是起了驕傲之心,就是參雜邪靈混亂視聽,甚至心偏了邪失去向基督純一清潔的心,將福音給改變了(林後十一3-4),這樣的事例在教會發展的歷史中屢見不鮮,尤當謹慎借鏡。或許我們都是從受聖靈或親身體驗神蹟奇事聖靈的工作而入門歸信,但這一切都是要證明神恩惠的道,讓我們真正抓住耶穌、認識耶穌,因為耶穌是我們通往天國唯一的道路(約十四6)。今天教會的事工,當恢復初期教會渴慕靈恩大降認真追求的心,重視禱告,懇求聖靈充滿,有單純的信心靠聖靈的力量醫病趕鬼;於此同時,更當重視聖經的教導,使我們因信基督真有得救的智慧(提後三15)。



 

二、充滿愛心──彼此交接(徒二42b


「全體信徒繼續在一起過團契的生活,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他們又賣掉田產家業,按照各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徒二44-45,《現代中文譯本》)。在這裏我們看見了初期教會「弟兄和睦同居何等善美」(詩一三三)的一幅人間美景圖像。他們彼此交接,生活在全新「愛的秩序」中,不僅彼此安慰扶持,也凡物公用。但他們並不是實行「公產」制度(參:徒五4),而是在互愛的基礎上,自動與人分享個人所有,明白財產乃是神所交託,不屬自己,有公共需要時,就捐獻出來。由於這種愛的團契生活,緊緊把所有信徒的心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特殊的屬靈團體,眾人都蒙神的大恩,也沒有一個人有缺乏的(四32-35)。在這愛心漸漸冷淡的現代社會,許多的教會也落入《啟示錄》中責備以弗所教會的情景,就是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二4),以致信徒對教會有一份極強烈的疏離感,感覺不到「屬靈一家」愛的氣息,生命無從聯結,自然情感就分崩離析了。因此,團契生活的建立與聖徒缺乏彼此幫補的愛心行動,是教會需要戮力推動的事工。


1、過團契的生活

什麼是在基督裏團契的生活?「或許腓立比書二章1-2節」的《現代中文譯本》給了我們一幅極佳的場景:能使我們在基督裏的生命得到堅強;祂的愛使我們獲得鼓勵;每個人和聖靈有團契;彼此間有親愛同情的心;並且有共同的目標,同樣的愛心,相同的情感和一致的想法。是的,在團契中所一同分享的,除了有形的財物外,更是我們完全的生命,最終是與神的合一(約十七21),是與神與聖徒全然的相交(約壹一3)。

今天教會的生活就是一個大團契的生活,這是每一個信徒都必須熱心參與的,沒有人可以用任何理由置身事外,除非他不屬基督,不是基督身體的一部份。其中還有依族群的性質、年齡層的特徵、組織事奉的功能與共同的興趣所組成各式各樣的成長團契或工作團契,是針對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特定對象所設立的。這都是為了讓我們學習過團契生活,體驗團契愛的真諦,使互為肢體的我們,彼此相交,有付出、有接受,同苦同樂,在愛中不但個人得著造就,更建立基督的身體──教會(林前十二25-27;弗四16)。


2、凡物公用無私的奉獻

在真教會成長的歷史中,不斷有許多愛主的信徒,有感於神恩浩大與神國事業發展的需要,奉獻土地、家產、大筆金錢給教會,有為建築會堂目的的,有為特定事工特志奉獻的,這都出於信徒自願、報恩、真誠愛主的心。除了富人慷慨的奉獻外,普通人家經常的什一或感恩奉獻與寡婦兩個小錢的奉獻,都一樣為教會聖工發展所需作出美好的貢獻。所奉獻的財物,經過教會有效的安排與運用,為所有信徒所共享,這正是教會資源凡物公用的精神。

「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所指何事?有認為是當時教會對主的再臨有強烈的急迫感,不再看重屬世追求,因此天天聚會,不事生產,僅靠賣家業所得的奉獻給教會來供給眾信徒。聖經並未清楚說明原委,即便可能,也是特例,為了要成就神當時的美意,讓受逼迫而四處傳福音的工人沒有後顧之憂、家業之累。如今,這句話對教會事工的意義則更有獨特的意涵。如何將信徒所奉獻的經費,照著教會發展所應推動的事工項目與內容,適當的計畫、預算,以符合各組織、各團契及個別信徒成長的需要。意即教會有絕對的責任善用信徒奉獻有限的資源,作好財務管理及年度事工計畫與預算的工作,並確實推行,使得奔跑不致無定向,追求不像打空氣,神的錢一分一毫都不浪費。如此,眾人必能同享神家的好處,靈裏的飽足,沒有一個缺乏的。

「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也是在提醒我們,基督徒的相交,就是基督徒的關懷,而基督徒的關懷,就是基督徒的分享。滿足他人的需要,除去信徒的貧困,是屬靈群體的責任;我們的相愛不只在言語和舌頭上,而是在行為和誠實上,有行動的愛心才有真正的價值(雅二15;約壹三18)。關懷與濟助工作,也是教會事工不可或缺的一面。



 

三、恆心敬拜──擘餅祈禱(徒二42c


真理的追求著重在自我對真信仰的確立,愛心團契的生活則強調人與人之間施與捨的互動;然而,信仰中最根本也最寶貴的是,每一個人與神所建立親密關係的程度如何。神與人關係的建立,是藉由每一個人在生活中各個向度,因著對神的敬畏與崇拜所有活動交織而成的,如凡事心裏尊主為大、詩歌讚美、禱告感謝、聚會崇拜、一起用飯、領受聖餐與人建立和睦關係等。在這裏我們也確實看見了耶路撒冷教會過著這種恆心敬拜神的信仰生活: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裏、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現代中文譯本》譯為跟人保持和睦的關係)(徒二46-47)。有此龐大屬靈力量將大家緊密地結合,難怪耶路撒冷的教會在急遽成長中,仍能順利平穩地運作,並沒有因著人數增加而亂成一團,或發生質變迷失了帶領的方向。今天,教會不當只是注重會堂中的講道和真理傳授而已,更要培養信徒在身心靈全人的發展,並從教會、家庭,以至於到社會中每個角落,都能用心靈和誠實來過敬拜祂的生活。教會應可在以下幾方面的努力:


1、平衡多樣的崇拜形式

我們試著揣摩早期教會的崇拜方式,有專人教導、輪流見證、唱詩讚美、擘餅領受聖餐、享用愛餐、禱告……等。而且每天固定的聚會,時間也都很長,因此大家在一起用餐;聚會活動也涵蓋多種形式,有在聖殿裏的祈禱、宣道,也有在家裏的團契、聯誼。今天教會的崇拜,應該避免聚會形式的僵化,尤其面對社會多元的發展,人們有不同的需要,也渴望有更多互動,只有單向式的講道,不能真正滿足空虛的心靈。因此,當妥善利用教會平日各個聚會的時段及每年幾次特別的聚會如靈恩會、節慶聚會等,設定不同訴求的目標、對象、方式來進行,並多鼓勵信徒從建議、策畫到執行都一同參與。不管何種形式的聚會,傳道與長執應帶領全體會眾,共同創造一股既莊嚴又喜樂崇拜氣氛,使人人進到教會自然感受到「神的帳幕在人間」那種愛的真實與喜樂的滿足。

我們也必須更正一些錯誤的觀念,有人認為在教會吃飯、泡茶、聊天很不屬靈,所以有人聚會前後匆匆來去,不願與大家一同用飯,更不願與人聯誼交通。其實不然,一切同靈相交的活動都是敬拜生活中一環,只要我們不是說長道短,說些沒造就的話,也不像哥林多教會那樣,彼此分門別類,結黨分爭,而且用餐與吃主的聖餐混淆沒有作好分辨工夫(林前十一17-31),就都有神在我們當中。而且神的旨意本是願意將祂的福分與愛祂屬祂的一同來分享,正如舊約中獻完祭後,眾人在神的面前同吃所剩下的祭肉,享受與神團契滿足的喜樂一樣(申十二6-7)。甚至有人主張,在這社會風氣敗壞的時代,許多休閒環境都被罪惡所污染了,教會應起規劃以教會活動為主軸的信徒休閒空間,創造健康、理想的休閒生活,寓教於樂,使信仰與生活真正的結合。因此,教會領導人,除了用心規劃追求聚會的品質外,亦不可忽略安排教會整體舒適的空間與環境,創造有利的條件使信徒有更多水乳交融的機會,真正融入神的愛中。


2、會堂與家庭聚會的並重

雖然猶太人信主後,不再參與聖殿的獻祭的禮儀,但他們仍然參加聖殿中的祈禱,及在殿中傳揚福音(三1、12);另一方面也以比較非正式、自發的、在家中舉行的聚會,去補足聖殿的禮儀(46-47)。今天我們雖然非常重視會堂中的崇拜,每禮拜中都安排許多聚會的時段,但是家庭聚會的確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與意義,而不容忽視。尤其,家庭聚會給人一種比較輕鬆、有親和力的感覺,能提供參與者自我放鬆與抒解感情的機會,非常適合團契的分享與和慕道者初步的接觸。同時,也讓接待家庭與參與聚會被接待的同靈有另一種學習成長的機會。

我們可以著重在對未信主的家人或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上,作好他們與教會間的媒介,也可藉此栽培一些教牧人才 ,並讓他們有實習的工場,最大的好處是讓信徒更加彼此認識、了解,並學習相愛的生活。因此,教會可以按照信徒分佈的區域,分成若干家庭聚會小區分區定期聚會,若有特殊需關懷或佈道的家庭,則另行安排關懷或佈道性的家庭聚會。個人以為,耶路撒冷教會當時有那麼多的信徒,其家庭聚會的推動也必然採取這樣的形式吧!此外,自己家人固定的家庭聚會習慣,更是最美的祭壇,能讓孩童從小學道,長大就不致信仰發生偏差,並且有助於家庭情感的培育,共同分享生活中的苦與樂,好處良多。

健全的信仰生活,必須是教會較正式和莊重的崇拜生活與家庭聚會中比較非正式和充滿生氣的崇拜生活兩方面的兼具與平衡,不應有所偏廢。(下期待續)






文章標籤:  #恩奇  #286期  #真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