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


&

搜尋&分類

​80週年紀念號

撰文/淑華|聖靈月刊342期-2006.03|主題/真耶穌教會台灣傳教八十週年特刊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1926年3月,黃呈聰、吳道源、王慶隆與黃醒民,帶領張巴拿巴、郭多馬、高路加、陳元謙等,由廈門來台宣教,成就了今日真教會在台的80週年光景。

早年,提到歷史人物,總難避嫌地被認為是「歌功頌德」,直到今日,工人們逐一凋零,甚至第二、三代都垂垂老矣,從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中,才知道追尋的艱難。

看著早期的信徒用著茅草、泥土、土埆、木板、瓦厝搭起一間一間的會堂;轉眼間,水泥樓房比比皆是。誠如耶和華所說:「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該二8-9

常想,當初的八人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踏上台灣福音的旅程?看著神的靈見證著自己所傳所講,是怎樣的壯志豪情?是不是,像摩西在埃及地,看著亞倫的杖吞了術士的杖;用杖擊打河水,水就變成了血;甚至後來的遍地黑暗,埃及長子之死,彷彿神永遠走在他們前面,為他們征戰,最終使他們毅然踏過了紅海走進「曠野」。

以色列民就像支凱旋的軍隊,以為從此有「公義的冠冕」為他們存留;未料,等著他們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旅程。

在曠野裡,神頒佈誡命、律法,定規矩、法度;並引百姓經過火蛇、蠍子、乾旱無水之地;又賜予嗎哪,苦煉人,試驗人,讓人明白: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八)。

開創者固然令人贊佩,後繼者更是不易。如今,早期的工人們息了勞苦,得了作工的果效;新一代的我們,曠野裡遠望雲柱、火柱在前,現實裡仍要受著瑪拉之苦(出十五23),可拉一黨的杯葛、掣肘(民十六);盼望中的迦南,更要有迦勒的信心,沒有摩西的怒氣,具備約書亞剛強壯膽才能進去。

我們,真能跟主到底嗎?

人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如果,要說我們是曠野的新生代也不為過了。神預備要得迦南的大軍的我們,真有信心在祭司踏入約但河水前不建議他造船、測深淺嗎?真有信心靜默繞城,讓耶利歌城在眼前塌陷嗎?

我們總有太多的「見識」了,何妨「靜默」,看神為我們爭戰!看著八十年來,福音由至親好友的家族信仰傳佈到今日的普羅大眾;由台灣而逐步拓展到世界四十多個國家與地區;我們相信,只要堅持使命,總有再度開創新局的一天。

「八十週年紀念號」是這一代選民的心思意念,是真教會在台灣所結的佳美果實,在展望、省思、歷史足蹟中,尤如馨香之祭獻上,祈求上主悅納記念!






文章標籤:  #淑華  #342期  #編輯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