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


&

搜尋&分類

母親

撰文/淑華|聖靈月刊380期-2009.05|主題/基督化的家庭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看著母親的容顏,總是想著,老了,我必也長得像這樣。

如果幸運,我能活到像她一樣的大歲數;如果不小心,也會遺傳到她的高血壓、糖尿病,甚至要經歷中風的磨難。

曾經,她像大樹一樣為我們遮風避雨;直到,疾病圍困幼兒,拚命的奔走,看著懷中的孩子如風中殘燭,她才知道,活著的那口氣,不是人能夠決定的。

來到神的施恩座前,才真正體會到,原來,拜神的感覺是這麼「平安」。沒有前世業障,不必擔心「好兄弟」,更不必行萬里,入深山,三跪九叩;只要一心直求,神的恩典與憐憫,總有臨到的一日。

只要村人患病,她,總是很不識相的熱心邀約,努力澆灌那未生發的信心;甚至用心規勸被煙酒轄制的人來就近主;那段日子,她總是充滿活力,不畏他人的冷語伺候。

或許,是這樣的千辛萬苦,才更覺主恩的甘甜。她,縱有千言萬語,最後,總是回到「禱告」裡。

壯年中風,是人生的轉捩點,由施予的角色,瞬間替換成受助者。一次又一次的復健,每每看似漸入佳境,即又面對另一疾病的挑戰。

她,從無怨言,且能在患難中獻上感謝的祭。這堅定的信心,誠如經上所言: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雖不識字,卻懂得用生命實踐《聖經》教訓,讓孩子們默默跟隨。

日復一日,主恩夠用,神看顧的恩典,讓人活得像珍寶;如今,她,老了,卻也老得理直氣壯。在所認定的「家」(教會)裡,沒有做客的羞澀,即使行動不便,一樣跟著出入行止,樂當那九十九隻安分的羊。

有愛,就有了牽掛。那微顫的身子,愈來愈經不住人生必然的結局;五月,在這屬於「母親」的佳節裡,想著,每個孩子心中的母親畫像,或許,身為子女的您,來得及為她添上一抹笑意。

推動搖籃的手,可以推動世界;信,在每個母親是個起始,茁壯後卻可以有不同的面貌:

勇敢的「約基別」,奠下了亞倫、米利暗與摩西的信仰根基,承擔以色列民出埃及的大任。

不能生育的「哈拿」,將禱告求來的孩子,獻給主用,成就終身事奉神的撒母耳。

「友尼基」用無偽的信心,使提摩太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願,主裡的母親們,記得將孩子的小手緊緊與主連結,因為,留下了主,一切就都留下了。






文章標籤:  #淑華  #380期  #編輯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