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餅餘魚-1146期

一個公務員眼中的以斯帖記(三)

(榮光撰,摘自《青年與處世》,1976年01月,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發行)|發佈日期:

主內同靈在職業生活上,膽大、心細、靈巧是屬靈人在屬世的社會中生活必需的原則,無論在教會、在社會,只要你信靠主、努力勇往,神都會保守我們不遭害;臨危更要學以斯帖冷靜思考主言,細心策劃步驟,配合天時(神的安排)、地利(利用環境)、人和(自己以往的信用),必要時勇敢地犧牲生命完成救己、救靈的大事。 ( 摘要)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九、馴如鴿、巧如蛇

「你們要馴良如鴿,靈巧如蛇。」(馬太福音十章16節)這是主給我們在社會上行事的原則之一。以斯帖並非飽學之士,但此時神賜給她充足的智慧,而這智慧正顯在她像國王求情救同胞的步驟上。

首先她設法使哈曼解脫精神武裝。一般惡徒常顯得十分敏感-隨時提防正派的反擊-此一精神武裝可以用「捧高」來解除。他以王后身分請客,且只請王和哈曼(五章12節)。結果哈曼雖恨死末底改,卻赴了他堂妹的宴席。

在席間王問她何所求,她明說有所求卻只作第二度邀宴(五章8節)因為她不知王是否真愛她,是否確實願意答應她的要求,因此以再次之邀宴,一面暗中探詢王的反應,一面加強王對她要求的印象與諾言。對一個心無定志,缺乏判斷力的國王,如此吊胃口十分有效。

於第二次宴席上,以斯帖出其不意地向王「求命」。她先吊胃口,然後予以意外的衝擊以激勵王心。使原本在王心中無關緊要的之事變為「王后被賣」和「王的損失無人能補」的天大之事。結果王大大被激怒,於是她乘王盛怒指出哈曼。哈曼是王一手提拔的宰相,於王他是忠臣,是心腹,因此要王打擊哈曼是極為困難,尤其當王冷靜時為難。然而王后棋高一著,以「激將」法激起王怒,這一怒終於救了猶大人。

總之,膽大、心細、靈巧是屬靈人在屬世的社會中生活必需的原則。我們平時在機關裡要盡量馴良、忠於職守、忠於上司、以誠待人、以愛濟困,建立良好的人群關係。臨危更要學以斯帖冷靜思考主言,細心策劃步驟,配合天時(神的安排)、地利(利用環境)、人和(自己以往的信用)必要時勇敢地犧牲生命完成救己、救靈的大事。

十、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以斯帖的大膽使她得見主面,她的心細得免哈曼疑心,她的靈巧終得激怒國王。可是王當時僅止大怒並未表示意見,然而神的安排使王返回酒席時誤認哈曼「膽敢凌辱王后」。哈曼-猶大人的大敵-終於在王的「大不敬」之意下喪命。更巧的是神安排知悉哈曼想害末底改之事的太監希波拿「及時」出現在王面前,使王得知哈曼的惡計,終將哈曼掛在自製的木架上。同樣地「六章1節」所記王之無法入睡、哈曼及時進入院裡(六章4節)、哈曼陰錯陽差,誤解王意(六章6節),以及更早的末底改護王有功而王卻忘了報賞(二章21-23節;六章3節),都是神的安排。說的更清楚些,以斯帖成為王后也是神感動亞哈隨魯王的,為的是拯救猶大人。而糊塗國王亞哈隨魯豈不也是神為懲罰遠離神的猶大人而立的?

總而言之,猶大人此次免於亡族,一面是末底改的言論,也是以斯帖的勇敢與是死如歸而更重要的是神在暗中安排、成全這一切的一切。同樣地,我們在這塵世上的一切動作,包含我們的職業和社會關係……都是神所安排的,為的是榮神益人。即明乎此意,我們的本分就是效法以斯帖-因勢利導、善用機智、多多為主工作-能上臺的為主宣道、會賺錢的勤為奉獻,為薪水受縛於辦公桌的弟兄們、為家庭而守在餐桌邊的姊妹們,可在那桌上下筆千里為主努力於文字傳道工作。「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事成也當感謝神的安排、感動與帶領。當然根本不可有像哈曼那種:「王所喜悅的當穿王的朝服,戴王冠……」等自高自大的想法。

十一、除惡務盡,斬草除根

事後以斯帖不以哈曼已死、財產已得(八章1節)而滿足。她隨即再伏求王前,以眼淚哀求王除去前令(八章6節)。於是末底改得奉王命下旨通知猶大人可在十二月十三日消滅敵人(八章10-12節)。此事獲准,連續二天計殺七萬餘人,並將哈曼抄家滅族。

這在現代人眼中似乎過於殘忍。然而此事對我們有屬靈的教訓-就是除惡務盡。一遇機會,當盡全力為真道努力,盡全力除去傳道阻石。在機關裡,不以獲主管青睞為滿足,要藉機會解除主管同事對真道的偏見,為他說明基督徒日常生活與他們的異處。例如口不沾煙酒之事在宴席上有時不易說明,因此只要表明原則,堅守立場即可。至於我們不沾煙酒的詳細原因則當乘主管心境開朗時予以說明。經過此一說明,很多主管都會在日後的酒席上作你的代言人,為你不沾煙酒護航,甚至會代為證明只有真信徒才是正正當當的公務員。

不過此事並不意味我們可以在愛自己的主管面前打擊同事。我們的指望即在乎天,地上受委屈不但不足介意,而且是樂為接受的。同事再壞,他是未信主而未明真道才如此的。我們不但不打擊、不報復,更當效法司提反說:「主阿!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使徒行傳七章60節)

十二、貧而不謟,富而無驕

經過此一努力,猶大人在西亞出盡了鋒頭。以斯帖為后、末底改為相,亞哈隨魯王似甚少處斷政事。因此他們兄妹大可在國中為所欲為。然而他們不但不胡作亂為,卻以和平與善意對待同胞,為族人向王求好處(九章30節;十章3節)。子曰:「貧而不謟,富而無驕」。末底改真正的如此做了。這是基督徒的好榜樣。

我們無論在教會、在社會,只要你信靠主、努力勇往一如以斯帖兄妹,神就會使我們平步青雲。此時我們更當學他們榜樣謙虛為同靈而服務,更當求主幫助不至因此跌倒。每提及此事就使我想起十幾年前筆者寄居過的地方(大都市)教會一執事,身為當地一大商行老闆平時西裝革履,但一遇到靈恩會忙碌之時,必見他捲褲管,赤足工作;掃地、灑水、或端菜、倒湯,使人見了不但使人敬佩,更使人不其然一起參與聖工。
 尾語

我們生為公務員或其他職員的主內同靈,在職業生活上,以斯帖記有很多可做我們參考的地方。如以斯帖的秀慧、溫順、知足與末底改的仁愛、忠誠、正義等,實在都堪為我們典範。前時返鄉,適遇林執事以安息日兩次禮拜講述以斯帖記。會後反覆閱讀該卷,同時回想自己十餘年來公務生活,不免感觸湧泉。林執事在台上雖未有此專指,但是由於筆者之工作環境而有不同之感受。因此僅略抒個人感觸,尚請林執事及諸同靈指正。







文章標籤:  #剩餅餘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