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論壇


&

搜尋&分類

【箴言釋義】第十九章(上)

撰文/邱義雄|聖靈月刊378期-2009.03|主題/在天與在地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本章內容與形式和前幾章相同,內容散亂複雜,很難加以分段來闡述。詳讀之後你會發現,有多節經文討論財富與友誼所產生的作用及影響,另有幾節經文提到愚昧人,管教,作假見證和人性的弱點。


1節:行為純正的貧窮人勝過乖謬愚妄的富足人。

《當代聖經》譯為:行為正直的窮人,勝過說話詭詐、內心愚昧的人。

《思高譯本》譯為:窮而行為正直,勝於富而唇舌欺詐。

本節與二十八6意思相同,強調好品德比錢財更重要。

箴言中「有……勝過……」的字樣出現9次(三14,四23,八10、19,十六32,十九1,二十二1,二十八6,三十一10),這些都是智慧人經過長久的人生經歷與觀察,所作出的判斷結論。

作者將貧窮與富足作比較,強調心地善良、行為正直的貧窮人,遠勝過說話詭詐、內心愚昧的富足人。貧窮人雖然缺乏養生的需要,但他善良的品德為鄰里眾人所敬佩。

富足人雖然腰纏萬貫,卻恃才傲物,心存乖僻,言語粗暴,行為不檢,為眾人所鄙視。因此智者說:「多有財利,行事不義,不如少有財利,行事公義。」(箴十六8


2節:心無知識的,乃為不善;腳步急快的,難免犯罪。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熱情而無知不足取;步伐急躁容易失足。

《思高譯本》譯為:熱誠無謀,誠不可取;步伐匆忙,難免失足。

這則箴言教導人要行事穩重。「衝!衝!衝!」這是一種具有爆發力的處世態度,有衝勁又夠積極,而且有效地激發人的鬥志。智者給我們一個平衡的觀點:熱情而無知,熱誠而無謀,誠不可取;步伐急躁的,很容易失足,誤入歧途。

他指點我們,在向前衝的同時,應當以智慧作為決策的依據。台灣俗語:「呷緊弄破碗」,許多人衝動行事,出了問題之後才後悔,若能三思而後行,就能避免許多錯誤。

一個人如果空有衝動,卻缺乏判斷力,他的行動將令人擔心。好像一個沒有駕駛執照的人,開著一部馬力十足的跑車向前衝,即將發生的危險是可想而知。「熱情」需要配合「知識」,才能將生命展現得完全而卓越。


3節:人的愚昧傾敗他的道;他的心也抱怨耶和華。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有人因自己的愚行毀了前途;他反而心裡埋怨上主。

世人的通病就是自己愚昧違法犯罪,當他受了懲罰之後,不反躬自省,反而埋怨神,以為神不公義、不慈愛。錯誤跌倒的人當思己過,重新做人,但大部分的人都怨天尤人,甚至想辦法遮掩罪過,逃避懲罰。

亞當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神來到園中與他碰面,責問他:「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

他諉過於神所賜給他同居的女人,他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創三11-13)。諉己過責他人的習性,不只是亞當一人,夏娃也與他一樣,推諉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創三13

試想:當你犯錯時,你有反躬自省,改過自新?或是自圓其說,責怪他人?


4節:財物使朋友增多;但窮人朋友遠離。


6-7節:好施散的,有多人求他的恩情;愛送禮的,人都為他的朋友。貧窮人,弟兄都恨他;何況他的朋友,更遠離他!他用言語追隨,他們卻走了。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有錢人隨時有新朋友;貧窮人連僅有的幾個也保不住。地位崇高的,人人奉承;好施捨的,人人諂媚。貧窮人連弟兄都厭棄他,朋友更要疏遠;他尋找友誼,卻無處可找(4、6-7)。

這幾節經文描寫社會貧富不均,世態炎涼,人情薄如紙的現象。這個社會人人「向錢看」,「笑貧不笑娼」,地位崇高有錢的人朋友增多,人人奉承。當他失敗時,以前那些不招自來的朋友都走了,「樹倒猢猻散」,各奔東西,甚至反面無情,視同路人(參:十四20)。

「好施散的」、「愛送禮的」是指樂善好施、慷慨解囊幫助人的財主,眾人都來向他求恩,人人喜歡與他為友。但是一個囊空如洗,三餐不繼的窮人,沒有什麼可利用的價值,許多親朋好友都離他而去。

「他用言語追隨,他們卻走了。」跟在親朋後頭,想要向他們調點頭寸,他邊講他們卻邊走,拂袖而去。正如俗語所說:「春冰薄,人情更薄。」

世態炎涼,人情冷薄,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交朋友要小心,以錢財結交的,不是真正的友誼。如同浪子在資財耗盡的時候,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路十五16)。

智者告訴我們:「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患難時倚靠不忠誠的人,好像破壞的牙,錯骨縫的腳。」(十七17,二十五19)。好酒貪食,視財如命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


8節:得著智慧的,愛惜生命;保守聰明的,必得好處。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追求知識就是自愛;持守智慧,幸福無窮。

《新譯本》譯為:得著智慧的,愛惜自己的性命;保持明達的,必得益處。

「智慧」和「聰明」兩個不可或缺,都是耶和華所賜(二6),誰獲得了就對誰有益。因為有了智慧就能明白仁義、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救你脫離惡道,救你脫離淫婦,就是那油嘴滑舌的外女。智慧必使你行善人的道,守義人的路(二11、16、20)。


5節:作假見證的,必不免受罰;吐出謊言的,終不能逃脫。

9節:作假見證的,不免受罰;吐出謊言的,也必滅亡。

這兩節經文如出一轍。作假見證的,就是吐出謊言的,必不免受罰,因為法網難逃,刑罰必然臨到。耶洗別指使匪徒作假見證陷害拿伯,奪取他的葡萄園,狗在何處餂拿伯的血,也必在何處餂亞哈的血,吃耶洗別的肉(王上二十一19、23,二十二37-38;王下九30-37)。

主耶穌勉勵我們:「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太五37)。我們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出二十16)。


10節:愚昧人宴樂度日是不合宜的;何況僕人管轄王子呢?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愚蠢人生活奢侈不宜;奴隸管轄主人不當。

《思高譯本》譯為:安逸的生活,不適於愚人;奴隸管君王,更是不相宜。

世上有些事物不合情理,作者在此指出其中的兩項:一是:「愚昧人宴樂度日是不合宜的」,小人得志之後,首先要享受錦衣美食,花天酒地,他覺得這樣享樂才過癮。但這樣作實在不妥當,就如古人所說的「沐猴而冠」,不大相稱。

二是:「僕人管轄王子」。事實上是君王管奴僕,奴僕對君王是唯命是從。古代的思想是一日為僕,終身為奴,永不得翻身。如今將次序反轉過來,以僕人的身分竟想管轄王子,這是喧賓奪主,倒行逆施,可謂大大不宜。

作者的時代,可能有奴隸機智過人而獲得高位,掌握了驚人的權柄。在《聖經》的歷史裡也有僕人被提升得高位的實例,如約瑟、但以理、末底改。


11節: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明智人不輕易發怒;不追究人的過失便是美德。

《當代聖經》譯為:有見識的人,不隨便發怒,以寬厚待人,這是他的光榮。

有見識的人,不會隨便發怒,「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十四29)。人常因別人的得罪而發怒,若能寬恕,怒氣就可消除。

有見識的人在發怒之前會考慮下列問題:②為何發怒?是為公義、真理?②發怒的結果對自己有益?③這樣發怒會榮耀神?

「寬恕」是一種美德,就是以寬厚的心待人,不追究人的過失。要寬恕對方,自己要作四件事:②不再懷恨對方。②不圖報復。③不求道歉賠償。④既往不咎,不耿耿於懷。這四件都能做到,便是美德,你也可引以為榮。

我們是神的選民,是聖潔蒙愛的人,請記住保羅的勉勵:「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西三12-13


12節:王的忿怒好像獅子吼叫;他的恩典卻如草上的甘露。

在古代的社會中,君王高高在上,大權在握,對屬下百姓生殺予奪,任所欲為。因此得罪國王便惹大禍,劫數難逃,甚至自身難保;但若獲得國王垂青,則恩寵有加,地位高升。

作者將王的忿怒和他的垂青,借用迦南地的地理現象,以生動美妙的筆法描寫為:「獅子吼叫」、「草上的甘露」。古時聖地,尤其在約但河谷,經常有獅子出沒其間,獅子怒吼使人驚心動魄,有誰與牠相遇,便被吞食。夏季氣候乾燥缺雨,夜間由北方飄來的甘露,使植物得以滋潤生長。

這則箴言也在提醒人,有些君王喜怒無常,盛怒之下,如「獅子吼叫」無人敢接近(箴二十2);回頭又和藹可親,皇恩浩蕩,有如夜間「草上的甘露」。真是「一日之間,一室之內,而氣候不齊」。


13節:愚昧的兒子是父親的禍患;妻子的爭吵如雨連連滴漏。

本節經文把「愚昧的兒子」和「妻子的爭吵」放在一起,似乎有點奇怪。作者的目的是描寫「惡妻逆子,無法可治」的家庭苦衷。

「愚昧的兒子」作姦犯科,行動傷天害理,造成父親極大的痛苦與羞辱。「妻子的爭吵」喋喋不休,吵吵鬧鬧,如雨連連滴漏,實在令人苦不堪言。

阿拉伯的俗語:「世間有三種使人苦不堪言的事物:雨天不停的屋漏,嘮叨的妻子和咬人的臭蟲。」遇到這種屋子,只好「三過其門而不入」了(參:二十七15,二十一9、19,二十五24)。


14節:房屋錢財是祖宗所遺留的;惟有賢慧的妻是耶和華所賜的。

本節經文與上一節經文是強烈對比,特別是下半句。作者似乎在提醒人選擇配偶要特別小心謹慎,因為自己未來家庭的幸福或痛苦,將全繫於這一個女人。爭吵的妻子如同屋漏,使人坐立不安,苦不堪言;才德的婦人,殷勤治家,相夫教子,建立家室,使丈夫有益無損。

祖宗可以留下房屋錢財,但是賢慧的妻子與遺產無關,乃是耶和華所賜的。理想的配偶是「神所配合的」(太十九6),婚姻的美滿在於神,所以得著賢妻的,是得著好處,也是蒙了耶和華的恩惠(十八22)。


15節:懶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飢餓。

這一則箴言是勸勉人要殷勤勞力,不可懈怠懶惰。

「懶惰使人沉睡」,懶惰的人整天沉睡,睡到日上三竿還不起床,「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臥片時」、「門在樞紐轉動,懶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這是懶人輾轉反側、賴床不起的最佳寫照(六9-10,二十六14)。

懶惰人沒有時間觀念,「片時」加「片時」的貪睡,是浪費光陰、虛度生命。

「懈怠的人必受飢餓」,懶惰懈怠的結果是過窮苦潦倒的悲慘生活。「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彷彿拿兵器的人來到。」(六11)

本節的「沉睡」與亞當的「沉睡」是同字,原意是沉沉的睡,含有失去知覺的意思。懶惰人喜歡睡覺,除了作白日夢之外,對於自己為人的責任,甚至本身的利益,都置之度外,睡到良知都喪失仍不覺察。

肉體沉睡只是減少收入,坐吃山空,窮苦潦倒;不為自己的靈魂儆醒,以致心靈沉睡則更可怕,使你靈性貧窮甚至喪失靈命。保羅警告我們:「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羅十三11


16節:謹守誡命的,保全生命;輕忽己路的,必致死亡。

《現代中文譯本》譯為:遵守神法律,延年益壽;違背上主道路,必然滅亡。

《思高譯本》譯為:恪遵上主誡命的,可保全生命;輕視上主道路的,必自趨滅亡。

「誡命」是神所頒布的,人人都當恪遵。誡命是燈,法則是光,藉著誡命可以明白神的心意,謹守誡命就不致陷入罪的網羅,生命亦得以保守。

「輕忽己路」就是輕視上主的道路,忽略自己的行為;放蕩不羈,便走入歧途,其結局必然滅亡。經上說:「藐視訓言的,自取滅亡;敬畏誡命的,必得善報。」「你心要謹守我的誡命;因為他必將長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數與平安,加給你。」(十三13,三1-2)


17節: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

這是一則具有宗教價值的箴言。從這則箴言可以得到三個教訓:①我們的神是慈悲憐憫人的神,我們當效法神關心憐憫貧窮人。摩西的律法規定:「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無論哪一座城裡,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

總要向他鬆開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給他,補他的不足。」(申十五7-8)。②憐憫貧窮是一種善行。所以「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你那裡若有現成的,不可對鄰舍說:去吧,明天再來,我必給你。」(箴三27-28)。

保羅勉勵:「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加六10)。③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神。借錢給人,有人會賴帳不還,借給神是可靠的,祂必償還。

主耶穌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五7,二十五40)。






文章標籤:  #邱義雄  #378期  #真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