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

搜尋&分類

我看原住民青少年教育

撰文/王安智|聖靈月刊295期-2002.04|主題/當哈利波特遇上哈利路亞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山輔三年隨筆

臨危受命要寫一篇關於原住民兒童教育情況的文章,頓時千頭萬緒。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有很多面向可以談,但我自己並不是原住民,也只參加過短短三年的山輔活動而已,老實說並不是這個主題的專業。回顧自己所有的,我想或許只是對於原住民關懷工作的一股熱忱而已,其它別無所有。

當我仔細地想過了原住民兒童教育這個問題,去思考從我的角度看,可以提出怎樣的觀點與見解。我發覺自己的看法或許有些價值,但也不很成熟,或許並不貼近實際情況也說不定。但是讓原本習以為常的人接觸到一點刺激,畢竟也是件好事,也許可以讓大家更用心關懷原住民兒童的現況,或者提高原住民家長的自省深思。如果真能這樣,我想這就是這篇文章可以展現的價值吧!

這篇文章將只討論有關原住民兒童家庭教育的部分。首先,我把這篇文章的「原住民兒童」,定義為「正在就讀國小與國中的原住民學童」。我主要想要談的是,原住民兒童所面臨到的家庭教育環境,以及在這個環境中和其他成員的互動對教育有什麼樣的影響,為什麼原住民在教育上總是弱勢族群,關鍵又在哪裏。

家庭經濟結構:



 
影響家庭教育的重要因子

原住民兒童和非原住民兒童的家庭教育環境其實是差距很大的,有時這個差距大到非原住民者很難想像的地步。之所以會有這樣大的差異,我個人認為和原住民社會的經濟結構有關係。

早年的原住民社會多半還是以自己所居住的部落為重心,經營一些基礎性的生產事業,比如種植業、農業、漁獵業等等,同一家庭的成員居住在一起的情況比較普遍。但是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工商業開始發達,原住民鄉的產業結構也開始受到衝擊。技術的進步讓基礎產業的人力不斷的被機器所取代,而業主所需要的勞工也多半需要較高的教育與知識基礎。於是原住民鄉的工作機會不斷地被壓縮,迫使成年勞力人口要不就是深入基層生產業工作,要不只好外出謀求工作機會。但因為教育普及的差異性,使得原住民勞力即使外出城市工作,也多半只能從事勞力性的產業,或者非原住民多半不願意從事的工作類型。

所以近年來我所觀察到的原鄉家庭經濟結構,大概可區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是留在家鄉的工作型態,家長的工作在山區以種植業居多,像果樹種植、茶樹種植、高冷蔬菜種植等等,在靠近平地區則以糧食作物的種植為主。所以家庭的收入多半集中在收成期的一兩個月間,農閒時期,則做些零工賺取額外的小額收入。此外,如果所居住的部落和都會區比較接近,家長也可能選擇每天下山到城市去工作,但交通時間就會花費較多,早出晚歸是這類型家長的工作特色。

另外一類則是離鄉工作的型態。由於自己家鄉的工作機會少,家長乾脆遠離家鄉,到離家更遠的主要都會區,比如台北、高雄、台中等地找工作。初期這些家長由於經濟基礎薄弱,多半是把孩子和父母留在家鄉,自己隻身或夫婦同行到城市打工,再將所得寄回家鄉,供家庭中的其他成員花用。到了工作較為穩定,或者積蓄較豐厚的時候,家長則可能將孩子也接到都會區去,只留自己的父母在家鄉,正式成為外移人口。不過,由於家長的教育程度普遍不若同年齡的勞力人口,即使搬入都會區,所從事的工作多半還是勞力業、運輸業、紡織業等工作,以薪水階級為主,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也是工作波動的主要層級。因為被裁員、工作沒有著落而又舉家搬回原鄉的例子在這幾年也並不少見。



 
原住民兒童家庭教育的特色與現況

不管家中的經濟結構是前者還是後者,原住民兒童所面臨的家庭環境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那就是平均而言,和父母的相處時間都比非原住民兒童來得少,父母平常所從事的活動中,用來營生的時間也比非原住民兒童父母的時間要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使父母身負的教養功能受到阻礙,而必須借助家庭其他成員來彌補,或者只能任由孩子自行找出其適應之道。

以前者而言,父母親由於從事基層產業,工作時間通常較長、工作性質也比較不穩定,有時候利潤的波動也是難以想像的。所以父母親雖然住在家裏,卻往往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在工作上,能夠為孩子付出的時間也就相對被壓縮了。通常原住民兒童都比較早熟而獨立,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要煮飯、做菜、負擔家事,和這樣的經濟背景是有所關聯、其來有自的。不過幸運的是,孩子畢竟還是和自己的家長住在一起,即使偶有衝突或者代溝,至少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建立起彼此的默契和感情,這樣情況的孩子在課業和生活上即使發生問題,往往也比較單純。此種家庭環境通常出現在該部落擁有足夠的工作機會,或具有特殊地區性產業的地區。

後者所面臨的情況就險峻得多。家長若是單獨外出工作,在家中就只留下孩子和孩子的祖父母。孩子年紀尚小,祖父母尚未年邁,較有精力照顧孩子、注意孩子,孩子也比較聽話,和祖父母有比較好的感情。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朋友的世界開始廣過師長的世界之後,祖父母往往就管不動這些狂飆的少年了。

而更嚴重的是目前原住民社會中的年長一輩,國語溝通能力普遍不強,識字的比例不高,大部分人的主要溝通語言還是原住民語,因此連語言的使用都和自己的兒孫有溝通的障礙,祖父母不是很看得懂學校老師在聯絡簿上的評語,也不清楚成績單上老師所想表達的意見,往往是到了問題已經嚴重化了,或老師登門拜訪了,祖父母才驚覺事態嚴重,但是已經錯過了行為矯治的最佳時機。這種隔代教養的情況在原住民社會中其實相當普遍,以台東的阿美族群為例,原住民兒童中有很高的比例是如此。

所以,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原住民兒童和父母相處的時間都不若非原住民兒童,也因此使得父母親對自己的孩子不見得有清楚的了解。在做山輔的家庭訪談時,常常發現有些父母對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不甚清楚,也不知道孩子真正想做的事,甚至今年對孩子的描述用語和去年完全相同,似乎對孩子的認識並沒有長進。而原住民兒童由於和父母的相處機會比較少,所以也比較不能同理父母的感受。



 
教育問題的可能根源

原住民兒童的教育問題,從我的角度來看,根本原因其實是來自於原住民社會結構中教育資源的缺乏。父母親的這一代,因為教育程度偏低,所以社會競爭力不足,沒有辦法用比較有效率的方式營生,因而使得原住民兒童接受家庭教育的機會與時間被剝奪,而產生新的教育問題。

以我參與山輔的這三年(1999、2000、2001)為取樣時間,我發現平均而言原住民兒童的家長幾乎要花很多時間在「多賺一點錢」上面。在原鄉生活的花費較低,但是所得也比較低,於是有部分父母試圖外移,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一旦他們到了外地工作,享受到較高所得的同時,卻也必須面對更高的日常花費。

因為沒有高等教育的基礎,職業所得的發展性相對的就偏低了。比如擔任製造業的基層勞工,若不能得到升遷成為主管階級,薪水的調整扣掉通貨膨脹,能夠得到的成長其實很有限,為了要多賺點錢,就只能犧牲時間,多多加班,以時間換取金錢。要不然則只好經營副業,多一份工作多一份薪水,而這同樣也是時間的犧牲。

雖然原住民家庭的經濟狀況較為困難,現在原住民兒童的家中,有電腦和音響等設備的比例其實沒有想像中的低。原住民兒童的衣著流行也有相當的時效性,甚至流行更換的速率還比都市孩子要快,山輔結束幾個月後重回原鄉探班,半數以上的孩子的髮型往往就變了。這其實是很矛盾的事情:這些物質生活的背後其實都需要金錢支撐。那麼,從經濟學有得有失的角度來看,原住民家庭在物質生活上的提昇,是犧牲了什麼東西的結果呢?我想──是教育。

當父母親晚上還要上班、上工,即使早回家也筋疲力盡,就不會有人陪他們一起去教會,也無法建立孩子心中「去聚會很重要」的印象,要叫孩子主動去教會,自然有很高的難度。當父母親拚了全力要賺得更好的物質生活,也就很難阻止孩子在衣著、髮型、休閒娛樂等等面向上的物質追求,因為他每天眼見的,都是這樣的標竿。原住民兒童和父母溝通上的障礙較大,很有話聊的比例很少,難道是原住民兒童的父母比較不懂得當爸爸媽媽嗎?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默契應該是天性,但是溝通不良、意見不合卻是每個原住民家庭中都極可能發生的無奈。

原住民兒童的家庭教育,確實因為生活的困難,而有許多不得不的妥協。雖然原住民家庭在現代社會中的弱勢地位,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改變的,但我仍覺得這不是因此放任原住民兒童家庭不顧教育的藉口。教育的功效在長期,現在繼續讓原住民孩子在教育上缺乏足夠的刺激和照顧,對將來仍舊是不利的。家長們或許可以思考,物質上的滿足,和實際花時間陪自己的孩子、與孩子建立關係,這兩者在取捨時的優先順序。如果家長們寧可讓生活苦一點,也不讓謀生吃掉自己教育孩子的時間,會不會有比較好的結果?我並不清楚。但我相信結果應該是可以被期待的。



 
對教育價值本身的期待偏差

另外,我覺得值得再思的是,原住民兒童的家長們看待教育的功效時似乎比較功利,往往只是把學校教育與知識的吸收當成是職業的練習。

家長們會有這樣的觀點,可能是因為他們自己也吃過教育程度不足的虧,深知萬一教育訓練不足會找不到好工作。但是他們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只把教育當成找工作的要件,並不足以支持一個孩子從國小努力到大學。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到莫大的壓力,唸書於是變成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惡性循環下孩子的表現當然不好。

原住民社會中有時候會產生莫名的「反智」情節。當孩子在學業路上偶遇挫折,原住民兒童的父母親很容易回應孩子的狀況而選擇轉向,使孩子退出升學班而轉入技藝班,甚至休學、及早進入工作世界。這樣的心態非原住民父母不是沒有,只是原住民父母的轉向往往快得驚人,他們比較不會等待孩子找到興趣,也比較不會讓孩子選擇再補習一年,或是轉學換個學習環境再看看。

這或許當然和原住民的經濟背景有關係,但我總覺得只為了經濟考量就做決定,實在太過可惜。爸爸媽媽們可能從心裏就沒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也許有一天可以是一個醫生、可以出國留學、可以進入金融界、科學園區工作。也許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早點學到怎麼種果樹、怎麼經營山上的菜園會比較實際。反正唸書到了最後終究是要為了工作的,那這樣的話,既然孩子唸書念得那麼辛苦,還不如早點投入就業市場,或者繼承家業,比較實在。

在這樣的情況下,原住民兒童在學業上的壓力反而就更大得多了,因為自己的父母其實不容許自己學業失敗,也不太支持他們築夢、尋找理想。而原住民兒童對於學業的期待,也就比較偏向職業取向,想念高職的比想念高中的多,以後能有一個職業技能就好了,高職、工專、護專畢業就可以工作了吧。但是他們往往沒有想到,現在大學的錄取率已經上看七成,連大學學歷都已經不是順利就業的保證,在大學生一窩蜂尋求更高學歷作為就業保證的同時,他們對於教育的認知依舊停留在一技之長的取得上,對自己的未來少有想法與規劃。

原住民兒童真的比較不能唸書嗎?我覺得不然。在我的經驗中,我遇到許多比起非原住民兒童優異更多的孩子,他們除了思路清晰之外,還比非原住民的孩子有更多的創造力,但是他們的夢想實在很不容易保持。學校資源不足,他們所受到的栽培與關懷相對較少,而家庭又無法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所以有很多孩子到最後就失去了作夢的權利:只因為同學們都想當護士,就選擇考護專;因為朋友們都去考優惠原住民學生的工專,就覺得他也該去考該工專,結果連想讀什麼科系、什麼專業都不清楚。是他們天生夢想就比較小嗎?我不相信。

一個人到底應該為了什麼去讀書?小孩子年紀那麼小,有辦法思考這些問題嗎?我覺得至少有一個理由,足以讓家長用非就業的心態支持孩子深造。會留在教會裏面的原住民青年,幾乎都是升學成功的人,青年時代還繼續就學、沒有立刻就業者。為什麼?因為學生的時間畢竟比較自由,所以比較能投入教會的事奉工作中,從事奉中建立神和自己的關係。如果讓孩子及早就業,把他的時間綁死,沒有事奉的經驗,原住民教會的宗教教育又比較缺乏、比較沒有系統,孩子很可能就不再有機會與神建立關係,長期下來就愈可能與教會的事工環境脫節了。

所以對原住民兒童來說,升學常是繼續保守在教會裏面的保障。這種結構性的現象固然令人訝異,但我覺得就為了這一點,原住民兒童的家長就有支持孩子多唸書的理由。



 
從心態的積極與否開始改造

始終被援助的人常常會習慣被援助。原住民學生參加考試,通常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加分,但有許多學生因此就懈怠了,心想反正有得加分,不用那麼認真了。我認識一個學生,考試可以有80分的實力,卻只想考到60分,他說反正全校其他同學應該都考不到60分,他考到60分就贏了,反正最後會加分。他對學業消極至此,常常讓我想來心痛。但這樣的心態只有學生才有嗎?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往往就更加沉重了。

在教育上,因為經濟情況的落後,使得原住民的家庭教育居於弱勢,這當然不是原住民族群的原罪。但是現況既是如此,若原住民還自己以弱勢族群自居而不圖謀改變,那麼現況將永遠不會改變,因為只有在教育上讓原住民兒童根本強化,才能改變日後的社會結構。而教育在某種程度上,還成為原住民兒童信仰發展的保護傘。如此,教育對原住民族群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希望有一天,原住民族群不再只是覺得自己體育很強、歌聲很嘹亮,不再只是盲目的想當張惠妹、張泰山,不再只想以一技之長為目標。希望有一天,原住民的兒童可以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夢想,並且知道怎麼實現、勇往直前。希望有一天,原住民學生都可以享受學生在時間上的自由,並因為把這些自由奉獻給主,而得到更多。

相信主耶穌也很希望如此。






文章標籤:  #王安智  #295期  #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