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

搜尋&分類

​躍動的飛魚正高揚

撰文/黃敏埕|聖靈月刊298期-2002.07|主題/疲倦三部曲---------忙盲茫之從新得力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月中旬首次造訪蘭嶼,這座碧綠美麗的離島,距台東外海49海哩,周圍長38.4公里,人口約四千人,分佈島上的有紅頭、漁人、椰油、朗島、東清、野銀六個部落。屬台灣原住民中的達悟族,原稱雅美,是唯一沒有獵首的民族。達悟人主食甘薯、芋頭及飛魚乾,傳統舞蹈「長髮舞」、「搗米舞」深具文化之美。其傳統服飾以棕櫚、籐類植物為材,丁字帶與藍白相間的衣飾是達悟族人的標誌。拼板舟的製造與裝飾藝術獨樹風格。炎熱的蘭嶼位於颱風的要衝,故發展出「穴居地下屋」。每年春夏之交,飛魚隨著黑潮迴遊到蘭嶼海域,擅長捕魚的達悟族人出動拼板舟,矯健地捕捉飛躍海面的飛魚,處處曬魚架上掛滿滿載而歸的飛魚,曬乾後儲存,飛魚被視為上蒼賜予的神聖物品。

參與漁人祈禱所聚會時得知,真教會福音於1996年4月傳入,首次由區負責劉英祥傳道帶隊,成功、忠智二教會之詩班配合舉辦詩歌佈道,大受村民歡迎。同年五月進行逐家佈道,雖逢雨天,海風甚大,浪花飛濺身上,然靠著堅定信心,迫切禱告求神打開傳道恩門,一週後有12位願意繼續查考得救真道。五月底慕道朋友們經安排訪問台灣各地教會,受到信徒愛心接待,因而建立對本會之信心,回蘭嶼後開始家庭聚會。1996年10月租屋當祈禱所,1998年10月信徒將辛苦建造之東清會堂獻給天上真神,1999年6月漁人村也在神的帶領下完成漁人教會獻堂工作。在傳揚福音與建堂期間,雖屢受種種波折與阻擋,但在神的帶領下先後一一達成,榮耀主的名。






文章標籤:  #黃敏埕  #298期  #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