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

搜尋&分類

拼版船風貌

撰文/攝影/文:黃敏埕|聖靈月刊300期-2002.09|主題/以馬內利加油站--談禱告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蘭嶼達悟族,是台灣原住民屬於海洋文化的一族,最具珍貴的文化資產──拼板舟的製造工藝和雕飾藝術獨步全球。拼板舟是達悟族人用以捕魚、賴以維生的重要工具,故其製造過程是由部落長輩帶領年輕人,從上山砍伐樹材開始,一刀一斧手工將一塊塊船板加以削平,巧妙接合,在接縫中再填上木棉或樹脂,整艘船完全不用一根鐵釘,充分展現卓越技巧與智慧。船身建造完成,再雕上精美細膩的各樣雕紋與圖案,並各賦有內容意義,又漆上天然的「紅、白、黑」三種色彩,極富剛烈原始又強烈的感觀。船分為大船和小船,大船有三對搖漿船、四對漿船、五漿船,小船有一人船、二人船、三人或四人船。達悟族人認為船是男人身體的一部分,是無價的資產。尤其大船下水啟用,是全島達悟族人的盛事,會隆重舉行大船落成下水典禮,最後由族人同心協力抬起新船,向上拋起數次,再抬船到海灣下水啟航,其力與美的陽剛之氣,令人印象深刻。船主家為了展現誠意必須收割大量芋頭和宰殺豬肉,分贈給前來祝賀大船下水典禮的親朋好友,也熱情歡迎民眾一同分享大船下水的喜悅。

從達悟族雕刻漂亮的拼板船,可讓我們思考:我們也應盡力修造自己,一如拼板船成形的過程,透過各種巧思,呈現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當我們經過禱告、讀經與努力靈修的過程,也必呈現屬靈的獨特馨香,成為神手中的貴重器皿。






文章標籤:  #攝影/文:黃敏埕  #300期  #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