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


&

搜尋&分類

​17歲!活出不煩的歲月!

撰文/郭霓|聖靈月刊334期-2005.07|主題/生命悲歌──談自殺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少年ㄟ,你幾歲?

作家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寫一個十七歲少男性向探索的故事。
導演白景瑞導過一部《寂寞的十七歲》講一個十七歲少女暗戀表哥的悲劇。
金馬獎第41屆最佳新演員楊佑寧拍的《十七歲的天空》,兩個懵懵懂懂的男生,探險未知的感情世界。
大陸導演王小帥也有一部《十七歲的單車》,男孩拼命打工為了買部酷炫的越野單車,交織出一段對比的人生。
為什麼大家都對十七歲有興趣?
用國語說,這個年紀就是「青黃不接」;用台語講,就是「轉大人」。生理上,已經成熟,可是心理上,還差那麼一點。對!就是還差那麼一點,因為這還是個生理主導心理的年齡。
寂寞的十七歲

去年九月,台中溫姓少女想和男友斬斷情絲,卻慘死刀下,情侶都是十七歲。同年,台南某楊姓學生與女友感情不睦,竟刺死女友後再自戕,他們也是十七歲。繼日本九位網友相約自殺後(年紀最輕的是高中女生),日前國內也發生在中和的網友集體自殺案件,三名年輕人中,孟姓女子的年紀很輕,而且已經有過一次自殺紀錄。

十七年的生命才剛萌芽,來不及茁壯,就匆匆結束。這不是文學裡的淒美樂章,而是人生中的痛苦旋律。

一位十七歲的女孩愛上了有暴力傾向的男子,經常被打得鼻青臉腫,連媽媽都出面申請保護令了,卻還是三番兩次跑去找他的「野蠻男友」。她說:「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沒有看到男友就會一直想、一直想。」

屏東縣蔡姓等三名高職生,將班上女同學壓在桌子上,表演猥褻動作,被法官裁定收容一個月。

十七,一個即將跨越成年人的門檻,一顆青澀和叛逆的印記,一段焦慮迷惘的年齡。這是情竇初開的花樣年華,也是感性較勝知性與理性的憧憬歲月;這是擠向大學窄門的重要關卡,也是與現實社會接軌的關鍵前夕;這是掙脫舊的束縛,學習操縱自己生命的轉捩點。
活出不煩的歲月

貝多芬十七歲在維也納拜莫札特為師。

蕭邦十七歲首次出版作品,曲名為〈G小調波蘭舞曲〉。

奧運金牌得主陳詩欣,十七歲的時候可能還在當檳榔西施。她現在會告訴你,即使浪擲了青春,只要迷途知返,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

俄羅斯美少女莎拉波娃拿下去年的溫布頓冠軍,也才十七歲;她可是六歲就被送到美國接受嚴苛訓練。金牌背後的辛苦,並不會寫在甜美稚嫩的臉龐。

交響樂之父海頓,從小就有一付甜美的嗓子和準確的節奏感,他的歌唱技巧,常常令人瞠目結舌。隨著青春期來臨,海頓美妙的嗓子開始變聲,十七歲時被逐出大教堂唱詩班,但他沒有因此而頹靡喪志,他找到一個簡陋的、沒有火爐,連呼氣都會在毯子上結冰的小閣樓,以街頭演奏謀生,有空就認真學習音樂。

二十三歲開始創作弦樂四重奏,二十七歲創作第一首交響曲。海頓與其他作曲家不同的是,並非出自音樂世家,跟豪門宅第也沒有關連。家中總共有十二個孩子,父親只是一名車匠和馬車修造工。海頓早年的生活十分困苦,必須不時和貧窮奮戰才終於成為作曲家。幸運的是,他具有開朗的性情及對神堅定的信仰。海頓在回憶錄中說:「假使我不是每日學習和作曲直到深夜,絕不可能有任何進步。」

愛迪生是個十足的挫折者,考試總是殿後,老愛纏著大人們問「為什麼?」。呆板的學校教育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校長還當著他的面對人說:「他的頭腦真是白痴極了。」才上學三個月就被學校退學,幸虧有母親擔負起愛迪生往後家庭教育的重責。這個受盡挫折的低能兒,十二歲就出外當報童,賺錢來維持自己的化學實驗室。後來成了全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家。

愛因斯坦在中學時,老師們嫌他「生性孤僻、智能遲鈍」,責備他「不守紀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同學們大都視他為陌路人,從不來往。有一次愛因斯坦的父親問學校的訓導主任,自己的兒子將來應該從事什麼職業,這位主任直接了當地回答:「做什麼都沒關係!你的兒子將是一事無成的。」

在校外,愛因斯坦雖不愛說話,可心靈是恬靜自由的,他的同學在學校還在平面幾何的淺水裡鋪騰,他卻利用課餘時間暢遊在微積分大海裡。他整日與音樂為伴,以宗教般的狂熱做著理想和希望的夢。這位飽受排擠,後來被學校以「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為由勒令退學的笨小孩,卻成了被譽為「最有人性」的科學家。

挫折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居然讓它得逞。

把握時間用來突破難關的人,不煩;把它用來逃避的,很煩。
人生處處有生機

十七歲不同於七歲,還在尋求人本教育的基礎樂園;也不同於二十七歲,人生道路大致找到了方向。十七歲正好夾在中間,知道了很多,卻又懂得不夠;想掙脫父母的管束而求自由獨立,但能力很有限;急著發展自己的行為和價值,但容易違規犯錯;感情思想剛剛啟蒙,可是偏偏還沒有成熟。

「成熟」在青少年眼中像似讓芝麻開門的通關密語,能打開「成人特權」的門。

十七歲的青春,正是編織美夢的時節。可能孤寂,可能璀璨,可能浪漫,也可能殘酷。這是一條夢想的起跑線,尚未準備好讓他們加入的成人世界等在外頭,充滿誘惑、險惡、赤裸與挑戰。你可能會贏,也可能會輸。

保羅告訴提摩太:「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7)。神給人的恩賜,要不斷操練使用才能越來越豐富。保羅勉以勇敢、剛強,行事應憑愛心,但必須輔以堅毅。神既然以那復活的大能活在我們裡面,那麼,祂會負責來掌管我們的意念和心思。一旦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知道成人的世界──

雖然處處危機,但常常逢生;知道黑夜之後是白天,冬天之後是春適;知道失敗是經驗與閱歷的窗口,合起來等於智慧,輸愈多,智慧愈高。
「聖經珍藏」中有一則故事──兩座城堡

有一個懷才不遇的人很潦倒地住在巴黎,有一次他非常沮喪地去找牧師。「牧師」,他非常謙卑地說,「我是個罪人,我深覺自己有罪也對自己的現況不滿。我每時刻都禱告向神求指引,也謙卑地求信心,但卻仍被小信及懷疑所擊倒。神一定是棄絕了我,因為祂若真是愛我,絕不會讓這些事臨到我身上。」

和善的牧師微笑地看著那可憐的人,然後告訴他這個故事。「法國的某國王有兩座城堡座落在不同的地方,他各派了一個將領到那兩座城堡去。蒙特百利堡位於內陸,較不危險;拉若謝堡則位於海岸線上,隨時有被攻佔的危險。哪!你想想看,哪一個將領在國王的心目中地位較高?是拉若謝堡的呢?還是蒙特百利堡的?」

「毫無疑問的!」那可憐的人說:「那身負最艱鉅任務,面臨最大危險的人,國王一定最看重他。」

「沒錯!」牧師回答說:「現在把這例子用在你我的生命上;我就好比駐於蒙特百利,而你則好似駐守在前線的拉若謝堡。」
咱來去做宰相

約瑟從小敬神愛人,十七歲被賣到埃及。他蒙神看顧在主人波提乏家中極獲信任,但因正直不犯罪反被誣陷下監。神卻將他救出,成為權傾一時的埃及宰相。

摩西自幼被法老的女兒領養為子,他在宮中長大,學了埃及人的一切知識,十七歲時是俊美黠慧的埃及王子。但摩西的靈性長大了,他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他有勇氣承認自己是希伯來人,他有正義感;他年輕時雖容易動怒,但後來成為一位肯犧牲自己為民贖罪的領袖。

撒母耳從小在神面前長大,他在殿中事奉耶和華,不與以利的兩個兒子同流合污,後來成為聖經中最後一位士師,也是第一位先知。

大衛年少時便是個謙卑、容讓、順服的小牧羊人,他喜歡音樂,善於彈琴,又力足捏死獅子和熊。說話合宜,容貌俊美,耶和華與他同在。

被乃縵元帥擄獲的一個小女子,在主母面前勇敢見證神的大能,讓乃縵的大痲瘋得以醫治。因為這名小女子溫和善良,以德報怨,讓神的名能在異邦彰顯。

耶利米蒙召做先知第一次給猶大國宣告信息時,不因年少而妄自菲薄,他有深邃的屬靈感覺,時時意識到神的手在他身上,聖靈的催促無時不已,使他無可推諉。

但以理和三個朋友青年時期,因學問才能過人,被選入宮侍主。然而在異國敵對的環境下,他們仍遵依自己民族的法律生活,只進素食,不拜偶像,專一向神祈禱。他們寧可被投烈焰的火窯和獅子坑中,以身殉所信,也不要向征服者屈服。

這些神工人的楷模,歷代信徒的師表,若我們能效法他們,怎麼會有青少年的問題呢?
以耶和華為樂

神教導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而是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十二1、2)。神更新了我們的心志後,就期望我們能善用它。「變化」這個字原文的意思,乃是「蛻變」。這變化並非出自於自己的行為,而是神在我們裡面做的。「心意更新而變化」當我們將身體獻上當活祭時,變化就會隨著而來,神就會開始改變我們,更新我們的心志。如今我們有了基督的心志,就能知道神可喜悅的旨意,也就能做出合祂心意的決定及方向。

世上的快樂往往建立在物質上,永遠追求不完,誠如所羅門王所言:「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是的,世事厭煩無法盡述,耳目之慾永難滿足。

然而,主耶穌應許,我們若能遵守祂的命令,就常在祂的愛裡,而我們常在祂的愛裡是要叫祂的喜樂存在我們心裡,並叫我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十五10、11)。藉物質而得的喜樂,是短暫飄忽的,唯有從神而得的喜樂,才能使人的心靈得到真正的滿足。

摩西告訴以色列人,要把神的話繫在手上,戴在額頭上,寫在城門上。也就是說,我們要把神的話帶進生活中。如果我們也將「主的喜樂是我的力量」繫在手上,將「聖靈所結的果子」戴在額頭上,將「基督是我家之主」寫在心門上,我們就能在生活上見證出我們所信的。雖然我們並沒有每次都達陣,有時候也會搞砸,但我們要盡量把每次經歷當作從神學習及在困境中發現成就自己的機會。

自己DIY十七歲並不難,只要我們以神為樂,與主聯合,並將神的話藏在心裡。「又要以耶和華為樂,祂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詩三七4






文章標籤:  #郭霓  #334期  #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