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特區


&

搜尋&分類

香柏木

撰文/謝宗豪|聖靈月刊380期-2009.05|主題/基督化的家庭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她若是牆,我們要在其上建造銀塔;她若是門,我們要用香柏木板圍護她(歌八9)。

黎巴嫩(Lebanon = whiteness)的香柏木(Ceder of Lebanon, Cedrus libani Loud.),即為黎巴嫩杉,生於地中海區海拔1000-2200公尺高的山區,屬於松科植物,也是一種樹身高度可及近40公尺、樹幹周長可超過10公尺多的巨大常綠喬木。

由於生長快速,樹型美觀,紅色的木材緊實完整並具有天然芳香,因此可以防蟲抗腐,是造船、建築、雕刻的好材料(撒下五11)。

香柏木,一直是個堅實且潔淨的名詞代稱。由於它天然的芳香,所以早在王國時期以前已被祭司們所採用,作為潔淨的一項物品(利十四49-51),及至王國時期更把它視為建築宮廷及聖殿的良好建材。在建築聖殿中很特別的是神這麼吩咐說:

所羅門建殿,安置香柏木的棟梁,又用香柏木板遮蓋。靠著殿所造的旁屋,每層高五肘,香柏木的棟梁,擱在殿牆坎上。耶和華的話臨到所羅門說:論到你所建的這殿,你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典章,遵從我的一切誡命,我必向你應驗我所應許你父親大衛的話。

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並不丟棄我民以色列。所羅門建造殿宇,殿裡面用香柏木板貼牆,從地到棚頂,都用木板遮蔽,又用松木板鋪地(列上六)。

或許我們可以將以上建殿的記載,與我們這「神的殿」(林前三16),也就是屬靈的身體,與「香柏木」來做一番新的連結思考與想像:「堅實」的香柏木,應當是代表我們信仰中的棟梁。

這棟梁必須要自然放香,甚至「香遠益清」,可以防止這世界上腐敗的道理,如魔鬼那蟲類般的侵擾;必須要「紋理緊緻」,按照次序來學習真理並且能夠擁有紮實的木紋(紮實的道理),而非散亂破碎,不堪為材(散亂的道理);更需要「生長快速」,能夠盡快脫離吃奶的境界,生長成宏觀巨闕的巍巍良木。

在《列王紀上》這段經文記載當中,更令筆者感到好奇的是:神特別指明要用「香柏木遮蓋」。為何原本已經砌好的完美石材,還需要用香柏木遮蓋呢?

我們都應該清楚以色列人在冶金、雕刻、建築等方面上,當時都有著世界一流的超群技術,砌石應不至於縫隙過大而不美觀,但神卻特別強調,尤其在建內殿的時候更指明:「殿裡一點石頭都不顯露,一概用香柏木遮蔽,上面刻著野瓜和初開的花。」(王上六18),一點也不露,還要刻上圖案。

筆者認為這是告訴我們在信仰中應該有兩層意義:「神的恩典庇祐,以及個人的全副軍裝。」

不可或缺地,信仰中很重要的部分即是要有神如同香柏木般的「美好保守」,免去試探和引誘,才能保守那些內心的大石根基不被世上的風吹雨淋所毀損、所風化,在祂裡面保守忠心,或者可比喻是「靈修工夫」。

信徒的本質雖如同建聖殿的石材般良好,但總還是得拿起香柏木板作為裝備,「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六13

再者,關於香柏木的生長也是值得察考的。香柏木的杉果,頭一年果實很小並帶有淺綠,第二年才漸漸長大,而等到第三年轉為成熟的棕色,方能隨風散播。

這讓筆者想到神在剛入迦南地時的吩咐:「每逢三年,就是十分取一之年,你取完了一切土產的十分之一,要分給利未人和寄居的,與孤兒寡婦,使他們在你城中可以吃得飽足。」(申二十六12)。在這第三年,是一切選民,也就是那如同香柏木之人結了成熟果子的日子,是要散布種子,施捨憐憫的日子。

換個角度來看,在福音的拓展當中,不僅僅是要追求那屬靈的香柏木不斷壯大,也得要適時地等到果子成熟,去分植更多更多的香柏木。歷經三年教導,而能夠隨風飛赴遠方而成長;歷經三年累積,而足以有資財去綢濟困苦人,廣傳主耶穌慈愛憐憫的道。

此外,不同於前述《列王紀上》的記載,在《雅歌》中所提及關於香柏木的部分,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也就是那關於末後的日子裡,我們不僅要在教會的完全及建立上多所努力,還要能夠幫助那「小妹」(也就是末世時所被應允得救的以色列人),用香柏木板圍護她,讓良人的真理以及恩典來護衛她(歌八9),讓敵人無法藉由其他歪曲的道理來進攻。

在《雅歌》中的其他部分,也提及更多關於香柏木的比喻。當中把主耶穌比喻為良人:「祂的形狀如黎巴嫩,且佳美如香柏樹。」(歌五15),黎巴嫩若比喻為主的潔白無瑕,雄壯峨巍;那麼香柏樹即是表徵主的自然馨香,有著堅實道理的蘊緻,無疤無痕的聖潔榮美,永不朽壞;而且是我們生命永遠的基梁,是永生神唯一的上好材料,是萬林之木,萬王之王。

雖然現代的香柏木越來越少,已經難以在廣大的地中海區域生長著一定規模,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信徒卻不可如同現下香柏木生長的景況,忘記那香柏木屬靈意涵的美好形象,以及主所賜給那些遵照祂命令而行之人的好處:「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黎巴嫩的香柏樹。」(詩九十二12

參考書目:楊昱民,《雅歌》(台中市:腓利門,2006),頁123。






文章標籤:  #謝宗豪  #380期  #藝文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