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論壇


&

搜尋&分類

​從以弗所書比方略解保羅神學思考

撰文/陳勝全|聖靈月刊360期-2007.09|主題/牧養我一生的神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前 言

使徒保羅的工作和成效,不僅可作後世的良範,在真理的詮釋上,也帶給後世巨大的影響,難怪他的一言一行,足以作為基督救恩的代言者。當今,研究保羅書信,除了從論述中可以看到他思緒的流暢和內心的真誠外,文章的技巧更是當時眾門徒中一時之選,把基督靈裡的啟示(參:加一12),以可知的論述,既深入且淺出的表明出來,其中之一的表白方式就是善舉比喻,這些比喻都足以和耶穌基督及同一時代的使徒們相互輝映。

當時的使徒們,都是善於舉例勉勵,作為教牧事工上的方式之一,這不但和當日主耶穌教訓門徒,勸化猶太人以及責備文士、法利賽人的口吻如出一轍,而且這些使徒在運用比喻,也都有其獨特的模式。各使徒在比喻的引用上,就依著收信教會不同的需要,作了不同的比喻。

到底居於何種動機,推動保羅寫《以弗所書》,他本身並未清楚說明,但其書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意義的掌握,則有助於當日或者後世的人,在本卷書信的內容和他所要表達的真理和教訓上的了解,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從本書信得到屬靈的造就。

保羅論《以弗所書》中的教會,或許可以追溯到約西元35年(相對年代),他「大馬色的經歷」的感受和主基督在亮光中對他的開啟(參:徒九9-22),就在西元60-62年(同上),上訴並受禁於羅馬城時間(參:徒二十八),以他優美的文學和愉悅的頌讚完成此信。

《以弗所書》展示了這位使徒心目中,「榮耀」且「完美」教會的憧憬,是建設教會的一份藍圖和目標。縱看二千年來的教會歷史,這份理想固然未曾在教會中出現,但畢竟給了各時代的教會,有了一個建設的導向。

全書的內容,以「教會的要件」和「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作為他論述的中心,在文筆上則採用當時通行的希臘化的學術方式,表達了他個人從主領受的真理,比起其他同時所寫的書信的表達方式,教訓的內容多有相同之處,但口吻卻是不同。

他在《以弗所書》論及「榮耀和完美的教會」要旨中,前後大約可看到八個以上的比喻,如:「印記和基業的比喻」(一13-14)、「頭和身體的比喻」(一22-23)、「國和家的比喻」(二19)、「房角石和建屋的比喻」(二21)、「長成身量的比喻」(四11-16)、「獻祭和供物的比喻」(五1-2)、「婚姻之道的比喻」(五22-33),最後是「全副軍裝的比喻」(六10-17)。

對於這些比喻的學習和了解,正如基督在登山寶訓結語中強調的:「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太七24-27)。與其明瞭他們比喻的美與否,良與窳,倒不如聽而去行,作個聰明人。

本書中的比喻和意義

致於所謂的「比喻,比方,比如Parable」,是聖文學上的一種文體,與比喻同類的文學還有很多,諸如:「寓言Allegory」、「喜劇Comedy」、「對比Contrast」、「隱喻Metaphor」、「象徵Symbol」……,而「比喻」是在《聖經》中最常見的一種,通常以地上的事物說明一椿為人處事的道理,或抽象的真理。註1

在《聖經》一書中,隨處可見這種方式的表達,在舊約先知運動時期,這些先知就大量引用隱喻、象徵或比喻,宣告神的信息;到了新約的前置時期,主耶穌及眾使徒也藉由比喻、比方,闡明天國之道。

本卷在文學上的特色之一,就是保羅善用平日可見的事物,作建設教會的教理,以及生活上的教訓,這和《四福音書》中的比喻頗具異曲同工之效。今列舉其中四則,既可了解保羅本身對教會願景的期許,也可從保羅比喻的文學角度,看出他對建設教會的思考模式:

一. 從「印記」的比喻論得救的保證(一13-14)

保羅在強調真理的道和得救的福音時,他提「印記」的比喻。他說:「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祂,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神之民被贖,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讚。」(一13)。所謂:「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是指以聖靈的印記,作為得贖的保證。

信仰和得救不是空洞的意識,而是實際存在的恩典。但片面的出於人對基督單向的相信,往往不足以證明信仰的正確和踏實,故此,基督就給了祂的選民一個明確的證明,也就是14節所說的──得基業的憑據(原文作質)。「質」,意為誓言、定金、保證金;註2「印記」,意為:蓋上印、封。註3保羅藉由這兩者,說明基督以聖靈為印,作蒙恩者得基業的保證。

自古以來,「印」的故事何其多,印章既代表擁有者的權柄,也表明物件之所屬,蓋上何者的印,此物必屬何人的。基督徒自從領受了救恩,就被聖靈烙上屬祂的印記。外表即便看不出來,但是主必認識他,同時內心也必更新。

今天,本會的信徒何其恩典和幸運,耶穌基督在萬民中驗中了我們,將古時預言的聖靈,清清楚楚的應驗且烙印在我們身上(參:珥二28-32),讓我們不但真實的看見並體驗這個可貴的印記,而且對所信的教會和將來要得的基業,是那麼的確信而不疑呢!

二. 從「長成的身量」的比喻論信徒的角色(四11-16)

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一23,四11-16)。

由於信徒在教會中,往往因著角色和恩賜的不同,難免有彼此嫉妒、相互競爭、同靈相輕等諸不良的動作,哥林多教會就是這種惡風的實例,會中分爭結黨、分門別類,以致破壞了教會的一致性和群體性。保羅曾以身體的比喻,教訓他們在事奉上,應有一體的觀念(參:林前十一4-31)。

在本書,保羅再以「長成的身量」的比喻,對以弗所信徒闡述角色的要求和正視。因為他已看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教會完美的發展和成長,必須具備各種恩賜的搭配,故基督賜給教會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再清楚不過了,「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得以長大成人,滿有(豐滿、完全、滿足)基督長成的身量」。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者和教師,這五者都是建立榮耀教會不可或缺的角色,絕對避免彼此的較勁和相輕,各人不但要認識自己的角色,也要扮好自己的角色。

然而當我們正視角色的之際,尚得回頭明白保羅對恩賜和基督身量的關聯性。他在職務的說明之後,馬上提到:「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何謂「成全」,其字意是:完全之事,裝備(),所以「成全聖徒」也就是要裝備聖徒,使聖徒們有更足夠的服事基督的能力。不但如此,在新約裡,這字用於「補網」(參:可一19),也用於把有過犯的人,挽回過來,註4

改變一個有缺失的人,使其重新投入事奉的工場,既可消除教會成長的阻礙;更可積極的增添建設的人力。是故,蒙賜擁有帶領恩賜的人,居於宣道、教育、訓練和勸勉的情況下,教會的增長才有可期。��������������

獨樹是不能成林,縱然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者和教師,他們有再好的恩賜和能力,但建立基督身體的目標仍得靠全體聖徒的共識、共事和團契。因此,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者、教師,在角色的扮演上務必正確,絕對不可「誤用」及「私用」主給他們的恩賜,要忌諱個人魅力的塑造(參:林前十二11)、虛浮榮耀的貪圖(參:腓二3),以及得利門路的索求(參:腓三18-19),而應該把恩賜的權柄用在聖徒裝備的事工上,以便借助於滿得裝備的眾信徒,共同追求基督身量的豐滿。

所以依保羅的見解,教會的豐滿,不是單憑這些有恩賜和權柄者的自許和個人的奮進而可成,而是要有「不逾越職權」、「不刪減事工」的原則,還要給予聖徒完全的裝備,建全肢體,再藉由彼此同心事奉,滿有基督身量的教會才可實現。

三. 從「婚姻關係」的比喻論教會的地位(五22-33)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因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有古卷在此有:就是他的骨他的肉)。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祕,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五22-32)。

從保羅論婚姻關係的比喻中,可以看到他所重視的教會特質是「成為聖潔」和「成為一體」;而成就的功夫唯「順服」是求,別無他途。如此教會才能毫無玷污、皺紋,獻給基督作榮耀的教會,尤其是聖潔。

屬靈團契的聖潔是主所重視的,因為祂是聖潔,是忌邪的神(參:彼前一15-16)。聖潔是主對聖民歷來所求的功課,自舊約開始直到新約,始終不變,因非聖潔有誰能在神的會中呢?從來沒有。保羅特別把聖潔的生活定位在六大事件:婚姻、交友、行為、職業、感情、崇拜,所以當他了解哥林多教會腐化的情況時,縱使人不能在當地,也以書信提示他們如何分別為聖,與惡斷絕,成為聖潔的教會。

他告訴教會:「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甚麼相和,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林後六14-18)。

這段經文,應該是信徒生活的圭臬和典範,何況保羅是取用婚姻的角度來說明信徒生活的準則,這些準則絕不容許稍有破壞,其破壞的嚴重性,尤如破壞婚姻一般。

今天的社會,對婚姻、交友、行為、職業、感情、崇拜(信仰),只能以一團糊塗來形容,在當今世人的心中,無絲毫道德可言,遑論生活的方向和目標,然而屬靈的教會(信徒)卻不致於如此,一昧的順服基督是每位聖徒自我的要求,就如妻子對丈夫的順服一般,不是出於女人對男人的屈服和無奈,而是出於甘心樂意,因為這才是生命和恩典的領受法則(參:申四1)。

「成為聖潔」是本分;「成為一體」是恩典。所謂與基督的聯合即是連和、黏著和附著(),以順服丈夫的精神,追求聖潔和聯合應該是保羅在婚姻的比喻中,所要表明的意義和良箴。畢竟夫婦之間關係本就微妙,是既堅強也脆弱,「其堅往往如石,但其弱又如紙」,必要維繫在彼此的忠誠。

同理,基督的愛是維繫於聖徒對祂的忠誠,悖逆和抗拒絕對不是突破和標新,而是放縱和自絕。所以保羅才會刻意以基督為新郎;教會為新婦的婚姻情況,論述教會。

四. 從「全副軍裝」的比喻論教會的內涵(六10-17)

我還有末了的話:你們要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

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籐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六10-17)。

羅馬軍隊在國勢強盛時期,遍佈歐亞非各地,其軍人隨處可見,所以使徒保羅就取其戰鬥的精神和全副的裝備,作為屬靈精兵的比喻,他也在給提摩太的書信中,提到作基督精兵的精神和比武的規則(參:提後二1-8)。

國家民族有所謂的顏色之戰,它是屬世且為意識之戰,這類的戰爭可以避免或避而為旁觀的第三者,但屬靈的教會和其中之聖民,唯有光明和黑暗之戰,容不得從這戰場上脫逃和旁觀,不僅終其一生不可退縮,而且一刻也不可鬆懈,因為惡者無時無刻不在作傷害聖民、破壞聖工之計,稍有不慎而遭迷惑,不死也傷(參:彼前五8),因信徒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基督徒只准勝不准敗,絕對沒有第三立場。

惡魔必置聖民於死地,信徒沒有不戰的理由,終其一生,為了經營自我屬靈的生命,都要戰戰兢兢作成得救功夫,所以只有勇敢面對惡魔的挑戰。保羅在長期的事奉上,得到極寶貴的靈戰秘訣,他提供了一套進可攻退可守的屬靈裝備,以便教會在這場屬靈的戰場上戰無不克。

在這個比喻中,與其說取得好不如取得巧,因為他借助於可見的世物,既實際有效且容易記憶,以致對信徒的靈修功夫、信仰保守和事工的推展,都有致勝的效益:

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真理,《呂振中譯本》譯為:真誠。公義──護心鏡遮胸。公義,《呂振中譯本》譯為:義。平安的福音──鞋。平安的福音,《呂振中譯本》譯為:和平福音。信德──籐牌。信德,《呂振中譯本》譯為:信仰。救恩──頭盔。聖靈──寶劍。

以上六項,前面五項是屬於防衛性的裝備,唯獨最後一項──聖靈的寶劍,即神的道,是攻擊性的武器。他告訴信徒,抵擋撒但的攻擊,要在品格修養上具備真誠、公義和平、信德和救恩的基本德性。品德的修養是多方的、廣闊的,而非狹隘於某方面就足已,所以信徒要作多方的進德修業,才能在屬靈的戰場上先站穩腳步,以求自保。

同時在積極的事奉上,充實屬靈的真理,才有攻擊惡者的武器,也就是要有豐富的屬靈智慧,這智慧是藉由聖靈賞賜,聖靈的充滿和靈智的充足要兼備。主耶穌事前就告訴門徒:「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約十六12-13

靈格的培養要廣,而靈智的追求要深,也唯有德智全備,才能確保聖戰的得勝。這應該是保羅舉此比喻給後人在學習上的一項心得罷!職是之故,得勝沒有速成的祕訣,只有踏實的在信德修養上和真理長進中,不斷自我的要求和裝備,絕不可稍有空歇,才能從劣轉強,轉敗為勝,以致得救。

結 論

主耶穌藉由比喻,讓祂的門徒明白肉眼可見或不可見的屬靈真理;保羅同樣在他的所有書信中,因善舉比喻,這些比喻不但具有文學的特質又其言具體,故,其文學性可供後人的賞析,而其中的教理也可作為建設教會的範本。

不過基本上,不可忽略的是,使徒保羅寫著《以弗所書》,著重於教理的中心,即「教會論」,但願從研習本卷比喻的屬靈教訓中,透視保羅如何善用其學問的技巧,表達重建榮美教會的啟示和指標的思考。

參考書目:

1.巴克萊著,周郁晞譯,《加拉太.以弗所書注釋》,台北,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1。
2.陸彼得著,《研讀加拉太書以弗所書》,台灣,中國與福音出版社,1992。
3.《聖經原文字彙中文彙編》,台北,浸宣出版社,1994。
4.郭秀娟著,《認識聖經文學》,台北,校園出版社,2001。






文章標籤:  #陳勝全  #360期  #真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