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特區


&

搜尋&分類

​容貌與敬虔

撰文/滄|聖靈月刊366期-2008.03|主題/寬恕(上)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容貌與敬虔」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性的名詞與動詞,卻又彷彿有其軌跡可以追尋,古人曾提到「相由心生」及「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等,諸如此類關於外表與內心之間相互對應的話語,或許從這些古人的言論中可以發現裡頭的智慧所在。

讓我用什麼來比喻基因所決定的外貌與內在靈魂之間的關係呢?這就好比一座燈塔,每座燈塔的建築外觀不一,有所謂精雕細緻與粗糙質劣之別,在材料上也有孰優孰劣,但在修築完工之後,燈塔裡頭所發出的燈光才是真正美的地方。

一個外觀華麗但所發出的光亮晦暗不明或是不能放光,那麼就失去燈塔真正的美麗與價值;相對地,一座建築平凡無奇的燈塔,但裡頭的光絢麗燦爛、清澈明亮,我想它比起徒有外觀而不會放光的燈塔,更能夠吸引觀光遊客們的到來,這會讓人忽略它的平凡建築,反倒欣賞起平凡建築的乾淨簡單。

林肯總統有句名言:「四十歲以後的長相要自己負責。」一個人真正的美麗,是由內而外、由心開始、由靈魂散發的,這會間接影響到外在的容貌。換言之,一個人的容貌會因著內在氣質的不同,而影響到我們給別人的感受。

內心懷著仇恨、嫉妒、惱怒的人,容貌上就會讓人感受到面目猙獰、奸詐的模樣,也許還會有幾條特別明顯的皺紋出現在某個特定的地方,那是他發怒時的表情,由於時常發怒所以特別明顯,這樣自然無法讓人感覺到他的美,縱使他的外貌出眾,但就是覺得沒有辦法吸引人。這不僅是內心的感受,在外貌上也看的出來。

若是內心充滿溫柔、愛心與憐憫的人,也許容貌平凡,但靈魂所散發出來的氣質,就讓人感覺好美,這不僅是內心的感受,在外貌上也看得出來,這樣的美是會反映到外在的,所以才有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和藹可親……等這類的形容詞出現,越發可親也越發可愛。換言之,在敬虔的操練下所散發出來的美麗是會感染的,由內而外的感染;也許天底下最有效的美容方式,就是在敬虔靈修上下功夫了。

再回到剛才的燈塔比喻,燈塔要時常發亮放光,裡頭經營的人就要時常注意,儀器設備是否有故障或損壞,燈泡表面要經常擦拭,隨時用心經營確認燈塔保持明亮;在建築外觀上也要修理勘察,修剪雜草、維持環境上的清潔。同理,敬虔的人不僅會把內心靈修的品質照顧周全,且加以提升,時刻檢視內心的狀況,藉由靈修來保持心田的乾淨,並加添更多的屬靈香氣,也會把神所賜的外表打理經營好;他會對神賜他的一切(不論好壞)負責任。

這樣看來,容貌與敬虔的關係是密切的。容貌是個名詞、是個狀態、是被動的;敬虔是個動詞,是有生命、是主動的,藉由這活潑豐盛的生命,可以讓容貌更加光彩煥發、精神抖擻。因此,徒有外表卻無內涵的人無法讓人覺得美,靈魂內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而若敬虔的人內心所散發出的基督馨香,再加上會裝飾、經營神給的容貌(無論好壞),那將更是美上加美。






文章標籤:  #滄  #366期  #藝文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