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

搜尋&分類

​陪談

撰文/小雅|聖靈月刊367期-2008.04|主題/寬恕(下)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陪」著想要認識主的人,「談」論神與我們生命相關的事,就是傳福音中所謂的陪談。

陪談的人除了要出自自願的心以外,更要有神的同在,因為談論的內容不光是與人有關的生活,更是與人的生命有關,而生命正是源自於神。

一個安息日在教會用過餐以後,有位老信徒流淚感嘆著信徒的冷漠及缺乏熱心。她的話聽在心中很是難過,但是實在無力去承受她所發出的嘆息,自己心中想著:若是能,又何不。

這位信徒正苦於她從小信主的孩子為何掙扎於世界與信仰間,當然其中最主要的理由似乎是教會的人文讓她的孩子一蹶不振,導致久久逃避教會的一切。明明知道她常因此流淚禱告,但是受傷的不是我,任憑一切安慰與鼓勵的言語,也無法撫平他們的傷口,我只能選擇靜聽、點頭,像個無力的孩子低頭而去。

下午聚會介紹某某慕道者時,驚覺那位正是她兒子的朋友,沒想到她的孩子來了,還帶了慕道者。方才的難過,頓時化為感謝主。

會後巧遇那位慕道者,不知從哪裡來的力量,似乎又回到初信主時的熱心,迎上前去招呼,主動向他分享神所參與的生命的美好。他也感動地回應表示期待再來。

這次的陪談,是完全沒有事先計畫的,只因先前那位母親為兒子的信仰嘆息,讓我好不心酸,就在想藉此安慰這位母親的心與願為主付出的情感交織下,悄悄地感受到神賜力量成全了這事。

陪談中,先是表示歡迎,而後介紹我們的大家長──神,最後聆聽慕道者的感受,然後再次表示歡迎下次再來。

真的,我已經很久沒有這股熱情去面對陌生的慕道者。今日的表現,感謝主暗中澆灌喜樂的靈,在見證中經驗神感動慕道者期待下次再來的心。

在我介紹神是一位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時,想像這位慕道者對神的認知是從無到有,我搬出平日兒子成長中一點一滴認識神的路徑,分享兒子的信仰歷程。自從兒子聽到有神這位生命的主宰者之後,就常問我為何他見不著我口中的神,也因此神讓我從記錄兒子探索神所提的問題中,找出介紹神的方法。

我分享著:當我告訴兒子神是無所不在的神時,3歲的他深怕一個不小心碰撞到神,傷了祂……;慕道者便從3歲孩子看神的天真態度,進而思考神的無所不在,就更願意探索自我與神之間的隔膜。

我繼續說:待兒子稍長,把玩彈珠時,又問我神在哪裡?我告訴他,就像你手中握著彈珠,神握著宇宙。所以神不但是無所不在,更是無所不知。這時慕道者更是走入童話般進入神的殿,頓時打開一扇未曾打開的心房,接納神。

隨著進入神的殿,我們更清楚知道用自己的有限是無法完全認識無限的神,只有用禱告去體驗神在作息中的回應,並因此漸漸認識神和祂的智慧,應證祂的無所不能。

當然以上神的三種特色,已經夠讓一位慕道者花些時間體驗。在他表示想進一步了解時,也就是介紹守安息日的機會;那不是一種轄制,而是有神美好的意思。

談到安息日,神創造的身分自然顯明。因神是創造者,故知道人當如何歸回平靜得享平安;也藉此簡介信徒來聚會時,除了跟其他人互動外,更是來敬拜神,與神作心靈的溝通。當然因目的不同造成與世上的一般社交不一樣。

如果信徒不是很熱情的寒喧,並不表示不歡迎,而是他們或許心靈上有更多有關生命的事要和主耶穌溝通。如果想和他們分享有關神與生命的事,他們仍會樂意停下自己的思慮與之分享(這是陌生的慕道者或許會經驗的教會文化,在此必須聲明)。

那位慕道者臨走前,頻頻表示渴望再聽到這稀奇的生命道理,我也深深表示期待他和他的朋友常常一起來教會分享神賜生命的恩典……。

陪談,大多數如上個案。陪著陌生的人,談論他或許陌生的神。所以陪談的人必須出自願意的心,及交託神的精神,讓對方沒有社交的壓迫感。且談論中,因是談及生命,必須相信必有賜生命的神的帶領,如此,才能化解陌生所帶來的尷尬,進而締造切身非凡的契機,讓彼此深深沉澱在神同在的生命裡,達成陪談的任務。

這項能幫助他人認識宇宙萬物的主宰,又能體會在主裡真好的陪談事工,下次有新朋友來到時,不訪主動前去招呼,你會發現收穫最多的,其實就是自己唷!






文章標籤:  #小雅  #367期  #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