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溝通的藝術

撰文/陳日頌 |聖靈月刊377期-2009.02|主題/溫良的舌(下)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一.前言

「你這個人真難溝通!」很多人常埋怨的說。其實說這話的人可能不知道,其實他更難溝通,只是他自己不承認罷了。溝通就是人們相互之間傳遞、交流各種觀念、思想、情感,以建立和鞏固人際關係的過程;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社會現象之一。

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因為我們隨時都在和別人「溝通」,可是從另一方面看,溝通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常讓人在其過程中倍感辛苦。溝通失敗甚至造成雙方反目成仇,或使其中的一方走上絕路,因此要達成一個成功的溝通,必須將溝通看成一種藝術,並且不斷的加以學習。



 
二.溝通的先決條件

很多做兒女的會埋怨的對人說:「我爸媽很難溝通。」可是他們的父母可能也會無奈的抱怨:「我跟兒女之間很難溝通。」其實小孩的意思是「我爸媽不會接納我的意見,不會聽我說話」;而父母的意思是「我的兒女不聽我的話,常違抗我的命令」。因為親子雙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場,期待對方聽我的,照我的意思去做。

若是對方沒有符合我的期待,就是叫做「很難溝通」。因此,良好的溝通絕對不是單向的「你聽我說」、「你知道嗎?」而已,它必須在互動中雙方都有「說話」的機會,雙方都願意傾聽對方的心聲,然後尋求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因此溝通之前要有幾項先決條件:

1.了解對方的需要:在溝通之前時常自己先預設立場:「反正他就是要這樣」、「反正他就是要那樣」,可是很多案例到了事後卻發現原來自己預先的觀念錯誤。

可能對方只是想要出去買個文具,我們卻認為他一定是要出去跟人約會。像這樣,從一開始的心態就偏差,如何能做好溝通的工作?因為我們不是神,無法透視對方的心意,自然需要多花一點工夫去了解對方的需要,才能做好溝通的工作。


2.體會對方的感受:一個曾經牙痛過的牙醫師,他在面對一個正在牙痛的患者就比較懂得溫柔的去安撫患者、緩衝患者緊張疼痛的感覺。

可是沒有牙痛經驗的牙醫師可能會認為「堅硬的牙齒又不是柔軟的肌肉」,應該不至於痛到哪裡,他可能會有「叫什麼叫?一下子就過去了!」的心態,患者的哀叫只被認為「抗壓性太差」,所以永遠無法給予對方「真正的撫慰」。


3.誠心願意解決「溝通滯礙」的問題:有的父母在與子女溝通困難或心情煩躁時,就氣急敗壞的過去「賞給」兩個耳光,此時子女可能嚇呆了,也可能氣壞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父母還以為「終於把問題解決了」,得意的向人炫耀他是多麼善心溝通;有的父母明知問題並未解決,可是因為心煩氣急,反正先強勢壓制對方再說,最後是問題更多、障礙更大,像這樣都無法順利的進行溝通的工作,因此,要做好溝通非得誠心不可。


4.有時我也會是「不對」:溝通最大的死結就是:「不對的一定是你,我永遠是對的」。先入為主以及自我心態很強的觀念,常會讓整個溝通陷入無解,因為大家都把結局按照自己的立場及思維綁住了。「按照自己的主張」、「聽我的就對了!」殊不知錯的就是自己。

如果硬要把錯誤的結果讓對方承擔,他們是絕對不會接受的。現代自主的呼聲那麼強烈的青少年,父母長者在與他們溝通前,有時真需要冷靜的檢討自己,就如同電視廣告的那句台詞:「要刮別人的鬍子之前,先刮刮自己的」,否則就算子女屈服於長者的「權威」,根本也是一個失敗的溝通。



 
三.溝通時的態度

當窒礙產生時,不少人只一味的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於是急著提出自以為是的「唯一」的解決方法,當然,那個滯礙永遠存在。真正的溝通要都能尊重對方,因此溝通的兩方除了體會對方的感受之外,要使問題能順利解決,進行溝通的時候在態度上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傾聽:很多父母親常常一邊做事一邊聽兒女說話,不管是否聽進去了,這都是很沒禮貌、很不尊重對方的表現,對方的感受是:你根本不在意這件事。更糟的是因為「分心的聽」,很可能無法知道對方的需要,因此停下工作來傾聽是不可少的。


2.觀察:在對方敘述時除了「聽」之外還要注意對方頭、手、眼神等的肢體動作。從一個人的「肢體語言」我們可以知道他隱藏在腦意識的需求,以及想要表達的意念。很多人在與人交談時似乎忘了對方的存在,儘管自己說得頭頭是道、口沫橫飛,可是對對方不耐煩、不高興的表情完全沒觀察到,那麼,失敗的結果是「可預期」的。


3.同理心:溝通的過程中對方的理念及作風我們不一定認同,可是設身處地的去同理對方的看法卻是必要的。比方孩子說:「我就是因為缺錢用,所以才會去拿爸爸抽屜的錢,……。」沒等孩子把「……」表達完,爸爸馬上一頓責備和教訓。

沒錯,孩子的行為絕對是錯的,可是我們還是必要聽聽他對「因為缺錢用就去拿爸爸的錢」的辯解,一方面表示尊重,另一方面可在同理中找出最能為對方認同的觀點讓他接受。



 
四.溝通的技巧

1.專注的態度與平靜的心情:父母在溝通時的態度與情緒對取得對方接受的比例影響很大。兒女就算犯了多大的過失或是與我們有多大的歧見,基本上他們還是希望有人平心靜氣的聽他們的看法,因此父母必須有關心的態度和穩定的情緒。


2.在言語和肢體語言上給予適當的回饋:孩子表達他們的看法時,輔導者除了積極專注的聽他說以外,在適當機會需要表達出聽到的訊息,一方面讓對方知道你聽懂他的意思,另一方面可以藉此給他們一個澄清的機會,確認你沒有誤解他的意思。


3.具體說出自己見到的行為,並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從傾聽和觀察中了解對方的狀況,經過同理、分析、判斷後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並注意對方的情緒和反應。同時在整個表達過程中避免有責備、訓誡、發怒等情緒化的行為。


4.掌握適當的時間做出適當的回應:配合肢體語言,在對方敘述或停頓時做出認同、關懷、安慰、澄清的動作,讓子女體會我們的愛心。同時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拍手、點頭、摸頭及讚美等反應。必要時讓子女有再度申訴或表達看法的機會。


5.對事不對人,不揭舊瘡疤:父母輔導子女的大忌就是長篇大論、秋後算帳、以偏蓋全,以及相互比較。子女就是在目前有些理念與我們有落差,才要跟我們溝通,如果在溝通中提到一些與目前不相干的事,或喋喋不休的嘮叨,不但很難收到溝通的目的,可能造成更多的反效果。


6.引用《聖經》的章節敘述過去自己的見證:因為在溝通過程中,子女可能情緒較為激動,一時無法將神的話聽進去,我們可用本身在《聖經》道理的體驗上,讓對方在較沒「壓力」的情況下敘述給對方聽,並且期望在神帶領之下達成溝通的目的。



 
五.幾個相關的配套措施

1.父母親在平時要多給予關懷的愛心:時下許多子女不肯接受父母的指導,有些是平時對子女太苛求或太溺愛,以致子女喪失判斷是非的正確標準,或是平時不夠關心子女,讓子女對父母產生敵對的心態,一旦彼此需要溝通時已找不到適當的溝通平臺了。如果平時能多給予關懷的愛心,孩子就比較能把父母的話聽進去。


2.父母親的賞罰要合乎道理:溝通的雙方如果不能互信,永遠找不到共同滿意的焦點。父母平時處理事情,尤其是與孩子有關的事,一定要公正、客觀,讓孩子心服口服,才能站穩自己的立場來做溝通的工作。


3.平時善於適時讚美子女的優點:溝通的雙方最怕對方與自己站在敵對的立場。父母平時能欣賞子女的優點,就會感覺需要「溝通」的必要好像減少了。同時因為經常讚美子女,子女能夠領會到父母的「真愛」,在與父母有歧見時,比較能承認自己的過失,就算父母親有誤會或偏見,也比較能體會父母的軟弱而降低對立的姿態。


4.輔導者要以身作則:溝通雙方面對面,彼此給對方的觀感非常重要,如果平時言行不一致或行為不檢,面對子女晚輩時實在難以啟齒。就算毫不自知的勉勵「受輔者」,其結果頂多會被嗤之以鼻而已。



 
六.結論

一個無法溝通的人,就如同植物人一般,跟他說話只能喃喃自語,得不到任何回應。而懂得溝通、很好溝通的人,大都具有高度的智慧,也因此在他的人際關係甚至他的事業,都能有傑出的表現。想改善家庭氣氛,想讓自己的人生更活躍,「溝通的藝術」絕對是個需要學習的功課。






文章標籤:  #陳日頌   #377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