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特區


&

搜尋&分類

憶「巴憶」

撰文/念傳 |聖靈月刊379期-2009.04|主題/天使與魔鬼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你說,喪禮那天你擔心自己會情緒失控。

我說,順其自然就好。

來到這個美麗的部落已是第四個年頭,認識「巴憶」註也進入第四年。剛來的那年,人生地不熟,在這個深山部落想求得每頓飯糊口,唯有自己近庖廚;「巴憶」似乎算準每次你會到部落的日期,只要接近用餐時間,教會電話總是準時響起。

然而,「巴憶」家住對面山頭,下到溪底、再往上爬到半山腰,開車過去也得要二十分鐘以上的車程,那裡就只他們一戶人家,遇到雨天,沒有四輪傳動的車子,還常半路打滑;但是,一頓飯並不叫你覺得舟車勞頓,反倒為他們這對老人家的盛情所感動。那段日子,老人家的體貼,讓你窩心得忘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

「巴憶」後來生病了,肝癌末期。或許彼此已建立了那份濃濃的屬靈親情,每次從醫院探望回來,你總為她日漸敗壞的身軀擔憂,雖然你清楚明白這是人生的必經路程,還是捨不得她的離去。

你說,在這個深山部落,每位老人家的離世,都會令你不捨。也是吧!年輕的你,在他們眼中像是看待自己的孩子、孫子一般疼愛,或許兒孫都外出工作、求學,少了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你成了他們另一個可以疼惜的對象。

喪禮那天,你負責「禱告」的工作,在結束的悟性禱告上,你情不自禁地哽咽落淚,你說,你覺得好像在送自己的奶奶最後一程。三歲的女兒,吵著要看看棺材裡的老人家,你抱著她順著人群瞻仰最後的遺容,女兒天真地問:「『巴憶』怎麼了?」

你回她:「『巴憶』去天國、去主耶穌那裡了!」女兒說:「那我要去天國找『巴憶』。」單純的小子,讓你又是一陣鼻酸。

老人家的離開,給你帶來了些許衝擊;小小的會堂裡,那個第一排的固定座位上,少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空在那裡的位置,只留下無盡的懷念與相思。

「當毛蟲羽化成蝴蝶後,牠的生命並不是因此結束,而是蛻變成另一個更美的生物;基督徒的死亡,也是如此,是歸回到天父的懷抱那裡去。」你安慰著家屬,也勉勵著自己。

那天下雨過後,天空出現了漂亮的彩虹,從對面山頭劃向天際;望著神與世人立永約的虹,你似乎得到了來自天上的安慰。

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祂的工一樣(來四10)。

註:「巴憶」為鄒族原住民話,「老奶奶」的意思。






文章標籤:  #念傳   #379期  #藝文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