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過來人的感言

撰文/圭魚|聖靈月刊385期-2009.10|主題/我的肋骨在哪裡?(上)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一.信仰對精神官能症患者的幫助:我堅信神最後一定會釋放我

醫師診斷我是躁鬱症。我領有重大疾病卡,曾有多次自殺的意念,其中一次幾乎付諸行動,蒙主憐憫及時救回。信仰正是支持我走出躁鬱症的關鍵所在,沒有信仰,我可能要在精神病院度過餘生,也有可能已自殺身亡。

這要感謝主耶穌在我開始慕道期間給我的特別體驗,那時因為對道理不甚了解,誤吃了拜偶像的物而發生車禍。在那次車禍中,魔鬼因我來教會慕道而不甘休,於是奮力一擊,欲置我於死地而要嚇阻我,但我靠著禱告把魔鬼趕走。

又由於復原的速度比醫生的預期快三倍以上,這次的意外體驗為我扎下信仰美好的根基,以至於在往後八、九年的反覆發病中,我不但沒有絲毫抱怨,而且我更堅信:神最後一定會釋放我,這種信心是來自於神的,真是感謝神,要不然我真不知道如何撐過這八、九年。憂鬱症真是一種極度痛苦又可怕的疾病,如果生病可以選擇的話,我勸大家靠主耶穌的恩典避開它罷!
 
  
 
 
二.家屬尋求專業醫療並學習幫助患者

在許多案例中,憂鬱症病患的家屬都是在很錯愕、對憂鬱症又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知道自己所愛的親人罹患了憂鬱症。那時家裡往往都已經搞得一團亂,甚至家屬與病患之間的關係也被搞得緊張兮兮、互相對立,歸咎原因都是緣於對憂鬱症的不認識與缺乏了解。

因為憂鬱症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看醫生、服藥、細心的追蹤治療,及家屬溫柔耐心的陪伴,與病患肩並肩一起戰勝病魔,這樣治療的效果會比較理想。而憂鬱症病患在角色上只能被動配合,主導權還是要落在家屬身上,這種情況在發現罹病的早期最為明顯。

因此病患的家屬應儘可能的學習,踴躍參加有關精神疾病的座談,多閱讀有關的刊物與書籍、多聽聽專題演講、參與並多聽聽醫院所舉辦的團體治療,這樣你才會了解如何與憂鬱症病患相處,進一步知道如何協助他早日脫離憂鬱的困境。

我很幸運,因我有一位賢內助幫助我,在她細心與溫柔的照顧下,我在家裡得以專心的養病,她就是很有耐心的扮演垃圾桶的角色,天天讓我盡情的倒垃圾而沒有絲毫怨言,說穿了就是無條件做我的依靠,讓我的心不至於更浮躁、有不安全感,這對我的病情是大有幫助的。

另外,她也買了許多有關憂鬱症或躁鬱症方面的書籍閱讀,因此她除了知道如何與我相處外,也知道如何更有效的協助我度過難關。她更細心到和醫生聯合起來監控我的一舉一動,一發現我有異常舉動、言行,馬上就向醫生報告,這也是我雖走過憂鬱症的死蔭幽谷,而能安然脫身的原因之一,我感謝主耶穌,也感謝她愛心的付出。
 
 
 
 
三.應當把握治療的黃金期:治療先機

主耶穌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太九12),信心大的生病不用看醫生,這種信心是聖靈給的特殊恩賜,況且醫生也是神所悅納的救人職分,也是神手中的器皿,為要完成祂的旨意,我們千萬不要糊里糊塗就被魔鬼迷惑,認為看醫生是信心不好而中了魔鬼的詭計,以致延誤治療先機,那可就要白白受苦了(自找苦吃)。

在教會裡這種信徒也是有的,我就認識一位很愛主、信心又好又熱心事奉的弟兄跟我分享,說他有一次牙齒痛得要命,他連續禱告了好幾天都沒改善,後來實在忍受不了,趕快跑去看牙醫,才發現原來是蛀牙所引起。我對他說:這麼簡單的事你就不要麻煩主耶穌了,要主耶穌幫忙就找大一點的事嘛!何必白白痛了三、四天,他竟然說有道理。

我在患病期間,因為已連續吃了好幾年的藥(包括安眠藥、抗憂鬱等藥物),也曾異想天開想向神證明,我的信心已經好到可以靠禱告,不用服藥就能入睡,因此在未經醫生允許下,就自作主張擅自停藥(安眠藥),前後共有三次之多,最後都是越弄越糟,導致病情更惡化,結果,還不都是乖乖的把藥從垃圾桶裡撿起來吃,吃完之後才能睡得著。

其實,神是可以在瞬間讓一個人的病得痊癒的,單就憑祂一句話事情就可成就,但祂不這樣作,除了人的信心不足外,更多時候祂要藉著人身上的病痛,完成祂更多美好的旨意;要讓我們更加認識祂、了解祂,或藉由病痛煉淨我們諸多的缺點、看清楚人的軟弱渺小,並全心的依靠祂。

許多時候這也是神要我們學習順服的功課,等我們學會了這一切的功課,並覺得吃藥與不吃藥都無所謂,都能心生感謝時,這時因主的旨意已成就,主耶穌就自然的會讓你不用再吃藥,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有病還是先去看醫生吧!尤其像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官能症疾病,如果一再拖延而錯過診治的黃金期,那是會很麻煩,而且是很危險的。
 
 
 
 
四.在榮總當志工的心態與感言

罹患躁鬱症當中,在按時看醫生、服藥的情況下,雖然病情得以穩定控制而且可以工作,惟精神狀況一直都不好,人也快樂不起來。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我參加了教會訪問組的事工,很感謝神,在長期連續的訪問過程中,藉由不斷付出愛心,關懷軟弱、病痛或遭逢變故的弟兄姊妹,身體狀況竟然在不知不覺中一天天好轉,而且改善的幅度好到令我大為吃驚,更讓我體會到「施比受更為有福」(徒二十35)的真理,於是我主動又投入福音組的聖工。

就這樣,我參與訪問組與福音組的事奉(新埔教會),前前後後共有十餘年的時間,不但作工很起勁,也覺得越來越喜樂、平安,身體狀況更是越來越好。為了跟更多人分享我與憂鬱症戰鬥的心路歷程並提供幫助,於是我爭取到石牌榮民總醫院擔任精神部「王大夫專線」志工的工作,奇妙的是,我是因在教會有訪問與關懷信徒十餘年經驗才被錄取的。

感謝主!筆者從事這樣的志工,只是想把從神所得的恩賜,盡本分把一杯涼水給任何有需要的人喝而已(太十42)。不知不覺中過了一年多了,奇妙的是,神竟然為我開闢了另一處傳福音的工作場所,在諮商的過程中,如遇到病狀較嚴重的,或是對教會有興趣,想進一步了解的求助者,我就會教他們如何禱告,或告訴他們到離住家最近的真耶穌教會聚會,甚至會徵詢求助者是否願意接受教會的人到府訪問等等,感謝主!這是意外的收穫,願榮耀歸給神!
 
 
 
 
五.付出愛的關懷

台北的「王大夫諮詢專線」提供心理諮詢。隸屬榮民總醫院精神部,早期只針對該院精神疾病(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等)患者與家屬。後來開放給一般社會大眾,諮商內容也擴及親子關係障礙、夫妻之間、青少年的社會調適等等。

× × × ×

「王大夫諮詢專線」輔導案例示範:

求助者:朱小姐(化名)/女性/未婚

年齡:四十多歲

職業:待業中

主訴症狀:中度憂鬱症

首次來電經過:

鈴──鈴──鈴──電話鈴響

答:王大夫專線你好,很高興為您服務。

問:請......請......請問是王大夫嗎?(音調有些猶豫、顫抖......)

答:是的!您請說。

問:可......可......不可以請教一個問題?然後請你告訴我,我是得了什麼病?

答:當然可以囉!只要妳願意提出問題,我一定會就我所知道的與妳分享。

問:那我告訴你以後,你絕對不......不能再告訴別人......?

答:小姐,請放心,有關妳的一切事情,我們一定會替妳保守祕密,絕對不會再告訴其他人,這也是王大夫專線所有志工的工作守則與倫理。況且我們是在電話線上交談沒有見面,所以我根本就不知道妳是誰,妳當然也不知道我是誰,我們的工作就是儘可能幫妳解決妳目前所面臨的困擾與問題,所以除非妳願意,妳都可以不必告訴我妳的私人資料,如姓名、年齡、工作、電話……。

問:昨天我考慮、掙扎了很久,才鼓起勇氣打給XX線,那個接電話的志工一點都不了解我,而且很兇,上午我再度鼓起勇氣打給XX協談專線,我覺得他們也一樣不了解我的痛苦……。下午還是考慮了很久,猶豫了很久很久才打這通電話給你,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對方開始哭泣、而且越哭越大聲)。

答:我可以理解妳現在的心情,要是我碰到像妳這樣的狀況,心中也一定有著滿腹的委屈、憤怒與痛苦……。現在妳能告訴我,我哪裡可以幫妳的忙嗎?請妳慢慢說沒關係!

問:王大夫,我睡不著已經有一段時間,整個人快要崩潰了。整天都情緒低落,不但很會鑽牛角尖而且都想著負面悲慘的事,沒有食慾也不想吃飯,不敢出去見人,也不敢跟別人交談。

現在連一個朋友也沒有,孤伶伶的一個人住,最近因癌症住院開刀又化療,而且我已經好幾餐沒吃飯了,沒有工作又快沒有錢(哭泣),我對未來根本不存任何希望,我真的很痛苦又好想自殺(哭泣)。

答:妳的痛苦我可以百分之百體會(同理心),因為我輔導的個案中有許多是跟妳一樣(爭取信任感)。

上面案例是去年底在王大夫專線所接個案片段,一般來說,接聽電話的志工是以這種角度切入,關心憂鬱症病患並與他們交談,提供給大家參酌。

要讓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接受你的愛心關懷,一定要先學會與對方角色互換。與患者交談、聽他們陳述痛苦的經歷時,一定要耐心的傾聽讓他講完(傾聽技巧),如果當面談話,眼神注視對方並頻頻微點頭(肢體語言技巧),之後要語氣堅決而溫柔的對他(她)說:「我完全能體會你的痛苦。」(即同理心、認同)。

這三個步驟都是關鍵,你做得越深入、病患對你的信賴感就越高(信任感)。千萬不要對他們說:「沒什麼啦!你不要胡思亂想!」、「幹嗎那麼想不開?」、「多禱告交託就好了」、「要靠主喜樂!」,這些對一般正常人或許有用的安慰話,對憂鬱症患者來說非但沒用,反而容易造成二度傷害,也會增加他們的內疚與罪惡感,使病情惡化,而且患者也會把你列為拒絕往來戶,不再跟你對話。

你要幫助他,一定要讓患者先接受你這個人(就是信任感),之後你所說的話患者才聽得進去,這時我們適時的建議他去看醫生吃藥,多出去郊外走走或多跟人互動聊聊天等等,他才比較聽得進去,如此才能達到關懷的目的。

依據我的經驗,憂鬱症患者在發病時最好不要只跟他說教,不反覆提醒他多禱告,因為憂鬱症發病時是極其煎熬痛苦的,那時患者的內心世界充滿的都是黑暗與恐懼,他們唯一感受到的就是痛苦與絕望,這時候拍拍他的肩膀、點點頭表示感同身受,不必多說任何話,常常效果反而會更好。






文章標籤:  #圭魚  #385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