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來稿


&

搜尋&分類

熟悉

撰文/zalmunna|聖靈月刊401期-2011.02|主題/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下)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你是否曾有這種體會,明明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卻又是如此的熟悉,好像曾經到過這裡,卻又不覺得自己有來過……。

在教會長大的過程中,常有著這樣的感覺,也許是會堂的模樣都蓋得很相似;也許是不論到哪裡,弟兄姊妹都很親切的打聲招呼;也許是當你走進會堂,放好了聖經,低頭默禱之後的熟悉;也許是當你跪下禱告的時刻,聆聽著聖靈給人的鼓舞時,你就會覺得,明明是不同地方的教會,彼此間卻是如此的相似。

每當我有機會站在講台上翻譯時,就會把手按在那歷經無數歲月的木製講台上,混合著些許刺鼻的樟腦味,以及一股淡淡的木頭香氣,手輕撫著木頭的紋路,思緒也彷彿跟著這座講台的歲月混在一起。

有時候會這樣想:「從有了這座講台到如今,同樣站在這個台上的工人,都隨著時間而替換,但不變的,是他們為主作工的那顆熱誠吧!這個講台見證了許多人為信仰的付出,如果過去的工人都能有如此福氣,也許將來有機會站上這個講台分享時,我相信靠著主裡的感動跟帶領,我也想將自己得到的體驗、得到的喜悅,分享給弟兄姊妹。」

有時候也會想,一個講道者他在教會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我自己覺得,就像小木偶皮諾丘的故事中,那個扮演良知的蟋蟀。講道者就像我們心中的良知,但我們卻鮮少聽得進去;許許多多的牽掛,使我們煩惱到無法去咀嚼,聽不見良知對我們的呼籲。

跟過去的人們不同,我們活著的現代,有著太多太多的資訊可以接收,也擁有著太多以前想像不到的物質生活,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使得我們被太多的資訊矇蔽,而看不出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使得我們在擁有這麼多一切的當下,自己很難學會要先放下什麼吧!

所以,每位上台講道扮演著良知角色──負責提醒的人,就背負著更多的責任,也許因為他的一次講道,改變了一個人的信仰,也或者因為一次的講道,使一個人從此不再來教會親近神。因此良知扮演著澆灌的角色,而神讓道理在聽的人身上萌芽、茁壯,讓人開始去尋找,不管是解答還是追求神的未來。

因為有這機會能夠在講台上翻譯,或是講台下的,所以會不知不覺在這當中,有了許多的想法跟體會,像是曾想過為什麼在會堂中不放十字架?一方面是為了避免聖物崇拜,不把十字架當成神,或是換個角度來看,不需要放十字架的原因,就是我們已經將之背起來了。當我們願意轉移腳步來到會堂;當我們願意選擇站在台上去分享自己的信仰體驗時,我們都是在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到神的殿中,向主耶穌表明,自己心中坦然的一切。

也許過去曾有失落,或是放下自己十字架的時候,所以也是會擔心,如果自己的信仰變成了一種慣性的死板,失去了熱誠,對教會一切開始感到陌生時,又該如何?

一段時間的離開主,或是許久未參予聖工,在重新回到神懷抱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的掙扎,但更多的,是令人窒息的陌生跟沉默,就像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跟巴力先知對決時,聖經記載:「眾民一言不答。」(王上十八21)。眾民的反應是如此的讓人感到陌生以致於害怕,以色列民在沒看到神的大能之前,選擇一言不答,留下同是以色列人的以利亞去承擔這一切,眾民只是冷漠以對。就好像我們在遇到困難時,在還沒看見神的大能之前,神好像一位陌生的神,等到親眼看見了,才願意相信並且大喊說:「耶和華是神!」或許神願意寬容我們這樣的遲鈍跟陌生,但總是有種太遲了的感覺。

當信仰對你來說開始變得陌生時,這真是一件令人懼怕的事。

所以,我們才需要重新找回失去的那種感覺。

「當我來到會堂裡,我要輕輕慢慢走。」從小聽到大的一句話,隨著自己漸漸長大,也越有著不同的感受,就算來到了一間從未去過的會堂,或是已經很久沒有去教會時,即便帶著陌生的感覺,隨著自己走入會堂中,你輕輕的放緩了腳步,漸漸就會感受到,有如走入紅毯般的喜悅,緩緩湧入心中,因為心中不斷想著:「主啊,我想重回祢的懷抱、祢的愛中。」

因為你回到了你熟悉的地方,那裡就像家一樣,讓人溫暖,也讓人熟悉。






文章標籤:  #zalmunna  #401期  #自由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