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論壇


&

搜尋&分類

​英雄何竟仆倒?!(上)──哀吟「弓歌」深思掃羅為王生平的五場戰役

撰文/羅慈意|聖靈月刊412期-2012.01|主題/成敗一念間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這是原本記載在《雅煞珥》書上〈弓歌〉的結語。是合神心意者大衛面對著掃羅死訊所作的哀歌,並教導所有屬於大衛的猶大人,哀吟這首弓歌(參:撒下一1-27)。弓歌結語平行疊句中雙重的「何竟」,吶喊出心中深處大惑不解之哀慟。這是在意料之外、摧心肝之下的撕聲呼嘯:事情的結局,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掃羅為王生平的五場戰役

士師時代末期的以色列百姓,對外,面臨著四周強悍肆虐的敵人;對內,看到年紀老邁的帶領者撒母耳,立了他那兩個不肖兒子為繼承者,因而極力要求先知撒母耳為他們立王。真神也為祂百姓以色列民揀選了第一位國王掃羅。當百姓對著這位新出爐的國王大聲歡呼:「願王萬歲」之後(撒上十24),展開了掃羅為王平生中首次全勝的基列雅比戰役(撒上十一)。最後,他竟身首離異於生平最後一次的基利波山戰役(撒上三十一)。

掃羅的出現,的確給以色列選民帶來一個決定性的轉機。在政治上,自從約書亞離世之後,陷溺於散亂無序的十二支派,因著他,進入了統一的王國時期。在軍事上,「掃羅執掌以色列的國權,常常攻擊他四圍的一切仇敵……。他無論往何處去,都打敗仇敵。」(撒上十四47-48)。因著他,四圍仇敵已不能再像士師時代,對以色列人予取予求、轄制剝削。

在經濟上,外邦肆虐而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的社會。因著他,四境平靜安樂,而使以色列的女子們能夠「穿朱紅色的美衣,衣服有黃金的妝飾」(撒下一24)。在宗教上,掃羅遵照律法書上所記載神的命令(參:利十九31,二十6、27;申十八11),「從國中剪除交鬼的和行巫術的。」(撒上二十八3、9)。因此,在士師近四百年的明暗交替閃爍時期之後,這為被神所膏、眾人中選出的首位以色列王掃羅,真配得被稱為神手中的一盞明燈,照亮那個「各人任意而行」的無序世代。

被神膏立的以色列王掃羅,在他為王的生平中,經歷了五場戰役,這都詳細記載在聖經的《撒母耳記》中。按聖經記載的先後次序,這五場戰役分別是:與亞捫人之戰(撒上十一),與非利士人之戰(撒上十三、十四),與亞瑪力人之戰(撒上十五),與非利士人之戰(撒上十七),以及最後與非利士人之戰(撒上三十一)。

若從聖經敘述文體的觀點來查考,我們顯然得悉,這五場戰役的記載呈現出一系列對稱性的排列,亦即A–B–C–B–A的排列,這也就是說,以「C」所代表的第三場戰役為中心主軸,展現出以「A–A」以及「B–B」兩對內涵反義對稱的戰役。

明顯地,第一場戰役與第五場戰役互相對稱,第二場戰役與第四場戰役互相對稱,而居中的第三場戰役是掃羅一生為王成功與失敗的總樞紐,也是一座分水嶺,它不只是指出先知撒母耳與神藉由他手所立國王掃羅關係的斷裂,更是宣告了神與祂所揀選器皿掃羅關係的終結。

聖經對掃羅為王生平的記述,除了他在真神雙重印證之下被膏立為王的事蹟,以及他一而再地猛追窮打大衛的歷程之外,這五場戰役可以說是概括了他生平王者的記事,並且也揭示了掃羅被立為王的原因,以及他何竟身敗名裂的根源。



第一場戰役:與亞捫人之戰

亞捫人是那漸漸脫離應許地的羅得與他小女兒在亂倫中所生之後代(創十九38)。慈愛的真神也是多次多方地恩待亞捫人:賜給他們作為產業的地,除滅巨人族讓他們安居,並且也嚴禁出埃及的以色列選民去擾害他們(參:申二19-21、37,三16;書十二12,十三10、25)。但是,他們罔顧真神的恩惠大愛,更不念與以色列民的兄弟情誼。

在曠野路上,不但沒有拿食物與水相迎,反倒以貴人重金雇用那為利狂奔的先知巴蘭,前來咒詛神的以色列百姓。所以,亞捫人成為永遠被拒之於恩典門外的民族,他們「不可入耶和華的會,他們的子孫,雖過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華的會。」(申二十三3-5

自從以色列選民進入迦南地之後,在宗教上,亞捫人所事奉的偶像,不斷地吸引選民悖逆神(士十6);在軍事上,亞捫人的侵擾,也持續地傷害選民的正常生存(參:士三13,十7-18,十一1-40)。現在,凶狠狡黠如其名字意涵「蛇」的亞捫王「拿轄」(Nachash,Serpent)興兵進逼河東基列雅比的選民。雅比人長久以來屈服於亞捫人的淫威之下,二話不說,就答應要服事亞捫人的國王,只請求立個保障有隸屬關係的約。

然而,從亞捫王拿轄所得到的回應竟然是:「你們若由我剜出你們各人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眾人,我就與你們立約。」(撒上十一2),消息傳來,在無奈、無能與氣憤之下,凡是聽到這信息的百姓,「就都放聲而哭」(撒上十一4),在一片無助的哭聲中,以色列新出爐的國王掃羅,正從田間趕牛回來。

當他得知事態之後,因著他與神的關係有異於常人的經歷:神曾賜給他一個新心,神的靈也曾大大感動他,他也曾在先知中受感說話(撒上十9-10)。此時掃羅再度被神的靈大大感動,甚至是發出屬神的義怒(撒上十一6)。

掃羅立即發揮了最高領導統御的藝術稟賦:原本膽怯如鼠的百姓,現在如同一人地都站了出來(撒上十一7);原本如一片散沙的十二支派,現在能集合於比色成立軍伍(撒上十一8),奮起抗敵;慣受欺凌、久久已經喪失信心的選民,現在又能夠因拯救的應許恩言而得到歡喜(撒上十一9)。在「多點突破」與「拂曉攻擊」的成功戰略下,擊殺悍敵「直到太陽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沒有二人同在一處的」(撒上十一11)。在這場戰役中,真可以說是,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大獲全勝。

當掃羅靠著神的帶領打完漂亮的第一場戰役,百姓要求先知撒母耳處死那些先前肆意藐視與諷刺新王掃羅的匪徒們,掃羅不但沒有挾帶得勝之威,報前時之辱,而且還以感恩之心,說出了屬靈的恩言:「今日耶和華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殺人」(撒上十一13)。接著是,先知與百姓來到吉甲,在神面前膏立掃羅為王,又在神面前獻上眾皆歡樂的平安祭(撒上十一14-15)。最後,聖經以「掃羅和以色列眾人大大歡喜」(撒上十一15)作評語,為第一場戰役畫下了完美的句號。掃羅懷著如此謙卑容忍的靈性以及智勇雙全的悟性出來事奉神,不愧為真神首選之神國器皿。



第五場戰役:與非利士人之戰

在歷史時空中,真神選民與四境異族的接觸,就其時間上的久遠與次數上的頻繁而言,再也沒有可與非利士人相比的了。從信仰始祖亞伯拉罕開始,一直到選民被擄巴比倫為止,在聖經記事中,他們處處會遇到非利士人。雖然亞伯拉罕與他們立了誓約(創二十一22-34),但是,他們還是一再地欺凌謙和順服的以撒(創二十六12-33)。

以色列百姓出埃及之後,埃及與迦南之間的捷徑迦薩走廊,因著凶狠好戰非利士人的盤踞,所以神不帶領他們走非利士地的近路(出十三17)。等到他們進入迦南地之後,竟也無法除滅非利士人(書十三2-3)。在士師時代裡,欺壓選民的罪魁禍首,應就屬非利士人莫屬了(士三3、31,十6-11)。曠世大力士參孫,雖然打擊了非利士人,但是,自己也葬身其中(士十三-十六)。

當以利為祭司的士師末期,非利士人竟然把被視為至聖的約櫃擄掠了,帶來了「以迦博」的絕代哀慟(撒上四),同時卻留下了兩隻運約櫃母牛的淒美故事(撒上五、六)。撒母耳當士師的年間,神的手攻擊非利士人,因此,他們所奪取以色列人的城邑,從以革倫直到迦特,都歸以色列人了。屬這些城的四境,以色列人也從非利士人手下收回(撒上七3-14)。雖然如此,非利士人還是常來攻擊以色列人(撒上十二9)。

真神膏立掃羅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他把祂的民從非利士人的蹂躪中拯救出來,正如神事先所指示先知撒母耳的:「明日這時候,我必使一個人從便雅憫地到你這裡來,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他必救我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因我民的哀聲上達於我,我就眷顧他們。」(撒上九16)。在正常情況下的掃羅,不但熟識自己的使命,並且也能躬身執行,就如經上所記:「掃羅平生常與非利士人大大爭戰。掃羅遇見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撒上十四52

現在,真神選民的首要敵人非利士人又聯合聚集攻擊以色列人(撒上二十八1、4-5),他們聯合眾軍來到書念安營;掃羅也聚集以色列眾人在基利波安營(撒上二十八4),兩軍對峙,戰情如上弦的強弓,緊緊繃著。掃羅雖然是一位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曾經依靠真神的大能,一路勝利。但是,現在的情境卻大大不同了。那持住國祚的先知撒母耳已經死了(撒二十八3),他自己也被神棄絕了。

這次的戰役竟然是以「掃羅看見非利士的軍旅就懼怕,心中發顫」為起始點(撒上二十八5)。在被逼到狗急跳牆的情況下,他竟然走上了致命的道路:找交鬼的婦人來指示他應當怎樣行(撒上二十八15)。因此,被招上來的假撒母耳,竟把他嚇得猛然仆倒、挺身在地(撒上二十八20)。

最後,拖著破船似的身軀,走向人生的終點,在基利波山戰場上,看著自己的三個兒子被殺,自己中箭負重傷、身伏刀上,作了最後的自我了斷。「這樣,掃羅死了。因為他干犯耶和華,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又因他求問交鬼的婦人」(代上十13)。身為真神選民國度中的第一位受膏國王,竟如此這般地結束了生命!(撒上三十一),不禁讓我們也哀吟起那有情有義者大衛所作、記載在《雅煞珥書》上的〈弓歌〉(撒下一17-27)。



第一場戰役與第五場戰役的反義平行

現在我們將第一場戰役與第五場戰役作個比較:這兩場戰役的主角都是掃羅,從外表的樣子看來,是同一個掃羅,但是,內在的靈性與悟性卻是完全不同的掃羅。在第一場戰役時的掃羅,當他聽到敵人來犯時,神的靈大大地感動他,他得力量,他能鼓舞;以色列民因此萬眾一心、起而抗敵。

在智勇兼備的新王掃羅帶領下,一仗打了下來,讓敵人逃散得「沒有兩人同在一處的」。在第五場戰役的掃羅,面對著悍敵,竟然懼怕得心中發顫。求問神,神不回答,轉而求問交鬼的婦人。人人自危、軍心渙散,一仗下來,敵人將以色列軍民殺散,掃羅的三個兒子也同時陣亡,最後,掃羅只剩下一個隨從兵在旁,自殺於追兵之前。就戰役本身而言,聖經只描寫了這兩場戰役進行的過程,沒有敘述掃羅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第一場戰役與第五場戰役的內涵蔚然成為反義相對的平行,造成鮮明的對比:一個是掃羅的全勝而被立為王,一個是掃羅的全敗而身敗名裂。一個揭開了掃羅的成功開始,一個是宣告了掃羅的失敗結局。第一場戰役之前的掃羅,是以高人一頭翩翩勇士為開始,第五場戰役結束了,竟然以被割下頭來為終末(撒上三十一9)。

從整體國度的觀點來看,第一場戰役之後,先知與百姓來到吉甲,在神面前立掃羅為王,又在神面前獻平安祭(撒上十一14-15)。最後,以「掃羅和以色列眾人大大歡喜」(撒上十一15),為第一場戰役畫下了完美的句號。第五場戰役之後,又出現了類似士師時代的悽悽:「住平原那邊並約但河西的以色列人,見以色列軍兵逃跑,掃羅和他兒子都死了,也就棄城逃跑。非利士人便來住在其中」(撒上三十一7;參:士六1-6)。



第二場戰役:與非利士人之戰

掃羅登基時年四十歲,當他在位第二年的時候(撒上十三1),特地揀選了三千人為精兵。真神選民的首號敵人非利士人聚集,要與以色列人爭戰。他們有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撒上十三5)。面對敵人壓倒性的兵力,在吉甲等候撒母耳先知的掃羅,一方面看見百姓因敵人產生極大恐慌:「以色列百姓見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叢林、石穴、隱密處,和坑中。有些希伯來人過了約但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撒上十三6-7),還存留在他身旁跟隨的人也都「戰戰兢兢地跟隨他。」(撒上十三7),二方面看見先知尚未如約定的時間到達。

一時之間,掃羅陷入前不見先知、後不見百姓的孤獨險惡處境之中。此時,因為他缺乏全然依靠神的信心,所以他無法等候神的弱點立即暴露無遺(撒上十8,十三1-14)。雖然他心知肚明,得等待先知到來,並且他更熟悉,獻祭是祭司的職任,但是,他竟然越俎代庖地扮起祭司的角色:「勉強獻上燔祭」(撒上十三12)。掃羅的越位行為表明出他不但對先知撒母耳不信任,更是對神不具信心。

之後,雖然他運用人意的小聰明:百姓離開散去、先知的爽約遲到、強敵進逼,以及恐怕沒有禱告神等等為藉口。但是,在神的眼中,他的所作所為畢竟是件「糊塗事」,沒有遵守神所吩咐的命令(撒上十三13)。不久之前,他曾被神的靈大大感動,大敗亞捫人,救了住在基比亞中神的百姓。剛剛發生靠神勝敵的親身體驗,怎麼會忘得那麼快呢(撒上十一)?!不能等候神的結果是,「直到永遠」的王位應許,現在變成了「必不長久」的王位警訊(撒上十三13-14)。

神的先知撒母耳離開了。掃羅再度數點跟隨他的人,與敵人相較之下原本就少得可憐的三千人,現在只剩下約六百人(撒上十三15)。兩軍相較,以色列陣營中戰鬥人員少得讓人緊緊地捏一把冷汗。

非利士人不但在戰鬥人數上擁有絕對性的優勢,他們也完全壟斷了武器的製造技術。爭戰最有利的刀槍武器,應該都是用鐵所製造的,但是,「那時,以色列全地沒有一個鐵匠」;非利士人也不把製造的技術傳給以色列人,因為恐怕希伯來人製造刀槍(撒上十三19)。因此,跟隨掃羅的這六百人,是一個沒有刀也沒有槍的部隊。這一支由六百個百姓所組成的隊伍中,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刀有槍(撒上十三22),這麼一支沒有刀沒有槍的軍隊,怎能與那擁有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沙那樣多的非利士軍隊交鋒呢?!(撒上十三5

兩軍對峙,掃羅束手無策,就在此時,但見非利士人遣出掠兵(撒上十三17),「掠兵」一詞源自於動詞「毀滅(,destroy)」,是部隊中的特種部隊,掠兵一出,精銳盡出,接著,要不是給予敵人徹頭徹尾的毀滅,那就是自己敗得全軍覆沒。從非利士營中出來掠兵,又分為三隊,分別向北、向西、向東推進(撒上十三17-18)。看這個樣子,全面性的毀滅即將從四面八方臨到以色列陣營。

就在這千鈞一髮的關鍵性時刻,掃羅的兒子約拿單顯出了依靠真神的真智慧來。他深深相信,真神會為祂的百姓「施展能力,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撒上十四6),接著,在神的幫助下,他帶了一位同心同行的衛兵殺入敵人的防營。因為敵人精銳的掠兵已出,現在乘虛而入,攻打留守防營的防兵,而達到迂迴殲滅之功。真神也讓敵人陣營中起了「戰兢」,這個戰兢遍及人與地,在營中、在田野、在眾民內、在防兵和在掠兵都起了戰兢。

並且,神也使地震動,戰兢之勢越發廣大(撒上十四15)。結果,非利士的軍眾潰散,四圍亂竄,用刀互相擊殺,大大惶亂(撒上十四16、20)。正值此時,「從前由四方來跟隨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現在也轉過來,幫助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以色列人了。那藏在以法蓮山地的以色列人,聽說非利士人逃跑,就出來緊緊地追殺他們。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一直戰到伯亞文」(撒上十四21-23)。一役下來,可謂大獲全勝,直搗黃龍。

就在以色列陣營正在大獲得勝之時(撒上十四1-23),掃羅突然下了一道荒謬離奇的怪命令,並且以宗教上的「起誓」來束縛百姓:「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甚麼東西的,必受咒詛」(撒十四24)。不准百姓吃任何食物的結果是,百姓甚是疲乏,而致使吃帶血的肉,犯了罪。

更甚者,在此次戰役立首功的約拿單,不僅沒有得獎賞與鼓勵,因力戰疲乏,並且在另有遠見之下,隨手蘸來野蜜吃了,掃羅為了宣告他的主導權,竟然發重誓,要殺自己親生兒子約拿單(撒上十四45)。若非明智的百姓們挺身而出、極力勸阻,否則勞苦功高的約拿單,可要喪命在那昏庸霸道的父王手下(撒上十四46)。(下期待續)






文章標籤:  #羅慈意  #412期  #真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