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論壇


&

搜尋&分類

​歌詠救贖之歌(上)

撰文/黎為昇 |聖靈月刊424期-2013.01|主題/當個好僕人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當西番雅先知談到耶和華審判之日來臨之前,末後的新耶路撒冷的榮景彷彿矗立在眼前。他隨即發出讚美之泉,為末後等候新郎迎娶的新婦──新耶路撒冷作最好的註解。本段的內容是一段讚美詩的歌詞,或許是自己寫的,或者是引述當時一首流傳的讚美詩歌,總之先知藉著詩歌,將神的救恩之樂表達出來。

這首救贖之歌基本上我們可以根據詩歌中人稱的差異,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詩的人與耶路撒冷的對話,呼籲耶路撒冷要對神的救贖感到歡欣(三14-17);第二部分是神站在第一人稱的角度與耶路撒冷直接對話,宣告祂最終所要做的事(三18-20),更在最後以「(耶和華說)」作為本詩的結尾,亦是西番雅書的結尾。

直譯經文:

妳要歡唱,錫安的女兒啊!你們要歡呼,以色列啊!妳要用所有的心喜樂與雀躍,耶路撒冷的女兒啊!(三14)

耶和華已經除去妳的判決,祂已經驅散妳的仇敵!以色列王──耶和華在妳中間,妳不再懼怕厄運(三15)。

在那日,將有人對耶路撒冷說:「妳不要懼怕,錫安啊!他們不會讓妳的雙手發軟。」(三16)

耶和華,妳的神在妳的中間,一位大能者將拯救;祂將以喜樂為妳歡欣,祂將以祂的愛默然,祂將以歌唱為妳雀躍(三17)。

第14節,詩人連續使用四個命令式的字:「(妳要歡唱)」、「(你們要歡呼)」、「(妳要喜樂)」與「(妳要雀躍)」,以這種直接又強烈的口吻,命令以色列民當以喜悅的情緒來回應神的救恩。

(歡唱)」,1其意是因歡喜而喊叫或歌唱,換句話說,就是有一群眾以旋律優美或帶有韻律節奏的方式歡呼,來表達他們興奮的情緒,類似在球賽的時候,觀眾為贏球的隊伍呼口號,或為該隊加油的歌曲一般。而「(歡呼)」,指的是用極大的聲音或群眾的聲響,常常會伴隨著樂器,例如喇叭,發出即將在未來採取行動的信號,例如戰爭的開始,或是發出為了歡喜、崇拜,或為了哀慟、憂傷感覺的種種信號。至於「(喜樂)」,則是有一種感受到愉快和幸福狀態的想法或感覺,比較針對從外在表現出喜悅的意涵。最後的「(雀躍)」,其意思是盡興地享受愉快和幸福的狀態。

另外先知連續用三個呼格(Vocative)2來稱呼以色列選民:「(錫安的女兒啊)」、「(以色列啊)」、「(耶路撒冷的女兒啊)」。錫安原是耶布斯人堡壘的名字(撒下五7),大衛攻取該城之後將其更名為大衛城,作為大衛宮殿與聖殿之所在,後來在聖經中,錫安、耶路撒冷常常替換,形同對等名詞。而耶路撒冷的意義,早在以色列人的心目中,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僅是他們國家的代表,而且早已超越地理的範疇,更具有屬靈的涵義。當神的救恩再度臨到以色列人時,他們所得的不再是肉眼所見一個冷冰冰的「錫安堡壘」,也不再是肉眼所見一座需要層層城牆包圍的「耶路撒冷城」;而是屬天的錫安、耶路撒冷,其中的子民更是屬神的女兒,也就是神尊貴的王子──以色列。

為何先知一再要末後的耶路撒冷必須「妳要歡唱」、「你們要歡呼」、「妳要用所有的心喜樂與雀躍」?

第一、因為神已經除去以色列的刑罰 (15a)。其中的「(判決)」,是指對在法院提出訴訟後,執法者要執行法官所要求的行動,這字也曾出現於本章第8節,也就是神要將烈怒澆灌在萬民之上的判決;而「(他已除去)」,3就是將某物從其源頭切斷。因此,以色列遭控訴而被判決,意味他們曾被執行處分,卻在神大而可畏的日子即將到來之前,被撤銷原本要刑罰她的罪案。

根據15節「耶和華已經除去妳的判決」的下文來看,神曾興起仇敵刑罰以色列人,正如過去神將亞述視為處罰選民的棍子一樣(賽十5-6)。因此,當神要撤銷原本要刑罰以色列的罪案之際,便如先知所說:「祂已經驅散妳的仇敵」,其中的「(他已驅散)」4,有完全地移除之意。

第二、因為神要親自作「(以色列王)」(15b)。耶和華是以色列的王,這在舊約是一貫的觀念,例如:「賽四十四6;俄21」。在早期以色列民得蒙神拯救,脫離埃及為奴之地,在曠野建立王國時,在那時神就明確宣告,他們是祭司的國度,王是耶和華,以色列是祂的子民(出十九5-65。先知在先前指責他們忘記這個應許,如今這「(耶和華在妳中間)」的應許,必在新耶路撒冷實現,其中滿有救贖與復興的恩典。

當中的「(妳懼怕)」,是指感覺到極度沮喪與深深地關注痛苦或不順利環境的狀態;至於「(厄運)」是指悲慘的逆境,與憂慮、煩惱的態度或情緒有關係。按理說厄運絕對是讓人沮喪與愁煩,因為災禍是神刑罰人的一種方式,尤其對一個與神隔絕的人而言,災禍是神的咒詛。

但這裡卻說以色列民不再懼怕厄運,意味他們仍會遇到災禍,尤其是在神大而可畏的日子即將到來前夕,大自然劇變以及敵基督者的盟軍壓境,按常理說,一定會懼怕、憂愁,充滿沮喪與絕望。然而,對一個與神和好的義人來說,災禍是另一種祝福的方式,因為其內心的世界不被上述的負面情緒所佔滿,反而在其心靈深處會滿得從神而來的平安。這種平安是一種意念,往往出現在患難之前,而不是患難過後;而且這種意念會驅使屬神的選民能夠忍耐到底,直到神刑罰仇敵且一併除去災禍為止;而且這種意念會產生雨過天青之後,便有滿滿的恩典為餘民存留之信心。正如哈巴谷先知明明知道迦勒底軍隊即將犯境,但他仍能安靜等候災難來到,這種安靜的力量,勝過樹不結果、田不出糧、圈絕了羊、棚失了牛的恐懼(哈三16-19)。

當先知對以色列說:「妳不再懼怕厄運」後,為什麼到了第16節先知又再一次發出呼籲:「在那日,將有人對耶路撒冷說:『妳不要懼怕,錫安啊!』……」。這裡的「(有人說it shall be said)」,6是表示一種被人流傳的眾人皆知的見解或常理,而且用命令式的「(妳不要懼怕)」,表達先知是站在第三者的口吻,向錫安或耶路撒冷的女兒,也就是以色列民下令或提出規勸,要他們無須懼怕,理由是「他們不會讓妳的雙手發軟」。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所謂的「(他們使妳的雙手發軟)」中的,是「(鬆懈、怠惰)」的第三人稱、複數的未完成式動詞,意思是使人缺乏力量或力氣的窘狀,常針對形容手臂失去肌肉彎曲結實的情形,因此「他們不會讓妳的雙手發軟」表示會有人一直支撐著以色列,不讓她失去力量,成為她最佳的後援力量。

其次這裡的第三人稱、複數字尾的「他們()」是指誰呢?若我們根據上文第三章第10節經文,就是指那些把以色列、神所分散的女兒,或是神的供物帶來到神聖山的「從古實河以外我的眾敬拜者」,也就是第三章第9節求告耶和華的名之列國。而且使徒約翰在《啟示錄》描述他們:「這些人是從大患難走出來的人,並且他們洗自己的長袍,且在羔羊的寶血中,他們使她們(指陰性名詞──長袍)潔白(直譯)」(啟七14)。接著《啟示錄》第八章便指著代表合一的這群之真教會──「(另一位使者)」,「他前來並站在壇上,拿著金香爐,且許多的香交給了他,以致於他將要在寶座前的金壇之上獻上所有聖徒的祈禱(直譯)」(啟八3),接著又說「這些香的煙在聖徒的禱告中從這使者的手而出,上升到神的面前(直譯)」(啟八4),可見這些求告耶和華之名的列國,他們也經歷患難,自己也要在寶血中洗淨自己,並且同心合意的禱告,來使自己以及以色列全家在最終的爭戰得勝。

另外,在《撒迦利亞書》十三章7節論到,神說:「刀劍啊!妳要醒過來,擊打我的牧人,以及擊打那人──我的同伴(或鄰舍)(直譯)」,這牧人是指《撒迦利亞書》十二章8節所指的「在那日,在他們中間有走路蹣跚的人像大衛,並且大衛家像神,像耶和華的使者在他們面前(直譯)」,也就是先前所提及部分出自於以色列各支派,已經進入由東方而起的真教會之猶太人。「像神」指的是他們的屬靈品質完美,也就是作為初熟果子的一百四十四個千人為一群的「千人組()」;而「像耶和華的使者」是指他們受差遣,要向普天下傳福音,見證主基督永恆的王國將被建立。至於「同伴(或鄰舍)」就是指先前所提及從各國、各民、各族、各方流歸神的聖山之萬民。

當最後爭戰到來,屬神的牧人與祂的同伴被擊打時,全地以色列人三分之二被剪除而死亡;7而三分之一存留的餘民,也就是「他們將仰望我,他們曾扎過的那位(直譯)」之耶路撒冷居民(亞十二10;約十九37):他們曾被「恩典與懇求的靈()」澆灌(亞十二10)、他們各人為自己的罪哀哭(亞十二11-14)、8他們被活水泉源洗淨罪孽(亞十三1)、不再被虛假的宗教所引誘(亞十三2-6)、並要經過火的熬煉,也就是如同熬煉銀子與金子的大試煉(亞十三7-8),而且熬練後仍求告神的忠貞之民(亞十三9)。當然接著他們所得到的,就是《撒迦利亞書》十四章:耶和華為他們爭戰,成為他們的君王,享受真正平安的榮景。

以色列除了有強大的「禱告部隊」,作為她最佳的後援之外,先知在第17節點出最根本的力量來源就是「耶和華,妳的神在妳的中間」。因為祂是「(大能者)」,一般這字是與擁有政治或軍隊力量相關,例如:「一位大能()之王將興起,且他將統治帶有極大的管轄權……(直譯)」(但十一3),而且耶和華這位大能者,要施行拯救的手救贖祂的選民。9因此,先知也描述神對最後這樣結局的感受,表達神從世界拯救以色列,將她帶入祂國度的心境。

第一、「祂將以喜樂為妳歡欣」,「(他將歡欣)」,意思是感到歡喜、高興,有一種如同父親對兒子鍾愛的感覺或態度,帶有與所喜愛的對象有深厚的愛與親密的關係,因此「(祂將歡欣)」後頭接「(為了妳)」,表示神是為了以色列感到歡喜、高興,情緒興奮起來。而且,當神在意某人的時候,祂的情緒與感覺也深深地影響祂所鍾愛的人,那人必感受到來自於神的情感。因為神為了以色列而感到高興,相同地祂也用喜樂來充滿以色列,使她同樣感受到神的喜悅。難怪聖經會有一句話:「你們不要悲傷,因為耶和華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直譯)」(尼八10)。

第二、「祂將以祂的愛靜默(或譯:祂將靜默在祂的愛中)」,這句話是《西番雅書》中一句發人省思的話,但它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根據緊接的上下文的觀點來看,因為以文字的句構來看,前句與後句都有「為了妳()」的字眼,但「(祂靜默)」之後,既沒有「為了妳()」的字眼,也沒有連接受格代名詞──「妳()」的字尾,如此便失去神與以色列互動的意境。二方面以邏輯的思路上來看,「祂將以祂的愛靜默He will be quiet in His love」10實在很難根據上下文,理解本句真實的意義為何。

因此聖經翻譯者採取兩種方式來解決本句的難題,第一種方法就是有人認為「(保持緘默)」的使役型動詞(the Hiphil verb form)「(祂靜默)」,應該有使役動詞(causative)之意;而非不及物動詞(intransitive)之意,因此將本句自行加上受格「妳」,而譯為「祂用祂的愛使妳靜默He will quiet you by(with) his love」11

第二種方式就是有些譯本,例如新英文譯本(New English Translation : NET Bible),根據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的翻譯。因為七十士譯本的聖經翻譯學者認為原來經文抄錯,應為「(他更新)」而不是「(他靜默)」,而且他們認為在此處的字,應該是被省略掉「妳()」字尾的「(祂更新妳)」,而譯為「在祂的愛中祂使妳更新」。12

筆者嘗試按照希伯來文聖經(BHS)原意解釋這句,其中Hiphil動詞型式的「(他靜默)」,其意是保持不動,不採取行動之意,例如摩西在紅海邊要以色列百姓安靜等候神,不要有任何動作,所用的就是第二人稱複數、命令式、Hiphil動詞的「(你們要靜默)」(出十四14)。而且聖經常常用此字時,後面會接著等候一件事情的發生,例如老僕人定睛看著利百加並靜默,要藉此曉得是否是神所開的路(創二十四21);雅各靜默等候兒子回來,商討該如何處理底拿被污辱的事(創三十四5)……等。因此,此處的「(祂將靜默)」表達神暫時不採取行動,似乎要等候一件事發生的意涵。

事實上,根據聖經也確實如此,當選民面對爭戰的時候,神並不是立即出手拯救,例如以色列過紅海,摩西將杖向海一伸,神是用東風吹海水一整夜(出十四21),他們只能安靜等候。在希西家王時代,當亞述大軍圍攻耶路撒冷時,神並沒有馬上出手拯救他們;末後當敵基督者的盟軍聚集,並圍攻聖城與眾聖營的時候也是如此(啟二十8-9)。但不要忘了,神是以祂的愛靜默,意思是雖然祂暫時靜默,不採取任何行動,但歷史證明,祂的愛證明祂絕對不會放棄祂的子民,或開路、或拯救,最終一定會有所行動。而且藉此反而有機會證明一件事:一個對神的靜默不失去信心的人,他所看見的不只是「祂靜默」,而更看見「祂將以祂的愛靜默」。

第三、「祂將以歌唱為妳雀躍」,「(他將雀躍)」,意思是處在所喜歡的環境中的感覺或態度,這種喜悅常常與歌唱、高聲喊叫、或甚至是高興地尖叫與歡呼一起。當然,我們很難想像神高聲歡呼的情境是如何,但作者用「(他將雀躍)」來形容神的內心,為了耶路撒冷高興地歡呼起來。因為祂看見耶路撒冷──祂的女兒,在面對最可怕末後之戰,竟是如此地信任祂,就像紅海邊安靜等候神的以色列民,他們因著信過了紅海,度過漫長的一夜(來十一29)。因此神即在救贖之歌的下半段(番三18-20),宣告祂所要做的事情,來呼應耶路撒冷的信心。

註:

1.本文的字義皆出於希伯來文原文字典,書目請參見本文末所列的參考書目。

2.呼格(Vocative)常常用於特定名詞(definite noun)或第二人稱代名詞的同位語(apposition),英文聖經譯本通常會加上定冠詞「O」來表示呼格的名詞。(Putnam, F. C. ). Hebrew Bible Insert: A Student’s Guide to the Syntax of Biblical Hebrew (9). Quakertown, PA: Stylus Publishing.(他已除去)

3.「(轉向)」是「(他已驅散)」的Hiphil完成式動詞。

4.「(轉身)」是「(使役型)」的Piel(珍寶)完成式動詞。

5.《出埃及記》十九章5節,和合譯本的「子民」,BHS是「(有人說it shall be said)」。

6.「(說)」是「(兩口)」的第三人稱Niphal的被動、未完成式動詞。

7.BHS為「(三分之一)」意思是後頭「撒下五14;路三31)」的兩倍,也就是三分之二。

8.根據猶太拉比規定:男女不可以一起舉哀,例如在耶路撒冷的哭牆,就是男與女分開。接著拿單是大衛的兒子(民三21),示每是利未的孫子、革順的兒子(他將拯救),這種將丈夫與妻子、父親與兒子、或祖父與孫子分開的描寫手法,是強調每個人為自己悲哀。

9.當中的「(拯救)」是從名詞「(the Hiphil verb form)」所衍生的使役型動詞(New American Version)。

10.新美國標準版(BHS)是按照希伯來聖經(English Standard Version)直譯其經文。

11.這是英文標準版(New King James Version)與新欽定本(MT)所翻譯的經文。

12.中文和合本所譯的「默然愛你」,是所有譯本當中與原意差距最大的譯本,因為原文既沒有「你」,而且把原本動詞的「默然」轉變成副詞、並將副詞片語的「在祂的愛中」改為動詞的「愛」。當然在靈修的道理上我們可以說:神靜默地愛祂的選民,祂的救贖計畫在默然中進行;或是解釋為神的愛遮掩選民的罪,祂保持緘默,不願指責,只廣行赦免……等,這當然都是事實,然而解釋聖經的研經者,若能先察究「這經文是什麼意思」,然後根據這經文意思再進一步詮釋「這經文對我的意義」之謹慎態度,使釋經不致掉落到個人主觀的桎梏裡。

參考書目:

原文聖經部分

1.希伯來文聖經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2000)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Stuttgart 1997.

2.希臘文聖經Nestle-Aland 27th edition,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Stuttgart 2001.

希伯來文字典與文法部分

1.Brown, F., Driver, S. R., & Briggs, C. A. (electronic ed.). Enhanced Brown-Driver-Briggs Hebrew and English Lexicon (2003) . Oak Harbor, WA: Logos Research Systems.

2.Gesenius, W., & Tregelles, S. P. (1999). Gesenius Hebrew and Chaldee lexicon to the Old Testament Scriptures . Bellingham, WA: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3.Koehler, L., Baumgartner, W., Richardson, M., & Stamm, J. J. (electronic ed.). The Hebrew and Aramaic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1997) . Leiden; New York: E.J. Brill.

4.Swanson, J. (Old Testament). Dictionary of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Semantic Domains : Hebrew (electronic ed.) (2002). Oak Harbor: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5.Choon-Leong Seow, 費英高等譯,《聖經希伯來文文法》,台北:道聲出版社,2005。

6.Putnam, F. C. (9). Hebrew Bible Insert: A Student’s Guide to the Syntax of Biblical Hebrew (2000). Quakertown, PA: Stylus Publishing.

希臘文字典部分

1.Arndt, W., Danker, F. W., & Bauer, W. (3rd ed.).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1996)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Louw, J. P., & Nida, E. A. (electronic ed. of the 2nd edition.).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ased on semantic domains (1997). New York: United Bible Societies.

3.Swanson, J. (New Testament). Dictionary of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Semantic Domains : Greek (electronic ed.) . Oak Harbor: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文章標籤:  #黎為昇   #424期  #真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