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愛心加上耐心

撰文/竹風|聖靈月刊344期-2006.05|主題/象牙塔裡的孩子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神藉由摩西從埃及地領出祂的百姓,揀選他們在萬民中作獨居的民,並頒布律法,教導百姓遵守,為的是要煉盡他們成為聖潔無瑕疵,屬神的子民,而神在吩咐律例典章之後,又加上一段語重心長的交代:「我今日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六6-9)。

深具大智慧的所羅門王,對此也有相呼應的話語:「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箴二十二6),由此可見,神是相當看重信仰的傳承,祂要我們教養出敬虔的後裔,而猶太人能在亡國一千多年後復國,除了有神格外的保守憐憫之外,扎實的宗教教育確實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今日,我們的真教會,神的意旨依舊沒有改變,然而我們從神領受到的全備真理,將使我們負起更大的責任,特別是處在大黑暗的時代裡,魔鬼與我們正進行一場搶救靈魂的大作戰,稍有不慎,主的小羊可能就被這頭大豺狼給吞吃了。

因此,在宗教教育上,教員們應當花更多的心思、盡更多的心力在這群小朋友身上。雖說目標已確立,但在實行上仍有諸多困難,尤其是在團體中,各種特質的小朋友都有,而不容否認的是,一些孩童的行為的確會讓教員們傷透腦筋,無從著手改善。

我個人的經驗,就曾經碰過一個極度好動的小朋友,從幼稚班開始就一直讓教員們大喊吃不消,除了上課不聽老師指示外,還會干擾其他小朋友上課,而老師們的規勸始終不聽,久而久之,惡性循環,沒有教員管得動他,就放任他在旁邊玩、在地上滾都沒關係,只要他不要擾亂老師們上課就很慶幸了。

然而問題並沒有解決,他只會變本加厲一直去測試老師可以接受的尺度,於是不斷挑戰,無奈的老師只好一直放寬可接受的底限。

升到幼年班的時候,這位小朋友很自然的就不會坐在位置上,在地上滾、跑出去教室外面、搗亂其他小朋友這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之後更逐漸挑戰教員的權威,不聽指揮、反駁老師,甚至是踢打老師,情形日益嚴重,長期下來教員們都快受不了了。

當時的我個性較為剛烈,在檢討會就提出不應當讓這種情形繼續發生甚至擴大,所以我主張教員應該要拿出威嚴,嚴格管教不守秩序的小朋友,於是在一次由我主領的崇拜課,那名學員依然調皮搗蛋,當下立刻用非常嚴厲的口吻警告他,但他仍是不理睬,自顧玩耍,接著我拿起教鞭就朝他身上打下去(事先父母曾經說過小孩不乖可以打),於是小孩嚇著了,安靜下來,而我的心也受傷了。

事過境遷之後,我冷靜思考,為何當初會做出如此衝動的行為,也許小孩子的搗蛋是導火線,但自己的愛心與耐心還是不夠,一心只想要把自己的課上好,因此若遇到學員攪局,就失去愛心的想把阻擾上課的人事物都給移除,而沒有去深入了解事件發生背後的真正原因。

過了幾年,我離開了當地,經由旁人得知,原來那位小孩患有類似過動傾向的症狀,所以要他專心聽講是有困難的,而對那位小朋友而言,要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安靜地坐著上課是很痛苦的。

得知這消息之後,便後悔當初為何不能夠有多一點的耐心,去關心他背後的狀況,沒有用多一點的愛心去包容他。基督徒的生命是愛的生命,在管教孩童的事上,神也是希望我們以愛作為出發,不論我們做出怎樣的教學措施,本質上是要以「愛心」作為設計的中心,而對於特殊的孩童可以為他量身訂做適合的配套方案。

以這位學生來說,不要一昧要求他坐在台下聽課,可以多為他設計活動類的課程,比如打球或玩遊戲,崇拜課也請他上台發表,或是表演《聖經》裡的故事,也許更能夠提高他上課的興趣,降低吵鬧的機會。藉由悟性禱告,也教導其他小朋友相互包容,尊重不同的個體,明白每個人都是神的寶貝,都要珍惜接納,也勉勵大家為他代禱。

再來是耐心的部分,愛心的實踐很重要,但需要耐心的配合,因為沒有耐心去了解孩子身後的原因,如何能實踐愛心的行為。因為不了解狀況,導致愛心實踐的過程中沒有耐心,也逐漸地將愛心失落了。

記得我們也曾到這位小孩的家裡訪問,過程中,他的父母不斷提到,這個小孩很聰明,而且在體育方面有傑出表現,甚至也讓他去學習跆拳道,言詞中隱約透露出,希望教員們能夠更有耐心的對待他的小孩。家長也知道自己的小孩很活潑好動,但應不是惡意不守規矩。

當初父母並不知道小孩有過動的傾向,無奈當時靈性不成熟,並只注意到表面的狀況,沒有智慧去看清事情的全面,更沒有所謂的耐心,去忍耐包容孩子的不好行為,找出孩子狀況的原因。

耶穌升天以前曾經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愛我就餵養我的小羊。」一連三次表示主的熱切急迫,更表示出這件事情的重要性,神將祂的小羊託付我們照料,試想,神都沒有放棄祂的羊,我們能夠放棄嗎?責任既已託付,我們何不多花點心力在小羊的身上,多用點耐心去關懷主的羊群。

而在了解孩子的需要及為其設計適合的課程中,耐心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量,耐心也是支持愛心可以持續發熱的燃料,更是在宗教教育的聖工上,可以延續愛與熱情不可或缺的要素,聖靈所結的果子當中,忍耐即是其中美麗的一顆。

照料神的孩子就好比餵養羊群一般,他們需要足夠的愛與糧食,而設計教育課程就像是在炒一盤菜餚,《聖經》的真理是主菜,再搭配孩子們喜歡的口味以及適合營養配菜,了解孩子們的需要,明白他們的個性,排出適性的課程,而這名廚師也就是教員。

要本著愛心去煮這道菜與細心照料,去思考神給了我們什麼,我們能給神的孩子什麼。神為我們做出最大的犧牲就是因為愛,若是失了愛,基督徒的生命將不再有價值。

我們當以神的愛出發,包容接納不同的孩子,以為父的心去教導他,再加上耐心,讓神的愛延續,耐心呵護小孩成長,即便過程中有挫折、成效不顯著,依然耐心照料等候神的帶領。

孩子是教會未來的希望,將來神需要這些孩子為祂成就大事,因人的生命有限,而神的工卻是長遠的,所以傳承的工作就顯得相當的重要,《聖經》應許真教會的榮耀必要大過於先前,現在用心栽培、牧養這些孩子,未來還需他們去成就神的大榮耀,至於我們,也將在為神付出的紀錄簿上,記上一筆無可抹滅、美麗榮耀的燦爛痕跡。






文章標籤:  #竹風  #344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