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論

第十三章 要被聖靈充滿

作者:謝順道 編者 / 發行:真耶穌教會臺灣總會 / 初版日期:1966年2月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第一節 被聖靈充滿的定義

第一節 被聖靈充滿的定義
在希臘原文上,用以敘述被聖靈充滿的經歷的時態有不定過去式,及現在進行式兩種。不定過去式表示在緊要關頭忽然發生的動作,見於使徒行傳二章4節,四章8、31節,九章17節,十三章9節等處;以弗所書五章18節所用的是現在進行式,表示這充滿必須是信徒不斷的經歷,所以當譯作「要恆常被聖靈充滿」才算正確。
 
根據這兩種時態的用法,我們可以說被聖靈充滿的經歷,有時是忽然發生的動作,諸如:﹙1﹚受靈浸說方言(徒二4,九17);﹙2﹚為基督做見證大有能力(徒四8-13、31);﹙3﹚必要時能顯出神的權能(徒十三9-11)等。另一方面,這經歷也是真信徒的信仰生活的常態,諸如:﹙1﹚智慧充足(徒六3);﹙2﹚大有信心(徒六5,十一24);﹙3﹚在受逼迫之時能滿心喜樂(徒七55-56,十三52)等。
 
一、指受聖靈的浸而言
 
當五旬節聖靈首次降臨在門徒的身上時,聖經記載:「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二1-4)。當主耶穌為要選召掃羅做外邦人的使徒,差遣亞拿尼亞去猶大的家與他接觸的時候,亞拿尼亞曾把手按在他身上說:「兄弟掃羅,在你來的路上向你顯現的主,就是耶穌,打發我來,叫你能看見,又被聖靈充滿。」(徒九10-17)。根據這兩段經文的記載,我們首先可以肯定的說,被聖靈充滿是指著「受靈浸說方言」而說的;所用的時態是不定過去式,表示它是忽然發生的動作。
 
因此,認為受靈浸說方言是被聖靈充滿並沒有錯誤,問題是在乎聖經上所說的被聖靈充滿不僅以此為限,而且也指著另一種更崇高的境界說的;至於認為受靈浸說方言不能算做被聖靈充滿便完全錯了,何況他們所說的「聖靈的果子」究竟如何還有疑問呢。就前者而言,以弗所書五章18節所命令的充滿是指著屬靈的生活說的,這也是本章所要論述的主要問題;這裏所以特別提到受靈浸說方言,乃為要說明它也是被充滿所表現的狀態之一,此外並沒有其他的目的。就後者而言,一個尚未受過靈浸的人,心裏根本沒有聖靈的內住,如何能被聖靈充滿呢?如何能結出聖靈的果子呢?縱使他能行些善事也只能算做一般善事而已,因為沒有聖靈便沒有聖靈的果子是不待爭論的事實;好比一個尚未歸主的人有時也能行善,但我們卻不認為他所行的善事是聖靈的果子一樣。
 
「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做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做屬肉體,在基督裏為嬰孩的。我是用奶餵你們,沒有用飯餵你們;那時你們不能喫,就是如今還是不能。你們仍是屬肉體的,因為在你們中間有嫉妒分爭;這豈不是屬乎肉體,照著世人的樣子行麼?」(林前三1-3)。哥林多教會是聖靈親自建設的教會,保羅稱他們為「神的殿」或「聖靈的殿」(林前三16,六19);又說他們不分種族和階級,都受過了聖靈的浸,在基督裏成為一個身體了(林前十二13)。但他們卻彼此嫉妒,互相分爭,與世人毫無分別,一直沒有過著被聖靈充滿的生活,靈性遲遲不進,始終不能算做屬靈的人。這個史實告訴我們:受靈浸說方言固然也可以說被聖靈充滿,卻是忽然發生的經歷,只是一個開端而已(徒二4),未必能一直過著被聖靈充滿的生活。保羅吩咐我們要追求的是更深一層的充滿,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僅以能說方言為滿足,乃要過著恆常被聖靈充滿的生活。
 
二、指讓聖靈做王而言
 
以弗所書五章18節所用的時態是現在進行式,表示被聖靈充滿必須是信徒不斷的經歷;換句話說,被聖靈充滿是信徒應有的信仰生活的常態。主耶穌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四14);「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七37-38)。這可使我們更清楚的看出,信徒被聖靈充滿確實不是只有一次的經歷,乃是如同「泉源」之洶湧,「活水的江河」之流動,永遠沒有止息的。這是主耶穌的應許。可惜,多數的基督徒卻未曾享受過這福分,心靈空虛,生活腐敗,終生做一個有名無實的信徒。一般沒有聖靈的教會的信徒姑且不提,就是已經在真教會受過靈浸的信徒,在其生活上常常被聖靈充滿的,恐怕也不多吧?
 
「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裏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林前六19)。受過靈浸的人,他的身體已經成為聖靈的殿,並且屬於神了;因此,被聖靈充滿的生活,就是將自己完全奉獻給神的生活。哥林多教會雖然是聖靈親自建設的教會,卻沒有過著被聖靈充滿的生活,所以保羅在此提醒他們當自覺、自愛、自重。在舊約時代,依照律法的規定,要獻燔祭給神的人,必須把祭牲的肉塊、頭、脂油、臟腑、腿等,全燒在祭壇上,獻與神為馨香的火祭(利一6-9),表示完全的奉獻。祭牲預表基督(約一29),祭壇預表十字架。基督甘心樂意被不法的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將身體當做馨香的祭物獻與神(弗五2;林前五7),是遵照神的旨意而行的(來十5-7);基督為了遵行神的旨意,覺悟捨命(太二十六39),將自己完全奉獻給神,正是被聖靈充滿的生活表現的極致(腓二6-8)。
 
保羅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二20);「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六14)。一言以蔽之,有保羅就沒有世界,有世界就沒有保羅;在保羅的裏面活著的是基督,保羅已經不屬於自己了。保羅這種生活態度,正是基督的生活態度的翻版(林前十一1),也是被聖靈充滿的生活表現的極致。保羅所以對加拉太教會說,他願意為他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他們心裏(加四19),就是要他們在生活上與主聯合,成為一靈,正如他對哥林多教會所期待的(林前六17)。如果我們的靈修能達到這境界,我們便是一個恆常被聖靈充滿的真信徒了。
  
主耶穌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就是尋求神,行祂所喜悅的事(代下十二14,十九3)。神的國的統治者是神,那裏有神為王治理萬事,那裏就暢行神的旨意,彰顯神的義,實現神的國;因此,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也就是求神的國降臨,並求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主耶穌這教訓,是要我們先為神的國和神的旨意(或神的義)祈求,然後才為生活上的需要祈求(太六10-11),讓神在一切事上居首位。如果我們在禱告的事上肯以神為中心,只要求得合乎神的旨意,不要照我們的意思求(約壹五14;路二十二42);並且在一切行動上也願意完全順從神的引導(雅四15;林前四19,十六7;徒二十22-24,二十一10-14),讓神做王治理我們;那麼,神的國便實現在我們的心裏(路十七21),神的旨意或神的義便彰顯在我們的生活上了。這種生活,就是被聖靈充滿的生活。
 
聖靈是神的靈,讓神做王,就是讓聖靈做王;順從神的引導,就是順從聖靈行事(加五16、25)。因此,我們可以說,被聖靈充滿的生活就是讓聖靈做王的生活,其生活原則是盡心、盡性、盡意的愛神(太二十二37),其生活特徵是將身體獻給神做活祭,日日行祂所喜悅的事(羅十二1-2,六13)。如果我們的生活合乎這原則,並且有這特徵,我們便是被聖靈充滿的人了。以弗所書五章18節所說「要恆常被聖靈充滿」,便是屬於這類的充滿,它是真信徒應有的生活常態。

​第三節 被聖靈充滿的必需條件

前面我曾說明被聖靈充滿的定義,使我們得以明白被聖靈充滿究竟是什麼?又提到被聖靈充滿的果效,使我們得以認識被聖靈充滿的重要性。這裏我再談被聖靈充滿的必需條件,以求更切合實際,使我們所討論「要被聖靈充滿」的整個問題,不致歸於空洞的理論。
 
一、渴慕
 
神曾藉著先知以賽亞對以色列人應許:「因為我要將水澆灌口渴的人,將河澆灌乾旱之地;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的後裔,將我的福澆灌你的子孫。」(賽四十四3)。祂成肉身到世上來的時候,又親自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七37-38)。凡是沒有領受靈浸的人,心靈上都乾渴不堪,沒有真實的平安和喜樂;縱使有物質上的享受,也像喝了雅各井的水,還會再渴(約四13)。一個已經領受靈浸的人,若沒有過著被聖靈充滿的生活,心靈上也難免乾渴,常常會覺得好像缺些什麼的。領受靈浸的必需條件之一就是要自覺心靈上的乾渴,進而積極的追求;已經受過靈浸的人也要有這種自覺和積極性,才能恆常被聖靈充滿。從此可知,上列兩段經文不但可激勵正在追求靈浸的人,使他們的追求更富於積極性;而且也可提醒已經受過靈浸的人,使他們竭力追求被聖靈充滿的福分。
 
渴慕的積極表現是恆切禱告,求主使那已經住在我們裏頭的聖靈大大的充滿,復興衰微的生命,使壓傷的蘆葦再挺直,使將殘的燈火再熾旺(參考:太十二20)。蓋渴而不慕,不是真渴;慕而不求,不是真慕。慕是渴的自然欲求,渴既急,慕必迫;求是慕的行動化,慕既熱,求必切。主耶穌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太七7)。我們願意得著什麼,就要為它祈求;我們失掉什麼,就要去尋找;我們需要更親近主,就要叩門。祈求、尋找、叩門三個動作,表示需求的熱度逐漸增高,越來越迫切:尋找,比祈求更積極;叩門,表示恆切的等候著答覆。這是為要滿足我們的需求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在「借餅的比喻」中,那個門外的朋友所以能得到所需用的東西,乃在乎他情詞迫切的直求(路十一5-8)。因為神惟願垂聽渴慕祂恩典的人的祈求,而不肯將這恩典強施於拒絕的人(太七6)。主的應許如此肯定,主的教訓如此感人,我們為了被聖靈充滿,豈可不恆切祈求呢?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麼?」(路十一13)。沒有領受靈浸的人當向天父祈求,祂必賞賜;沒有被聖靈充滿的人也當向祂祈求,祂仍必垂聽。因為神成肉身到世上來,不但要叫我們得生命,而且要使我們的生命更豐盛(約十10);不但要賜聖靈給我們,而且要使我們一直被聖靈充滿著(約四14,七38)。當五旬節的聖靈降臨,神的教會正在迅速發展的時候,魔鬼的破壞工作也日趨兇悍,藉著猶太教的領袖們竭力敵擋真道。於是,門徒同心合意的向神恆切禱告:「他們恐嚇我們,現在求主鑒察。一面叫?僕人大放膽量,講?的道;一面伸出?的手來,醫治疾病;並且使神蹟奇事,因著?聖僕耶穌的名行出來。」結果,神垂聽他們的祈求,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了(徒四28-31)。我們必須明白:為了渴慕被聖靈充滿而同心合意的恆切祈求,不限於原始教會的門徒,則今日真教會的信徒仍然是需要的。因為我們若沒有被聖靈充滿,必軟弱無能,終為魔鬼所捆綁;若被聖靈充滿,則堅強無比,可以得勝有餘了。
 
主耶穌在山上論八福的時候,並沒有說:「行義的人有福了!」乃是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五6)。顯然,這教訓並不是為那些自滿自足的人說的,乃是為那些如飢如渴切慕神的人說的;就一個心靈飢渴的人而言,這教訓對他是何等大的安慰呢!昔日,老底嘉教會自以為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其實卻是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主說她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啟三14-17)。這正是沒有被聖靈充滿的現象。但願我們不致步上老底嘉教會的後塵,沒有被聖靈充滿,卻自滿自足,不知將被吐出;而能自覺乾渴,以鹿切慕溪水的心情切慕神(詩四十二1),求祂的靈大大充滿我們的心!
 
二、棄惡
 
舊約選民將要進入迦南地之時,神曾在摩押平原約但河邊,藉著摩西對他們說:「你們過約但河進迦南地的時候,就要從你們面前趕出那裏所有的居民,……倘若你們不趕出那地的居民,所容留的居民,就必作你們眼中的刺,肋下的荊棘,也必在你們所住的地上擾害你們。」(民三十三50-55)。他們所要趕出的是赫人、革迦撒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共七國的居民,都比他們強大(申七1-3)。摩西死後,約書亞繼承摩西的使命,引導以色列人走乾地過約但河,進入迦南地界(書一1-9,三14-17);神與他們同在,使他們士氣大振,大聲呼喊,城牆不攻自陷,他們便進城殺盡了敵人(書六1-21)。神既然與他們同在,使他們所向無敵,他們原可勢如破竹的一直奮勇再戰,直到迦南七族滅絕淨盡,以杜絕後患;可惜,他們竟沒有遵守神的吩咐,而容留了迦南地那些居民(申七2,二十16;書十三13,十五63,十六10)。後來約書亞年紀老邁,又提醒以色列人說:「耶和華你們的神必將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去,使他們離開你們,……所以你們要大大壯膽,……不可與你們中間所剩下的這些國民攙雜,……因為耶和華已經把又大又強的國民,從你們面前趕出;直到今日,沒有一人在你們面前站立得住。你們一人必追趕千人,因耶和華你們的神照祂所應許的為你們爭戰。你們若稍微轉去,與你們中間所剩下的這些國民聯絡,彼此結親,互相往來;你們要確實知道,耶和華你們的神,必不再將他們從你們眼前趕出;他們卻要成為你們的網羅、機檻、肋上的鞭、眼中的刺,直到你們在耶和華你們神所賜的這美地上滅亡。」(書二十三5-13)。但他們仍然無動於衷,為了貪享眼前的安逸,而放棄「一人必追趕千人」的應許,一直容留那些剩下的國民,與他們彼此結親,互相往來(士一19、21、28-33,三1-6)。於是,那些剩下的國民便成為他們眼中的刺,肋下的荊棘,不斷的擾害他們了(士一34,二1-5;參考:結二十八24)。
 
舊約選民預表新約選民(申十四2;約十五19),迦南地好像我們的心,迦南地當滅的居民猶如我們的情慾。信仰生活是一場長期的爭戰(弗六12;來十二4),在這場爭戰上,阻擋我們成聖的最大仇敵,是我們自己的情慾(加五17)。我們若容留它,不把它釘在十字架上,它必成為我們眼中的刺,肋下的荊棘,始終擾害我們,以致滅亡(羅八6上、13上);但我們若決心自制,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就必百戰百勝,不致放縱情慾了(林前九27;羅八13下;加五16)。「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一9)。歷史是如此常常重演的,古代的以色列人如何容留迦南地那些剩下的居民,不與他們爭戰到底,把他們完全趕出;今日的基督徒也多數照樣容留小罪,不與情慾爭戰到底,把它釘在十字架上,以致不能被聖靈充滿。何等可惜!只是屬靈人必曉得以舊約選民的失敗為鑑戒,與罪惡誓不共戴天,恆常恐懼戰兢,做成得救的工夫(腓二12;林前十12);因為他們知道,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小罪是輕視不得的(傳十1;林前五6)。這種對付罪惡的態度,是保持恆常被聖靈充滿的秘訣。也許你因肉體軟弱,向來未曾與罪惡爭戰到底,雖然沒有大過,卻常有小過,以致成為不冷不熱的信徒;那麼,「亡羊補牢不為遲」,從此立下最大決心,靠聖靈把情慾釘在十字架上,聖靈仍然樂於充滿你的。
 
三、悔改
 
人非神,誰能無過(太十九17:細體字)?未受靈浸的人如此,已經受過靈浸的人也是如此,唯一的差別只在多少和大小而已。正如雅各所說,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尤其是在話語上(雅三2);雖然我們已經決心要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也難免因軟弱而偶犯過錯。但神要與我們計較的,並不在乎我們有沒有過失;乃在乎我們是否明知故犯,以及是否肯及時悔改。因為我們的神是忌邪的神,名為忌邪者(出三十四14),我們若一面渴慕被聖靈充滿的福分,一面注重罪孽,祂必不聽(詩六十六18)。但我們若承認自己的過犯,並且決心離棄罪過,從心裏歸向神,從帳棚中遠除不義,祂就必憐恤我們了(伯二十二23;箴二十八13)。「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三十四18)。
 
「你們當因我的責備回轉,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箴一23)。
 
「我」是「智慧」的自稱(箴一20),「智慧」乃指基督而言(箴八22-30);所謂「我的靈」,就是基督的靈,也就是聖靈。接受基督的責備而回轉──悔改,是領受靈浸的秘訣,也是恆常被聖靈充滿的必需條件。因此,我們當牢記基督的應許,並效法大衛常作悔改的禱告說:「神啊,求?按?的慈愛憐恤我,按?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求?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的面;不要從我收回?的聖靈。」(詩五十一1-3、11)。
 
「不要銷滅聖靈的感動。」(帖前五19)。
 
這段經文,日譯文語體作「勿熄聖靈」;呂譯本作「別將靈撲滅了」;欽定版作「不要撲滅聖靈」(Quench not the Spirit);國語和合譯本所譯「的感動」三字,是譯者加上去的。按「銷滅」一詞,在希臘原文上有「滅火」的意思,與馬太福音十二章20節的「滅」同字。聖靈以「火」為象徵,被稱為「焚燒的靈」,能潔淨教會的污穢,使之成聖(賽四3-4);祂所以要在我們裏頭焚燒,乃為要催逼我們悔改,從心裏除淨一切罪惡。因此,我們要恆常保持銳敏的感覺,勿以惡小而為之,更勿硬心不肯悔改,以免撲滅聖靈的火。我們要記住:我們若撲滅聖靈的火,必助長罪的威勢,導致不堪設想的後果。
 
當人類喪失了屬神的特性,人倫道德一落千丈,甚至連神的兒子們也俗化的時候(創四8、19-24,六1-4),神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裏面」(創六3);欽定版作「我的靈不永遠與人爭執,因為他也是屬肉的」(My spirit shall not always strive with man, for that he also flesh.)日譯文語體亦然。可見在神的兒子們尚未俗化之前,聖靈的火曾一直在他們裏頭焚燒著,只因他們後來重蹈人的兒子們的覆轍,撲滅了聖靈的火,神便任憑他們去放縱情慾了。就新約時代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鑑戒,可使我們明白:我們的神是聖潔的神,祂的旨意是要我們成為聖潔,不放縱私慾的邪情,像那不認識神的外邦人(帖前四3-7);當我們沒有遵行祂的旨意,沾染污穢的時候,聖靈的火便在我們裏頭焚燒,藉以煉淨我們的渣滓,除淨我們的雜質(參考:賽一25)。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若硬心到底,始終不肯悔改,我們便撲滅了聖靈的火,神的靈就不再與我們爭執了。因此,我們平時要追求聖潔,在一切事上與外邦人有所分別(彼前一14-16;林後六14-18);偶犯過錯的時候,要及時悔改,才能保持恆常被聖靈充滿的狀態。

 
四、順服
 
哥林多教會是聖靈所建設的教會,被保羅稱為「聖靈的殿」(林前六19);因為他們已經從一位聖靈領受了水浸和靈浸,在基督裏成為一個身體了(林前十二13)。只是他們卻沒有被聖靈充滿,是屬乎肉體,在基督裏為嬰孩的;因為在他們中間始終有嫉妒分爭的醜事,與世人毫無分別(林前三1-3)。他們的靈性所以如此遲遲不進,不能活出基督的樣式來,乃因不肯隨從聖靈而行。這個事實告訴我們:
﹙1﹚ 受聖靈和被聖靈充滿是兩種不同的經歷,由受聖靈到被聖靈充滿還有一段距離。
﹙2﹚ 許多受過聖靈的人都像哥林多教會,始終停留在嬰孩的階段,沒有進到被聖靈充滿,長大成人的境界裏(弗四13)。
﹙3﹚ 他們都像沒有重生的人一般,只隨從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弗二3),而不肯隨從聖靈的意思行。
﹙4﹚ 人的心是如此的頑梗,難怪神要說人的頸項是鐵的了(賽四十八4)。但順服的人有福了!
 
順從是領受靈浸的秘訣(徒五32),也是被聖靈充滿的必需條件。主耶穌被捉拿當晚,曾在客西馬尼園禱告說:「父啊,?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的意思。」(路二十二42)。「這杯」就是釘十字架的苦杯,是最難受的酷刑。在舊約聖經上,神曾命令摩西設立逾越節,以被宰殺的羔羊預表基督,以用火烤羊肉預表十字架的煎熬(出十二1-9;林前五7;太二十七46);又感動大衛預言基督被釘十字架的慘景說,祂如水被倒出,祂的骨頭都脫節,祂的心如蠟鎔化,祂的精力枯乾如瓦片,祂的舌頭貼在牙床上(詩二十二14-17)。主耶穌雖然是神的顯現,卻因成肉身而來(提前三16),所以難免有肉身的軟弱;為了這軟弱,祂求天父撤去苦杯,使祂免除十字架的煎熬。但祂卻不因體貼自己的軟弱而忘記了服從神的旨意,祂的前提是「?若願意」,祂的原則是「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的意思」。結果,天使來加添祂的力量(路二十二43),使祂得以如願以償的順服到底,而留下了「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8)的佳範。這段故事告訴我們:順服天父在先,得力量在後。這是有一定的次序的,而且這次序將永遠不改變;因為天父只要求我們順服,我們若肯順服,祂必加添力量。
 
宇宙只有兩個陣營:神,及魔鬼。順服神就是加入神的陣營,與他聯合,結果是得能力,多結聖靈的果子(約十五4-5);悖逆神就是加入魔鬼的陣營,與牠聯合,結果是放縱私慾,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弗二1-3,四17-19)。全人類只有兩個團體:亞當裏的眾人,及基督裏的眾人(林前十五22)。亞當是舊人類的起源,曾經悖逆神,聽從魔鬼的話,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創二17,三22-24);亞當裏的眾人就是生命上和生活上與亞當聯合的人,都臥在惡者的手下死了(約壹五19)。基督是新人類的起源,始終順服神,因而滿有聖靈的能力,戰勝了魔鬼,得到了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和尊貴榮耀的冠冕(路四14;腓二8-11;來二9、14);基督裏的眾人就是在生命上和生活上與基督聯合的人,都脫離了惡者的轄制,出死入生了(羅八1-2;約五24;林後三17)。一言以蔽之,亞當裏的眾人就是悖逆神,軟弱無能,被魔鬼轄制的人;基督裏的眾人就是順服神,被聖靈充滿,戰勝魔鬼的人。
 
重生前的保羅是軟弱,屬乎肉體,已經賣給罪為奴僕的(羅七14-24);但重生後的保羅卻在基督裏被釋放,得以戰勝罪律,前後判若兩人了。保羅所以能由軟弱而剛強,乃因被聖靈充滿,得到了聖靈所賜的力量(羅八1-2;腓四13);他所以能被聖靈充滿,乃因在生活上決意順著聖靈而行,如同基督以成就神旨為生活原則一般。「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加五16)。這是保羅的體驗談,也是他所以能恆常被聖靈充滿,成為得勝的基督徒的秘訣;就一個渴慕被聖靈充滿的福分的信徒而言,這體驗對他是何等的寶貴!但願我們都能效法保羅,像他效法基督(林前十一1),決意完全順服神,讓神在一切事上居首位,藉以與他同享恆常被聖靈充滿的福分!
 
五、努力
 
主耶穌:「從施浸者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十一12)。要進入天國,必須努力,經歷許多艱難(徒十四22);要保持恆常被聖靈充滿的狀態,也必須努力。
 
所謂「努力進天國」,就是以基督為至寶,視萬事如糞土,將萬事丟棄於背後,竭力奔跑那擺在前頭的路程,為要得著基督。保羅所以有把握進入天國(提後四18),乃因保持恆常被聖靈充滿的狀態,不放縱肉體的情慾,凡事效法基督,打過美好的仗,跑盡當跑的路,守住所信的道(羅八1-2;加五16;林前十一1;提後四7-8);他所以能保持恆常被聖靈充滿的狀態,乃因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正如一個想要得獎賞的人在跑道上奔跑一樣(腓三13-14;林前九24)。保羅所列為要抵擋魔鬼當穿戴的全副軍裝中,只有護心鏡,沒有護背鏡(弗六11-17),正可啟示我們:只有向前努力直奔,才能得勝;若喪膽退後,必慘敗在魔鬼的權勢之下。此外,亞伯拉罕一家人不想念所離開的家鄉,只羨慕在天上那更美的家鄉,雖然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存著信心而死(來十一13-16),也是一個努力進天國的好榜樣。
 
主耶穌又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路九62)。要進天國的人,必須將世界的事丟在背後(約壹二15-17),如迦勒以專一的心志跟從主(民十四24);否則,必不配進神的國。羅得在所多瑪城生活富裕,當天使催逼他逃命的時候,他還是留戀那些財物,遲延不走;若不是天使強拉著他的手逃走,他早已葬身在所多瑪城的火窟中了。羅得的妻子逃出所多瑪城之後,慾念未死,不信從神藉著天使吩咐她的話,回頭一看,竟變成了鹽柱(創十九15-17、26)。舊約選民在曠野生活的四十年間,面雖朝向流奶與蜜的迦南地,卻棄絕神人摩西,心裏歸向埃及,常常思慕埃及的罪中之樂(徒七39;出十六2-3;民十一4-6);結果,神不准他們看見祂向他們的祖宗所起誓應許之地(民十四22-23)。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立志跟從主,盼望將來進天國的人,必須能吃苦,肯捨棄一切,向前努力奔跑到底(路九57-62)。「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求學如此,習藝如此,靈修也是如此。我們要明白:保持恆常被聖靈充滿的狀態,是進天國必須經歷的途徑;進天國固然要努力,保持恆常被聖靈充滿的狀態也要努力。我們若不積極靈修,必不能恆常被聖靈充滿;若不努力追求恆常被聖靈充滿,必難進天國(太七21-23)。
 
「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裏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啟二十一2)。
 
耶路撒冷是舊約時代建造聖殿的地方,所以歷來以聖城聞名於世。歷史上的聖城耶路撒冷,曾經被拆毀而重建,是建造在地上的,屬於物質的;但這段經文所描寫的耶路撒冷卻是新的,是從天那裏降下來的,屬靈的。天使指示約翰說,這聖城新耶路撒冷是新婦,是羔羊的妻子(啟二十一9-10);保羅說,教會是在上的耶路撒冷,是基督的妻子(加四25-26;弗五31-32)。可見這從天而降的耶路撒冷,乃是屬靈的真教會。將來真教會被基督迎娶,是我們一切真信徒的歡喜快樂;因為那時我們的盼望已經實現,我們將與基督永遠同住了。真教會所以能被基督迎娶,乃因她自己已經預備好了,妝飾整齊了。所謂「妝飾整齊」,即聖潔沒有瑕疵,有聖徒應有的義行(弗五26-27;啟十九7-8);換句話說,就是恆常被聖靈充滿,有完全的品德,在神面前無可責備(帖前三12-13)。
 
這是一幅真教會完成的遠景。如今我們眺望未來的美景,再察不冷不熱的現狀,真是又興奮又痛心!往者已矣,來者可追。但願我們今後能竭力追求恆常被聖靈充滿的福分,將我們的心志改換一新,穿上新人──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3-24),等候基督再臨!
 
習題
 
一、試述被聖靈充滿的定義。
二、簡述被聖靈充滿的果效。
三、簡述被聖靈充滿的必需條件。







文章標籤:  #聖靈論  #第十三章 要被聖靈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