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與線

班長之家

作者:羅真聲 編者 / 發行:腓利門書房 / 初版日期:2001/04

​感謝主!我家三個女兒這學期都當了班長。雖然,她們轉到這個學校還不到二年,但是她們很快就可以進入情況,適應這裡的環境……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感謝主!我家三個女兒這學期都當了班長。雖然,她們轉到這個學校還不到二年,但是她們很快就可以進入情況,適應這裡的環境,所以,六年級的老大,上學期就被同學選為班長;三年級的老二,這學期幹部改選,她竟高票當選班長;一年級的老三,上學期剛入學時,因大家尚不熟悉,有人自願當班長,當了一半,老師發現不行,老三可以勝任,就中途換老三為班長,這學期繼續擔任。

兒女都當了班長,這是父母的期望,尤其是真教會的信徒,兒女在學校不只不會變壞,還在學校為主發光、榮神益人,受到老師的喜愛、同學的肯定,每年的兒童節也多次被選為模範兒童,主耶穌的名也因此得到榮耀,同學羨慕信耶穌,老師也覺得信耶穌的孩子很好。

現今,有許多父母深感家長難為,打從孩子哇哇落地,就很不聽話,到最後麻木不仁就任其自生自滅。其實,並非孩子出生就很乖,人有罪性,所以聖經才告訴我們,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如果不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我們怎能期盼他們在學校榮神益人呢?沒有除草施肥,只想摘果子,是不可能的。

為了照顧孩子,內人毅然辭去教職,當時不只很多人以為怪,父親也很不諒解:認為鐵飯碗怎可輕言放棄,孩子可以讓鄰居或親戚照顧。我很不以為然,聖經上說:「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不必為衣食憂慮。」難道我現在已經三餐不繼,甚至需要內人賺錢貼補家用嗎?雖然傳道生活費不高,尚可養家。神也應許:義人的後裔不會討飯。以心理學而論,童年的發展關乎未來的一生,尤其嬰兒這個階段更是重要,不要誤認孩子不懂事,常言「三歲定七歲、七歲定終身」。如果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一個只會養她而不會教她的鄰居(其實一般人也不敢管教用錢帶的孩子),這是非常的殘忍,對不起主耶穌也對不起孩子。

起初父親甚至揚言:我若不聽他的話,內人一定要辭職就不要回家看他了。但我深信,這是合乎神的旨意,既然不能與父親溝通,就將此事交託給主耶穌,屆時主必開路。果然,神學院畢業前不久,父親勉強答應了,內人也結束了三年的教師生涯,與我一起過著近乎流浪的傳道生活,結婚十三年,搬了十幾次家,雖然家的外在環境在變(由中部而南部、北部),但是家的內在環境不變,有神的愛、有夫妻的愛、有親子的愛,享受人生的最樂──天倫之樂,孩子也就在快樂中成長。辭職後的一年,某一天,爸爸說出了肺腑之言:「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乖。」

以不變應萬變,環境的變遷,正也擴張了孩子們的知識領域。因內人在身邊,三個女兒也就沒有盲目地跟人家上幼稚園,無形中也省了一筆開銷;孩子也因參加每次的教會聚會,認識一些教會的小朋友,人格亦不致於造成孤僻。上了小學,反而比一般上過幼稚園的小朋友更容易進入情況,能動能靜。所以,老大雖讀了三所小學,老二讀了二所,她們也都能得到師長同學的認同。

基督是我家之主,這不是口頭禪,應以實際行動配合。基督既是我家之主,教會又是神的家,所以,我家與教會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既以教會為第一,家就是選擇聚會方便的地點,主耶穌也奇妙安排,搬了十幾次家都在教會附近,也有二次住在教會裡。既以教會為中心,除了幾次偶而特殊的情形之外,教會的聚會都參加,孩子也養成了聚會的習慣。放學回家就自動準備功課,聚會時間到,全家上教會。老大不會因六年級藉口偷懶,感謝主!聚會並不影響學業,因智慧聰明是神所賜的,所以,她們的功課也就令同學刮目相看了。

養育與管教是為人父母當盡的本分,生長乃在乎神。有時,因人的劣根性我也束手無策,就把她們帶到主耶穌面前,與她們一起禱告,感謝主!她們也都能體會父母的一片愛心,雖是嚴格管教也能感謝領受而無怨言;也有窮途末路之時,但唯有萬靈的父才有最美好的管教,使父母能謙卑俯伏在神大能的手下,仰望神的憐憫,賞賜聰明智慧,明白神的旨意,進而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神所賜給我們的產業。

當然,並不是孩子功課好或當了班長才是成功的管教,最主要是我們的孩子投入外邦人的環境,不但不變壞反而能明光照耀,使不信的人因我們的好行為歸榮耀給我們在天上的父。如此,不管外界的環境造成多大的壓力,孩子的童年仍滿有愉快的回憶。每天在神的愛中快樂成長,因神的路徑都滴下脂油,滴在曠野的草場上,小山以歡樂束腰,草場以羊群為衣,谷中也滿了五穀,這一切都歡呼歌唱(詩篇六十五篇11-13節),願我們都能走在神的路徑上。






文章標籤:  #風箏與線  #班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