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特區


&

搜尋&分類

心派生活:需求與支持

撰文/chyi|聖靈月刊562期-2024.07|主題/進天國要回轉像小孩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筆者幾年前進入早期療育所就讀,習得許多專業知能,也從中了解早期療育服務的核心概念,應建立於「以家庭為中心」的基礎上。指導教授耳提面命的重複提醒我們一件事,早期療育是一個全方位的服務,服務對象不只有發展遲緩兒童,更重要的是,服務內容包含著整個家庭,提供服務時要了解家庭的需求與優勢、尊重家庭的選擇、協助家庭取得資源解決問題,最終目標為提升家庭功能,以滿足家庭與兒童的需求。

這些概念深深撼動了我,原來,早期療育,為要讓一個家庭有能力去解決孩子及其家庭遇到的問題,而不是將孩子獨自推到前線,補強不足之處。而成功的早期療育服務,關鍵也就在於,服務提供者是否能夠依照家庭的「需求」提供個別化且到位的「支持」,而非依據自身的經驗及想法,給予齊頭式的協助。

然而,將「需求與支持」這個話題套進日常生活中可以發現,「需求」與「支持」的主詞,因人事時地物的變化而有差別。我可能是那一位有需求的人,但有時也是一位可以支持他人的人;或許我同時是一位需求者,也是一位支持者。「需求」與「支持」的立場不同,但相同的是,主告訴我們可以如何當一位稱職的支持者,也安慰我們如何當一位有需求者。

「可十46-51」記載一位討飯的瞎子,知道耶穌來到耶利哥,喊著耶穌的名字,總希望被耶穌聽見;因為瞎子有很多的需求想告訴耶穌,他的生活困難,他的眼睛失明,他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好不可憐。耶穌就站住,叫那瞎子過來,並問他說「要我為你做什麼?」瞎子回應耶穌「我要能看見。」

耶穌聽到瞎子的呼求,看見瞎子的缺乏,但祂只問一句:「要我為你做什麼?」並針對瞎子所回應的需求提供他所需用的。一位稱職的支持者,會試著了解對方的真正需求,會站在對方的立場同理其所顧慮、所擔心的事,提供和需求相對應的支持,並非按照自己的心意及看法提供協助。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偶會遇到排山倒海般不順心之事,偶會亂了分寸,連自己現在需優先處理的事都無法排序;又或者可能,海嘯似的壓力直搗心房,無法排解也理不清自己最在意的為何事,只發現心情低落,情緒起伏不定,似乎無人理解。當有人問了自己:「你需要幫忙嗎?」卻無法講出要的是什麼?是太多?是太雜?還是根本也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是啊!既然無法得知需求,那要如何提供支持呢?這是很矛盾的事吧!不,其實不矛盾,因主耶穌曾說過: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1-32)。

我們的需求,連說出口都不必,因為主耶穌早已知道,並且預備。這是主耶穌親自的安慰,安慰我們如何當一位有需求者,只要相信祂,祂自有美好的旨意支應著我們的需求與重擔。

了解需求,才能提供適切的支持,而非妄自臆測,加以負擔式的鼓勵或協助。而當我們遇到困難,無法釐清雜亂無章且龐大的需求量時,祂卻知道,一切祂都知道。

有了新的體悟之後,回到工作崗位上,入園進行巡迴輔導服務時,開頭問候語總是「老師,最近遇到的困難是?最需要被解決的問題是?我們一起努力!」而在教會,問候不論是常來的、不常來的、開心的還是憂傷的弟兄姐妹時——「最近好嗎?有什麼需要為你禱告的嗎?神都在哦!」似乎也是個很合宜的問候語呢!






文章標籤:  #chyi  #562期  #藝文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