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青年團契]學生靈恩會檢討紀實(有表格)

撰文/編輯室|聖靈月刊269期-2000.02|主題/[青年團契]假期中的屬靈響宴──看「學生靈恩會」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學生靈恩會」必也正名乎,是專為「學生」所舉辦的「靈恩會」,期使在學學子,藉此暫別外務時機,清心親近神,進而使自己重新得力;因此每年的寒暑長假,總有許多主內學子參加適其齡的靈恩會,來領受更多從神來的豐盛恩典。
 
然而近幾年來,這樣的純度似漸被稀釋,「學生靈恩會」如何不淪為只是交誼性質的聯誼活動?而學生們希望參與的「靈恩會」又是如何的狀態?以下是與教牧處取得聯繫後,記錄並整理其歷年資料所成,將探討其中的課程規劃及輔導員派任制之問題。
 
壹.課程規劃
 
總會於1999年成立國、高中班學生靈恩會專案改進小組,現階段針對國中班之課程及高中班之舉辦形式,從事檢討並規劃;從改進小組的1999年9月12日的會議紀錄中得知,現階段課程有以下現象。
 
現行課本有些內容太趨於理論而少觸及生活實務面、靈修課程時數重於活動課程、全省課程不統一、「兩性教育」、「婚姻觀」的相關課程太缺乏等問題。
 
一 現行課本有些內容太趨於理論而少觸及生活實務面
 
編輯室從歷年回收的問卷中發現,學員對課程有以下的期待:
 
1.希望能針對社會時事與教會協調工作進行分組討論。
2.增加基督化生活指導及施行。
3.加強對本會真理、五大教義的認識。
4.加強團體生活規範、事工訓練、查經及談道能力的訓練。
5.增加雙向溝通、多運用視聽媒體等教學方式。
6.加強適應社會生活的課程。
 
對於現行課本有些內容太趨於理論的問題,據悉已向著策劃出與實際生活面相結合的目標進行,希望以適切其需並引發興趣,進而增強基督化的生活指導。也曾有人建議,教材之編寫,應與平時初、中級班課程有所配合,甚至是在學生靈恩會時,作一綜合式複習。然從回收的問卷看來,學員認為 不必有所關連,但可參考之;原則上,望多增強道理與生活實務面結合之指導。
 
二 靈修課程時數重於活動課程
 
全日的授課時間,現分為二:一為靜態的「靈修、靈智課程」,即聽道、唱詩、祈禱等;二為動態的「活動課程」。望二者能相調合,兼施軟硬,動靜並呈,在尺度拿捏上本來就不是件易事;尤其國、高中班學員,正值活潑好動的年紀,一連六日,皆坐在空間不大的會堂中接受聽講式上課,學習效果欠佳,是可以預期的。專案改進小組據此研擬出一改進方式,將於今年首度試辦方案如下:
 
1.全省高中班打散(不分年級),於三處不同特色之地點舉辦(可能不在會堂),規劃不同特色之課程(含信仰及活動),相關課程及細節規劃中。
 
2.傳統之學生靈恩會仍照舊辦理,而此項新活動將錯開傳統學生靈恩會的舉辦時間,視其成效再決定是否全面實施。
 
此次於舉辦形式上像「夏令營」之彈性作法,望能符青年學子所需,且不失其為「供靈性加油」的目標。
 
三 全省課程不統一的現象
 
據了解如下:
 
1.實是各班使用總會教材程度之不同,目前已在進行分區規劃教材,內容對真理、靈修、生活、事奉之課程均有一定比例。
 
2.在國、高中班教材修編會議1999年1月9日的紀錄中指明,淡水教會曾委由中級班班負責、教員、高中老師、家長等以總會教材為輔,講員所寫的教材為主,規劃高三班課程,並於每堂回收問卷中了解其需求,學員反應佳。
 
3.此紀錄亦指明,將循序漸進以現行教材作修編,期使之符合時代性,且不失真理教導。於決議中看出:將分四個大架構:(如圖一)
 
大架構 子題 中區
主題課程 奇妙的生命、生命的認識、生命的成長、生命的更新、生命的操練、豐盛的生命 中區
真理與靈修部分   總會教牧處
婚姻與兩性教育   中南區
生活教育 聖樂、宗教倫理、EQ、生命安全教育、生涯規劃、現代思潮、與社會現象有關者,如:星座、幫派 北區
 
 
且除了將一系列地從國一至高三課程,作連續性的設計外,亦將由小組成員自行設想方式,預擬四個架構下的子題,再由總會開會討論並篩選之。
 
四 「兩性教育」、「婚姻觀」的相關課程太缺乏
 
從歷年回收的問卷中發現,學員最有興趣的是「兩性交往」;他們認為談婚姻還太早,然正確的婚姻觀,可使學員因有免疫力,期能在現今的世代中自我保守;而教材修編小組有鑑於此,於1999年配合教牧處之規劃,由中南區負責「兩性教育及婚姻觀」之題目,擬出6班課目之子題及大綱內容如下:(如圖二及圖三)
 
兩性教育 國一班 子題:認識自己 (1)兩性生理方面之差異。
(2)兩性於青春期發展的不同。
(3)如何接納自己於青春期之改變。
(4)如何保護自己。
(5)另有A片、網站、女權主義、男女共戲/遊、仙人跳、寫真集、網路筆友、鎖碼節目等剖析。
國二班 子題:良好的人際關係 (1)兩性心理方面的不同。
(2)兩性如何相處,對異性應有基本的瞭解與尊重。
(3)自我認識──做個成熟的人,學會負責及尊重別人。
(4)與人交往──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5)自然地認識異性朋友。
(6)參加團體活動──藉此彼此認識,增進友誼。
國三班 子題:發乎情、止乎禮 (1)目前喜歡的對象與未來結婚對象之差距(迷情與愛情)
(2)單獨約會──心靈互動,學習辨別愛與慾的差異。
(3)固定對象──避免離群獨處,應有些共同的朋友。
(4)婚姻應有之認識與責任。
(5)婚姻對象(主內/外邦)
(6)另有婚前性行為/為何不妥。
 
 
正確的婚姻觀 高一班 子題:愛的真諦 (1)深入探討基督徒與一般時下青年男女應有的區別
(2)婚前性行為有何不妥?
(3)自我控制
(4)性壓力紓解
高二班 子題:承諾與責任 (1)人與神
(2)人與人
(3)人與家庭
(4)人與社會
高三班 子題:等待真愛 (1)單身與堅持
(2)潮流的迷失
(3)職業的選擇
(4)真愛與條件
補充教材   (1)性與醫學──性病、墮胎及後遺症、愛滋、手淫
(2)同性戀
(3)同居
(4)未婚媽媽
(5)我該怎麼辦──性騷擾、性衝動、被動暴力等
 
 
貳. 輔導員派任制
 
一 從「國、高中班學生靈恩會舉開要點」之1994年5月17日紀錄中得知,由各班自行遴選之輔導員,本望於學生靈恩會前一天, 舉開職前講習訓練,但參與率較低,導致有些輔導員,於心志上未做妥善預備,即進入此工場,收效難免欠佳,而主辦單位亦有輔導員難找的困難。
 
二 教牧處鑑於各班自行遴選輔導員不易,因此於1998年施行「輔導員派任制」,即由各團契認養,並鼓勵輔導員參與職前訓練,此行解決了輔導員徵召不易之問題,但也有因統一派任,無法落實本土化培育及無法確定其是否具備高度熱忱與意願之現象,造成輔導員程度參差不齊,因此綜合回收問卷及專案改進小組1999年會議紀錄,有以下之建議:
 
1.鼓勵輔導員參與職前訓練。
2.總會派任輔導員,教區選派輔導員並予職前培訓。(有當地的輔導員協助,對環境的了解及與教會的溝通上很有助益)
3.鼓勵神訓班學員參與。
4.讓有意願的學校老師、當地高中以上家長信徒經職訓後,投入各區之輔導員行列。
5.安排神學生以大哥哥的形象,由教區規劃,讓他們協助輔導學員。
6.為減少師生間的摸索時間,且使輔導更有果效,輔導員能否連續三年輔導同一班級?(此點討論中,未有定案)。
 
三 從1999年于桃園教會舉開的「國、高中班學生靈恩會輔導員培訓營課程」中得知,他們於三天課程中,有以下的學習:
 
1.如何帶領小組──小組關懷與經營
2.如何帶領小組──小組時間的運用(含實作)
3.輔導員的行政庶務工作
4.輔導員認知──與班務人員的互動
5.靈的工作之認識處理
6.小組查經、讀經的帶領
7.輔導員認知──職分
8.輔導原理與諮商(含實作)
9.學生靈恩會工作綜合研討
 
從其涵蓋面之廣,可看出主辦單位,為使輔導員參與此事工能發揮最大功效,所作的用心規劃,期使輔導員能備妥心志,造就自己及學員。
 
以上只討論課程規劃、輔導員派任制二者,其實仍有其他問題,諸如:總會是否能酌情增加舉辦教會伙食費的補助,以補貼水、電費的透支?而班務人員填寫伙食費申請單不夠精準,導致人數預算浮報,形成經費之浪費現象,現也改採「勾選」方式,簡便算出伙食費等等問題,在此未及詳談。
 
看每年無數青年學子投入其中,使自己的靈命得造就,而在五天四夜中,拿出多大的容器,以信心在神前盛裝恩典,就必收穫同等的豐富,屬靈饗宴方畢,熱度如何不在離開後漸息?這則是另一個有待青年學子學習的課題。
 
屆次 年度(民) 班數/人數 日數 總學員數 地點 受聖靈人數 備註
國中 學員數 高中 學員數 大學 學員數
33 74 23 1866 11 926     6 2792 64處 241  
34 75 28 1888 11 890 1 193 6 2971 68處 251  
35 76 31 1994 11 890 1 185 6 3069 43處 248  
36 77 30 1792 14 1099 1 185 6 3076 45處 244  
37 78 23 1999 8 677 1 227 6 2903 32處 237  
38 79 22 1912 11 1017 1 219 6 3148 34處 300 23名慕道者
39 80 27 1968 14 1098 1 270 6 3336 42處 251 47名慕道者
40 81 26 1936 17 1182 1 274 6 3392 44處 184  
41 82 26 2028 12 1138 1 112 6 3278 39處 187 121名慕道者
42 83 23 1833 13 1129 1 304 6 3266 37處 160 123名慕道者
43 84 22 1682 13 918 x x 6 2600 35處 237 116名慕道者
44 85 24 1620 12 1161 x x 6 2781 36處 97 112名慕道者
45 86 25 1530 13 812 x x 6 2342 38處 蒐集中
46 87 蒐集中
47 88 27 1375 12 619 x x 6 1994 39處 84 83名慕道者
 
 
(原[青年團契]2000年02月號)






文章標籤:  #編輯室  #269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