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宗教教育]母親節

撰文/北區專欄小組策劃/園丁整理|聖靈月刊272期-2000.05|主題/[青年團契]抉擇──人一生中最難決策的五件事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活動目標



一、讓年長的母親,傳承母親天職的精神。

二、讓初任母親的姊妹,體認身為母親對家庭、教會、社會、國家的重要。

三、讓為人子女,把握機會,即時地、貼心地表達孝親,數十年如一日。

活動方式

1.主題式講道

以「孝」為主題,連續一週或一個月講道,讓孝道的內涵、實踐的方式,親子互動的感受,一一披露,讓施與受都蒙神喜悅,賜福。如:聖經中的模範母親、看你的母親、感恩……等。

2.主題式見證會

以「母親的信仰對我一生的影響」為主題,於活動前一、兩個月即邀請弟兄姊妹見證,讓信仰的傳承,融入日常生活中。

3.「孝親、感恩」座談會

時間定於安息日聚會後,每-人為一小組,發表感言,讓子女說出「媽媽做了一件讓我刻骨銘心的事」,也讓身為母親的說出「我的孩子做了一件讓我感覺好窩心的事」;或「我收到最有價值的母親節禮物」,讓日常生活的小細節,即勾勒出孝親、感恩的行動。

4.出版《母親節特刊》

內容含蓋:教會所舉辦的母親節活動報導;宗教教育學員「我的母親」園地;訪問稿:如〈陳奶奶談論她的母親〉;徵文:〈我見過教會內最美麗的母親〉;一句感謝的話;或闢專題區:我的媽媽在天國、我的媽媽未信主、媽媽您在哪裏?……可針對教會內信徒的狀況而設計。

5.舉辦小小音樂會

鼓勵為人子女,勇敢上台演奏(唱)一首讚美詩,或親子同台以歌聲,以樂器歌頌神,表達感恩。

6.製作卡帶

將學員每人說的一句感謝媽媽的話,製成卡帶,分送每個家長。

7.製作卡片、康乃馨

在每一份作品上,寫上孩子一句感謝的話,將學員的作品掛在教會適當的空間,讓同靈欣賞、鼓勵。

8.照片展

每張照片,附上子女的一句話,照片的內容可以是:爸媽的結婚照、我和媽媽的合照。

9.美食品嘗會

由婦女團契負責策畫,每家親子共作一道佳餚,並為佳餚取一個美麗的名字,擺上桌,讓全信徒於安息日會後,共享每一家的佳餚,讓「我媽媽手藝一級棒」、「你的媽媽的烹飪技術更是絕」,孩子以媽媽為榮的滿足感,寫在臉上,流竄在教會的每一個角落。

10.音樂劇

以「感恩母親的愛」為主題,編寫音樂劇,讓整個活動融在詩歌的旋律中,又有一個美麗、感人肺腑的故事,令人低迴不已。

注意事項

舉辦之前,主動詢問是否與當地的中、小學活動撞期,如果撞期,可以考慮延後或提前,也可以考慮加入校園活動,讓教會的宗教教育走入社區,主旨不變,形式可改變。



結語

1.姊妹既然結婚,角色就不單單是「母親」一職;如何認清母親是「天職」,是無人可取代的工作,對子女的影響是深遠的,對社會、國家的貢獻也是未來預的。

2.孝是每日晨昏是省的工作,而不是一日的卡片,一句話、一個故事,可以取代的。盼主內為人子女,能扭轉時代潮流,誤以為「孝」為一日之孝。

3.教會或宗教教育在舉辦這一系列的活動,最重要的是重申「式微」的母親天職觀。



(原[宗教教育]171期,2000年5月號)






文章標籤: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園丁整理  #272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