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走在神的道路:一無所缺

撰文/稱恩|聖靈月刊560期-2024.05|主題/萱草花語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阿天是水果商,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不好,為了多賺點錢,同業常常將磅秤調整,偷斤減兩;在還沒信主前,他也有樣學樣,投機取巧。雖是如此,心中總是良心不安,賺的不是大錢,卻是不義之財。

有真耶穌教會的信徒傳基督的福音給他,於是阿天來到教會,學了真理。在一次禱告中,阿天得了聖靈後,聖靈告訴他,這樣做不合真理,要離棄罪惡。後來,他規規矩矩地做生意,不當奸商;不但在斤兩上調為正常,每逢安息日,必定休息遵行聚會。同業笑他,週六生意正好,還敢休息。

神養活他,讓他的客人們提早購買,週五常賺取雙倍的薪水,就像以色列在曠野中,週五能收取雙倍的嗎哪。阿天告訴他的孩子們,我自從信耶穌後,口袋中都有錢,雖沒有大富大貴,但也沒有缺過錢,要按道理行事,神會養活我們。



人心的缺乏

坊間最熱門的心靈成長或業務銷售課程,費用是越來越高。奇怪的是,這些教人賺錢的課程,只要講師的方法吸引人,堂堂爆滿。可見得,不管投資、投機,人都想多一點參與,免得缺乏理財知識,一生平庸度日,沒法飛黃騰達,享受快意人生。現代人常常失眠,美國的褪黑激素賣得很好,因在臺灣不合法,很多朋友都會在出國期間託人買個幾瓶,當維他命來食用。

教會偶爾有憂鬱症的慕道友前來認識教會,有一次筆者與一位憂鬱症的朋友陪談,對方告訴我,醫生說他有自律神經失調,他覺得是自己心靈空虛,也開始尋求宗教中的轉念;因為宗教的開導師告訴他,人生很多事,人常困擾其中,無法解脫,就是無法轉念。只要轉念,就不會執著,人才能自在。

人不是物質缺乏,就是心靈缺乏。心靈缺乏,誰能醫治呢?人能靠轉念自己覺察,需要有強大的自我認知。不過,心靈與信仰的層面,通常不是只有人心靈的問題,還有屬靈氣的惡者從中作梗,要使人的靈魂落入陰間,無法得到救恩。人的缺乏,並非只有自己的問題,源自不認識神,找不到心靈平安與喜樂的根源。



眼看實係為難

二十多年前,基督宗教因為成功學的影響,有些宗派開始強調信耶穌會成功,信耶穌會賺錢。同樣是信耶穌,這樣的「福音」更吸引人,符合人性的需要。如果信耶穌也開始標榜,神會祝福你的物質生活,顯然這與真理的重心,有所偏離。

當我們信了耶穌,若是遭受患難或疾病,難道就是神沒有保佑你嗎?甚至許多未信的家人或朋友,會奚落你:你看你信耶穌信成這副德性,也沒有比較好,你的神在哪裡?詩篇有位亞薩詩人說:「我終日遭災難;每早晨受懲治。我若說,我要這樣講,這就是以奸詐待祢的眾子。我思索怎能明白這事,眼看實係為難」(詩七三14-16)。

面對環境的困苦,詩人不敢說他的患難是來自於神,以免做了不好的示範。而詩人面對遭難之事,也提出看見事實,當時無法看明白神旨意的難處。基督徒的生活,不都是花好月圓,一帆風順。面對屬靈的爭戰,有考驗也有試驗,需要具備屬靈的眼光,才能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可見得,信主之人與未信者,都會有同樣的遭遇,那決定有信仰者的關鍵是什麼?人要如何讓生活得到滿足?



一無所缺

在神學訓練班,有一次謝順道長老如此見證:他獻身當傳道人,總會給的薪水並不多,每個月只有300元。有一個月,總會薪水發不出來,延遲發送。但家中的傳道娘及孩子都要生活,恐怕生計會有問題。長老(當時是傳道人)與長老娘很有信心,靠神度日。他家裡的油,只剩一點點,但在薪水還沒寄來前,奇妙的是,怎麼用都用不完。就像舊約以利亞在撒勒法的寡婦家一樣,同樣的神蹟發生。不僅如此,他們家養的一群雞,每天都會下蛋,而且都是生下種蛋(可孵出小雞),不是菜蛋。種蛋價格好,鄰居覺得神奇,天天排隊掛號買蛋,傳到村落,也見證神的看顧。

有一位傳道,由於需要用車代步,協助聖工,神都在他需要的時候,好幾次讓他買車及換車。一有需要,神就補足,可以專心傳道。他家中的大兒子,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醫生建議要開刀,也告知了手術的執行方式。看著剛出生的嬰兒,要面臨這麼艱難及殘酷的手術,他不忍心。想起自己的命,也是神拯救的,與妻子討論後,全心靠主禱告。

孩子度過了幾年,等他長大,在神給的機會下,才動手術。醫生開刀後,高興地恭喜他們,手術非常成功,孩子也健康地活著。本來醫生說不能運動,開完刀後兒子就去打籃球。傳道看見自己的孩子打球,眼淚都掉下來,這是神的恩典。

傳道人度過了操練,是屬靈的功課與學習。為主服事,看似缺乏,但卻一無所缺。如同經上所言:「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當敬畏祂,因敬畏祂的一無所缺」(詩三四9)。保羅也如此見證,在為主傳福音的生活是如此,「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六10)。人看無有,神看都有。



敬虔度日

立志在基督裡敬虔度日,要受逼迫(提後三12),這是聖經明白的教訓。敬虔是信仰,度日是生活。信仰與生活無法分開,生活的深處是信仰,靠神供應是信心的試驗。基督徒在神的道路中行走,必須先有這樣的認識,切勿過度樂觀看待信仰的舒適圈。

當我們的慾望過於我們的信仰,敬虔的心就遠離了我們,缺了敬虔,生活就會有所缺,無法安然度日。進入盲目的追求,回過頭來,才知是一場虛空。那到底信仰的本質,是一場艱難或是一生的祝福?我們的敬虔度日,與信仰生活中,究竟該如何看待?

「敬虔」是屬靈的操練,更是屬靈的價值。經上說:「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四7-8)。身體屬肉體,敬虔屬信仰。要在敬虔上操練自己!不僅對在世有好處,來生得到應許。

錢哥從年輕就對金融商品很有興趣,他不但在教會認真事奉,也在世投資理財。從股票、ETF、期貨、選擇權,他都有所涉略。眼看著財富漸漸增加,他覺得這是神給他的祝福。看是如此,卻不長久。過了些年,投資失利,才知道敬虔度日的真義,原來神也讓他學習理財,但不能超過對神的敬虔。雖然損失了不少錢財,神也讓他在房產上打平,在世理財努力一場空,在神的道路上,卻更有領悟。



加給你們

何西阿先知說:「耶和華啊,求祢加給他們——加什麼呢?要使他們胎墜乳乾」(何九14)。先知看見以色列離棄神,於是這樣的呼求。可見當時的百姓,不走在神的道路,所面臨的是所懷的胎被殺,所栽種的不能結果。

我們聽見耶穌這樣的勉勵:「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都將加給你們了」(太六33)。加什麼呢?我們問問自己。人想加什麼?加點美好的生活,加點美食佳餚,加點名車豪宅,加點尊榮權勢。這是神要加給我們的嗎?如果信仰加的是這些,這與世上的追求,又有何異?

當你想知足時,這世上的慾望大師會告訴你,你是賺不了錢,才會想知足度日;當你停止對名望的嚮往時,權高位重的高官會告訴你,你是無法成功,才會這樣安慰自己。這世上本就會有兩種論述,來左右我們的信仰與生活。

雅各長老毫不客氣地說:「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雅四4)。雅各用二分法,表達真理,看似沒有灰色地帶,但其中要強調的是「想要」。人的想要,就是慾望,慾望會使我們漸漸遠離神。神要加給我們,在神的國中生活,活在神的義中,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我們,使我們凡事常常充足,並能多行各樣善事(林後九8)。

神所加的,是我們在世的果效,隨著我們,記在天上;神所加給我們的,是救贖別人的善事,見證我們是神的兒女,與世人有別,榮耀真神。






文章標籤:  #稱恩  #560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