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葡萄樹下:好種子的生命(下)

撰文/Day|聖靈月刊559期-2024.04|主題/屬靈生命的成長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好種子彰顯榮耀蒙恩的生命

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五8)。

父是藉著子的工作得榮耀(約十三31-32),祂也要藉著信徒所結的果子得榮耀。實際上,信徒所結的果子,也就是主工作的成果;基督徒表現出神的生命,目的都是為了榮耀神;因為榮耀神,乃是我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

除了馬太福音所記,「可四14」及「路八11」則記載: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主的種子既是指「人」,也指神的「道」;而這所撒的種子,成效也因人而異;那落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就有三十倍、六十倍,甚至是一百倍的收成。

基督徒既是主的工作,就要珍惜自己是主的好種子,要能努力地扎深根、堅固信仰,才能向上生長,可望有數十倍,甚至百倍的表現;絕不能空有其表,讓栽種之人徒勞無功、反得羞辱。誠如「可十一12-21」的記載,主曾經咒詛一棵不結果的無花果樹。該樹空有蒼翠茂密的枝葉,一副欣欣向榮、光鮮繁盛的模樣,讓人相信它茁壯的美好,但實際上卻沒有長出任何果子,連最起碼該有的都沒有,實在對不起苦心照料它的園丁,也對不起自己身為果樹的本分。

因此,保羅勉勵當時的教會,要信徒不可閒懶、要努力做工,而且所作所為都要能與信徒的身分相符合。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四1)。保羅的意思是說,我們「所行的」要與我們「所蒙召的恩」相配。我們是基督徒,所行的必須符合基督徒的體統,以免讓主的名蒙羞;行為與結果,向來都是分辨真偽的依據,如此,才不致違背了神選召我們的原意。

其實,每個人被神揀選時,自己的行為與得救的恩本就是不相稱的,一切都是主的恩待。而我們也曾立志,承諾要「相稱」、要「像主一樣」,只是遺忘了當初的心志,失去了儆醒,於是慢慢疏離,就像不結果的無花果樹,絕不是一、兩天就會質變的事,都是日積月累的問題,最後才變得沉痾難起、無可救藥。

我們都領受了主的恩寵,並背負榮耀主的責任,明明有結果的條件與能力,卻疏懶不結果,這可是應該警惕的重點;切不要以為,一旦成為神的兒女就能夠一勞永逸,也不可誤以為自絕於神的要求,還能蒙赦免、得賜福。

雖然,天父對待祂的兒女向來寬容,慈悲、憐憫與耐心,勝過世上的父母,斷不會以咒詛來回應我們;但是,祂卻不斷地藉由許多方式,希望執迷不悟的人能夠悔悟,能夠因為祂公義威嚴的刑罰而有所警惕。

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不要自己心裡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太三8-10)。

施洗約翰以非常嚴厲的措辭,來告誡當時不知悔改的以色列人,呼籲他們不要誤解了神的慈愛與公義;這番警告也正是提醒現今真教會的信徒,不要有恃無恐,要把握時機、要悔改、要結出好果,不可再執迷不悟,不要僥倖地以為總是還有機會的。



結論

1. 好種子是新生命

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著是好的(創一11-12)。從創世記的記載,讓我們看到神創造的智慧,包括青草、菜蔬和樹木,都包含果子和種子,使它們能不斷生息、長存;沒有果子,就沒有種子;沒有種子,就沒有生命的重新開始與延續。

在撒種的比喻中,耶穌說種子是神的道、是神的話語(太十三3-9、18-23;可四14;路八11)。人沒有神的道,就沒有了永生的生命。因此,信徒除了要遵行神的道以外,也必須要多多向人傳送這福音的種子、永生的種子,使他們也能得著這新的生命。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林後九10)。這節經文本是保羅誇讚哥林多教會,他們在「供給聖徒的事上」不遺餘力,而且信徒們樂意捐輸的熱心,還因此激動了許多人(林後九1-2)。所以,保羅勉勵教會: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各人要甘心地量力而為,無需為難,也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九6-7)。

保羅所說的「種子」,是指信徒的捐獻,這是一種能力;然而,信徒所擁有的財物,豈不是皆來自於神的賞賜,正如人所擁有的第一粒種子,絕非無中生有,乃是從神而來的,就像人的生命,也是神所創造、所賜予的。

因此,按著保羅對教會的祝福,我們深信,只要有願撒出這永生種子的人,主必多多加添給他種地的種子,也必增添我們結出仁義的果子,使那些還不認識主的迷羊,也能得著新的生命、得著永遠的生命。

2. 好種子決定果子

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太七16)。種子既然使樹有生命,而樹就結出果子來,果樹的生命就是從種子而來。故此,種子的生命就決定了果子的生命,什麼種子就結出什麼果子來。不論人如何設法裝飾或改造其外表,都不能改變果子的生命,因為它是從種子而來。如同荊棘上結不出葡萄來,蒺藜裡也摘不到無花果,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呢!

所以,我們得格外留意主所栽種於我們身上的種子;如果人不斷在心靈中灌溉罪惡或施以私慾的養料,不久必會在生活、態度或所做的事上,結出壞果子來,到時恐怕就後悔莫及了。

然而,我栽你是上等的葡萄樹,全然是真種子;你怎麼向我變為外邦葡萄樹的壞枝子呢?(耶二21)。這是耶利米轉達神責備選民的話,先知還特別表明是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要雅各家、以色列家的各族,都應當傾聽耶和華的話(耶二1、4)。

神顯然是發烈怒了,祂帶領選民進入肥美之地,能吃其中所賞賜的果子和美物,但他們進入以後,就玷污神的地,讓神的產業變成可憎惡的。身為祭司的不教導:耶和華在哪裡呢?傳講律法的也不認識神;民中做官長的違背神,做先知的居然藉著外邦假神巴力說預言,帶領百姓去隨從、敬拜假的神(耶二7-8)。

選民在進入迦南美地之後,平順、安逸的日子,已經讓他們遠離先祖的神、背棄神的律法,信仰的墮落可見一般;雖然,希西家和約西亞曾大力實施改革,但猶大百姓依然又回到混合式的宗教信仰,奉行迦南人的崇拜儀式、敬拜他們的神祇;連先知都奉巴力之名說預言,在偶像之前求問啟示,實在離譜。

這些身為祭司、官長、先知的,都是選民的領袖,居然在信仰上誤導百姓,使人迷失,並帶領百姓走上悖逆的路,實在是罪無可赦。因此,神感嘆地說,我明明栽種你們是上等的葡萄樹、完全都是真正的種子,怎麼會變成野生的葡萄樹、長成壞的枝子呢?

上好的葡萄樹是以色列的表徵,之所以會變成壞的野葡萄樹,肇因於以色列民的悖逆和墮落。這絕不是因為神疏忽了看顧,而是因他們自己的冥頑不靈,離棄了先祖的遺訓和神的話語。

同樣的道理,信徒這顆種子原來自於神的生命,就像一棵真葡萄樹,理當不會長成壞的枝子,或長成荊棘、雜草。可是為什麼就偏偏走樣了呢?因為罪!罪讓我們與神的生命隔絕,罪讓我們無法與主連結、無法活出祂的生命來,最後,跟選民的結果一模一樣,不可不慎啊!

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約十五1)。

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約十五4-5)。

主耶穌是真的葡萄樹,天父是栽培的人,而我們則是葡萄樹的枝子;一旦離開了主,就像樹枝離開樹幹,就不可能再生長,很快就會成為枯枝;枯枝就不再是葡萄樹枝、人們也無從分辨,一切將失去意義;人們只會將這枯乾的樹枝撿拾起來,扔在火裡燒了(太三10)。基督徒怎能自恃為好的種子,卻不能保守在主裡頭呢?

3. 好種子結好果子

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路六43)。另外,「太七17」也記載著: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這是神創造天地時的道理,我們習慣稱之為自然界的定律。

然而對於基督徒屬靈的生命,也是這般的道理:擁有什麼樣的生命本質,就表現出什麼樣生活的態度及服事的成果;因為深植於其內在的種子,是來自於神的道。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23)。「能壞的種子」乃指世上之種子,它們都會朽壞;「不能壞的種子」則指神活潑常存的道,就是神活潑、有能力的話語(路八11;參:雅一18);而且神的話語有著神的生命(參:約六63),神的話一旦進到人的裡面、存在人的心裡,就能內化為神的生命,得著神的能力。

基督徒的重生,彷彿是神藉著主耶穌的寶血,重新為我們栽下好的種子;不光是靈命上赦罪的重生,祂也要信徒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維繫我們的生命,在行為上更新自己,並得要結出好果子。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並靠着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腓一9-11)。保羅為腓立比教會向主祈求,叫信徒有愛心、有知識、有見識,能明是非、做誠實完全的人;並懂得倚靠主耶穌的能力,滿結果子,叫神得榮耀。

「果子」,指基督徒的行為,我們的表現正代表著基督;誠如「太七20」主所說的:人憑著所結出的果子,就可以認出果樹來。所以在「約十五8」說,你們要多結果子,父神就因此得著榮耀,眾人也能認出我們就是主的門徒了。這是主非常重要的吩咐,基督徒切不可不當一回事。

有人說,這是個自由的社會,人們可以有選擇信仰的自由,但是人也應該要知道,這世界最終會有結束與審判,而審判的主權在於神。不管人願不願意相信神、肯不肯接受神的審判,都無法以此作為藉口而逃避。就像是不結果的壞樹,其結局就如「太七19」所說的:凡不結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這是神對壞的樹唯一的處置方式;它們既然成為無用,就該遭遇最慘痛的刑罰,這是最終的結局。因此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言行向神負責。

今天,神已經賜給每個人一顆好的種子,我們要讓自己成為良田、長成為好的果樹、多多結出好的果子來,這是主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每個基督徒應盡的本分。但願身為神國之子的我們,不要辜負了主的期望,憑藉好種子的本質,活出好的生命來。






文章標籤:  #Day  #559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