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 主裡學


&

搜尋&分類

聖經中的鏡子

撰文/高春霖|聖靈月刊559期-2024.04|主題/屬靈生命的成長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鏡子,是大家所熟悉,也是歷史悠久的物品,藉由鏡子,讓人得以看見自己真正的容貌。特別是猶太人喜歡將聽道、讀摩西五經,以「照鏡子」來形容這個動作的重要性,如雅各書中提到「聽道有如照鏡子」: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着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一22-24)。

這是在說明「每日讀經、常常聚會」的重要,藉著聽道理、讀聖經,就好像在照鏡子一樣,因為平常我們只能看見別人,無法看見自己。若不是因為讀到聖經說「要愛仇敵」,我們可能覺得別人怎麼對我,我就本能地怎麼對他就好了。但沒想到主的要求是要「愛仇敵」,這時我們就有機會自我檢討,甚至有所行動去思考該如何愛仇敵,這就是聖經有如鏡子般的功用。世人因為沒有讀聖經的習慣,他們的靈魂沒有照屬靈鏡子的機會,所以容易自我感覺良好,比較不容易謙虛。其實,我們也有過這樣的經驗,有時候走在路上,不自覺地認為自己今天還蠻帥,或是蠻漂亮的,結果從路過的商店的玻璃窗中,撇見隱約反射出的自己,服裝儀容原來有問題,可能頭髮翹起來了,也可能衣領沒翻好。

近年來,因著科技與工法的進步,鏡子從過去單純以銅磨光成鏡,到今日使用玻璃與銀、錫等金屬為材質,製作出幾乎毫無瑕疵、完全反射的玻璃鏡面,可以清楚看見自己的容貌。今天的玻璃鏡約發明在十三、四世紀左右,這讓我們想到在使徒保羅的時代,製作鏡子的工法還在以黃銅磨得極為光亮作為鏡子的時候,照鏡子,只能約略看見自己的模糊輪廓。故此,使徒保羅曾經在他的書信中曾提到對鏡子觀看的模糊,好比人還無法完全窺得真理的全貌一樣: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十三12)。

這是在說明,今天任何人即使如何地依靠聖靈努力追求真理,如保羅一樣向標竿直跑,但還是不能說自己已完全明白真理、已全知道了,只能用一生竭力去追求。但是我們不必灰心,如這裡經文所說的,等我們將來進入永恆的天國,一切就都知道了,那時我們將與主耶穌面對面,也必明白一切的奧祕,就像主知道我們一樣。

鏡子之所以可以讓照鏡子的我們看清楚自己的面貌,它的原理就是「反射定律」的運用。反射定律適用在波動,也適用在物質的反射方向預測。反射定律就是指「入射的角度永遠會等於反射的角度」(入射角=反射角),也就是光或物質的反射方向,將忠於接觸面的角度與性質,像真理一樣永不改變。就如同一顆球丟向牆壁,若牆壁夠平整,我們可以正確地預測它將向哪個方向反彈。鏡面越光滑平整,當帶著物體外觀的訊息所發射出來的光束,經由此鏡面的反射就越整齊,所呈現的影像就越忠實不扭曲。古時候的鏡子製作能力有限,平整度難以跟今日的鏡子相比,所以總是有朦朧美。

神的話語正直,就像極為平整的鏡子,可以照出我們的「內心」,使我們的心懷意念都顯露出來。經上說: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並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顯然的;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來四12-13)。

神的子民若不讀聖經,就不能藉著神的道將我們的魂與靈、骨節與骨髓「刺入、剖開」,看見真實的自己。但是世上再精良的鏡子充其量只能照外貌,神的道這面鏡子卻能照出我們靈魂裡的一切,讓我們可以看見問題、加上願意改變,就可使我們內心一日新似一天,日日更新、不斷進步。

既然聖經如靈魂的鏡子,筆者覺得最好的讀經時間就應該在清晨。如詩篇的詩人這麼說:我趁天未亮呼求;我仰望了祢的言語。我趁夜更未換將眼睜開,為要思想祢的話語。求祢照祢的慈愛聽我的聲音;耶和華啊,求祢照祢的典章將我救活!(詩一一九147-149)。

這裡詩人說到天未亮所呼求、夜更未換所思想的,就是神的話語,因為神的話如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讀了、思想,就可以調轉我們可能錯誤的腳步。如果一早起床就讀聖經,將我們靈魂裡面的髒污,藉聖經這面鏡子來察覺,然後去掉、弄乾淨之後再出門,相信這一天將很不一樣。

另外,青少年在十二歲到二十歲左右,人格發展的重要任務就是「自我認同」,此階段發展若受到錯誤的影響,對未來一生的果效將令人堪憂。發展自我的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藉由身邊的人、事、物來告訴他「我是誰?」身邊的人若忽視這個青少年的好表現與存在感,沒有給他們及時的回饋,他們就無法藉由身邊這些人所擔任的「鏡子」功能來看見自己,以至於無法知道我是誰。當他們無法接受長期被忽略,無人對自己的定位給明確的解答時,有些青少年可能會採取更強烈的行為表現來引起注意,例如:飆車、吸毒等。當周圍的人因著此強烈的錯誤行為指責他們時,他們心中可能產生一種感覺:「你們終於看到我了!」

筆者退休前,曾聽到學務處同事詢問拒學多日的國中生,為何常去某個問題場所?他說:「因為在那裡他們會稱讚我,也有錢可拿,在學校、在家裡都沒有。」可見青少年很在乎身邊的人對他們的回饋,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青少年要能正常成長,在愛中建立自己,適當的「回饋機制」來幫助他是必要的,身邊要有人肯定告訴他「你是誰」,要有足夠好的「鏡子」來照他們。然而聖經就是最好的鏡子,如果能培養青少年從小讀聖經的習慣,他們就可以常常藉由讀聖經、聽道理看見自己,找到正確的定位,安然度過這人生的狂飆期。如經上說:少年人用什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祢的話(詩一一九9)。

青少年藉由每日讀聖經,讓神的話成為他們的鏡子,藉由聖靈的引導,他們會看見自己,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知道自己的責任,也知道哪一件事該怎麼行。神的道是活潑的,比任何人的說教都強而有力、且深入人心。特別是性別的認同,近年來,許多教育學者開始大聲疾呼,因為社會的性別教育使青少年混淆了,雖然美其名是尊重人權,實際上卻是干擾與戕害青少年發展自我認同的任務,當他們不能確認自己的性別時,極可能一輩子都在不確定中摸索著。一個人當他找不到自我的定位,將會持續尋找,這樣的尋找自我,可能會以激烈並匪夷所思的行為引起認同,結果就是出現叛逆行為。不但青少年叛逆,甚至中年也叛逆,一直到老年還在叛逆,造成社會許多問題。

今日我們何其有幸受洗進入真教會,有聖靈的同在,主耶穌的聖靈伴著我們每日讀經,我們只要以虔誠的心,虛心受教,每天都可以看見自己的不足;藉由聖靈的力量修正我們的腳步,讓主的道天天將我們洗淨;也藉著聖經看見永生的盼望,知道一生都有主與我們同在,只要跟著主的腳步走,無論做什麼都必然得福。

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一25)。






文章標籤:  #高春霖  #559期  #物理學 主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