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彼此相愛,此話甚難嗎?

撰文/杏仁子|聖靈月刊559期-2024.04|主題/屬靈生命的成長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4-35)。

「彼此相愛」乃是新約基督的門徒,配戴的身分記號,如同舊約中受了割禮,才能稱為神的子民一般重要!

人人都有願意彼此相愛的初心,無奈實際上會碰到許多困難。離開教會的絕大多數都不是因為對神失望,而是對人失望。



教會的破口——對人失望

在神的家中,與「愛」相反的有時並不是「仇恨」;很多的時候我們並不恨弟兄,是怕二次受傷而裝作冷漠。因為教會中「絕對價值與單向輸出」的養成教育,讓信徒缺乏養成思考、咀嚼真理的能力來應對衝突。以至於面對挑戰時無所適從;無知帶來恐懼,恐懼讓我們退縮、逃避、怕傷害,拒絕付出與嘗試。出於本能,為了維護自尊心而啟動保護機制,披上盔甲武裝成為刺蝟,用受洗之前所熟悉的「舊人」在神的家中行事為人。於是,雖然已經很辛苦的、勉強又倔強地來聚會,出出入入於一群沒有武裝、柔軟的兄姐之間,又無知地,成為絆倒人的那一隻「生毛帶角」的黑山羊。

耶穌又對門徒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就是把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丟在海裡,還強如他把這小子裡的一個絆倒了」(路十七1)。

這被絆倒的人與被丟在海裡的人,皆令人感到心痛,是教會的悲劇!



如何按著主的教訓彼此相愛

聖經上說: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約壹四20)。

從此就顯出誰是神的兒女,誰是魔鬼的兒女。凡不行義的就不屬神,不愛弟兄的也是如此(約壹三10)。

如前所述,信徒一則無法消化講臺訊息,因應變幻莫測的外在環境,二則心理上還經常處在一種,達不到聖經高標準的內在恐懼狀態。日積月累,惡性循環,似乎只有讓「彼此相愛」變得更加的窒礙難行!事實上,只要我們切實依著主的教訓,來衡量自己是否已經盡力而為了?那麼,雖然不能盡善盡美,但良心能無愧不自責(約壹三18-21),就是愛弟兄、愛神的兒女了!

同靈之間的聖愛不是以個人主觀上好惡的情感作基礎,而是領受了真理,加上長時間不住地禱告,從認知、內化、轉換舊人而來;在靈性上接近神性慈悲、寬容、憐恤、疼惜、保衛、正直,願意犧牲奉獻的愛意與行動。

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了原形教會彼此相愛的情景;信的人都在一處彼此擘餅、凡物共用,禱告一起、吃飯一起;幾乎時時刻刻都緊密生活在同一處。就現代的條件來看,或許太烏托邦了。當然有些教派非常刻意地排除萬難,讓信徒照這樣的方式去實踐彼此相愛,後來卻產生其他的問題。拷貝歷史的源頭往往不是解決當代難題的明智做法,擴大懷舊的情懷,複製過往也並非從聖經真理架構整理出來的智慧。

我們來看看,從物資層面相互支援作為基準點,到心靈層面的彼此關照,聖經如何指導我們彼此相愛:

1. 同喜同悲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5)。

我們或許因為找不到合適安慰的言語,去同理、共情處於低谷與患難的同靈而卻步不前。殊不知安靜地陪伴,一個真切地擁抱,拍拍肩膀傳遞溫暖就足夠了,這樣做比起說話不到位,又頻繁詢問,徒增對方壓力更切實際。

2. 互相擔當

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2)。

這裡的「重擔」,乃是指屬靈上為過犯所轄制的兄姐,信仰與生活跟著起了波動變化。如今這個世代極注重個人的隱私,「不去麻煩別人」好像是一種道德上的共識;反過來說,我們也不願意被別人麻煩。因此,當願意因著愛心介入時,其中的分際需要把握好,特別是得分清楚「誘惑」的界線何在。

3. 互相代求

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五16)。

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代禱的功效,能為別人代禱是極大的恩典。見到唱名的事件有所轉機,那種喜樂與感恩對我們的靈性大有助益。常常是幫助別人禱告,自己的困難也不知何時蒙神施恩解決了。見證中聽到被代禱的人分享,靈裡面出奇的平安勝於病痛得到醫治,都能屢屢感動、激勵眾人的心。每個人心中一定都唱著:「愛在這裡」!

4. 互相勸勉

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裡就剛硬了(來三12-13)。

倘若有人願意私下單獨規勸我們,那是比中了樂透頭獎還要幸運的事兒。明智的人通常都是謹言慎行的,而他竟因為愛的緣故,肯冒著被懟回去,怒目相視的危險,花時間、花力氣來挽回我們即將落馬摔跤的錯誤,即使忠言逆耳,我們也應當冷靜虛心地聽完,並且道謝。很難啦,兩方面都難。相反的,輾轉相傳的流言蜚語沒有建設性價值,談論的人通常不會當著我們的面講。若是無意聽到懷著惡意的批評,我們大可離開,別在意!

要知道,信徒之間敢於互相勸勉的主要條件,是教會裡必須存在理性思考的環境與氛圍,能夠反思自己、接納別人!教會裡出現「一言堂」絕對不是好現象,人、事分不清;效法權威者單刀直入批評人,不以為然者則轉為暗地論斷人。

因此,公開場合中腦力激盪、討論議題產生不同意見時,便是理性地培養自己開放的胸襟與氣度的好機會。期許自己能不因年紀、身分、地位而覺得權威被挑戰,或怕自己太年經,欠缺資歷膽怯不敢發言。最好能將異己之見整理成筆記,再留心以聖經的真理作對照,禱告求神教導,反覆思量,訓練自己思辨的能力與拓展思索範圍,與神的心意靠攏。過則勿憚改,擇善而固執,知其不可而為之,做神忠心的好管家,這樣神的家才能越來越好。



我願意愛,但我的愛不足

愛同頻率的人、討喜的人容易,但要愛討厭的人很難。最難的是,熱臉孔貼冷屁股。孔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可是神的教訓遠遠高於孔夫子: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路六31-33)。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羅十二14)。

「祝福逼迫我們的人?」喔,揪心哪,違反自然人性嘛。於是有這樣一個報復式、非常奇葩的理解來詮釋以下這段經文: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十二19-21)。

「既然,對仇敵越好就像在他頭上堆炭火一樣,讓他燙傷,不好受,多解恨哪!我堆!」

哀哉,懷此念頭堆炭火,還是為惡所勝哪!讓惡人難受並非我們繼續行善的目的。人在做,天在看,萬物萬事都難免於神的仲裁;天良尚存的惡人,或因我們的善自覺羞愧難堪,或因剛硬到底受神責罰,隨著時間推移,一切都自會有公義的答案。

期待惡人遭報,不如去關切如何能找回自己失落的愛心!

我們蒙召時,每個人都背負著自己的創傷來到基督跟前,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一26-29)。

別忘了,我們都有可能也是某些人眼中那根令人扎得頂難受、想要去之而後快的刺喔。學習「彼此相愛」,實在誰也不比誰強!理解,是學習愛的起步式。愛人,要常以為虧欠(羅十三8)。



愛人卻被傷害,如何能再繼續實踐愛?

當我們掏心掏肺地對弟兄姐妹付出手足之情,卻換來誤解、背叛、攻擊之後,信仰一定會落入低潮。那個過不去的坎兒,其實並非萬丈深淵,踏進教會也不是馬上摔死;但卻像是進入一個沒有指標,黑黝黝的穴道,來到教會已經見不到光。沒有人懂,沒有人能同行,獨行獨泣!心裡隱藏著被手足莫名拋棄的傷痛,時不時還因為善良而不斷檢討、否認自己,再背負上一層罪惡感,聽到臺上赦免的道理時,一邊心驚膽跳自己做不到,一邊滿不是滋味想反駁,卻害怕主耶穌會不高興……為什麼?為什麼好人反而不斷地被要求、心裡一直受到折磨?被懲罰?

因為,善良小白被「以怨報德」之後,還不知道要調整心態。

聖經教導我們,彼此相愛是手足。既然不能彼此相愛,屬靈的關係也因此成為「仇敵與鄰舍」了!對仇敵與鄰舍還是得愛,但是心情與方式都與愛手足的方法不同;仇敵餓了、渴了,幫助其基本生理需求就夠了,神並沒有要求我們還得與仇敵做更深入的交心、交流。調整心態讓我們可在心理上給自己設下一個防護罩。和平對待鄰舍,不佔鄰舍便宜的方式(箴二四28),也可以作為我們在教會中處理「後衝突」的原則——愛鄰舍如同愛自己,想必我們也希望仇敵也如此待我們,是不?所以點頭問候(太五47),「平安再見」自然不可少,相信善良的你一定做的到。這是給主耶穌面子喔!

再則,不忘為那逼迫你的禱告(太五44),若有那麼一天,神讓他清醒明白,幡然悔悟,前來求饒恕,或彼此認罪,和解接納之後,彼此的關係便可嘗試再續屬靈的手足情誼。

調整心態可讓心靈創傷止血,不過根本之計還是得調整愛的方式,從傷痛的經驗中學到與外人相處的智慧。

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西四5-6)。

不自覺地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或利益,常常是好事變壞事的主因。犀利不加修飾的言詞拖累良好的動機,刀子嘴豆腐心不能成為「無心之過」的藉口,關係再好,也要守住分寸。

當然,我們得留意不要去損傷別人的尊嚴,不過也無需讓不識貨的愚妄人,踐踏我們幾經思量之後,琢磨再三才拿出來的真情實意。

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牠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太七6)。

不要責備褻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責備智慧人,他必愛你(箴九8)。

狀似敬虔實係為了從中得到利益的人(提前六5),對於和氣的規勸與建議是不買帳的,一試便知。他們心中所盤算的既然被戳破,那麼就顧不得偽裝了;在教會中失控跳腳的人,往往是理不直氣更壯那一方。敢在教會中破口大罵甚至動手的,並不單純只是靈性不成熟,若不是自恃有身分、有靠山、有朋黨,便是因為被誠實的規勸命中其要害。你不要說話給愚昧人聽,因他必藐視你智慧的言語(箴二三9)。

而破局之後受到驚嚇的人,常常只會杵在原地,不知所措。(附帶一點,即便非常篤定自己乃是效法主耶穌發義怒,也當三思,顧慮周遭抬頭看著的年幼子弟,他們一生的信仰恐將因此而壟罩在陰影之中!)

為了教會的和諧,明眼人往往看透不說破,敢怒不敢言。倘若你不是當事者,請過去給受委屈的人一個關懷的擁抱,帶著他快速離開現場。轉過臉接受第二個耳光的定力與愛心固然非等閒之輩,但我們無須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看透、看破,速速遠離,一旦被激怒,跟著失控,那就是有理也說不清了。破罐破摔的話,事後想要做到點頭示意都會很難!



愛人之前必須先學習能夠愛自己

不懂得愛自己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沒有足夠的愛的人,很有可能假「犧牲」之名來捆綁一段關係,或者以卑微討好的方式建構、締結不健康的情感。

從學習愛自己的過程中,看到、了解到自己的創傷:與神的關係不好,可能是因為與父母的關係不好,與教會弟兄姐妹的關係不好,可能是因為與手足的關係緊張。學著開始修補,與自己和解,從而才能夠憐憫人,看得見別人的難處與不幸;懂得體諒、換位思考,不自以為是,不強制別人接受自己的看法。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才能接納別人的缺失。

給自己給別人空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覺知邊界感,知所進退。

常常感謝神,感恩、珍惜現下所擁有的一切,表達謝意;停止抱怨,鼓勵自己,樂於稱讚別人。

將一切的掛慮卸給神,只將焦點放在今日,計畫到明日即可;多慮內耗,讓神做我們生命的主人不是一句口號喔,先將自己的擔憂交託了,才有心力為別人代禱。



結語

「彼此相愛」,此話甚難嗎?

有兩個因為同情彼此悲慘遭遇的男女同學,當看到對方頹喪受傷,無助、迷惘,孤獨捲縮在無人的角落那一刻,心生憐憫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想辦法鼓勵、肯定、支持對方,很快地便從友情發展為愛情。更加親密的關係帶來前所未有的快樂,可是頻繁往來之後,一旦碰觸到彼此藏在心中尚未解決的痛處,馬上因為不願意對方看到自己的不完美而推開關懷,關係瞬間破裂,好不容易敞開的心房裡面,其實依然鮮血淋漓。然而「愛」的力量終究使他們排除萬難,直視坦露的傷口,勇敢地站起來,突破、改變自己,最後贏來美好的結局。

康復的心靈才能有多餘的力量愛別人,而想去愛、完成愛,這個念頭與行動能夠使人勇敢無懼,使人確立生命的意義!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壹四19)。做一個讓神不以為恥的基督徒,是我們共同的生命意義。

神安排我們生命中有仇敵,椎心鞭策;有手足,溫情呵護;讓我們且行且珍惜。流淚撒種,歡呼收割;用智慧修剪自己靈性的果樹,以愛施肥灌溉,結實纍纍。

如此已然甚好,然,心中還有一幅畫面,不知誰能與共?

畫中滿園果樹枝葉伸展,相偎相依,成林成蔭;往來的人,愜意舒暢,禁不住欣羨說:這是神的園子吧,空氣中滿溢甜蜜愛的芬芳!






文章標籤:  #杏仁子  #559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