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聖靈月刊]相愛在行為和誠實上

撰文/映輝 |聖靈月刊277期-2000.10|主題/[青年團契]解昧中的姊妹(下)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在第五階段傳道者梯次講習會中,查考的是《約翰壹書》,當查考至第三章第17、18節時,幾位傳道者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寶貴的經驗。

「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裏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8

沒有行動的愛,不能給人實際的幫助;神給人富足,乃要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參:提前六17-19)。因為愛神的也當愛神所造的人,而愛人務要有實際的行為;否則,沒有行為的愛心是死的,與人無益。

「相愛只在言語上,則言行不一;相愛只在口頭上,則有口無心;若相愛在行為上,則令人感受深刻;相愛在誠實上,則直言無諱,因愛心說誠實話,盡全力濟助人。」

「有人相愛不在誠實上,就是那些假弟兄,愛人是有目的的,或為招會、拉攏關係、拉保險、借貸、佔便宜、追求異性、標榜自己、選舉拉票等,這種虛假的愛,掛羊頭賣狗肉,令人髮指之事,不久就會露出狐狸尾巴。」

「在傳福音救人的事上,也可以愛心的行為來測試慕道朋友對信仰的真心或假意。記得多年前淡水還沒未成立教會,星期天下午時,大同教會的信徒都在我家家庭聚會,並勉勵大家帶領慕道朋友來聚會。有日,某位姊妹去菜市場邀請一位賣香蕉的老阿婆來參加聚會,會後大家為表示對這位阿婆的關愛,信徒就把整籃的香蕉一串一串地買回家。

當時她很高興,下回安息日時她又帶香蕉來,大家又將香蕉買光;第三個安息日她又來了……。但有信徒察覺到她聚會時都在睡覺,根本無心聽道理,這時,為測試這位阿婆信仰的動機,大家偷偷商量好,聚會後就沒有人向她買香蕉,令精神奕奕的她非常失望,第四個週日她就不來聚會了;原來她的動機只是為作生意。所以,實行愛心也要有見識,否則白花時間和金錢,卻得不到預期的果效。」郭傳道說出前塵往事。

「四年前,我駐牧北台中教會,開始到市立仁愛之家佈道,首次有許多老人來參加,但為引導他們有純正的信仰動機,遂聚集福音組人員講習,規定他們平時不可送金錢或物質給慕道老人,因為他們在仁愛之家,食衣住行都有人打點,也不要為其代購物品而不拿錢,應當純粹以福音幫助他們;但教會舉辦敬老會時,我們會將敬老的紀念品送給他們。果然許多只為物質而來聚會的人漸漸減少,最後剩下的就是有心信主的慕道者,大家加強禱告,熱心帶領,至後半年就有人受洗,一年半後受洗7名,至今已信主的有10多人,還繼續有慕道朋友。」陳傳道提供寶貴經驗。

「前人有道:『救急不濟貧』,意即急難者只要一次或短期的幫助,就能解決問題;但貧窮者一向過慣窮困的日子,若給予豐足的濟助,只能滿足他一時的慾望,卻無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停地濟助。況且窮困者一旦經歷富足的日子,可能就無法再過艱困的日子,幫助他多於害了他。是故,愛人行善務要本著智慧。當然,若窮到不能度日,三餐無著,那麼富足人理當伸出憐恤的手。」

「總之,愛心的行動要做得甘心樂意,但也要量力而為,且要了解實情,衡量輕重,適當地濟助,免得施捨失策,悔不當初,不但得不到行善的快樂,反而因誤施愛心而得不償失,內心懊惱。不過,知善不行就是罪,有行善愛人的機會,絕不可錯失良機。」






文章標籤:  #映輝   #277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