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來稿


&

搜尋&分類

[青年團契]告別青契-這些年來

撰文/淑華|聖靈月刊278期-2000.11|主題/[青年團契]不要神學要什學?……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要三合一了,《青年團契》也要走入歷史,完成她階段性的工作了。

有許多的不捨,但為了將來更好,也只能向前看了!

記得剛進文宣處,總編輯常講,《聖靈》月刊是扎根的工作,《宗教教育》是繼承使命的工作,《青契》則是扮演思潮引介的角色,這也是那時粗淺的區隔與分類。當時,每個編輯同工因為各自負責的雜誌不同,而有不同的氣質。或許應該這麼說:做《聖靈》的同工思想總是較嚴謹,有時為了捍衛真理,可真是個死硬派的角色。《宗教教育》的同工,每天鑽研的就是如何讓宗教教育的工作更好,如何提昇教員的素質,久了,就成了說故事的高手了。《青契》的同工由於走在思潮與真理的邊緣,思想靈活,但也最多挑戰,彼此常會因探討議題的立場不同,而有相處上的困難;但,感謝神的是,這些情緒都會過去,一切又能重新開始。



 
編務

記得剛進雜誌社,第一次面臨《青契》改版──由25開變成16開,從直排變成橫排;三天兩頭就接到讀者投書抱怨,我們一度也很疑惑,因為正面肯定的消息幾乎是零。唉,當時的日子真的難捱,我們唯一能告訴自己的就是:不來抗議的,就是喜歡的。

說到版面擴大,大家都知道文字的量也會增加;記得有一次,《青契》的編輯把所有的稿件都用上了,那種沒有存稿的恐慌,至今都歷歷在目。

也許我們可以把時間倒回十多年前,當時雜誌都還是手工貼稿,我們的分工是,兩位編輯,一人一半,由一位美編完成整本的插圖;編輯必須把文案貼好,空白留好,由美編填圖,加邊線,美化版面,所以,當時的文字編輯都必須對版面的設計稍有概念才行。記得我剛來,有時為了改一個錯字,必須動到整段的文案,真的很頭大,尤其一張薄薄的打字稿,怎堪一撕再撕,最後常常是壓糊了,重新打字囉!

記得電腦化是總會搬新家之後的事,我們搬離巿區之後,能為我們趕件跑腿的打字行就少了,有時為了趕工作,編輯必須自己拿照相打字的文件,路程往返將近2個多小時,加上在當場校字再補字,往往一個下午就沒了。這樣過了半年左右,實在不合經濟效益,又加上當時600dpi的雷射印表機問巿,雜誌社就寫了一份評估案,保證在人力、物力都會節省的情況下,我們電腦化了。

一開始電腦化,最先走入歷史的就是《青契》的版面紙,記得這份版面紙還是委由蔡靖國弟兄一筆一畫畫出來的。底紋是為了輔助貼稿用的格線,還有《青契》的mark,現在回想起來,時代進步得實在太快了!

接下來的是,美編電腦化,因為一開始電腦化只著重向量字型的需要,美術方面的影像處理根本還不行,我們一樣還是半手工的方式,記得當時就有人預言美工也會電腦化,以後送件就不需要紙張,而是一張磁片,那時我們都存著「有影無?」的質疑心態,時至今日,我們都該知道,這不是夢了!

幾年前,日本印刷展,就有人回來告訴我們:未來,電腦print之後,出來的就是一本書了。那時我真的相信,因為這是必然的趨勢!



 
經營小組

我有幸進入雜誌社,能繞過三本雜誌的編輯工作,實在感謝神。記得剛接《青契》的時候,因為已經編過《聖靈》與《宗教教育》,所以膽子比較大一點了,所以在分配工作時,也就毫無意見。但是在外圍加油與披掛上陣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當時有一段時間(多久忘記了!)青契仍缺一位編輯,我一個人從策劃到完稿,常常忙到半夜,假日更是沒法休息。後來,有了同工,又應小組討論的策劃方向,常常要開座談會,又值《宗教教育》加入策劃專輯的方向,有許多要忙的,總編輯沒辦法也沒時間做我最大的後盾,所以舉凡座談會都得我自己上陣主持,真的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硬著頭皮。

每次的座談,從邀請各個學有專精的人士、本會長執,到研擬大綱,來往修正,最後海報的製作,真的很繁瑣,而最令人挫折的就是:最不懂的就是我。每次都要翻遍各個雜誌探討的內容,和書籍的簡介,才敢上陣主持。但也因為我的不懂,讓我學得更多。因為不管探討什麼,所有的人都會認為你是編輯,你是主導整個座談會的,你就應該懂。唉,我也很想懂,舉凡婚姻、家庭、教養子女、人際關係、後現代主義、靈魂輪迴、節育、墮胎、系統神學、國是關懷……;我只能說,我盡力!

有時想想神真的恩待我,讓什麼都不懂的我,可以有機會學習,參與的弟兄姊妹也真的很包容我,隨時作我的幫助。

記得以前一年要開二次的編輯顧問會議,那個會是集合文字菁英,對《青契》做檢討並研擬新方向的會議;我最怕這個會了;每次清晨六點就搭車北上,開會前就預備一顆等待被修理的心,因為大家為了更好,總是儘量找缺點,晚上十點多回到家,一顆心是沉到谷底的。但是,「有批評才有進步」,這句話也逐漸變成我的座右銘,漸漸的養成我在挫折中能勇敢走下去的固執脾氣!

在這裏值得一提的是主題小組的同工,因為進入《青契》,絕大部分是與主題小組一起研討的,彼此有深厚的友誼,雖然我現在暫時還無法回到主題小組與大家一起相聚,但我真的想念大家。

因為雜誌社的人力有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雜誌與工作量,所以遇到結婚、生子,都得靠自己預備稿件,記得我生第一個孩子時,為了能安心休息,我連續趕了三個月的主題,主題小組的成員也努力的提前開會,作者更是提前寫稿,這一切我真的一直記在心裏,我感謝大家對我的幫助與鼓勵!



 
社務

以前網路並不發達,《青契》有許多的同工都留學在外,抑或分散在全國各地,雜誌社曾發行一份通訊,A4大小,4張8頁左右,印象中是叫《家事一籮筐》,我們把所有參與過編務、策劃工作的同工,他們有任何的消息,或任何的悲喜,都透過這份消息傳遞出去,所以彼此都有一家人的感覺。

後來,因為歷經多年,累積的人也愈來愈多,量愈來愈大,不堪負荷,就停止了。未來我們也許可以考慮藉由網路,再來一份家書的傳遞哦!

還有一份未被早期讀者遺忘的工作,就是雜誌裝釘,每到年底,社裏會製作一份總目錄,然後在雜誌上刊登合釘本廣告,請有意裝釘的讀者,把整年度的雜誌郵寄過來,我們再統一委由裝釘廠裝釘;那時,一疊一疊的雜誌,真的是累壞人,因為寄來就要登錄,標記,裝釘好還要郵寄給原來的讀者,有的裝釘廠一個不小心弄丟了,都讓我們大費周章,因為有的讀者會在雜誌裏作註腳,非得找到屬於他的不可。不過現在想來還滿有記念性的。



 
未來

我常常感念神給我學習的機會,所以也很希望有心志的人都能來接受這份挑戰;可是為了雜誌更好,我私心的希望學有專精的人能步入這事奉的路,讓神的工更活潑,讓未來的一步跨的更遠、更穩!

(原[青年團契]2000年11月號)






文章標籤:  #淑華  #278期  #自由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