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青年團契]真教會與神學──專訪蔡梅曦傳道

撰文/本社|聖靈月刊278期-2000.11|主題/[青年團契]不要神學要什學?……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蔡梅曦小檔案

 學歷

1964年畢業於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1965-1966年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英國文學研究所文學碩士
1968-1973年美國柏克來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
1983-1984年英國牛津大學神學研究文憑
1985-1989年德國海德堡大學研究所研究
1990-1992年英國倫敦大學神學及宗教研究所神學碩士


經歷

1973-1980年美國加州波末拿大學中國語文及現代歐美語文學系教授
1979年開始擔任聯總專任傳道,從事海外差傳、文宣,及英、德、美國等處教牧工作,並於世界各國神學院、神學訓練班授課至今。目前擔任神學研究所主任及聖經課程教授職。


著述

《路加福音釋義》(台中棕樹1983)、《加拉太書釋義》(台中棕樹1989) 等中文經卷研究書籍。《但以理書及天啟隱密文學》(倫敦1985)、《馬太福音研究》(倫敦1992),《講道學》(加州1999) 等十數英文書作、單篇。

經2000年4月30日及5月11日台總聖工企劃委員會等籌劃會議,於今年9月中旬起,聯總蔡梅曦傳道由聯總留職停薪假兩年,回到了台總,從事神學研究機構的建制及工作推行。

如今已進入招生及前置預備期,將於明年三月正式開課。於此之際,人們疑惑著:神學需要研究嗎?瞭解釋經學、新舊約神學、系統神學等,是維護真理及堅固共信之道必經的路途嗎?知識會不會使人失去敬虔?學術和屬靈生命能並存嗎?諸如此類等問題的答案一直眾說紛紜。為使相關內容能達到更多共識,雜誌社特別專訪了從事神學研究多年的蔡梅曦傳道,以下即本期專訪內容:


問:請問神學是如何下定義呢?

答:神學即「道理」。以「神」、「道」、「得救」為終極關懷的目標。神學有其深奧處,卻不是玄秘、靈異的。「神學」以聖經為根本大典,我們依靠聖靈的帶領,探討神在歷史中的啟示、契約、保治等信息。至於神學理論的體系化,我們應正視初代教會的福音傳揚、二、三世紀以降的護教及反異端,而有神及基督論的神學探討,加上以後希臘哲學及經院哲學的盛行,聖經或神哲思想的詮釋,歷史上就這樣持續著「神學」的系統討論。


問:神學研究中還涵蓋了哪些範疇呢?

答:「神學研究」的範疇,主要的有「聖經研究」、「系統神學」、「教會歷史」,以及「實用神學」等四種。「聖經研究」指聖經經卷研究及新舊約神學探討,包括字解、句構、歷史背景、經卷上下文等的研究。「系統神學」則探討基督教的本質,源流及特性、圍繞在神論、基督論、救贖論等宏大題旨上的教義及信條源流。

至於亦稱為歷史神學的「教會歷史」,探討從初代教會,拉丁文為主的西方教會(天主教),希臘文為主的東方教會(東正教),以及十六世紀宗教改革以來的教會發展、特質及其時代精神。當然,歷代的職制、神學理論、流派及影響,都在探討之內,讓今人可收他山攻錯之效用。最後的「實用神學」範圍,包括了講道學、聖樂、教會行政、海外差傳、文宣等,都為了教會宣道、牧養、服事上的課程及專才培訓、養成、應用,以應教會事工的發展。


問:「神學是西方教會墮落了的學問」或「學習神學會敗壞人的信仰」,這句話是正確嗎?

答:人們說的「神學」是外教會墮落了的學問,這雖有部分道理,然而是主觀臆測或跳躍推理。西方教會墮落的原因,根源於原始福音的失落、教會職制的僵化、神職人員的腐敗、政治野心及社會風潮等多元因素所引起的。能匡正這失落、敗壞的教會大形勢,應是那些具有真知灼見、熱愛神道的信仰俊傑:如馬丁路德、約翰衛斯理、約翰諾克斯,及近代大家卡爾巴特等人。那麼「為何神學叫人敗壞」這一問題,應出於人們沒將歷史上趨向敗壞的教會潮流,與有良知理性的神學家及其立論、作品分開出來。

再者,從研讀者是否因神學而受損害之情事,我們應有具體的個案實例。受神學敗壞的研讀者,必受其生活領域、身家遭遇、文化素養、個人情結等多種近因、外因、主因、客因所致。調查研究後的定論,方為妥切。這當然提醒我們洞察、真知、慎言、明白話語內涵及外延的對應、真確性的必要性。因為這種認識,畢竟對於求真、篤信、力行的工夫,是極其重要的。


問:您一向在神學院或講習會課程上,提到「解經」的重要性,請問您觀察到教會有什麼解經上的瓶頸?

答:在解經上,我們得注意,不要「替古人說話」,或穿鑿附會。今日教會在解經上傾向於以聖經一兩句話,天馬行空地發揮於生活雜感之談論上,析離剝落了原有上下文以及相關訊息意義,而陷入斷章取義。縱然其中有不少可作我們暮鼓晨鐘的珠璣警語,但是,我們畢竟沒有進入聖經。

解經本身有一定的方法及途徑。我們禱告祈求屬靈的智慧與能力,來幫助我們作神學研究,一方面引導我們進入內蘊豐富的聖經世界,吸取教訓,再出來觀照、應用。解經上,我們避免作武斷或印象感覺的注入,而應嚴謹地考量經文上的字義、句解、文法,文學上的結構、修辭學、歷史、人文、社會等背景,進一步掌握新舊約一貫的道理、特定主題思想,或神在歷史上的啟示及作為。經文除了有淺白直接文字篇章,如涉及需要研究之處,我們如不作有體系、深入的探討,就會落得不求甚解、混淆晦澀,而失去真義。

神的啟示「安定在天」(詩一一九89),且絕非依賴希伯來文、華語、英語等單一語言,即可縱橫馳行於神的深度經綸中。神啟示的普遍真理,放諸四海皆準,然而經文本身,由人領受,經文字加工後,再傳承予百姓,必有文化、語言、社會與個別而來的斷層、差異。人們讀聖經,掌握神的旨意及其歷史作為,進而明道、悟道,從聖經得賞心悅性之用,是要由讀經、查經入門的。


問:神學需要研究嗎?有人說它是一門批判性的學問,而瞭解釋經學、新舊約神學、系統神學等,是維護真理及堅固共信之道必經的路途嗎?知識會不會使人失去敬虔?學術和屬靈生命可以並存嗎?

答:之前談到「神學」的定義,圍繞著神的諸般道理,而這些道理是需要研究的。先舉個例子來說明,如《戰國策》、《莊子》等先秦文史哲著作,時代及語言習慣不同的我們,若不用心在字義、訓詁考據上下一點工夫,則難以掌握其文化思想的精髓或特性。古書與今人必有隔閡。同理,先知、作者將神的啟示以文字記載,經後人傳抄、編輯成書,今日的讀者,諒必有所陌生、隔閡處。如能在經文的原有內涵意義等方面下工夫,在某一限度上會有如入幽深而豁然開朗的境地。

當然,不是每位信徒都必得作神學研究,或懂聖經原文,因為他們的信仰、宗教經驗,本來就非常可貴,但如果有人願意用功,而對神有更多認識,則更可喜。教會同靈應追求視野、生活及意境上的寬廣世界,除了追求靈命湧流,活出基督的聖品外,讀一點有關人文社會方面的書,是值得鼓勵的。


問:教會中有些人擔心,閱讀外界宗教書籍之出版品,會讓人跌倒,您的看法是?

外界學者以嚴謹治學方法、細密運思、犀利的筆鋒,對猶太教及基督教的經典、神學理論作了不少研究發表,必能幫助我們辯證思維、語言字彙的生動化。他們對神、人、自然、社會、歷史的探求中,所呈現的視野、概念,會因我們對生命之道的體驗,更相得益彰。當然,他們在得救教義上的論述,我們應以批判的眼光對應之。

同靈面對外界的宗教書籍時,必需先清楚書籍的類型、品質,作者的出身、思想,再問讀者自身的素養與用心。聖經原文、史地、經文詮釋、敬虔省思的書,如能發幽闡微,忠實經文的實意,普天下的人,必能受益。如係偏激、靈怪、詭譎的異端邪說,有水準的基督界書坊、出版社,諒必會如我們戒慎地禁止其問世。每個人當善用神所賜人「常識」(見識)的基本寶貝,來應對書、人間世。
(原[青年團契]2000年11月號)






文章標籤:  #本社  #278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