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見證


&

搜尋&分類

火之旅

撰文/陳豐美;見證/楊慈欣 |聖靈月刊282期-2001.03|主題/真教會與濟貧——以多加團契為例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楊慈欣,1957年生,1982年結婚,1986年生下兒子昱邦。四年後得知獨子患有自閉症;1995年又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回顧這段與生命纏鬥的日子,她笑說:「我不知如何說,當時很多痛苦的事,都忘掉了!」這種欲說無語的感覺,應是一種走過深沉痛苦後的境界吧?訪談過程中,她全然沒有被扔獅坑起來後的火燎味,一直帶笑的面孔,讓我印象最深。



 
抗癌之苦

1995年,在一次防癌險健檢中,意外發現自己得了乳癌。當時慈欣的震驚與恐懼自不在話下,「我抱著正巧來家裏玩的母親痛哭一場。」

雖然不明白為何神給她一個自閉兒,還要她承受癌症之苦,但慈欣卻能很快面對、調適心境,勇敢接受手術和往後一連串數不完的化療;其中心情的轉折,如同患乳癌病故的新聞工作者冉亮生前所言:「每個癌症病人,必然經過內心的大慟與掙扎,走過恐懼與驚慌,自省與警悟,才終於鼓起勇氣走進醫院,接受那未知的治療。」

慈欣真的很勇敢,很多時候是單獨前往醫院化療。然而再堅強的心也敵擋不了病魔折磨的苦。她回憶自己也曾因畏懼一而再,再而三的化療,而在點滴一開始注射時,就吐了!「那其實已是心理作用了。苦在未吃之前,沒有那麼畏懼,然而一旦你吃到,而且知道必須反覆再吃,很奇怪,不但沒有養成一般人以為的韌性,反而是恐懼!」慈欣特別解釋一般人無法了解的化療之苦。

後來她祈求神幫助她忘掉那種痛苦,她才有力量繼續抗癌,神憐憫她,果真讓她在下次化療時,忘掉前次之苦。這樣的體驗,使慈欣體悟到:「神給了你某樣功課,祂必負責到底,給予人特別恩賜,去忍常人無法忍之事,所謂主恩夠用就是這樣吧?」



 
自嘲解苦

曾引以為傲的一頭烏黑秀髮,在第二次化療時全掉光了。慈欣回憶當時是母親北上陪伴她的時候:「我洗完頭一出浴室,頭是光的!」慈欣與母親相視那剎那,眼淚奪眶而出,但隨後兩人又笑出聲來(母親與慈欣一樣,已練就一個本事,有時也會以自嘲來對抗病魔的肆虐)。慈欣說:「因為很像紅毛猩猩嘛!」

後來發現連鼻毛、睫毛、眉毛都掉光了,她又發揮搞笑本能:「你知道嗎?眉毛不是沒功用的,當它不見時,臉突然變很大,才發現眉毛原來對臉部有修飾功用,而睫毛不見時,早上睡醒會發現眼睛像被黏住似的,不能輕易睜開,這時不得不佩服神造人之奇妙和細心!」

當你奇怪她何以豁達到可拿自己的病開玩笑時,她說:「當我因化療失眠,就是我與神對話的最佳時機。只有神知道我,我的淚只有對祂掉,祂也記念我的眼淚!」所以她很少在人前掉淚,在親人面前也盡量不訴苦,因為她覺得癌症病人家屬承受的打擊和痛苦更大。

也許是與神密相交帶來的力量吧?即便帶著自閉兒與癌症對抗,慈欣仍不忘事工,繼續每週一次接待「師科團契」的工作,「因為病痛中仍能事奉,其實就是神的恩典。」慈欣笑著解釋。



 
兒子──生存意志力

然而一度被控制的病魔,在消隱一陣子後,又威風十足重返!

1998年,慈欣在例行追蹤檢查時,又發現狡猾的病魔已轉移至骨頭。

她忍不住與先生抱頭痛哭,先生當時說了一句讓她很安慰的話:「妳絕對不要擔心昱邦的事!」因為慈欣一直覺得,如果有一天神要帶她走時,她對誰都不虧欠,「唯有孩子最需要媽媽呀!」提到對孩子的牽掛,慈欣忍不住哽咽了。

事實上孩子也是她勇敢抗癌,堅強活下去的意志;提到此,慈欣又掉下淚來:「其實說來很諷刺,這孩子一向是我最大的重擔(以前曾因這孩子有過不好的念頭,有時與孩子走在馬路上,會希望來一輛車,將我們一起帶走;也曾求神,如果可以的話,將這樣的孩子帶走),可是現在為了他,我向神悔改祈求,可以的話,我願意活下去!」

因有這樣的孩子,慈欣曾流了很多眼淚,「但我也看到神對孩子的帶領和自己的成長。」慈欣承認自己從小生活順遂,如同生活在溫室,眼睛有時會長在頭上;因這孩子,神將她拉下來,放到大自然中真正體驗生活,使她視野更寬,心胸更大,懂得包容、謙卑、接納。



 
關懷是後援

生病期間,親友、教友持續不斷的關懷,也是抗癌很大的助力。「媽媽、姊姊每天都會固定來電;師科團契的學生也常來電打氣。」慈欣感覺知道有人關心你、為你代禱,你並不孤單的感覺很好。

尤其在2000年初,又得知癌症第三次轉移時,慈欣勉強回到家,心情沮喪到極點,信心也跌落到谷底,忍不住向神抗議:「來吧!我看祢如何安慰我?我不相信祢可以安慰我!」

但慈愛的神不折斷壓傷的蘆葦,慈欣以前團契契友就在此時打電話來:「學姊,妳好嗎?」她忍不住放聲大哭,因為學妹的媽媽就是罹患乳癌去世,「她很能安慰我,講完電話,我就開始笑了。」所以慈欣認為病人情緒有紓解的管道很重要,她再三強調得知別人在苦難中時,適時打電話關心,並讓對方知道在為其代禱是很重要的。

慈欣也特別提到教會有一姊妹常「藉故」載她去做放射性治療。「她幫助人不會讓人有壓力和負擔,更窩心的是她常在車上講笑話。」而在和信醫院當醫師的承恩,常主動關懷病情提供建議,協助諸多事情,更令慈欣感動:「神派很多人守護我、關心我。」提到這些事她又開心笑了,她由人的關心看到神的愛了。思索苦難人生的缺憾、苦難確實使人有重新省視自己人生意義的機會,及認識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地位。從這個觀點來看,神必不會讓我們徒然受苦,而苦難也不全然命定似的悲劇收場吧?它應該值得更深入思考與探討。

提到苦難的問題,經過這趟火之旅的慈欣感慨說道:「剛開始,我確實懷疑過神的公義和慈愛,甚至懷疑自己是十惡不赦的人,否則怎會有這樣的境遇?」經過這幾年的操練,慈欣再聽到別人的苦難,絕不會懷疑別人:「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是不是神在懲罰他?」而是以憐憫體諒的心來看待。

慈欣也明白基督徒對苦難沒有豁免權:「我們必然經歷它,可能是在年幼,可能是在青年、中年、晚年,它一直是人生的一部份,因此你絕對不會是唯一的,想到此,有什麼好抱怨?」只是驅苦就甜是人性,然而真實人生就如使徒保羅所言:「……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人正說平安穩妥的時候,災難忽然臨到。」因此慈欣盼望患難中的同靈,絕對不要忘記神的應許:「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因為苦難若能將我們與神隔絕,就是魔鬼獲得勝利,它應是我們更親近神的機會。她特別提到《耶利米書》二十九章11-12節分享苦難中與神相交日深的奇妙體驗: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

「真的,到後來我明白撒但可以奪去一切,如同古時牠對約伯做的,但奪不去我們與父神的關係。」明白這層道理,使慈欣大多時候是喜樂的:「我不是在人前裝剛強,而是真實感受到喜樂。」

她也同意楊牧谷牧師(也是癌症病患)在其著作《再生情緣》一書中提到的一個層次很高的看法──「痊癒不是終極關懷。病者大概是有一個比痊癒更高更廣的空間可以存在,或期盼,那就是神的名字要得榮耀,祂的國可以早日降臨,祂的旨意可以成就在地上,以及別人會得到益處。」所以她對自己的未來相當豁達。



 
日日與主同行

抗癌六年,慈欣說:「這一路走來起起伏伏,然而回首,卻覺得點點滴滴都是恩典。我不敢說將來會多勇敢,或信心剛強,事實上當強烈痛感來臨時,可在剎那間摧毀所有信心。所以我常向神祈求──加我信心減我痛苦。因為『癌』就像不知埋伏何處的敵人,它常會在你覺得可以喘口氣時,又悄然竄出,對你迎面痛擊,讓你倉促間,潰不成軍!」

事實上,慈欣目前就在等三次轉移化療後的報告,她還開玩笑說:「既然判刑未出,我當是假釋出獄,先過陣好日子再說!」並提到最近特別喜歡〈我知誰掌管明天〉這首詩,因與她的心境很吻合: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每一天只為主活。
我不借明天的太陽,因明天或許陰暗。
我不要為將來憂慮,因為信主的應許。
我今天要與主同行,因祂知前面如何。
有許多未來的事情,我現在不能識透。
但我知誰掌管明天,我也知誰牽我手。


是的,對慈欣來說,還有許多「未知」等著她,能篤定知道誰牽她的手,日日與主同行,是很重要的,對不?






文章標籤:  #陳豐美;見證/楊慈欣   #282期  #恩典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