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求主打發工人去收莊稼(卷五)

撰文/許恩得|聖靈月刊286期-2001.07|主題/一個人快樂信主(下)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教會人力資源之任用──授權忠心化
 
一、任用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在團體中,每一個人都有服務的對象,同時也接受別人的服務。不論擔任甚麼職務,都可能是領導人與追隨者。不論是領導人或追隨者,基本的工作原則都是一致的:負責。不只對自己負責,完成自己應盡的義務;也要為團體負責,使團體能持續生存與發展。

誰是負責任的人?保羅提醒提摩太:「我兒啊,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耶穌基督的精兵。」(提摩太後書二1-3)。保羅認為那些「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才是負責任的人。從保羅所說的話,我們也可以體會他對教會領導者的要求。

首先,保羅提醒提摩太:「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意指教會的領導者必須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凡事以身作則,主動積極去體會神的恩典,成為真理的傳承者,充實自己帶領信徒體會神恩典的能力與經驗。例如教會的領導者要能容忍自己的缺乏,當自己軟弱的時候,仍堅強地表現基督的能力(哥林多後書十二9);能夠適應各種環境,隨時倚靠神的力量完成目標並克服困難(腓立比書四13);隨時充實自己戰勝仇敵的裝備(以弗所書六10)。

第二,保羅又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即說明教會領導者必須讓未來的接棒人有觀摩學習的機會,使其瞭解如何教導信徒,讓教會中的每一個人都知道如何以身作則,做好自己的本分。

第三,保羅再說:「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即說明教會的領導者必須培養接棒的人。忠心表示一個人要有意願與品行為教會服事。能教導別人表示一個人要有為教會服事的能力與表現。

最後保羅說:「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耶穌基督的精兵」,即說明教會的領導者必須做好授權管理的工作,透過平時交託任務與教導的過程中,使接棒的人可以成為基督的精兵,和自己一樣,能夠教導健全的道理,並具備面對未來問題的能力。

整本聖經的教導都一致。《箴言》教導我們,若能找到忠心的人,領導者就可以得到喜樂(箴言二十五13);若所信任的人不忠心(即沒有熱忱或沒有能力),領導者將苦不堪言(箴言二十五19,二十六6、10、16)。尼希米派哈拿尼及哈拿尼雅管理耶路撒冷,也是因其忠心的表現(尼希米記七2)。



 
二、如何獲得忠心的人?

每一位領導人都想找到那些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問題是忠心的人在哪裏?《箴言》教導我們:「人多述說自己的仁慈,但忠信人誰能遇著呢?」(箴言二十6)。所以保羅提醒提摩太要授權之前,必須先試驗(提摩太後書三10)。

從保羅提醒提摩太的話,可以找到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勞力的農夫,理當先得糧食。我所說的話你要思想,因為凡事主必給你聰明。」(提摩太後書二4-7)。「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應有四種表現:


1、如在軍中當兵──專心且服從

首先,忠心的人會表現出「如在軍中當兵的」之態度與行為。在軍中當兵的人必須專心於本業,不可能到處兼差或分心於其他的俗事。所以說:「不將世務纏身。」

另外,在軍中當兵的人必須服從上司。所以說:「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提摩太後書二4)。要得到上司喜悅,不只在言語或表面上服從上司,而是以服事神的態度完成任務(歌羅西書三23)。

專心而且服從的人才能始終專一,善盡職守,知道如何在自己的職務上做好本分的工作。如保羅所闡述:「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馬書十二6-8


2、如在場上比武──按規矩獲得冠冕

忠心的人之工作表現與訓練,「如在場上比武」。想在賽場上比武獲勝的人,要注意兩件事:首先,他必須專注於他的目標──獲得冠冕;其次,他必須守規矩,不能為獲得冠冕而違規。所以保羅說:「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提摩太後書二5

在教會的工作也是一樣,不可為達到某種成果或目標而違反聖經教訓或教會規定,更不可故作瀟灑而忽略教會的規定。使徒時代的領導者,在這方面給我們很好的示範。他們不但很重視傳福音的工作,也很注意傳統的制度與規定。當現實環境對保羅有所誤解時,雅各長老向保羅的建議:「你看猶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萬,並且都為律法熱心。他們聽見人說,你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對他們說,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要遵行條規。眾人必聽見你來了,這可怎麼辦呢?你就照著我們的話行吧!我們這裏有四個人,都有願在身。你帶他們去,與他們一同行潔淨的禮,替他們拿出規費,叫他們得以剃頭。這樣,眾人就可知道,先前所聽見你的事都是虛的;並可知道,你自己為人,循規蹈矩,遵行律法。」(使徒行傳二十一20-24

從雅各長老的觀念中,我們可以學到三項行政管理的智慧:

(1)凡事按規矩行事,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2)必須用實際的行動,才能澄清別人的誤解。
(3)身為教會的領導者除了自己按規矩行事之外,也要讓相關的人知道自己按規矩行事,以免造成別人不必要的誤解與困擾。


3、如勞力的農夫──最先享受勤勞的成果

忠心的人第三種的表現是如勞力的農夫。農夫的工作既要勤勞,更要耐性等待,才能得糧食。這是大家都清楚的道理,但在此仍然需要進一步說明為什麼理當先得糧食(提摩太後書二6)。

首先,農夫理當比其他人更早知道農場的成果。以教會的領導者而言,忠心的人會如《箴言》的教導:「詳細知道你羊群的景況,留心照料你的牛群。」(箴言二十七23)。當然一定會比其他人更早知道信徒的現況與問題。

其次,農夫理當比其他人更早享受勤勞的成果。以教會的領導者而言,忠心的人會使自己先有糧(有體驗與能力),才能(也才敢)牧養其他信徒。就如大衛先使自己成為勇士,才能將四百名烏合之眾也訓練成勇士(參:撒母耳記上二十二1-2;撒母耳記下二十三8-39)。


4、會思想──凡事從神得到聰明

最後,保羅認為忠心的人要會思想。會思想的人自然會得到智慧,所以保羅說:「我所說的話你要思想,因為凡事主必給你聰明。」(提摩太後書二7

思想是獲得智慧的起點。真正的智慧來自思想與行動的結合。就如詩人所說:「我何等愛慕祢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你的命令常存在我心裏,使我比仇敵有智慧。我比我的師傅更通達,因我思想你的法度。我比年老的更明白,因我守了你的訓詞。我禁止我腳走一切的邪路,為要遵守你的話。我沒有偏離你的典章,因為你教訓了我。」(詩篇一一九97-102)

忠心的人要有理解、判斷與領悟真理的能力,否則只能稱為勞苦的愚昧人。《箴言》教導我們一些法則,以區分忠心的人與愚昧的人:

(1)愚昧的人常常覺得自己有智慧(箴言二十六12)。(2)愚昧的人常常與眾寡合,當別人規勸他時,他會生氣(箴言十八1)。
(3)愚昧的人的習慣不斷重複,不論用甚麼方法都不會改變其愚昧的行為(箴言二十六18,二十七22,二十九1)。

教會的領導者若能每天讀《箴言》一章,而且每天設法驗證《箴言》的教訓一次,自然會逐漸提升理解或判斷愚昧人的能力。



 
三、成為忠心的工人

忠心的人,對事、對時、對人和對神都一樣忠心(哥林多後書八21)。主耶穌提出五個忠心的工作態度與原則:


1、在不多的事忠心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擁有很強的能力,可以完成很多的事。但主耶穌卻告訴我們,能否完成很多事,不在自己擁有多少能力,而在自己是否忠心。忠心的人會在事情或問題不多的時候,就把事情作好,把問題解決。當我們可以把不多的事做好,我們才有機會培養做很多事的能力(馬太福音二十五21)。

可見與其積極培養自己的能力,不如先培養忠心的工作態度。我們也可以透過別人是否要我們做的事愈來愈多,判斷自己是否做事忠心。


2、在最小的事忠心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擁有更多的時間,以便可以完成更大的事。但主耶穌卻告訴我們,能否完成更大的事,不在是否擁有更多的時間,而在是否擁有更多的權柄,而權柄是慢慢獲得的。當我們可以把最小的事做好,我們才有機會獲得更大的權柄,進而完成更大的事(路加福音十九17,十六10)。

可見與其積極節省自己的時間,不如先培養在最小的事忠心的工作態度。我們也可以透過別人是否願意把更大的權柄交給我們,判斷自己是否在最小的事忠心。此即所謂「天下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之大事必做於細」的道理。


3、在別人的事忠心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擁有很多的錢財,使自己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事。但主耶穌卻告訴我們,錢財的獲得是有條件的;當我們可以把別人的事做好,我們才有機會獲得屬於自己的錢財(路加福音十六12)。

可見與其積極學習理財知識,不如先培養忠心為組織賺錢的能力。我們也可以透過自己是否賺不到錢,來反省自己是否沒把別人的事做好。


4、在隨時的事忠心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在主人注意的時候,自己有表現的機會,進而得到主人的肯定。但主耶穌卻告訴我們:忠心是沒有時間性的;當我們可以隨時儆醒把本分的事做好,主人自然會注意到我們的表現(路加福音十二39)。

《箴言》也警告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要隨便應付,因為稍微疏忽,便有困難(箴言二十四32-34)。


5、在教導的事忠心

大部分的人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往往透過各種方法去轄制部屬。但是主耶穌卻告訴我們,忠心的人不是局限部屬,而是隨時教導部屬,讓部屬自願追隨。當我們可以讓部屬感受到自己的忠心,自己的地位自然鞏固(路加福音二十四45;歌羅西書一28;提摩太後書二1、4、8)。

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當人們看到我們能隨時將別人不多的每一件小事做好時,他們會將更多、更大、更有意義、更富挑戰性的工作,更信任地交給我們。當自己夠忠心了,人們一定感受得到;若人們尚不敢將更重的任務交給我們,則表示我們還要更忠心。


6、對神忠心

神和人一樣,只會信任忠心的人,就像摩西對神盡忠(民數記十二7;希伯來書三5),所以得到神的信任一樣。在此,盡忠的原文的意義是「有信實的、有信心的、可信的」。我們想得到神的信任,就應該效法摩西對神盡忠(哥林多前書四1)。

如何對神盡忠?當自己夠忠心了,神會讓我們了解其旨意。但是忠心的僕人一定瞭解:神讓我們了解其旨意,是為協助我們完成祂所交付的使命,而非讓我們藉以趨吉避凶,尋求自己的好處。保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保羅結束第三次的國外傳道,要回耶路撒冷之前,許多人事先預言保羅將在耶路撒冷被捆綁並被交在外邦人手裏。眾人都苦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因為設法逃避未來的苦難是一般人之常情。但是保羅對眾人說:

「你們為什麼這麼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

眾人見保羅的堅持,便住了口,尊重保羅的抉擇,只說:「願主的旨意成就。」(參:使徒行傳二十一13-14

保羅的忠心使其比其他人更了解,神的旨意與神所交付的使命。保羅的經驗提醒教會的領導者:

(1)神讓我們了解自己未來的遭遇,是為協助我們完成祂所交付的使命,不要因眾人情感上的體貼,而忘記或改變自己所堅持的使命。
(2)由於當事人比任何人更了解神對他自己的旨意,所以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人的抉擇;避免以眾人的意見,強迫或否決屬於個人性的決策。另外,對當事人來說,眾人的意見只能供自己參考,不要事先盲從,事後責怪別人的勸阻。



 
四、培養忠心僕人的方法

培養忠心的接棒人,最有效而且簡單的方法是:「放手讓他(她)做!」看他(她)能否通過現實環境的考驗。問題是放手給誰做?萬一選錯人,將造成組織的大災難。所以《箴言》警告我們不要授權給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的人:「雇愚昧人的與雇過路人的,就像射傷眾人的弓箭手。」(箴言二十六10)。雇愚昧人指雇用沒有能力的人,雇過路人指雇用沒有意願與熱忱的人。至於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能力與意願的方法,《箴言》教導我們:不要只聽人所說的話(箴言二十6),而是觀察人所做的事(箴言二十11)。

領導者與其尋找忠心的接棒人,倒不如自己培養。耶穌有很好的教導。


1、按才幹充分授權

耶穌說:「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馬太福音二十五14-18

在分派責任之前,要記住四項原則:

(1)才幹才是分派責任考量的因素,而不是年資、外表、背景、個人偏好或私人關係。就像耶穌所說:「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

(2)每個人的才幹不同,分派的責任也不同。所以「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

(3)要充分授權。就好像主人把家業(責任與職權)分派完畢之後,「就往外國去了」。放手讓僕人去發揮,而不是分派任務之後,還嚴密監督,事事牽制。在信任的環境下,才能培養出忠心的接棒人。

(4)目標要明確,按目標分派責任。所託付的人按目標執行,就是忠心的僕人。就好像主人把家業(責任與職權)分派完畢之後,「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2、績效考核、論功行賞

耶穌又說:「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祢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祢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福音二十五19-23

分派責任給部屬之後,還要有三項配套措施:

(1)針對目標的難易,給予足夠的期限,並一定要有績效考核。就像耶穌說:「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

(2)須按每個人的才幹與責任給予獎賞,而不是齊頭式平等或只看最後的績效。所以賺了五千與賺二千的都得到相同的稱讚與獎賞,主人都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3)在教會工作的報酬有二:一是更多更重的責任;二是可以享受靈裏的快樂。這是神的恩典,而這種恩典,神只賜那些忠心且有能力教導信徒的人。所以賺了五千與賺二千的獎賞都是:「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3、檢討失敗的原因、改善分配效率

績效考核與論功行賞,不是工作的結束,而是下一個工作的開始,所以要檢討失敗的原因並改善分配效率。耶穌接著說:「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知道祢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去把祢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裏。請看,祢的原銀子在這裏。』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馬太福音二十五24-28

從耶穌所說的比喻中,我們發現績效不佳的原因只有一個:找藉口推諉職責,就像那領一千的。

我們也發現所有的藉口都是明知故犯,而且都不成理由,只是證明自己是又惡又懶的僕人罷了!

發現失敗的原因之後,不是只有責備,更要提出改善效率的方法。耶穌所提出改善分配效率的方法是:將最重的責任給予能力最強而且最忠心的僕人,而且愈來愈多;將最輕的責任給予能力最差的,而且愈來愈少;不分配責任給不忠心的僕人。所以耶穌作結論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馬太福音二十五29



 
五、棄絕不忠心的藉口

從耶穌的比喻可知,找藉口是績效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本文結束之前,列舉數則常見的藉口,忠心的領導者應避免。


1、不要以「順服神的旨意」為逃避決策責任的藉口

忠心的領導者不應該以順服神的旨意為藉口,而逃避自己的決策責任。因為聖經說:籌劃自己的道路,是人應盡的責任(箴言十六9)。就如門徒遇到困難而得天使的拯救之後,在讚美神的同時,仍善盡人應有的注意,趕緊住到別處,以免被希律王殺害(參:使徒行傳十二17-19)。


2、不要以「讀經與禱告」為逃避應該努力的藉口

忠心的領導者不應該以讀經與禱告為藉口,而逃避自己應有的努力。不要以為只要讀經與禱告,自己不必盡任何責任或付出任何努力,所有的問題神都會幫我們解決。聖經說:「人種的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參:加拉太書六7)


3、不要以「求神帶領」為逃避應有規劃的藉口

忠心的領導者不應該以求神帶領為藉口,以為作決策之前,只知努力禱告、求神帶領;而不知善盡人應有的規劃責任,忽略聖經「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之教訓(參箴言二十一5)。忠心的領導者不應該以為完成決策之後,只知努力禱告、求神成全;而不知善盡人應有的努力責任,忽略聖經「懶惰人羨慕,卻無所得;殷勤人必得豐裕」之教訓(參:箴言十三4)。


4、不要以「凡事都是神的安排」為倚靠神突破困難的藉口

忠心的領導者不應該以凡事都是神的安排為藉口,忽略聖經要我們堅心倚靠神突破困難(參:以賽亞書二十六3),及忽略萬事互相效力之智慧(參:羅馬書八28)。導致決策錯誤或結果失敗之後,只知一味以凡事都是神的安排自我安慰; 當決策滯礙難行時,只知企盼出現神蹟來改善現狀,或是懷疑是否符合神的旨意而相互指責。而竟然不知願發揮智慧,凝聚共識,同心解決困難。

最後,忠心的領導者不應該忽略聖經重視的是我們未來靈命能否得救,而不是目前世上的成就(參:路加福音十20)。以免在執行決策的過程中,只重視短期的工作成果,不重視人際關係之和諧。 (下期待續)






文章標籤:  #許恩得  #286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