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孤雛淚之十四──孤女的願望

撰文/淑琦|聖靈月刊290期-2001.11|主題/現代老僕人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她們的家


再次來到Esther Rani老姊妹的家,她的家跟許多印度窮人的家庭一樣,大約只有三、四坪,裏面分為內室和外廳兩部份,內室是家人睡覺的地方,外廳則是兼具客廳、餐廳、廚房和家人休息聊天等多功能的小廳堂,內外由一片土泥石灰牆間隔開來。

由於沒有什麼通風設備,大多數人雨天也都習慣在不通風的屋內升柴炊煮,因此,印度貧窮人家的牆壁和天花板大都被煙薰得很黑,白牆變灰牆甚至黑牆,老姊妹的家連地板也是黑灰夾雜。

看到這樣的環境,不免要為她們擔心:長期在這樣不是很乾淨的地方吃飯、休息和生活,不但很容易生病,對健康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然而,最具有立即危險性的,卻不是住在不健康的環境,而是在屋頂上。水泥的天花板因為政府單位施工不良、偷工減料的緣故,早已化成泥灰,鋼筋也明顯外露,是十足的危樓。台灣有很多商人也昧著良心偷工減料蓋房子,想不到這裏更嚴重,大概國家愈落後、愈沒有法治,這樣的事情就愈嚴重吧?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北部所發生的芮氏7.9級大地震,小小城鎮死傷數萬人,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商人偷工減料太過嚴重之故!窮人的生命在這裏是不被珍惜顧念的。

隨意四處張望她們小小的家,除了客廳裏幾個用來煮飯和裝小魚干的大鍋子、菜籃子與旁邊內室裏的櫃子外,幾乎看不到什麼東西。那唯一看起來較有東西的櫃子,裏面不過是一些零零散散又破舊的布單、衣服和幾個瓶罐,幾乎看不到稱得上有價值的東西!事實上,唯有親身拜訪印度窮人的家才會明白:為什麼窮人的家幾乎都沒有門!即使有,也是徒具形式而已,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門!不論白天出門,或晚上睡覺,他們幾乎都不需要銅牆鐵壁的保護,乃實在沒有東西好讓人偷!

>


由於父親長期酗酒暴力、拳打腳踢,母親不堪虐待而逃離家園,老祖母被迫獨立撫養她們。爹不愛、娘不在,三個小女孩成了空有爹娘、父母名存實亡的孤兒!只是祖母經常生病、無力謀生,常需住近的姑姑接濟她們。然而,對害怕撫養女兒的印度人來說,姑姑的接濟和年老多病祖母的照顧又能到何時呢?一切都是未定之天啊!(註一)

在印度,窮人家的女兒既沒有現在生活的享樂,也沒有未來的盼望。許多窮人的女兒不但從小被迫在家幫忙家務,有些甚至被迫到別人家當女傭、到田裏或工廠當童工,許多人根本沒有機會上學接受教育。

跟早期的台灣人一樣,印度也是個具有重男輕女傳統觀念的國家,加上當地特有高額嫁妝的習俗,許多印度人視生養女兒為畏途,因為對家境清寒的貧窮人來說,要讓全家吃飽已是很困難的事了,怎有多餘的錢支付女兒的鉅額嫁妝呢(註二)?許多窮人的女兒便因父母付不出高額嫁妝而被迫嫁給自己的近親,或嫁給具有身心智殘障遺傳基因、毫無謀生能力的丈夫,導致自己也生下智障兒,母兼父職、以微薄的收入獨力撫養全家,成為嚴重的惡性循環。

這是印度社會和印度女性窮人的悲哀!為了鉅額嫁妝,引發許多社會問題──諸如扼殺女嬰、虐妻、殺妻及近親通婚等社會問題;印度報紙的社會版因此經常出現丈夫或婆家虐待、謀殺缺少嫁妝的女性。幾年前,教會曾發生一位嫁給未信者的姊妹被婆家虐待殺害的悲劇。因為逃避嫁妝習俗所變通使用的近親通婚,也衍生許多身心智殘障遺傳基因等社會問題。

印度賤民和窮人階級的女性,可說是窮人中的窮人、賤民中的賤民,她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姊姊怎麼不在?


訪問結束,臨走前隨口問她們:「姊姊怎麼不在?上學去了?」今天都沒看到老大的蹤影。印度的小學生有些讀上午、有些讀下午,因此猜想她大概到學校去了。

「姊姊在別人家!」她們說。

「在別人家?做什麼?到別人家去玩?今天不是應該上學嗎?」

「她到別人家去幫傭了!你們臨時到訪,沒辦法通知她趕回來!」祖母說。

「啊!幫傭?為什麼要去幫傭?」聽到回答,嚇了一跳!

知道印度有童工,但卻沒有料到教會裏也有孩子走上這一條辛酸路。

「不出去不行!我養不起三個孩子!她出去工作,至少可以賺她自己一碗飯吃!上次是特別把她叫回來的。」聽了心好酸!這麼小,就因為家境的關係被迫去幫傭。然而,這卻是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妥協!

在落後貧困地區,童工問題一直是全球第三世界國家共有的問題,印度是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印度的童工問題甚至經常被聯合國和世界兒童人權組織所嚴重關切。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等第三世界國家,許多貧窮人的孩子過著沒有童年、沒有歡笑,也沒有人權的生活。許多窮人家的孩子因家庭過度貧困而被迫做牛、做馬、當童工。小的從五、六歲開始,大的八、九歲或十多歲就被迫幫忙負擔家計。幸運的就在自己家裏幫忙父母親照顧弟妹、料理家務或協助農務;不幸的就被迫離家到別人家去幫忙;更不幸的,甚至小小年紀就被迫離鄉背井、遠離親人,到外地賣命工作,在惡劣的環境中賺取微薄的收入幫忙父母養家活口。

許多孩子的薪水極低,超時又過勞,經常被老闆拳打腳踢,過著淚水加汗水、不見天日的生活。兩次印度旅行訪問中,在餐廳和觀光區後街小巷的小工廠裏,親眼見到許多年紀很小的童工,瘦弱的身影賣力工作,忙碌不堪的眼神充滿了對身世命運的無奈和順服。記得幾年前在電視上有關世界兒童年的報導裏看到一個印度小男孩因家境貧困,被迫到城裏的工廠當童工,用超時工作賺取每個月600盧比(註三)的微薄薪水,養活住在鄉下的全家人。另一則報導,則看見亞洲及非洲第三世界許多國家的小女孩被迫到別人家當小女傭,衣食貧困缺乏並且身心飽受虐待。這是印度貧窮人家孩子的宿命,也是第三世界落後貧困國家兒童的無奈。



 

孤女的願望


台灣在幾十年前曾經歷經濟非常困難的年代。許多家庭因家境貧困,有些父母被迫把女兒送給別人當養女、童養媳,或到別人家去當小女傭;有些則被迫把女兒送去工廠或田裏當童工,幫助家計、減輕父母的負擔。然而,今天的台灣,早已經走出貧寒的困境,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都有機會上學,再也沒有人因家境清寒把女兒送到別人家去當養女、女傭或是童養媳,我們再也沒有童工暗夜哭泣。但在印度,台灣曾經發生過的一切,卻因當地的政經情勢及階級制度和社會觀念習俗等諸多因素,而一直不斷上演著。小女孩是菜籽仔命,卑微而不值,沒有經濟價值,也不被憐惜。窮人家的女兒沒有自己,沒有現在、也沒有未來。

彷彿聽見小女孩的哭泣:「何時可以回自己的家?」啊,其實距離並不遠啊!只是走起來卻是回家路迢迢!

「什麼時候可以不必再當童工?」但是,孩子,家裏沒有妳的飯啊!

「什麼時候可以有機會去上學?」沒有飯吃,哪來的錢上學(註四)?

對許多平常家庭或住在富裕國家的孩子來說,回家、有權利玩遊戲、不必當童工及快樂去上學,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人權;然而,對出身貧窮、沒有爹娘照顧關心的她們來說,這一切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請救救她!Do something!


啊!請救救她!Do something!我們有幸生在富裕國家的信徒,不要視而不見、不要讓她無助流淚!我們都不願教會的孩子被迫走上童工悲苦的命運,不願讓我們的孩子當童工、葬送一生的幸福和機會!

只要區區台幣幾百元,美金十多元,可以讓他有機會上學、改變命運!不要說那是她的宿命、是她父母的責任,是她的社會問題,說我們負擔不起,說自己也需要被幫助,說教會還有很多聖工要花錢。

Do something!如果是妳自己的孩子?您願意自己的孩子落在這樣的環境際遇中嗎?如果是自己教會同靈的孩子,您願意看她在暗夜無助哭泣嗎?只要區區一點錢就可以改變命運、改變許多事情!

1999年底在國家地理頻道(或Discovery)的節目中曾看到一則報導,敘述尼泊爾(Nepal)境內,三個具有印度裔賤民身分的姊妹,因為賤民身分無法順利找到工作,幸好三姊妹在國外救濟機構的幫助下有機會讀書、學習外文,因此才有機會在生活和經濟上獨立自主,成為帶領外國女性登山隊攀爬世界高峰的專家,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與人生,脫離賤民階級、貧困弱勢女性的宿命。

根據許多國外的研究顯示,窮人唯有接受教育才有機會改變命運、獨立自主,成為家庭和社會有用的人才,這是不爭的事實,台灣的陳總統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區區幾百塊可以栽培一個孩子的未來,可以讓教會多一個未來的人才和希望,why not?為什麼我們的奉獻大多用在宣教和建堂上面?信徒的福祉、人才的培育難道不比富麗堂皇的會堂重要?

過去幾十年來,富裕國家的信徒已花費太多時間、人力和金錢在蓋會堂事上,難道我們不能再多花點心思在第三世界落後貧困地區人才的培育和建設上?多花點時間和精神去幫助最弱勢貧困的同靈及教會?幫助他們有足夠的飯吃、孩子有機會讀書,同時幫助他們設立地方宗教教育,讓教會的下一代都有機會聽神的話語,建立正確的信仰。

請幫助她,幫助每一個在暗夜哭泣、貧困無助的孤兒和孤女們!幫助他們,讓他們跟我們一樣有機會在自己家裏吃飯、有機會去上學,不必被迫外出當童工,命運不再悲慘無助!

請給那些被家人和社會所輕視忽略的小女孩們機會!幫助她,給她受教育的機會!讓她有機會改變宿命,獨立自主,走她自己的路,建立屬於自己的人生。小女孩不是菜籽仔命,她的生命應該被珍惜。



 

【備註】


註一:跟中國人的觀念一樣,印度的女兒出嫁後沒有義務撫養父母,家中幼兒依賴丈夫及夫家的已婚女性,由於缺乏經濟自主權,即使想幫助年邁父母也是困難重重、難以長久而持續,必須看丈夫和夫家的意願。鉅額嫁妝的社會風俗將讓三個小女孩成為棄兒。老祖母過世後,不是被迫送到孤兒院,就是到別人家當童工或女傭,出賣勞力養活她們自己。

註二:根據1997年旅行印度時詢問當地許多印度人,一般嫁妝平均大約在10萬到20萬盧比左右。這筆數字對家無隔宿糧的窮人來說,猶如天文數字般遙不可及,許多家庭因此被迫讓兒女近親通婚,以避免鉅額嫁妝的負擔,卻也造成許多家庭及社會問題。

註三:印度盧比兌換美金的匯率時有變動,當時600盧比大約15美金左右。

註四:為了避免有人因要領取救助金而信主,為了避免引起教會長執傳道們的擔心疑慮,IMC和多加在印度設立了嚴格的濟助辦法。由於三個孫女直到1999年9月神訓中心獻堂禮才受洗,按照IMC對多加受助條件的限制和規定,需要受洗滿兩年,還得經過當地傳道長執提出申請,由印度當地的多加委員擇期開會審查,全體無異議通過後,再等候負責牧養印度的IMC長執到印度開會通過等,通過種種曠日費時的審核程序才能正式接受救助。因此除了等候受洗至少要花一年外,他們在受洗之後,最快也要再等兩、三年後才有資格接受幫助。這是為了避免有人因要領救助金來受洗的弊端產生,避免教會認為多加的救濟工作會妨礙教會聖工發展而設立的嚴格規定及限制。

只是顧慮並為了幫助他們家現實的需要,多加的組織先以無息貸款幫助早已受洗多年、符合救助資格的老姊妹做小生意,希望能夠幫助她藉此謀生,維持自己和孫女們的基本生活。靠著多加三千盧比的小額貸款,老祖母以賣小魚干維生,勉強維持自己和孫女們的需用。






文章標籤:  #淑琦  #290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