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


&

搜尋&分類

​福音,竟是說不出口

撰文/洪郁庭|聖靈月刊291期-2001.12|主題/信仰與生物科技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起跑點在哪兒?──個人預備


從很久以前我們就知道一件事:傳福音是基督徒的天職。

感覺上,傳福音好像是一件既隆重又嚴肅的事情,就好像在每次靈恩佈道會之前,教會總是為了「傳福音各項事宜」特別宣布代禱,而佈道會期間,大家也都格外用心地參與聚會及各項聖工,對於如此認真的事,真是不知該如何開始進行,甚至還會覺得有點怕怕的呢!


是聖工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說到傳福音,好像是要信心很堅定的人才有能力去做,如果是要自己說出口,總會覺得不太自然,因為要將「耶穌基督為拯救世人而釘死在十架上」的救恩跟同學或朋友講,就好像突然要換一種語言來跟別人溝通一樣。為什麼會這樣覺得呢?也許是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耶穌的救恩對大部份的人而言似乎是不相干的,所以我們大多也是以一般人的溝通方式和朋友相處,信仰因為不是彼此生活的交集而不容易出現在談話之中。久而久之,對於談論自己所信的神或是對祂的體驗就覺得不太習慣,嚴重點還會造成信仰與生活成為分離的兩部份呢!

信仰真的和我們的生活沒什麼關聯嗎?每週六我們總是消失於一般場合而來參加安息日聚會;當面臨抉擇時,我們也會把它放進禱告之中向神祈求。仔細想想,信仰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佔了一席之地,所以我們可以把信仰與平常的語言結合在一起。比如說,常常有同學或朋友會問我們週六都到哪兒去了呀?教會喔,那麼去教會做些什麼呢?可能也有人會問我們會不會擔心未來的升學或工作,有沒有一些規劃呢?至少,總有人會對我們飯前默禱的內容感到好奇吧!因為安息日聚會與禱告交託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要把這些事當成傳福音的起頭是不突兀也不造作的。值得我們追求的是建立起基督徒的價值觀與人生態度,了解信仰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價值觀及滿足我們的需要,這樣在跟同學或好友談這些事時,才能自然地以「忠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分享這位奇妙的神在我們生活及生命中所做的一切。


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

當遇到了傳福音的機會,有可能我們的神經和態度就會尖銳了起來,我們會把朋友當成是一個「佈道的目標」,而忘了以朋友的立場來關懷。傳福音出於希望對方能夠得救,這樣的動機當然是毋庸置疑,但是過份地把焦點放在「傳教」本身,會使我們像個纏人的推銷員那般地令人不耐喔!

不論是你、我或是我們的朋友都不過是人罷了,也都會經歷難過、病痛、失望、對未來感到不確定等種種的心情,不同的是我們有著堅實不變的倚靠,我們有心靈的停泊處,我們可以將萬事交託祂。人都有軟弱的時候──也就是,都有需要神的時候,只是有很多人不知這位神的存在、不知該如何填補這份心靈上的需要,身為朋友的我們不正是該以分享好東西的心腸來分享這生命的至寶嗎?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去了解朋友的煩惱與需要;走入同學的生活中,但在不潔的事上能勇敢分別。在這樣的原則下,向軟弱的人就作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九16-23)。其實,一句真誠的「我會幫你禱告」就是很好的開始喔!


勇敢走出去

「可是我覺得我自己對神的體驗還不夠,行為離聖經所記作光作鹽的程度也差了一截,對福音的內容又不太清楚,萬一有問題回答不出來怎麼辦?還是等我準備好再開始吧!」

古往今來,沒有任何真正的基督徒敢說自己完全認識神,也沒人敢說自己的行為有多完美而沒有軟弱之處。傳福音不是一種給予或施捨,而是體認到自己實實在在是個罪人,卻蒙神救贖的恩眷,所以出於感恩的心情來分享祂給別人。我們從前未蒙憐恤,如今卻蒙了憐恤;我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所以更該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10)!不管如何,傳福音這件事是可以邊做邊學的,最重要的是肯踏出那一步,其他的就求神帶領了。你應該也察覺得到,非信徒所提出來關於基督教的問題往往就是這份信仰的關鍵所在,這正是釐清自己信仰的好機會。而在傳福音的過程與掙扎中必能察覺自己的不足,也可以體會神的作為與帶領,自己亦能獲得成長。至於好行為與對福音內容的了解就要靠平時靈修的累積,只要我們有願做的心,神一定會帶領及改變我們。最最重要的就是向神禱告了,求神預備好時機讓我們很自然地傳福音,求神指教我們明白該說的話,求神幫助我們能有好行為與喜樂的心來說服別人與自己,求神加添我們的勇氣、信心和愛心作主的精兵!



 

我該怎麼做?──小小技巧


一個喜樂且散發光熱的基督徒,本身就是充滿吸引力的活見證,除了追求活出這樣的生命之外,我們還可以留意一些事情:


怎麼開始?

就像你我一樣,在上了國、高中之後,好像人的困擾就會開始大幅增加,諸如:情緒、感情、生涯前途、家庭問題、人生目的……,當朋友跟你吐苦水時,因為出於關心朋友,你也一定希望能幫忙解決或是分擔他/她的困擾,而我們不正有著最佳解答嗎?那就是我們有親愛的主耶穌,如果他的問題正好你或教會中的弟兄姐妹曾靠著主走過,就可以和他作個小小見證;而至少我們能做的事,就是誠懇地跟他說:「我會幫你代禱。」不過說到就要做到喔!當下次有人在和你聊天或向你分享心事的時候,別忘了試試看-

除了被動分享之外,如果發現朋友或同學的心情不佳,能主動關懷那就更好了。進一步還可以引發他對福音的好奇心,從前面所提到的一些生活問題作為起點,告訴他基督徒是如何靠主走過;在引發話題後,可以同理心來討論更深入的話題:我以前也覺得基督教很不科學,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要作這樣的討論,當然平時就要做好準備,多作靈修與追求體驗神是免不了的;要特別注意的是同理心這三個字,而不是只流於辯道,不然即使辯贏了,可能友誼也失去了。

如果你的朋友或同學對教會或福音開始產生好奇或好感,就可以適時提出邀請,邀請他們來參加青教組聚會或是團契。最有力的見證就是讓他們看到基督徒是如何彼此相愛,這種行動中真實的愛是相當具感染力及說服力的。

上面所提的大概都是屬於友誼式的個人佈道,除了這些方法以外,我們也可以利用e-mail轉寄一些見證或溫馨小品,或是分發福音小卡、告訴我們的朋友福音相關的網站或是廣播節目(註1)等種種的方式來傳福音。我們只是神藉以撒種的工人,不用過於急切或是完美主義,盡本分然後交託神也就夠了。


下一步呢?

如果我們把人帶到教會後就不管了,那好像不太負責也有點可惜。假想你自己是被帶來的那個人,剛來到一個新環境時,一定會覺得滿陌生的吧,特別是我們教會靈言禱告的方式格外令人注目,也令不了解的人感到害怕;所以事前的說明及心理建設是必要的,同時這也是證明神與我們同在的好方法。而持續的關心更是不能少的,個人的力量有限,我們可以鼓勵並陪伴他參加教會的聚會與活動,幫助他和我們在教會中的朋友打成一片,使得這份對信仰的感受不會只建立在帶領人身上。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大家的關心轉達給他知道,讓他覺得受到重視,還能體會到弟兄姊妹間的愛心與關懷。此外,我們可以告訴他禱告與讀經的方法,並陪伴一起做這些事,如果他願意的話,也可以申請聖經函授課程來作有系統的學習(註2)。畢竟信仰是個人與神的關係,真正要奠定根基的話,一定要從個人靈修開始。
哇!原來有這麼多事情要留意,真擔心自己沒有能力、耐心去做!別擔心,神會照我們所有的來安排,自己也能從中獲得成長喔!我們大可以請別人一起來關心和代禱,如果遇到了自己也不知如何解答的問題,也別太ㄍㄧㄥ了,趕緊請教別人吧!



 

我們也想幫忙 ──團體協助


傳福音不單是帶領人的事情喔!如果你是他們身旁的人,也可以在福音的事上有分,更何況這也是我們的本分嘛!

首先我們要留意:大部分所謂的「慕道者」都不喜歡被稱為慕道者,這種稱謂就好像在劃分族群一樣,三個字就把人貼上標籤排除在這個家庭之外,會使人覺得更陌生。我們就以對待弟兄姐妹的方式自然地打招呼,也許我們會覺得這個人有些陌生,但是從他的角度來看,他所面對的是「一整個」陌生的環境及「一群」陌生人,所以我們主動的關心就顯得很重要了。可能一開始總是不知道要聊些什麼,就把他當成是一個你很想認識的朋友,自然而然地就會有話可以聊了。如果他有意願的話,也可以談談他對這個信仰的想法,我們可以提供適當的解答或是代為詢問長輩。不過要注意的是,不要否定人家目前的信仰及觀念,以溫柔的心來溝通就是了。

除了聚會時間的接觸之外,平時的關心是更重要的。由不同的人來關懷會更讓人覺得窩心與受到重視。也可以利用整個初、中級班或是團契的力量來寫關懷小卡,或是邀請他來參加活動或慶生,更容易有主內一家的感受。

其實以團體力量能做的福音工作可多著呢,如舉辦福音茶會、福音營、慕道班,或是建立起關懷網路,讓每個成員都能認領幾位同學來作關心及代禱,這一類的工作可以參考相關書籍(註3)。不過所有的群體福音工作都根基於個人的福音關懷,不然這些行動通常只會淪於「活動」而缺乏長遠的果效了。

註1:喜信網路家庭http://www.joy.org.tw,福音廣播節目頻道及時間表─http://www.joy.org.tw/channel.htm。

註2:利用電子郵件參加線上函授課程─直接在註一的「喜信網路家庭」登錄電子郵件信箱地址即可。

註3:《大專校園團契工作手冊》,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教育處,1997。《大專團契手冊》,校園出版社,1997。






文章標籤:  #洪郁庭  #291期  #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