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


&

搜尋&分類

故事開麥啦!--說故事的技巧與應用

撰文/以薩迦|聖靈月刊291期-2001.12|主題/信仰與生物科技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一篇感人的文章、一則動人的故事,經由詮釋者──說故事者的完美演出,「聽者」會完全融入情境,除了感受到故事的趣味外,亦能領會其中意義。如何才能將故事的內容作最完美的「演出」?大體說來,營造說故事情境、熟悉故事內容、注意音調的高低、語氣的急緩節奏,表情要豐富有變化,另外感情的投入亦是不可或缺的要點。

為了使小朋友了解故事所引發的生活體驗及屬靈意義,說故事者在課前需事先熟悉故事內容、區分故事人物的不同個性。在說故事的活動過程中,你的聲調、語氣、表情也需配合故事情境的發展而有變化,最後引導孩子們針對故事創意思考和討論,並帶出該課教學目標,結合孩子們的生活經驗。
如何說演故事?



 
一、熟悉故事內容

熟悉故事是說故事者最重要的事,關係著故事活動的的流暢性,也關係著說者和聽著之間的信任與互動。然而,對故事內容徹底了解,熟記但不死背,若能不帶課本上臺,孩子對你的信任度高達70%,而你也會發現這次的說故事活動進行順利。



 
二、把握教學目標

乃宗教教育的精神依歸,確實掌握故事中蘊藏的道理和教訓,適時提出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把信仰落實於生活中。



 
三、故事情境的營造

大家都有看戲的經驗,一齣戲的演出不容易,劇本(故事)、演員、服裝、道具、排練……等,都得面面俱到。好戲「開麥啦」,氣氛最重要,好氣氛、對味道;看戲的人(聽故事的人)與氣氛對了……,嘿!嘿!一齣精采的戲劇活動就此蕩氣迴腸,癡迷瘋狂啊!曲終人散後依然叫人回味無窮,難怪有人說:「演戲的人是瘋子,看戲的人是傻子。」其實說故事也是如此。

我如何把故事活動說演成功,勢必也要注意到這些問題,因此先來個「情調」和「氣氛」的營造,會讓前來聆聽故事的孩子們更快進入故事情境中。

1.以宗教教育老師的崇拜課程而言,複習上週課程是最常用也最直接的方式。

2.教學環境佈置,依該單元內容或主題做學習情境的佈置,例如:創世記的「淵面混沌……,神說有光就有光……」你可以貼一張黑色大海報在黑板上,學生一定感到好奇,很想知道為什麼。

3.觀察:選擇與故事相關的圖片或實物。

4.活動與遊戲:安排與故事相關的暖身活動或遊戲,例如:唱歌(包括帶動唱)、嚐味道(搭配世上的光和鹽、什麼是無酵餅)、美勞、猜謎遊戲、團康活動、簡單話劇或角色扮演。

5.結合生活經驗,話家常。設計簡單問題引發孩子們的舊經驗,再進入故事主題。例如:提到「火燒所多瑪城」、「諾亞與洪水」,可以問一問孩子們見識過的火災、風災、土石流的情形。

6.趣味想像、創意思考:根據故事內容,揀選精采片段,或依故事重點提出相關問題讓孩子想想:若換成是自己怎麼辦?例如:當你前面是大海,後面追兵追向你怎麼辦(以色列人過紅海)?假如我是一隻驢子,有人在前面阻擋路且要殺人,我的主人根本不知道,我要如何讓他明白呢(巴蘭先知)?



 
四、掌握故事人物

熟悉故事裏的人物,他的個性、經歷及表現都需了解,而他們的經歷就像我們周遭發生的故事一般,是那麼的相似!那麼的生動!你可以好好地揣摩他們的心情和情景。



 
五、語意清晰、咬字清楚,語調要豐富有變化


1.講話速度適中,發音清楚正確。

2.音調要自然,聲音高低、強弱要配合講述內容,重要的地方可以加重語氣,以便引起聽故事者的注意。

3.聲音大小以全體孩子聽到為原則,必要時可以停頓一下,給他們一些思考空間或吸引他們更注意接下去的故事。

4.講述要口語化,但不是兒語。如「狗狗」、「車車」、「背背」等需避免。

5.口頭禪如:「這個……」、「嗯……」、「ㄟ……」、「那個……」、「然後……」、「後來……」等都需避免。



 
六、善用身體語言

說故事者的眼神、手勢、動作……都可以成為活教具,搭配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適當的眼神、手勢和動作能使你的講述更生動、吸引人。



 
七、活用孩子們的反應

借力使力,在他們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刻,帶出該單元的故事重點,孩子們吸收效果最佳。或者,利用當場聽故事者各年齡、性別、穿著、打扮之特色及狀況現身說法,加深故事的趣味性。例如:對幼稚班孩子講「撒母耳進聖殿」時可說:「就像你們這麼大(伸出手摸摸他的頭)」;講「寡婦求餅」時,不妨走近孩子身邊,做出急切敲門樣。有時把台下聽眾當成故事人物,你的眼光注視著他,就好像正對他講話一般……,能和台下聽者聯合說演故事,那種「互動」的美感正是說故事者追求的「成就感」。



 
八、注意故事的聯貫性

對故事中的人物、史地及人文背景有通盤的了解,除能豐富說故事者的知識外,也為好問的學生作適時、正確的解答。另外,聖經故事與故事間的相關經文、人物、事件最好能事先準備妥善,使之融會貫通。



 
九、善用教具輔助教學(參考附件)

故事掛圖、圖片、實物或「偶」(參考本刊第284期〈偶兒說故事〉)的運用,都能使故事更生動。說故事者事先準備好,最好能嫻熟使用方法,上課時從容使用必能得心應手。教具大小務必使全體學生看得到、觀察得到;使用教具要適時、適量,避免一次太多,以免台下孩子走馬看花,失去用意。



 
十、與學生分享的雅量

聽故事的孩子除了靜聽外,他們也希望有人聽他們說說話,因此預留時間讓他們談談對故事的看法,或對故事人物作些評論,若偶有和你意見相衝突之處,身為老師、家長的我們應當有接納的雅量。尤其是針對創意想像編出來的故事,說故事者更應當培養欣賞的胸襟,試著享受孩子們帶來的趣味。



 
共勉的話

說故事的確很有趣!從孩子的成就可窺見我們本身的成長,教學相長正是如此。今日有幸成為「小牧羊」人,感謝主!秉持一顆愛主的心——「你餵養我的小羊」(約二十一15),願你我終身都是主託付的好牧人。






文章標籤:  #以薩迦  #291期  #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