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倦了嗎?

撰文/杜凡|聖靈月刊298期-2002.07|主題/疲倦三部曲---------忙盲茫之從新得力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倦了,好似凡事都提不起勁,少了熱誠,沒了興趣。有人甚至以為自己病了,忙著中醫西醫療法,而人哪有完好無病的?總是有那麼一點的痛在那兒,最後,寧願歸給身體這罪魁禍首,也不願面對心理與屬靈層面的缺乏。

《箴言》說: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六9)若以疲倦的禍首──心,真該說:我的心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要清醒呢?

心醒了,力氣就跟著來了。

但,倦了也有另一種面貌──過度活動,有些人生活失去了目標,舉凡落到他手上的大小事,非得弄到無可收拾,好似忙碌才叫做事,不敢手上沒有工作,不敢靜下來面對悠哉清心的日子。如此,倦於清靜的日子,也是不好。

所以疲倦隨時可能侵襲看似忙碌與閒懶的人。然而,一旦倦在清心,將使事情空忙一場。倦失了動力,將冷眼對人,事事不關己,更惶論對神事奉之力了。

人唯有明白己心,才能預防倦意來襲,而重新得力。以下分享幾個疲倦的誘因,讓我們看明自己究竟在哪兒跌跤,可以在那兒爬起。
 
倦 在行大事之後

當以利亞在迦密山獨立對抗巴力的四百五十位先知;當「一小片雲從海裏上來」,他就明白大雨要來!當神的靈降在他身上,竟能奔在亞哈的前頭,直到耶斯列的城門。這一段爭戰得勝又長奔十八英里的路程,是多麼的氣壯山河啊!但是,我們看見接下來的以利亞,竟是坐在羅騰樹下求死:「耶和華啊,罷了!求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

神人以利亞竟也與我們一樣。

人常以為自己經歷神同在的明證,就可以永遠堅強,永遠不倒。殊不知,人真不能算什麼,一切是在乎當時的機會與神同在的力量!

當困難愈大,挑戰性愈高,我們會預備更大的心志放手一搏。可是一旦鬆懈下來,此時「蚱蜢」都可能成為重擔了。生命存在各種歷程,有時要你扮演奮力奪冠的強者,有時竟也只是要你吃得下睡得著,懂得感恩罷了。

所以,大事過後,記得將心歸零,認清人的有限與軟弱,是重新得力的竅門哦!
 
倦 在患難裏

聖經中大遭患難的首推約伯了。喪子失財、全身毒瘡。這些都不足以打敗約伯,因為他明白自己既是「從神手裏得福,不也受禍嗎?」對神百分之百的瞭解,讓他勝過人生的重大考驗。但此時聖經中卻突顯他的妻,我們以為他的妻是軟弱的,但在筆者看來,她已勝過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了。她在失了群羊和僕人,失了兒女,都還能忍受不發一語,唯獨在約伯全身長毒瘡時,她發聲了:「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你棄掉神死了吧!」

試想,哪一個母親能忍受兒女離了自己,哪一個人能失了一切財產而不動心。但她仍不發怨言,當她心中唯一的倚靠──約伯竟也全身毒瘡,此時,她終於發聲了。因為那在她心中的義人,竟也遭受禍患,好像打翻了公義的天平,好像神竟掩面棄絕了他們。她,倦了,想棄掉「純正」,棄掉「神」。

患難真是熬練人的,當人省思自己具有無虧的心,禍患仍是無止無盡,誰能不倦呢?我們與她相較竟是何等渺小、何等愛向神發怨言呀!我們甚至不敢敞臉向神抗議,不敢說有著無虧的良心呢!

那,如何在患難中不倦了呢?

有一人──約瑟,患難在他三十歲前幾乎是形影不離,但他在各樣的患難裏,皆能平靜面對。被賣為奴,為奴時竟能力守主道;被誣下監,竟能得獄卒肯定管理犯人;被酒政遺忘,竟能不發一語。最後,神厚賜予他智慧,登上相位。

所以,落在患難時當靜默,當守道;因為:「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31
 
倦 在力有未逮

從永恆的絕對性來看,人永遠無法達到最完全的境界。就因為這樣,人會有自卑感或缺乏價值的本質。所以當人一遇到不當的價值比較,就會產生挫敗感,進而退縮在自己的世界,倦了。

一般人也許認為懷著不勝任感的人,會行動力減弱、會膽怯、會退縮;其實不然,他更有另一種癥狀,就是武斷與極端求全,企圖將自己再度送上高峰。

掃羅是個明顯例子。他,人生戲幕一拉開,可是個大能的勇士,又健壯,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沒有一個能比他的;身體比眾民高過一個頭。

可是,已經坐慣第一的位置,就愈不能容許別人冒出頭來。所以當大衛的舞台稍一展現,他的不當比較,造成日後自行獻祭的僭越,為追殺大衛而耗損自己的身分地位與好不容易建立的國位。他,應了神的心意,活生生地把大衛逼為以色列王呀!

其實,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果他一直將大衛納為己用,應是個不可多得的大將。君不見,大衛的勇士多少啊!個個因為他的賞識,為他冒死取水殺敵,哪來背叛?所以,真正地接納自己,看清自己的有限,欣賞別人的出類拔萃,才是真正的強者,更會是合神心意的屬靈領導者。在盡己所能與成人之美中得到和諧、得到滿足,滿有喜悅,那,何來疲倦呢?
 
倦 在失落了愛

每個人都需要愛與關懷,當我們感受不到「被愛」,就容易失去動力。然而「愛」的微妙是它彷彿一面鏡,別人的態度正也反映著我們的內心與外在。

我們說,愛是什麼?不就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嗎?但,諷刺的是,今天大部分的人竟是在自己的需要上,看到別人的責任呢!一旦他人冷落了我們,或教會負責人沒對我們和顏悅色、沒有親切的招呼,就片面的強罪教會的不是、同靈的不該;最後讓這怨、這倦,像鉛塊般拖住了往神殿的雙腳,其實,我們真該好好想想……。

《馬可福音》裏蒙醫治的癱子,是蒙眾人之力(愛的展現)與癱子的信心。然而,我們是願意當抬癱子的人呢?還是願意當癱子受人服事呢?

我想沒有人願意當個癱子吧!可是我們卻在無意間希望別人看我們是癱子,是需要「愛」的人。

經云:「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吃得暖,喫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雅二15)我們真是赤身露體?真是缺了日用飲食?親愛的同靈,在愛中盡己所能吧!「愛」真是一面鏡子,可以看到別人對你的虧欠,但也可以將你的「愛心」照映他人。

「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轉化一下那計較的心,把向上的手心翻轉一下,「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為蒙福,就不可倦了!
 
倦 在跳不出的框架裏

拿撒勒人厭棄耶穌(路四),為什麼?拿撒勒是耶穌長大的地方,他甚至在會堂唸著:「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18-19節),眾人希奇祂的恩言,卻又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嗎?」耶穌最後也忍不住地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我對你們說實話,當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有大饑荒,那時,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以利亞並沒有奉差往他們一個人那裏去,只奉差往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那裏去。先知以利沙的時候,以色列中有許多長大痲瘋的,但內中除了敘利亞國的乃縵,沒有一個得潔淨的。」(24-27節)

俗語說:遠來的和尚會念經。我們當中不免也充斥這樣的眼光、這樣的框架,讓許多大有能力的工人抑鬱寡歡、壯志難伸。也許一切都因為太熟悉了──「他曾被下監」、「他不過是木匠的兒子」、「他不過是個織帳棚的」……;難道親近的人就該沒有高貴的情操?但,即使是耶穌,一樣被這框架所限哪!

為此,您倦了嗎?非也,人生舞台何其寬闊,只要我們定睛向神,必要如耶穌,即使行遍各地一樣成就神的救恩;即使定居本地的以利沙,也要使乃縵蒙恩。反觀,那些輕看人的,可曾蒙了記念?
 
重新出發

許多時候,我們期望神來扭轉乾坤,改變我們的環境,可是神卻迫切地藉環境來改變我們。要扭轉我們的性情,去除我們的軟弱,這過程必然是痛的。但神告訴我們:「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賽四十31)。如果,以一己之力無法站起,記得尋求幫助,在相互扶持之中,無論幫助者或被幫助的人,都要同蒙造就。

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爭戰,「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出十七11、12

所以,愈見患難,愈見挫折,心中愈是要倦了的;心裏更要明白:愈順服神,聖靈就愈能在我們心中做工,使我們的願望和行為合一。一個凡事定睛要蒙神「喜悅」的基督徒,自然會湧現熱誠、喜樂與感謝的心。因為凡事既有神美好的旨意,那一切的打擊與患難都是要讓我們追求更加完美,如此,必要重新得力,而且得的更豐盛。
 
後語

打從開始要分享疲倦的議題,神竟讓筆者身心經歷前所未有的倦意,深深地困在倦裏。想振作挺立,卻手軟腳乏;想跪下靠主,卻不見湧現的泉源。在爬起又跌坐交替的挫折裏,方才明白,神要筆者經歷的是體會倦了的心,在分享中多份關愛與相互代禱。共勉勵!






文章標籤:  #杜凡  #298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