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享有更豐盛的生命

撰文/黃靈新|聖靈月刊298期-2002.07|主題/疲倦三部曲---------忙盲茫之從新得力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楔子

在那些奔行天路,並有屬天目標的人身上,最明顯的記號是喜樂,這是命令而不是建議,凡奔向標竿的都要喜樂,這是成熟的標記。【Devern Fromke】(蕭寧馨譯)

因為夜的黑,我們看見滿天星光;
因為生命中的患難,我們擁有更耀眼的睛空。(溫小平,2001)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的杖、
的竿都安慰我。(詩二十三4
 
生命過程中的際遇

人活在世上總有做不完的事,每當完成一件事,另外一件事已等著你,就是這樣週而復始,不停地奔波,不停地勞碌,至死絲方盡。在這生命的過程中,有許多令你滿意的地方,也有許多令你不滿意的地方。因此,有人比喻,人生一路走來,如同一部精彩的公路電影,每一時刻均有不同場景,有時風平浪靜,有時佈滿塵沙,有時心滿意足,有時卻百感交集。
 
生命的限制與難題

無論你的生命過程是何等精彩,但總有時間限制。舊約時代埃及法老問雅各說:「你平生的年日是多少呢?」雅各感嘆地說:「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歲,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創四十七8、9

但到摩西時代他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九十10)。從此人類生命的長度被界定了,即使今日醫藥科技進步的時代,人類的平均壽命都無法突破八十歲。

在這八十年的人生歲月中,每個人均有自己的籌算,計劃如何賺取與擁有,而使生命過得多采多姿。以所羅門為例,身為以色列王,他享盡一切榮華富貴,無論心中所想的,眼睛所看的,要什麼就有什麼。他是最有資格來詮釋物質生命的豐盛,但當他享受了一切世人所渴慕的榮華富貴後,卻有感而發地道出人生中的虛空,在《傳道書》中記載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江河都往海裏流,海卻不滿;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傳一2-11)。

這就是人生的難題,人類雖然從周遭世界與生命過程中,渴望有所賺取,但想在慾望中得滿足是不可能的。他具體提出三個論點:

1.知識無法解決世代的問題。
他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雖想用知識去解決許多問題,但彎曲的,不得變直;缺少的,仍不足數(傳一13、15)。

2.人間所夢寐以求的歡樂。
其歡樂若僅止於「日光之下」,無論是高級賞心悅目的,或低俗地品酒使肉體舒暢等,都不能解決人生慾望的問題,當你得到後,又即刻消失。(傳二1-3

3.生命終極的事實。
感嘆生命中充滿勞碌,這個勞碌有時是指人在生命痛苦中(疾病、焦慮、精神不集中……)的掙扎,或者是日日所面對且無力解決的生活問題,畢生的勞碌又得到什麼呢?所以他又說:世人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於是消極提出我恨惡生命;因為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這是捕風。(傳二23、17
 
人無力掌管明天

肉體的生命雖然有諸多的限制與難題,但讓人最不能釋懷的是無人有權力掌握生命,將生命留住(傳八8)。約伯也有同樣感嘆,認為人生來去太匆忙,且世間也無完人,既是如此,何不讓世人好好享受此生短暫的生命呢?反而要求人沒有過犯呢?樹枝被砍斷都可以再生長,試問生命為何物?人死了一去永不還(伯十四5-10)以一個企業家生命的終結為例,敘述如下:

有個年輕人結婚時,因為新娘住於鄉下未曾到過台北,因此在蜜月旅行時,新郎特別帶著她至台北玩了數天,新娘很感動地說:「你對我真好!」她內心非常高興。

新郎說:「台北也算不了什麼,等我事業有成後,一定帶妳至東南亞玩一圈,讓妳飽覽東南亞的風土人情。」

這個青年也不負所望,事業逐漸有成,但時間卻愈覺得不夠用,於是用愧疚的口吻對太太說:「我確實很忙無法帶妳出國,請妳跟旅行團去玩,回來再跟我分享妳對各國風土人情的看法。」於是這位太太就跟旅行團至各國旅遊,幾乎能去的地方都去了,只剩下東南亞未曾去過,她的先生奇異:為什麼這麼近的東南亞,她不去看一看呢?這時太太才對她先生說:「你還記得我們在台北蜜月旅行時,你對我的承諾嗎?你親口告訴我,只要你事業有成時,必帶我至東南亞觀光,所以東南亞留待你有空時陪我一同去。」此時作先生的覺得很愧疚,因此特別計劃休息兩週,帶著妻子至東南亞旅行。

當一切出國手續都辦妥後,距離出國前還有三天,公司的屬下發現他近年來的身體健康欠佳,即勸老板:何不趁三天空檔,至醫院作個健康檢查?老板想想也好,於是到醫院作檢查。三天後,正要去兌現對妻子的承諾時,忽然接到醫院的緊急電話:告知此時不宜出國,因為在他體內發現了腫瘤,必須緊急處理。

這位企業家住進了醫院,並動了手術,經過幾個月,他離開了世間,也離開他所愛的妻子、家人及朋友。

這個故事印證了《傳道書》中所說: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萬事之理,離我甚遠,而且最深,誰能測透呢?(傳七15、24)。所以人是渺小的,必須謙卑行事,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甚麼事;我們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林後三5)。就拿氣象來說,昨日石門水庫周邊地區是旱災,水庫是乾涸的;過兩天水量卻多到須放水,這不是對人類最大的啟示嗎?正如約伯說:水流消磨石頭,所流溢的洗去地上的塵土;你也照樣滅絕人的指望。(伯十四19
 
聖經真理的探究

雖然道出了人肉體生命的限制與難題,但是經由這些直覺判斷,真能窺出生命的全貌嗎?未必,再從聖經中對日光之下的生命作一省思。

我們大都同意,人類生命中最重大的兩件事就是生產與死亡,如《傳道書》中所說: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傳三2、3)。人所有的行動不能靠自己獨立自足、為所欲為,只能活在神的掌管中(傳八8),為了瞭解其中的奧秘,以《傳道書》為背景提出下述觀點詮釋之。

我們知道神的奧秘廣大無極,人僅能明白神已啟示之部分,未啟示之部分,無論你花費多少力氣去查查,都查不出來(傳八17)。約伯也闡釋欲洞察世事的智慧,其價值無人能知,非用黃金可以購得,只有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曉得智慧的所在(伯二十八12-23),人必須知足於今日神所賜的恩典。由於生命的主權在神的掌握中,雖然憑著肉眼觀察,好似義人與惡人的遭遇都一樣,但人還是不能憑肉眼判定誰是神所愛、所恨(傳九1、2),人也不能因看不清楚神的旨意就放縱情慾(傳九3)。所以人只要活著就有盼望,也因盼望才能活出有意義的生命(傳九4-6);人在世界,其生命的延續離不開吃喝,所以古代將酒與餅作為生命中的主食,但《傳道書》也明白告我們:吃喝在神的悅納中,才能使人獲得安慰與喜樂(傳九7)。人最可怕的是無知,無知的人才是弱者,令他失敗(十12)、令他狂妄(十13)。最後勉勵我們,當信靠神,走出自己的路來,趁著衰敗未到之前,趕快記念造你的主(傳十二1、2)。人當把握今天,諸事量力而為,不要看風望雲、指望不著實際之事(傳十一3-6)。
 
叫羊得生命,且得的更豐盛

生命短暫如夢、如影、如雲彩(伯七9);生命凋零像草、像花、像雲霧(雅四14),充分道出人生的無奈,但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卻不用害怕。因為,生命的保障在於神的揀選,無人能再定我們的罪(羅八33、34),此時保羅以家中的器皿比喻基督徒,盼望基督徒從此脫離卑賤之事(心中自潔)而成為貴重的器皿(提後二21);話雖這麼說,但人的肉體依然軟弱,正如保羅所說:心中存有兩個律,一個是從善的,另一個是為惡的,立志想做的好事卻做不出來,不想做的惡事卻做出來。

耶穌早已洞察人性的軟弱,跟隨祂的人雖然多,但這些跟隨者,大都希望耶穌能變餅、變魚給他們吃飽,但當耶穌有難時,與門徒至客西馬尼園禱告,門徒卻一個個地睡著了,可見人性對生命的追求,始終以物質層次為訴求。基於此,耶穌才曉喻門徒,必須領受聖靈,才有能力克服肉體的軟弱,並對門徒宣告說:「信我的人,從祂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七38),且以好牧人作比喻說:盜賊來無非想要偷竊、殺害及毀壞羊圈,而我來卻是要叫羊得生命,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在復活後升天前又再次叮嚀門徒說: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在城裏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聖靈)。
 
安息在主的恩典中

主應許聖靈降在我們身上,讓我們有能力戰勝世俗一切的誘惑,不僅如此,聖靈更能引導我們認識真理,明白耶穌是救主(約十四26);激勵我們認罪悔改(徒二十四25);扶持我們肉體的軟弱,親自替我們禱告(羅八26);安慰我們的心靈獲得身心平安(徒九31);引導我們當行的路,是我們行事的領航者(賽四十八17)。

但是今日有許多信徒,仍然無法讓聖靈內住於心,接受聖靈的管理,享受活在靈裏的新生活以至結出聖靈的果子;只是將聖靈表象化,著重禱告身體的振動,忽視了聖靈的能力,未能藉著聖靈改變我們生命的特質、生存的觀念及生活的方式等。以至今日仍有許多人在哀嘆、埋怨生活不如意、身體病痛不得醫治、甚至憂慮這個憂慮那個……。基督徒在生命過程中,須要活得這麼苦嗎?事實上耶穌在世上傳福音時,就已將這層道理詮釋給門徒了,祂說:凡勞苦挑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得安息。(太十一28
 
走出心靈枷鎖,重拾生命信心

處在這環境污染、化學藥品濫用、失業風潮不斷、人際關係疏離、心靈空虛的世代,人們不焦慮確實也困難,於是許多人得了「壓力症候群」,亦即是「適應障礙症」。當得了這個症狀後,身心無法再接受挑戰,產生失眠、焦慮、頭痛、情緒低落、自主神經失調,以至憂鬱而想自殺,這等人的身心比窮困所受的煎熬更大,更需要靠主的力量走出心靈的枷鎖,重拾生命的信心。讓我們靜下來,再聽聽主的呼召,祂說:凡勞苦挑重擔的人,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對「安息」兩個字,各有不同的看法與解釋,如果我們比較《約翰福音》六章35節,或許可以瞭解安息的真義。主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六35)。因此,到主這裏來享受安息是指白白獲得生命之糧,這是生命的最高層境,當你獲得生命之糧,就有能力跳脫俗世的牽掛與羈絆,消除疾病的恐懼與心靈的焦慮,甚至對世界的欲求有所節制,如此不就真正地享受屬天之樂的安息嗎?
 
內心中留點空間,思考主的恩典

水彩畫家畫藍天時,總喜歡在藍天中留一點空白,好似白雲從藍天中掠過,讓你增加許多想像空間;同樣地,也願主內弟兄姊妹或慕道朋友們,都能從內心撥出一片空間與一段時間來思索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它的豐盛不是活在世界的激情中,而是獲得生命之糧,當你獲得生命之糧後,你才能坦然面對所遭遇的挫折、病痛,並且靠聖靈的能力戰勝一切。耶穌正在呼喚你,只要你願意親近祂,祂就將恩典白白賜給你,讓你的心在神裏面得著休息。最後願藉著這篇文章向海內外同靈為我的病痛代禱,表達心中的感激,更願一切的平安與喜樂歸於信靠祂的人。






文章標籤:  #黃靈新  #298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