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特區


&

搜尋&分類

​溫馨尋親記

撰文/彧婕|聖靈月刊304期-2003.01|主題/全球化趨勢--談信仰與生活的因應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阿梅經常看到媒體報導失散幾十年的親人再度相聚,或是跨海尋親的事件;雖然在別人的故事裏,隱約看到自己的情節,卻萬萬想不到,這種事竟真真確確發生在自己身上。

今年中秋節前夕(9月20日),阿梅正在廚房忙著,里長來按門鈴,與先生在門口談了好一會兒,阿梅心中納悶:怎麼選舉又到了?里長走後,先生告訴她:有位陳先生要找失散多年的妹妹──李阿梅,因恐忽然登門造訪太過唐突,才透過里長,想與妳見面。阿梅聽完,整個人僵住了,這是作夢嗎?

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他當獨坐無言,因為這是耶和華加在他身上的。(哀三27、28

那夜,阿梅徹夜難眠,一幕幕童年往事,幻化成揮之不去的魅影,在她眼前縈繞不休。

阿梅自小就知道自己是養女,她依稀記得,養母曾帶她回生母家哭窮。生母把阿梅帶進房間,坐在床沿,生母流著淚說:「本來以為將妳送人收養,一定會過得好,沒想到妳的生活比我們更苦……。」幾十年來,這句話一直在阿梅的耳邊縈繞,這也是她對生母唯一的記憶。

就像千篇一律、令人動容的養女故事一樣:

生母和養母是鄰居,生母在十年內生了七個兒女,養母卻結婚多年未生育,家中食指浩繁的生母,只好忍痛將甫出生四個月的三女(阿梅)給養母收養。兩年以後,養母相繼生了一男二女。

小時候,養父住在工廠,很少回家,養母也常不見蹤影,阿梅理所當然地擔負起照顧弟妹的責任。她記得為了燒煤球煮飯,薰得她眼淚直流;也曾帶著弟妹在夜晚的公車站牌旁,等待不歸的母親。

後來,養母把她和弟妹送到育幼院;在無父無母的日子裏,她是長姊如父,也是長姊如母。但是,當弟弟行為開始偏差,妹妹每天哭鬧著不讓她去上學時,尚且年幼的阿梅,也只能用眼淚來釋放她的無助與無奈。

在殘敗不堪的童年回憶中,最甜美的,莫過於養父推著腳踏車,把她和弟妹安置在車上,慢慢推到教會聚會,在那裏有老師講聖經故事,還有聚會後、那一碗熱呼呼、香噴噴的鹹稀飯。

由於工作的關係,養父只能在一年一次的新春特別聚會時,才帶她和弟妹去教會,因此,在困頓的童年裏,神是遙遠而陌生的。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哈三17-18

國中畢業的阿梅,離開育幼院,回到養母身邊,晚上讀夜校,白天幫忙養母的小吃店生意。有一次,養父抄了一個地址給她,在她居住的小鎮,成立了新教會,囑咐她要帶弟妹去聚會。慈愛的天父,尋著她這隻迷失已久的羔羊,她回到耶和華的園囿,一種全新、從未有過的歡喜與快樂,如甘泉湧現在她乾涸的生命中。原來,回到神的家,是要為日後更多的患難與試煉做預備。就在商職畢業那年,養母倒了人家的會,避得無影無蹤,債主天天上門,令阿梅窮於應付,家中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全家人陷入愁雲慘霧之中。阿梅只得咬著牙,到紙器廠做工,粗重的工作讓她每天下了班,就累得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這樣過了幾年,養父因病提早退休,回來與兒女團聚,神安排養父看管會堂,一家才有安身立命之所。退休的父親,加上三個在學的弟妹,阿梅一肩挑起生計,沒有怨言。奇妙的是,在那段艱困的日子,她們沒有挨餓受凍過,似乎貧窮,卻是樣樣都有;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喜樂,阿梅因為有神而富足。

神真是眷顧阿梅,她在主裏結婚了,神賜她好丈夫,還有一雙女兒。平凡又安定的生活真是美好,這簡單的幸福,常令她在禱告中,因感恩而熱淚盈眶。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我就默然不語。(詩三十九9

曾經有知心好友問阿梅:想要找你的親人嗎?「絕不」是她唯一的答案,不是她冷漠無情,而是,假如他們生活富裕,恐被誤以為別有企圖;萬一是個令人操心的家庭,豈非自尋煩惱,如果他們在乎,自然會主動找尋。

面對這突來的親情,阿梅與丈夫商議後,決定不主動、不回電,看對方後續如何,再作打算也不遲。

9月27日,阿梅接到掛號信,內附全戶戶籍謄本、兄弟姊妹家眷的合照,及一封感人的信:

李小姐妳好:

當妳看到這封信時,一定非常驚訝,畢竟對妳而言,我是一位完全陌生的人,但妳對我來說,卻是幾十年來常牽掛在心中的妹妹。時代的背景讓本應相親相愛、互相扶持的骨肉,一分離就是四十多年……。

妳小時候的相片,因搬家多次而遺失。妳最後一次回來,大約是八、九歲,後來就失去聯絡。大約五年前,大哥頻頻進出台北的戶政事務所,從中山區公所到士林,又到三重,再到基隆,接著是龍山區、新莊、板橋,常常是看盡承辦員臉色,也得不到答案,事情就拖延了下來,就在今年八月,我因健康欠佳辦理退休,才加快了尋妳的腳步。

兄妹團圓一直是我的心願,上一代對妳的不公,就讓大哥來賠罪,妳大姊也是讓人收養,現今住在日本,我們常聯絡並見面。妳二姊與妳住在同一個里,真是造化弄人,親骨肉相距如此近,竟不得相認。

母親生前一直希望能與妳相見,就讓作長子的我,來完成這個任務,以告慰母親在天之靈。願我的妹妹,一切順心,凡事圓滿。

兄敬上

不待看完,阿梅早已泣不成聲,想起自己早年顛沛流離、處處為家,使得大哥在大台北的戶政事務所進出多次,屢屢碰壁,她的心不由得糾結成團。

原來生父依然健在,生母已經過世多年,上有三位兄長、兩位姊姊及一位妹妹;被人收養的大姊,遠嫁日本,和生母家保持聯繫,手足之情甚篤。只有阿梅不知去向,是大哥長年放在心上,急欲找尋的三妹。

信件寄出後,大哥深怕被退回,又遲遲得不到回音,按捺不住了,便在9月28日(安息日),請里長打電話找阿梅,恰巧阿梅全家去教會而撲了個空;就在這天早上,阿梅回了信,並寄上全家福相片。隔天,阿梅接到大哥的電話──聽得出他極力保持鎮定卻又難掩激動的聲音,他要與40多年未謀面的三妹見面。

9月30日,阿梅見到她的親人──兄嫂、姊妹,沒有悲情也不必敘舊,只有滿心的感謝與喜悅,神在她的生命中畫了一個圓。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為要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五十20

「養女」這個身分,曾是她心中永遠的痛。養母落魄時,三番兩次向她伸手要錢,她說:「沒有生妳,也有養妳,我缺錢,也沒有把妳賣到酒家……」;弟弟和她爭吵時也說:「妳又不是我家親生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一把利刃,狠狠地插在她的心口。她從不辯駁,只有逆來順受,因為她知道「生的請一邊,養的恩情大過天」,再怎麼說,她都感謝養父母對她的養育之恩,如果不是收養,也許就沒有機會嚐到主恩的滋味。阿梅在娘胎,神就揀選了她,生母的給予,卻在養父家蒙救恩歸主,雖然經歷一段艱難當餅,困苦當水的歲月,求學過程並未中斷;神的大愛何只如此,在阿梅有生之年,能與生父、手足骨肉團圓,這才是出乎意料的大恩典呢!

最令她欣慰的是,她有兩個父親──生父和養父,還有,當了40幾年大姊的她,蒙神賞賜三個哥哥、兩個姊姊,真是奇妙!難怪阿梅這陣子逢人就笑得喜孜孜的,那是由內心發出來真正的喜樂,因為她比任何人都幸福!
後記

這是一則蒙恩見證,發生在我姊姊身上的真實故事,但因某些顧慮,選擇以不具真名的方式撰寫。

我從來沒有告訴姊姊,她是神賜給我家的天使,在我坎坷多難的童年,幸好有她,一路相伴、照顧;在父親多病晚年,幸好有她,奉養、照料。

在與親人相認的過程中,姊姊有過矛盾,也有過掙扎,最後在親情的呼喚下,她卸下武裝。雖然我還不太習慣她口中說的「我大哥」、「我二姊」、「我那個爸爸」,不過,我感受得到她心中無比的喜樂與滿足。我真替她高興,失散40多年的親人能重逢相聚,真是好得無比。溫馨尋親記,讓姊姊再次細細數算神的恩典,謹以為文,祝福姊姊,更感謝慈悲憐憫的天父。






文章標籤:  #彧婕  #304期  #藝文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