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沒有後悔的奉獻──訪侯恩源長老娘

撰文/墨笛|聖靈月刊305期-2003.02|主題/喜樂的另一泉源--談閱讀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沒有後悔的奉獻


長老原來在小學教書,因喜愛教育工作,所以深受校長肯定與學生愛戴;然而時機來臨,竟有待不下去的感覺。侯長老說:「夫妻成為一體,身體的主權不屬於自己,所以我一直將獻身的想法放在禱告中求主帶領。」

「神若要用他,我應該順服。若是勉強將他留在身邊,也無法作什麼。要讓丈夫獻身當傳道時,我心裏很複雜,因為哪個妻子願意丈夫長期在外?」長老娘回憶當時心境。原來夫妻倆都在學校教書,生活平靜而安定,為此轉而聚少離多,家庭生活完全改調,長老娘調適好一段時間。但神的旨意成全一切,神的話語是力量和盼望的泉源。

「一路走來,神的恩典夠我用,我從未後悔過。」長老娘堅定地說。

作丈夫的好幫手


傳道因工作之故常不在家,傳道娘如何自處?如何持家?長老娘分享自己的看法:

1.安全問題

我常叮嚀孩子,無論在外或學校裏,不要向外人提起爸爸常不在家。生活中訓練她們自助助人、自立立人。的確,生活在大都會且男主人常不在家的家庭中,迫使我跟三個小女兒緊緊貼在一起,抓住神,每天都是如此度過。

2.經濟問題

傳道是終身的奉獻,是完全服事,不要給他經濟上的困擾和壓力。雖然教會支付的生活費並不寬裕,常年以來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時至如今一路走來,雖不寬裕也不致缺乏。

3.夫妻溝通

為了避免傳道有後顧之憂,「堅強、獨立」是每個傳道娘努力的目標,但過度強化,往往缺乏適當倚賴,夫妻關係容易疏遠,產生危機。所以「有點黏,但又不會太黏」較能維護夫妻情感的品質。

4.親子關係

從前常聽早期傳道見證:傳道離家幾個月才回來一趟,走到家門時,孩子見了趕緊跑去屋內向媽媽說:「外面有客人來了。」大家聽了覺得很好笑,我聽了很心酸,體會到她們的寂寞與堅持。

其實傳道家庭類似假性單親,母親的角色更要調好親子關係,雖然父親不在身邊,但有一雙永不下垂的手——禱告的手,親子的愛藉著禱告突破空間與時間,無時無刻運行在其中。隨著時光流轉,兒女成長,親情更真更實。

家庭氣氛


30多年漫長歲月,侯長老娘如何成為孩子與丈夫的橋樑?親子關係如何突破時空距離而經營優質溝通?長老娘說:「從小告訴孩子:『爸爸不是不愛我們,只是教會有重要工作要忙。』讓她們了解爸爸是神的僕人,必須忠於教會工作。他敬神愛人,更愛他的小孩,神會照顧我們家。」每當父親拎著背包要離家時,她們心中多麼不捨,可是從來不敢要求他多留片刻。

等待雖難熬,亦帶來相聚時的歡樂。她們對父親並不苛求,只要回到家,大家圍著小桌子泡泡茶、話家常,母親總適時說出她們在家、教會、學校的良好表現,孩子受到肯定更有自信,父親也感到驕傲。偶爾興致來時,取出她們拿手樂器,組成家庭小樂團,這時媽媽是唯
一忠實聽眾。頓時,說話聲、琴聲、笑聲、掌聲瀰漫四周。

這即是蒙福家庭的寫照吧!筆者心想。

建立家庭祭壇


長老娘從孩子襁褓時期開始藉由詩歌、聖經故事、背祈禱文、參加聚會教導,或由郊遊隨時教導美麗山水是神的創造,享用美食也是神所賞賜。「你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她從摩西囑咐以色列民的話語領會宗教教育之重要,也看見孩子成長過程,逐日從同靈見證與自己體驗中感受神的偉大。

3、4歲的孩子正進入宗教教育幼稚班,長老娘心想:家長不應只負責接送孩子參加聚會或是給奉獻金就足夠,更應費心建立紮實的根基。課後長老娘必定加以補充和練習,讓她們在愉悅的氣氛中提高學習興趣。

孩子們上小學時,侯長老就送給她們一本注音符號聖經,晚餐後全家舉行家庭團契,大家輪流主領,每天讀一章聖經,簡單分享個人的心得,背聖句或作見證,唱詩禱告結束團契之後,便各就各位作自己的功課。團契時間雖短,卻受益良多。讀經習慣從小養成,長大經歷重重升學關卡,每天讀經仍不敢忽略。

長老娘說:「我們常把握接待的機會,接待不只是大人的事,而是全家的事。無論倒茶水、端盤子、招呼客人等都是孩子們樂意做的。當年北投教會改建一、二年間,幼年班聚會設在家裏,之後搬到台北,十多年來持續接待大專團契,孩子們常與長執、弟兄姊妹互動中,學習教會倫理。」

筆者回想:長老娘與三個女兒全是神學院神學訓練班前後期學生,全家事奉之餘不忘充實道理。「信仰實踐生活」應是長老娘宗教教育成功的原因吧!

神絕不虧待


「努力作主工,神絕不虧待一分一毫。」侯長老如此勉勵家人,一家人也從服事當中,慢慢體會神的祝福。

神明白我們的需要,雖然神未出聲指示,或從天上降下任何物品,但會藉人、事、物成全一件事。如買房子時,神安排銀行經理協助,順利完成房屋貸款,居家地點與北投教會毗鄰,聚會與工作都十分便利。

三個小孩求學過程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在校成績優良。在台灣升學主義掛帥之下,她們不必任何惡補,都能順利經歷高中和大學聯考。老大喜真在台大博士班時,教授特別推薦到美國北加州一所大學作學術研究,一切費用和機票都由對方支付,目前在一所學院擔任助理教授。老二喜恩對藝術和語文特別有天份,去年從英國修完藝術史。老三喜慧正在成大研究所修公共衛生。如今喜真與喜恩都在主裏蒙祝福,得到美滿歸宿。

保羅說:「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唯有神叫他成長。」「也許神給我耕種的田地是一塊良田吧!」長老娘如此說。

退休後的服事


長老娘從事教職33年的歲月,目前已退休多年。她說世上的工作告一段落就可結束,接著選擇自己喜歡而有意義的工作,雖然已至耳順之年,卻覺眼前一片光彩,生命的力量在於不斷更新與營造。

「每個人都應用心察覺身邊有何聖工,聖工沒有一定的模式或大小,只要叫人得益處或榮耀神的事都是聖工」——長老娘回應作聖工的態度和看法。因此樂於到處與教會姊妹分享她教學與教育兒女、接待團契、訪問信徒的心得。

這些年來,侯長老身為聯總的傳道,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外。長老娘因而有較多機會陪長老到國外訪問教會,了解當地教會聖工發展情形,明白大部分移民的艱辛,及傳達國內外婦女在教會所扮演的角色和使命。

最後的祝福


長老娘說:「傳道獻身是終身的,是全家一體的。」她用一生的愛支持丈夫選擇不歸路,用智慧與信心挑戰生命課題,一路走來用禱告與忍耐的功夫度過。對於她30多年來無怨無悔、犧牲奉獻的心志,筆者感到十分動容!

筆者願向所有將丈夫擺於祭壇的傳道娘們獻上感謝——因為有妳的愛,所以成就神對世上眾人的愛,妳的犧牲是如此可敬可佩!






文章標籤:  #墨笛  #305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