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


&

搜尋&分類

單親家庭的子女教育

撰文/黃煥超 |聖靈月刊307期-2003.04|主題/老無老-老年生活結果多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林媽媽問:
我有兩個小孩,老大小學三年級,老二小學一年。因生生在台灣找不到好工作,就到大陸去發展。為了小孩子的教育,我只好留在台灣。雖然先生幾個月會回來一次,但先生幾個月會回來一次,但先生與小孩距離愈來愈遠,小孩不喜歡父新,先生則怪我沒有把小孩教好,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林媽媽平安:

在傳統上,婦女總以扮演全能媽媽為期許,將所有養育、教育子女的責任都攬在身上;若再加上先生很少在家且對育兒不關心,容易造成小孩與父親不親,對小孩的人格成長也會有負面影響。從教養小孩的觀點來看,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同心協力教養他們,才是最好的方式。

男孩以父親為典範,學習男性應該扮演的角色。一個敬愛父親的男孩,會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像父親一樣,而努力模仿父親的行為,從父親身上獲得性別的認同。透過這樣的過程,男孩知道如何扮演男性的角色,也學會如何當一個父親。至於女孩,父親應可說是她們最早愛戀的對象,健全的父女關係,是女孩長大成人之後,對異性產生愛戀的基礎。

倘若因為某些原因,父親或母親無法長期在家,也應由親戚、朋友或老師之中尋找另一個替代的同性對象,時常陪孩子玩耍,與小孩建立關係,稍稍彌補這方面的缺憾。另一方面,無法長期在家,並不代表就一定無法扮演好原有的角色。即使問題已存在,也可以趕快加強。
如何增進親子關係


一、一起參與彼此都有興趣的活動

要增進關係可從投小孩所好開始,父子一起參與彼此都有興趣的活動,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方式,如陪小孩看電視、錄影帶或在室內與孩子玩玩遊戲如下棋、躲貓貓等,或到室外爬爬山,到郊外、博物館、科學館、動物園走走,製造更多親子

共處機會,可使小孩與父親漸漸親密,有共同的話題可以談。雖然因為空間的距離無法常一起出外,但要把握每一次機會,讓孩子期待父親趕快回家。


二、故事講述

小孩子很喜歡已聽過,很有印象的故事,只要父母說詞略施變化,無需老是找新故事。聖經故事值得反覆講述,只要按著他的需要與程度稍加變化,指導不同的重點與觀念。

雖然沒有很多時間回家陪小孩,但若真的有心,每天花個5分鐘或10分鐘講故事給小孩聽,若無法面對面講,打電話也行,無需太多時間事前準備,即可與小孩維持一定的關係。

某傳道雖然長期不在家,但與子女常以電話連繫,有時以e-mail筆談,有形距離雖然遙遠,但內心的距離卻宛若時刻同在。子女最盼望當傳道的父親回家,因每次回家總有說不完的話,覺得時間不夠用。


三、給小孩小禮物

某媽媽每次帶小孩去買衣服、玩具時,都會告訴孩子:「這是用爸爸辛苦賺來的錢買的,記得晚上在電話中向爸爸說謝謝喔!」透過母親不定期給小孩小禮物(最好當面給孩子)也能很快拉近父親與小孩的距離。

另利用睡覺前談心及悟性禱告,與孩子談談父親的事並一起為他代禱,可使孩子不因少與父親在一起而覺得生疏,母親在忙碌的父親和孩子之間搭起一座橋,雖然辛苦,但對維繫一家人的感情是相當有意義的。

實際上,有些和你有相同情況的家庭,兒女反而比較喜歡常常不在家的父親,甚至還引起母親的吃味呢!所以,只要好好去經營,小孩不喜歡父親的問題應該可以慢慢改善。但應該儘早把握孩子小學的階段,否則等到國中叛逆期,問題就更棘手了。
教養兒女的正確觀念

一、建立人性化親子感情

一個正常的小學生本來就應該喜歡玩、活潑好動,若生活常規不好、不懂禮貌、手足之間常為芝麻小事爭吵不休,都是正常的。當然不可不理會這些毛病,要知道生活上的好習慣、自動自發的精神、為別人設想等,並非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

當孩子犯錯時,處罰是一定要的;但要講求效果,過分的體罰會造成小孩心靈上的創傷,只記得被痛打一頓,卻忘記為何被痛打一頓。這樣只會造成親子之間的對立,根本沒有導正其行為的效果。

如果能以接納的開明態度,關懷、指導、糾正其可能的偏差,有效而及時的與孩子做良好的溝通,使他知道,因他的錯行,別人可能會有的難過、憤怒、困擾,學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使小孩強烈意識到因錯行而引致的不愉快經驗,他們自然比較能接受。

孩子的成長是在經常不斷地犯錯中學習,不要對小孩的錯誤有過度激烈的反應。家庭教育已脫離權威式、封建式、打罵式的教導方法。只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訓誡兒女,使其不偏離道理,建立亦親、亦師、亦友的人性化親子感情。從許多調查研究中發現,我們如果希望孩子更聰明、更進步、更優秀,首先必須多多關心孩子,常與孩子親近,以便建立親近而良好的關係。

要有一顆敏銳的心,隨時觀察孩子的反應,願意留心孩子的變化,在融洽的家庭氣氛中,親子每天有良好的溝通和互動,孩子一旦感到幸福與安全,自然可在各種學習方面獲得更大的進步。

二、賞識自己的小孩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孩子,我要你比我強」是每個父母的真心話。家長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當孩子不如我們預期時,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了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

兒女不是大人的縮影,因此不要給予太大的壓力。除了對孩子所要求的價值觀、道德觀之外,可順著孩子的個性,充分尊重他,引導他,讓他自由發揮,或許能走出另一片天。為人父母的,何不彎下腰來,試著以孩子的角度來看這世界,更加用心、用愛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去探訪、關照他們,相信一定有意想不到的全新感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神給每個人的恩賜各有不同,每個兒童都是不同的個體,自有其差異性。勿要求其像某人一樣,或常拿別人來比較。要與自己比較,進步了即是可喜的現象。否則過高的期望只會讓他覺得遙不可及,甚至有放棄的念頭。隨時觀察孩子的性向,修正自己不當的言詞,多鼓勵,少批評,適才適所,每個孩子在某方面都是最棒的。

三、夫妻對孩子的管教要有一致性

或許你先生對教育孩童的觀念有些偏差,才會嫌東嫌西。地理環境變化的時候,農民都知道改變種植的方法;社會環境變革時,父母是否想到更新教育觀念?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孩子犯錯時,許多家長一昧指責,卻很少想過自己的責任。孩子的教育,父母雙方都有責任,不能因自己不常在家就置身事外。不檢討自己未盡的責任,只怪別人更是不對。

你應該與先生好好溝通一下,讓他知道不管是聽得見的抱怨,或聽不見的不安,懷著如此多不滿,怎能快樂地與孩子相處呢?此外,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父母的心情會影響幼兒的生活與成長,愁眉苦臉的父母會讓幼兒懷疑自己,懷疑父母的愛,在無形中減少了孩子認知和學習的時間,使他在人格上變得多疑和缺乏自信。

很多孩子的問題不在孩子,而在父母身上。你必須與你先生好好溝通教養孩童的觀念,也可以找這類的書作為佐證,甚至對自己的小孩驗證一下理論的正確性。無論如何,要使你先生改變原來的態度與觀念,如此夫妻一致性的管教才不致使小孩無所適從,才能在快樂中學習與成長。
全家盡量同住一起

近年來因為台灣經濟不景氣,產業出走,許多家庭因為經濟上的考量,先生不得已必須前往大陸工作。但為了小孩子的教育,妻子兒女留在台灣,便形成另外一種形式的單親家庭。這問題並非台灣經濟不景氣才發生,事實上,在台灣一波波移民風潮中,這種現象即屢見不鮮。

早期全家移民到國外,後來發現在國外謀生不易,先生回到台灣工作,妻子兒女則仍留在國外,形成所謂的「內在美」(內人在美國)或「台獨」(在台灣孤獨一人)。但聖經原來的教訓是什麼呢?「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二24)。

夫妻結婚後,成為一體,當然要生活在一起。夫妻分開久了,容易出問題,以前如此,現今問題更嚴重。台商在大陸被視為有錢人,是被巴結引誘的對象,根據非正式的統計,台商到大陸包二奶的比例相當高,有人甚至估計高達八成以上。台商到大陸若無配偶同行,以結束婚姻居多。

所以主內夫妻當以婚姻為重,考慮是否要到大陸發展時,不要以金錢為唯一考量。由來信中說到先生在台灣找不到好工作。其實信仰、婚姻、兒女都比一份好的工作還重要。與先生溝通一下,嘗試回來找一份較差的工作而能與家人在一起。


當然,如果非過去大陸否則無法謀生時,配偶應盡量一起去,可解決婚姻問題。但若不放心子女在大陸受教育,或有其他原因不方便一起過去時,的確讓人有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無奈。這時就要加強禱告的工夫,求神保守看顧。

另外要加強聯繫、關心,不要因空間的隔閡而彼此疏遠了。可利用寒暑假帶小孩過去與先生同住一段時間,稍稍彌補全家沒能一起生活的遺憾。
結語

兒女是真神所賞賜的屬靈產業,我們不只感謝領受,更要細心照顧栽培,不該把育兒工作全丟給母親。不管工作多忙,總要找些時間全家人共聚一堂,共享天倫,讓孩子的記憶裏擁有堪值回憶的童年。兒童期稍縱即逝,等孩子長大,與你距離愈來愈遠時,已後悔莫及了。

世上的事業若經營失敗了,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經營兒女的一生失敗了,就再難有重新的機會。故當趁孩子年幼時為小孩的成長善盡職責,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使子女人格健全發展。

有的母親怕先生怪她沒有把小孩教好,或本身對小孩的要求比較高,兒女常常動輒得咎,對母親心生畏懼與恨意,使母親喪氣,覺得我這麼辛苦帶孩子,但他們卻不領情。幸好你的家庭到目前還沒有這種現象,孩子仍樂於與你親近,要繼續保持下去。與先生好好溝通,討論回台灣工作的可行性如何。

要他負起一點教養孩童的責任,並好好充電,學習當個e 世代的好父母。讓先生知道教導兒童比較好的方式是多鼓勵,少責備,只要小孩有進步,就值得嘉許。相信兒女一定會感受到父母的用心,家庭氣氛必有相當大的改善。

願主耶穌保守看顧並賜福你們。


參考資料

《教養從心開始》,台灣英文雜誌社有限公司出版。

《與孩子一起成長(一)(二) 》,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印行。

《宗教教育月刊》,129期1996年11月「新好父母專輯」,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發行。

《學生輔導通訊》,第23期,民81.11. p6-13。

Charles E. Schafer & Howard L. Milman原著,梁培勇翻譯,《孺子可教》,大洋出版社。

《宗教教育》,137期1997年7月,「陪他成長」〈小孩與父親不親該怎麼辦 ? 〉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發行。

周弘著,《賞識你的孩子》,上游出版社,2002年3月二版。






文章標籤:  #黃煥超   #307期  #宗教教育